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的內容,在前幾天就有醞釀。因為正好要到建軍節了,所以本來是想寫點中國航空隊的事情。搜索了一下發現好像已經寫得有點濫了,囧。所以呢,乾脆寫寫他們的對手吧。
而它最著名的軍事行動就是神風特攻隊了。
「神風」兩個字作為日本文化的組成,最初出自於日本第一部正經史書《日本書紀》,當時並沒有後來這個含義。直到忽必烈兩次伐日,都因為颱風的原因最終折戟,於是日本人就開始把颱風當「神風」來膜拜了。
參照南雲和山本五十六,標準的舊日本海軍樣貌
其實這個思路,在馬裡亞納海戰中因為個別英勇飛行員的啟發,早已被人提出過;但當時大西很堅決地表示「這是異端邪說」。可到了雷伊泰灣,手裡就剩下40來架飛機又要執行不可能的任務,曾經堅守武士信念的大西瀧治郎只能改變了態度——雖然他還是認為,這麼做最多也就拖延一兩周而已。
第一批神風隊是招募的飛行員學徒,平均年齡17歲,正是青春花季的年紀。24名隊員,組成了敷島、大和、朝日和山櫻四支特攻隊。名字均取材於本居宣長的古歌「人問敷島大和心,朝日爛漫山櫻花」。老實說,這兩句所謂的詩GP不通,然而裡面後來被視為大和精神代表的詞語倒是不少。
最終,敷島隊在他們的第四次出擊中向擁有四艘護航航母的77特遣艦隊第三小隊發起攻擊,擊沉聖羅號,重創克裡寧灣號兩艘航母(關撞毀在克裡寧灣號上),如此輝煌的戰績激勵了海軍參謀本部,從而打開了魔鬼的閘門。
自殺式飛機,基本類似於一顆40年代版的「精確制導飛彈」,在美軍沒有防備的初期確實非常有效果。然而那個時代的海軍巨艦,為了防備對手的大口徑炮彈(大多直徑380-450mm,單顆重量一噸以上),水線上的要害部分都有極厚實裝甲。不開玩笑說,當年的「大和號」停住不動,讓現在的世界最強戰艦中國055級拿130艦炮去轟,估計轟上兩個小時都P事沒有——現在大家都是用飛彈作戰的。所以真正能被神風隊擊沉的,絕大多數只是商船改裝的船艦,真正大型正規戰艦隻能被重創,從沒有被擊沉的記錄。到了後期日軍航空燃料缺乏,酒精灌在二流飛機裡,美軍又加強了警惕,效果就差得很多了。
為了解決武器問題,到最後日本乾脆設計出了用轟炸機投放的特攻武器——櫻花特攻機,在一個木殼子前後分別裝上1.2噸TNT和火箭發動機,艙門不能從裡面開啟,也沒有起落架…
這個是在琉球機場繳獲的,原件在亞利桑那。
不僅僅是空軍,海軍和陸軍後期都組織了很多「特攻隊」,後期成員也不再僅限於學徒,大量精銳戰士自願或非自願的去送死,三軍累計因此死去的總人數,是驚人的一萬四千人。
雖然明知只能拖延一段時日,但大西設計出這麼個戰術的目的,實際上也不是完全不顧士兵生命的孤注一擲。由於絕大多數人認為,美軍相對來說比較在意士兵的安全。所以大西他們覺得,如果能夠造成美軍大量傷亡,顯示出日本玉碎的決心,在媒體渲染下,也許在美國會產生厭戰情緒,說不定還能談判停戰。
然而美軍也很清楚自己的弱點,太平洋戰區雖然每天看著櫻花機在空中挑選自己的目標,就是硬壓住這方面的報導,結果戰爭期間美國本土了解此事的信息極少。偶爾限制性透露出來的消息,又被媒體有意引導向「日軍不在乎生命,都是野蠻人」的結論。一般相信,由此產生的道德「除罪化」氣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原子彈的轟炸…
宇垣纏在菊水作戰中
順便說,大西這個人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他在1916年日本海軍航空隊剛剛組建的時候,就已經是很有經驗的飛行員了。他很早認識到飛機在未來戰爭中的重大作用,攛掇著當時為輪機中尉的中島知久平退役去開了個公司,還一路幫他找資金和拓展銷路,終於是白手起家建起來了中島飛機製作所。大西甚至還想退伍了跟中島一起幹,然而海軍不同意。這個中島飛機製作所,研發了九七式和一式戰鬥機,製造了2/3的零式戰鬥機。中島所戰後改組成了富士重工業,涉足航天、汽車和各類交通工業設備,最著名的產品就是斯巴魯汽車。
水平對置發動機,越野能力強悍的森林人😎
「這樣一個如此地與我們西方哲學所背離的場景,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催眠版的入迷。我們不像是攻擊的受害者,倒像是懷著某種冷漠恐懼的目擊者,以觀看一幕令人驚嘆的奇觀的心情,目睹每一架神風飛機下衝。那一刻我們忘了自己,惟在思緒著天上的那一個人是怎樣的心態。」——布朗中將
下一回講其他幾個跟神風有關的名人,比如上原良司,再比如佐佐木友次……
註:「空中李向陽」其實是一款解放軍戰鬥機J-12的外號,最終沒有入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