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J、羅大佑名作之下催生的這首歌,被譽為中國公益歌曲的標杆

2020-12-22 華語樂談

為了鼓舞大眾抗擊疫情的信心與力量,向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前幾日,包括馮小剛、胡海泉、王源、劉宇寧、劉詩詩、靳東、李沁等在內的200餘名演藝圈明星攜手連心,以「雲合唱」的方式,推出了一首公益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合唱MV。

視頻很感人,而《讓世界充滿愛》這首經典歌曲,可能很多年輕人並不太熟悉,因為歌曲已經誕生34年了。

1986年,正值世界和平年,中國歌壇針對這一主題,推出了《讓世界充滿愛》這首公益歌曲,並於同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組織了100餘名流行歌手來共同合唱,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那一年起,中國流行音樂正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同時,搖滾樂也首次在中國破土而出。因為,也是在那次演唱會,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搖滾歌手崔健,首次在舞臺上吼出了那首《一無所有》……

當然,關於這次群星演唱會以及《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最大的功臣,還是另外一個沒有登臺演唱的23歲小夥——郭峰。70後、80後歌迷應該都熟悉他,多年來一直留著一頭飄逸金髮的男歌手和原創音樂人。

《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創作與推出,是一個可謂艱巨的任務。在此之前,世界各地都為呼應國際和平年的主題而推出了相應的公益歌曲。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國的《We Are The World》,由世界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領頭創作,並聯合美國45位知名歌手共同演唱,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

而在華語樂壇,最出名的當數臺灣那邊的《明天會更好》。由羅大佑等牽頭創作,並組織了60名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地華語歌手來合唱。這首歌的優秀自不必說,在華語地區影響力巨大,至今都是華語公益歌曲的巔峰。

巨大的挑戰擺在面前,內地歌壇誰敢接招?沒料,最終是郭峰扛起了這個使命,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郭峰本是一位專業作曲家,他一直有這個想法,就是想要打破官方對流行音樂的偏見——認為流行音樂承載不了厚重的主題,只能唱些小情小愛。

郭峰擔負起了與傑克遜、羅大佑同樣的責任,不僅為《讓世界充滿愛》譜曲,同時牽頭組隊創作,然後組織歌手錄製。考慮到傑克遜組織了45位,羅大佑組織了60位,他一咬牙,決定組織100位。於是四處打電話,崔健、程琳、丁武、朱樺、蔡國慶、常寬、韋唯、毛阿敏、杭天琪、成方圓、孫國慶、付笛聲、李玲玉……等歌手都接到了郭峰的電話。最終成功邀請到100位歌手參與錄製。

而在工人體育館舉辦現場演唱的時候,實際合唱人數已經超過100位,達到了128位。大家穿著黃、粉兩色夾克配牛仔褲的「工人裝」,一張張清純樸實的笑臉,一聲聲真摯純粹的吟唱……這是一個令人熱淚盈眶的時刻!這也是中國官方首次支持舉辦如此盛大的流行音樂會,註定是中國歌壇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乾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我們同歡樂,我們同忍受我們懷著同樣的期待我們共風雨,我們共追求我們珍存同一樣的愛

其實當初的《讓世界充滿愛》共分為三個部分,共16分多鐘。而我們現在傳唱的,只是其中的第二部分,從「輕輕地捧著你的臉」,到「祝願你幸福平安」。這部分全程沒有領唱,先是女聲合唱,然後男聲合唱,後面是全員合唱。這部分也旋律最好聽,舒緩溫暖,最具感染力。

郭峰憑《讓世界充滿愛》交出了完美的一份答卷,也讓這首歌成為了中國公益歌曲的經典代表。2013年,雅安地震發生後,眾多演藝明星也聚到一起,合唱了這首《讓世界充滿愛》,把慰問與祝願送給災區人們。

其實,公益歌曲一直不會少,但真正的精品甚少,大多音樂人都認為國內公益歌曲創作存在怪圈。很多公益歌曲本身就不是在好的創作狀態下產生的,其創作也不過是為了完成任務,很難發自內心,這樣不可能做出好東西。郭峰也曾提出批判,許多人借公益之名圖功利,做出來的音樂作品形式化、口號化、傾向性太強,沒有藝術價值,只剩下時效性,甚至可以稱之為音樂垃圾。他說,好的作品會讓時間來證明,不會被大家忘記。

