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舞大眾抗擊疫情的信心與力量,向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前幾日,包括馮小剛、胡海泉、王源、劉宇寧、劉詩詩、靳東、李沁等在內的200餘名演藝圈明星攜手連心,以「雲合唱」的方式,推出了一首公益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合唱MV。
視頻很感人,而《讓世界充滿愛》這首經典歌曲,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太熟悉,因為歌曲已經誕生34年了。
1986年,正值世界和平年,中國歌壇針對這一主題,推出了《讓世界充滿愛》這首公益歌曲,並於同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組織了100餘名流行歌手來共同合唱,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那一年起,中國流行音樂正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同時,搖滾樂也首次在中國破土而出。因為,也是在那次演唱會,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搖滾歌手崔健,首次在舞臺上吼出了那首《一無所有》……
當然,關於這次群星演唱會以及《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最大的功臣,還是另外一個沒有登臺演唱的23歲小夥——郭峰。70後、80後歌迷應該都熟悉他,多年來一直留著一頭飄逸金髮的男歌手和原創音樂人。
《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創作與推出,是一個可謂艱巨的任務。在此之前,世界各地都為呼應國際和平年的主題而推出了相應的公益歌曲。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國的《We Are The World》,由世界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領頭創作,並聯合美國45位知名歌手共同演唱,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
而在華語樂壇,最出名的當數臺灣那邊的《明天會更好》。由羅大佑等牽頭創作,並組織了60名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地華語歌手來合唱。這首歌的優秀自不必說,在華語地區影響力巨大,至今都是華語公益歌曲的巔峰。
巨大的挑戰擺在面前,內地歌壇誰敢接招?沒料,最終是郭峰扛起了這個使命,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郭峰本是一位專業作曲家,他一直有這個想法,就是想要打破官方對流行音樂的偏見——認為流行音樂承載不了厚重的主題,只能唱些小情小愛。
郭峰擔負起了與傑克遜、羅大佑同樣的責任,不僅為《讓世界充滿愛》譜曲,同時牽頭組隊創作,然後組織歌手錄製。考慮到傑克遜組織了45位,羅大佑組織了60位,他一咬牙,決定組織100位。於是四處打電話,崔健、程琳、丁武、朱樺、蔡國慶、常寬、韋唯、毛阿敏、杭天琪、成方圓、孫國慶、付笛聲、李玲玉……等歌手都接到了郭峰的電話。最終成功邀請到100位歌手參與錄製。
而在工人體育館舉辦現場演唱的時候,實際合唱人數已經超過100位,達到了128位。大家穿著黃、粉兩色夾克配牛仔褲的「工人裝」,一張張清純樸實的笑臉,一聲聲真摯純粹的吟唱……這是一個令人熱淚盈眶的時刻!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支持舉辦如此盛大的流行音樂會,註定是中國歌壇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乾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我們同歡樂,我們同忍受我們懷著同樣的期待我們共風雨,我們共追求我們珍存同一樣的愛
其實當初的《讓世界充滿愛》共分為三個部分,共16分多鐘。而我們現在傳唱的,只是其中的第二部分,從「輕輕地捧著你的臉」,到「祝願你幸福平安」。這部分全程沒有領唱,先是女聲合唱,然後男聲合唱,後面是全員合唱。這部分也旋律最好聽,舒緩溫暖,最具感染力。
郭峰憑《讓世界充滿愛》交出了完美的一份答卷,也讓這首歌成為了中國公益歌曲的經典代表。2013年,雅安地震發生後,眾多演藝明星也聚到一起,合唱了這首《讓世界充滿愛》,把慰問與祝願送給災區人們。
其實,公益歌曲一直不會少,但真正的精品甚少,大多音樂人都認為國內公益歌曲創作存在怪圈。很多公益歌曲本身就不是在好的創作狀態下產生的,其創作也不過是為了完成任務,很難發自內心,這樣不可能做出好東西。郭峰也曾提出批判,許多人借公益之名圖功利,做出來的音樂作品形式化、口號化、傾向性太強,沒有藝術價值,只剩下時效性,甚至可以稱之為音樂垃圾。他說,好的作品會讓時間來證明,不會被大家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