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是一本五彩繽紛的書,開卷有益,只要你肯讀,裡邊的營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有的家長說,學生學習就是要埋頭苦學,寫作文那都是高深莫測的事情,要說,作文來源於生活,快樂學習有方法,有些家長肯定不信!殊不知,生活處處有語文,作文是現實生活的寫照,生活中到處都是作文素材,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喜笑怒罵皆成文章!」把生動鮮活的素材讓學生輕而易舉用到作文裡,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寫作,甚至在遊戲中不知不學地學會寫作,你信嗎?看這位小作者的文章,相信你就能略見一斑:
巧分生熟雞蛋
昨天,老師布置了一項科學實驗作業——巧分生熟雞蛋。我一聽,高興壞了。因為這項作業對於我這位性格活潑、愛問為什麼的小女生來說太感興趣了。因為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位科學家,我也總想把每個問題弄得水落石出。即使偶爾失敗也不會放棄,我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
說做就做,媽媽把已經準備好的一生一熟兩枚雞蛋放在我跟前,心裡想著肯定非常容易就能分辨出來的!
我的第一招——看。我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就是看不出半點的差別,都是棕褐色、橢圓形圓乎乎的蛋……
第一招失敗了,我毫不氣餒,使出第二招——聞。我聞聞這個,又聞聞那個,但是兩枚雞蛋都沒有任何味道。頓時,一股挫敗感向我襲來。
我正愁眉緊鎖時,我的手無意中觸碰了一下雞蛋,這枚雞蛋飛快地轉了起來。我突發靈感想起還有一招,就是轉雞蛋。生雞蛋裡面是液體,沒有重心,而熟雞蛋裡面是凝固成一團的,有重心。我就把兩枚雞蛋各轉了一下,果然一個像陀螺轉得又快又穩,另一個像喝醉了酒一樣,左搖右擺兩下就倒了。(好生動,好形象!)此時我的心裡想必有了答案。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轉動快的那枚雞蛋,果真是熟雞蛋。而那枚像喝醉酒的雞蛋,打開後一團雞蛋液。
生活中處處都有學問,只要我們多動起小手,多觀察、勤思考。就會發現好多奧秘,知道許多道理,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
這是一次作文活動課的內容,一枚小小的雞蛋,啟迪了孩子們的寫作智慧,也引發了孩子們探索自然科學的奇思妙想,瞧,我們再看下面一位小作者的作品:
雞蛋怎麼握不碎
那天老師拿著兩個雞蛋興衝衝地走進教室,微笑著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實驗,看誰力氣大,能把雞蛋握碎了,誰就是大力士。」「什麼?握雞蛋?那還不容易!」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不知道老師的葫蘆裡賣的是啥藥。
先是女生上去握,她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個個臉憋得像蝦米一樣紅,可是雞蛋還是完好無損,她們一個個像鬥敗的公雞一樣敗下陣。
到我們男生了,我們一起吶喊,以此向女生顯示我們的威武。我的同桌先上去試,可惜他沒按老師說的規則做,雖然他把雞蛋握碎了,但是他是用指甲捏破的,不是用手掌握破的,所以他違規了,感覺很不光彩地灰溜溜地走下講臺。
輪到我了,我向同學們打了一個漂亮的響指,胸有成竹地走上前,可是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雞蛋殼仍然連個縫都沒有。它好像在說:「想和我比力氣,沒門!"最終我還是戰敗而歸。
我們都好奇極了,紛紛問老師:「雞蛋為什麼不碎呢?難道它是個鐵蛋吧?」老師微微一笑,拿起這個雞蛋在講桌上輕輕一磕,雞蛋瞬間破了,黃黃的蛋液流了出來,流到老師事先準備的容器裡。
「咦,為什麼呀?」大家都疑惑不解,只聽老師講解道:雞蛋這種橢圓形狀的東西具有薄殼結構的特點,它的外殼能承受很大的壓力,而「握」這個手勢用力均勻,力量被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所以蛋殼就握不碎了。而且雞蛋的這種原理也被運用於眾多建築之中,比如北京南站就是參考雞蛋的這種堅固特點設計的!
、
「哦——」我們都恍然大悟,不禁讚嘆這小小雞蛋真是不同凡響!回家後,趕緊上網一搜,果然如此,好了不起的發現啊!我想,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探索更多科學奧秘,將來成為一位科學家,為祖國效力,為人民服務!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方塘作文」,解密更多作文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