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賽博朋克的龐大蒸汽機械,駭客帝國的智慧機器人,你一定也想過這些電影的場景何時才有一天能夠成為現實裡的生活?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成為顯示,如實驗室裡,協作機器人正在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圖書館中,高效的單臂「圖書管理員」讓你暢遊書海;以及咖啡館裡都有機械手臂咖啡師調出你心怡的咖啡。
但這距離真正的智能時代還很遠很遠,那麼距離更早將這些曾經夢想的場景引入現實生活中,我們還需要哪些核心要素?
無疑,人才是重中之重!但智能製造,AI這些的人才缺口又是巨大的。
《中國製造2025》對2020年及2025年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總量及人才缺口進行了預測,預計到2020年,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短缺將超過1900萬,在2025年這個數字將近3000萬。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力裝備、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新材料這些行業的缺口相對較大。
與此同時,世界經濟論壇的諮詢報告也指出了2015-2020年,所有行業的核心工作技能都發生了變化。這都表明,智能製造需要專業型和跨學科型人才,更需要具有交叉背景的系統型人才。
近日,就有這樣一場聚焦挖掘高端製造人才的大賽剛剛結束,在這場活動上湧現出了不少未來能將「夢想變為現實」的青年俊才。這場大賽便是以「智能技術 創領未來」為主題的ABB杯智能技術創新大賽。
大賽包括協作機器人應用創新與圖形化編程比賽和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優化設計比賽兩項分賽,7月1日開賽以來吸引了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積極關注與踴躍參與,166支參賽團隊和個人圍繞機器人自動化和柔性製造兩大領域展開大膽創意和設計,展示了青年人才在專業領域的高水準和創新力。
ABB中國董事長顧純元博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源動力。推動科技創新和數位化變革的關鍵在於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新活力的青年人才。我們希望通過ABB杯智能技術創新大賽的平臺,激勵更多高校學子和年輕一代關注科技發展趨勢,將創新思維、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共同在產業應用的前沿領域探索創新、挑戰突破,為中國智能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為本屆大賽的聯合主辦方,中國自動化學會是推動中國自動化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要社會力量之一。
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長張楠博士
本屆大賽所呈現的作品充分體現人機協作、人機共融的發展前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自動化學會歷來重視人才教育與培養,未來學會將繼續與領袖企業合作,為自主智能 協作共融的新時代儲備高層次人才。
本屆ABB協作機器人應用創新與圖形化編程比賽要求選手完成完整的協作機器人應用解決方案,經過激烈角逐,來自金陵科技學院、武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的三組選手包攬一等獎,獲獎作品分別為基於單臂YuMi的無人化智能西藥房、單臂YuMi機器人在口腔手術中的應用以及協作機器人在差速離心操作中的應用;同時,還有14個參賽隊伍分獲二、三等獎。
面對人機協作、人機融合引領未來智能製造這一發展趨勢,年輕選手們通過創新設計展示了協作機器人如何在不同行業、不同應用場景中與人類夥伴並肩協作,高效地執行指令、完成任務,描繪了協作機器人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等獎
獲獎作品
金陵科技學院 王超逸
基於單臂YuMi的無人化智能西藥房
武漢大學 銀樹焜、尹悅琴
單臂YuMi機器人在口腔手術中的應用
西交利物浦大學 陳力哲、姜怡凡
協作機器人在差速離心操作中的應用
二等獎
獲獎作品
浙江大學黃勳偉、徐自翔
5G 背景下基於單臂 YuMi 的基站信號測量系統開發
金陵科技學院 鹹尚君、白啟明
基於單臂 YuMi 機器人的「圖書管理員」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林永豪
維生素、藥品、糖果自助售賣機
瑞金中等專業學校謝沛翰、鍾建林
單臂 YuMi 易拉蓋產線應用
雲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鄧航
協作機器人在中小型烘焙店的創新應用
三等獎
獲獎作品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吳國樟
基於視覺協助稱重
天津農學院 張妍
基於單臂協作機器人的未來場景暢想的創意應用方案
鄭州輕工業大學李曉瑜、張鑫浩
基於ABB單臂機器人的輸送裝置
鄭州輕工業大學韓子欽、王瀧
自動清洗餐具系統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梁文博
智能分揀
遼寧科技大學周源博、衣博
新冠病毒檢測協作機器人系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揭奎、何帥
自動冰淇淋站
常熟理工學院彭靜琳、陳言
使用機械臂代替人工包裝大閘蟹
南京工程學院王齊飛、郝靖
基於YuMi 機器人的七巧板拼接
最佳組織獎
獲獎作品
四川電子機械職業技術學院 陳潘、黃月韻
基於 YuMi 單臂協作機器人的自行車生產
武漢大學 劉昶旭、艾琳
矯正牙齒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羅暉
人和機器人配合
洛陽理工學院周通
集智能分揀、加工、包裝、寫字和雷射刻印的工作站
河南工業大學張景濤、李磊
單臂多機器人的流水線分揀
西交利物浦大學沈紓玥、周航
病房分配取藥協作機器人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賴運玖
自動化組裝生產線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曹磊磊、王者鵬
簡單從下到上搬運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獲獎名單
比賽作品體現出學生們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綜合能力,具有很好的創意和工程設計,運用所學理論與技術實現了智能控制。ABB創新大賽面向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構建人工智慧、網際網路、5G、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融合創新的應用場景,全面提升學生IT與OT集成創新創業能力,對於落實面向未來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戰略起到了引領與推動作用。
在另一場比賽——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優化設計比賽中,選手們基於貝加萊ACOPOStrak柔性輸送技術,藉助於數位化仿真手段,對未來智能製造中的產線進行規劃、設計和展示。經過13支入圍隊伍的激烈角逐和評委的全方位評審,來自昆明理工大學的參賽選手憑藉可行性與創新性俱佳的方案設計脫穎而出,最終摘得特等獎桂冠。另有8組參賽選手分獲一、二、三等獎。
特等獎
獲獎作品
昆明理工大學 黃鵬、吳思敏
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的優化設計
一等獎
獲獎作品
金陵科技學院 管安宇、王宇揚
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優化設計決賽設計方案
上海電機學院王謙成
基於數學建模的優化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的設計
二等獎
獲獎作品
河南工業大學米思怡、時永哲
基於多服務臺模型的智能產線布局
山東大學魏志成、於彬彬
ABB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的優化設計比賽暨2020年度貝加萊學界聯盟競賽決賽設計報告
西交利物浦大學周航、沈紓玥
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的優化設計
西交利物浦大學楊馮聿帆、王靜
ABB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的裝配優化研究
三等獎
獲獎作品
上海電機學院戚浩辰、金益多
基於ACOPOStrak柔性輸送技術製造產線的工作效率計算方法設計
西南石油大學張鈺凡、彭嶼雯
貝加萊柔性製造產線的優化設計
入圍獎
獲獎作品
河南工業大學劉帥帥、許強
基於排隊論軌道布局的柔性製造速度曲線優化
西交利物浦大學張思銘、賈立野
咖啡生產線設計與產量評估
上海電機學院陳志耀
基於ACOPOStrak的貝加萊分揀包裝系統優化
湖南科技大學袁練、楊成勇
柔性製造產線的優化設計之智能產線規劃
上下滑動查看完整獲獎名單
潘文灝博士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研究員高級工程師
(ABB杯智能技術創新大賽評委)
年輕的學生,會有很多超出我們想像的想法,這樣的比賽,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工程師的優秀品質。
作為一家植根中國市場、擁有130多年創新歷史的跨國企業,ABB始終以創新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並將最新技術與行業專長相結合,源源不斷地為中國市場開發出行業領先的智能化數位化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賦能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發展,引領未來可持續發展。
例如今年9月,ABB在上海全球首發了速度更快、重量更輕的小型機器人IRB 1300,支持電子、食品飲料、製藥和快消品加工、物流包裝等行業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和柔性。在11月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ABB發布了包括無人機載天然氣洩漏檢測解決方案、雲傳動以及ABB Adaptive Execution項目執行方法等三款數位化解決方案。在前不久舉行的ABB電氣創新周上,ABB向中國市場集中推出兩款革命性的開關設備以及20多款數位化電氣產品,展示了強大的研發實力和持續創新力。
ABB杯智能技術創新大賽
旨在為自動化行業的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科技人員搭建一個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的平臺。大賽前身為創辦於2005年的ABB杯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論文大賽與創辦於2012年的ABB大學生創新大賽,至今累計已吸引兩萬餘名選手參賽,湧現出大量優秀作品和創新成果。請掃描下方二維碼訪問2020年ABB杯智能技術創新大賽官方網站,了解比賽及獲獎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