相關焦點

  • 八十年代三首公益歌曲,傑克遜、羅大佑、郭峰,哪首更好聽
    《明天會更好》這首歌旋律琅琅上口、歌詞振奮人心,氣勢上也非常恢弘,在當年一經推出立刻引發熱潮,即使到今天,這首歌依然百唱不衰。不過,讓人諷刺的是,這首歌在走紅之後卻被一些人拿來當成ZZ宣傳工具,這讓羅大佑非常氣憤。
  • 這首羅大佑最討厭的歌,為何歷經35年而不衰
    群星合唱公益歌曲似乎是我們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的重要傳統,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以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都不例外。這一傳統,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追溯到1985年誕生的第一首華語公益歌曲。羅大佑年輕時在製作人李壽全的主導下,張大春,徐乃勝,李壽全,邱復生,詹宏志等著名詞曲作者通力合作,將歌詞改為我們現在聽到的明朗輕快,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版本,而後由陳志遠編曲完成。對於歌詞被改,羅大佑僅僅表示修改之後的這首歌過於煽情,而少了他所強調的「責任感」,也就沒再追究。
  • 羅大佑真的是「歌后」收割機,十首歌曲帶來了十個歌后
    羅大佑在整個華語樂壇就像神一樣的存在,他的創作就像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後人難以超越。羅大佑的經典歌曲太多太多了,《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你的樣子》《愛人同志》等等。並且羅大佑真的是「歌后」收割機,十首歌曲帶來了十個歌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十首。
  • 羅大佑的六首經典歌曲,第三名《童年》,第一名讓人意想不到!
    第六名《鹿港小鎮》,這首歌創作於1980年,那時候的羅大佑剛畢業,本來是放射科的一名醫生,但對音樂痴狂的他還是堅持了自己音樂夢,《鹿港小鎮》是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一首歌,羅大佑的歌都是真實幹淨的,而這首《鹿港小鎮》也是他遇到了一個來自於鹿港小鎮的小夥,了解了當時的城市和農村的不平衡發展,不得已遠離家鄉外出打工,光讀歌詞都覺得傷感。
  • 羅大佑坦言:我心中的偶像是姚敏,我最喜歡的是這首歌曲
    羅大佑坦言:我心中的偶像是姚敏,我最喜歡的歌是《情人的眼淚》只要說起羅大佑,我們就會不由得想到《光陰的故事》。這首由羅大佑作詞作曲、1980年發行的歌曲,30年過去了,至今還是不可或缺的校園民謠,還是許多人去KTV必唱的歌曲。廣東衛視大型原創音樂節目《流淌的歌聲2》第二期將在本周五(7月3日)晚上播出,由羅大佑擔任經典傳唱團團長。第二期節目將以「似水年華」為主題,7月3日晚上大家將看到羅大佑領銜王錚亮、葉蓓、許飛演唱一些耳熟能詳的金曲,諸如《光陰的故事》、《白衣飄飄的年代》、《同桌的你》等等。
  • 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羅大佑與張艾嘉的關係,從這張唱片便可見一斑,不過那時羅大佑還是個新人,剛從一個醫學生轉行進入唱片業,而張艾嘉已成名多年,但彼此因才華而惺惺相惜,合作無間。《童年》這首歌在華語歌壇的意義無需多講,他們共同創造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經典記憶,這首歌也見證了他們之間的神仙友誼。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4年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在不了解他的人眼裡,他不過是一個有著一副破嗓音的老男人,每首歌還總有那麼一兩處音不準。但在懂他的人眼裡,這個男人的名字仿佛燈塔一般。他讓李志迷戀了40年,是高曉松心中「神一樣的存在」,是李宗盛崇拜了一生的「大大大哥」。他就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
  • 汪峰整理的賑災歌曲排行榜:自己的歌排第十,MJ的歌排第一
    之所以選擇這首GALA樂隊的《追夢赤子心》,是因為在這首歌裡有著即使是隨著歲月變遷也無法掩蓋的那種無比澎湃的,令人血脈噴張的原始激情與吶喊。這種無法按耐的力量,其實正是我們每個人面臨困境面臨考驗時需要的勇氣!」
  • 喜歡經典歌曲,怎麼能不聽一下羅大佑的《戀曲1990》
    一對臺灣情侶去南非旅遊,遇到一個司機,哼著《戀曲1990》的曲調問他們知不知道這首中文歌叫什麼名字,那對情侶聽出那個曲調像是羅大佑的的《戀曲1990》,便把歌曲放給司機聽,結果那個司機高興的幾乎是手舞足蹈,並說出他和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原來,這首歌是他母親小時候經常在他耳邊哼唱的一首歌,只不過一直不知道歌曲是什麼名字,他母親去世了後,每當想念母親時,他就會哼唱這首歌。
  • 每位歌手拿出傳唱度最高的5首歌曲對比,羅大佑肯定是第一
    關於「華語歌壇第一人」之爭,大致就是圍繞鄧麗君、羅大佑和周杰倫來展開。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因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粉絲們誰也沒辦法說服誰。 就像這位網友提出來的探討緯度:每位歌手拿出自己傳唱度最高的五首歌出來比。
  • 羅大佑最經典的9首歌:初識不懂曲中意,聽懂已近不惑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總有那麼幾首歌,你光看歌詞,就會忍不住哼出聲來。羅大佑的這首《童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年少時光。你曾經對我說你永遠愛著我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戀曲1980》這是20多歲的羅大佑發表的第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他唱的愛情是這麼理性:「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聽上去殘忍極了。
  • 汪峰推薦的十大公益歌曲,三首傑克遜,三首華語,汪峰一首居末
    因為當下正值中國疫情災難,汪峰以此為主題,推薦了他心目中「最震撼人心的賑災歌曲排行榜」。 作為華語樂壇重量級的原創音樂人,我相信,能入汪峰法眼的歌曲,必定都不簡單。不過說賑災歌曲,似乎範圍稍顯狹窄,不如叫公益歌曲吧。讓我們來鑑賞一下這份榜單。
  • 這大概是他們做過最牛的歌!
    林俊傑、孫燕姿、鄧紫棋、李宇春等等創作了相關抗疫歌曲,還有馬伯騫、毛不易等等歌手演唱的《一直到黎明》給前線的人加油打氣。創作出一首有記憶點、感動人心,同時召集數量龐大的明星助陣,這一切絕非易事。今天馬同學就帶大家聊聊:那些膾炙人口的公益歌曲,都是怎麼被做出來的?
  • 世界獻血者日這首公益歌曲刷屏 周豔泓:公益創作更需要守護好初心
    《守護》是中央網信辦「陽光跟帖」行動網絡公益作品,由光明網文娛頻道策劃推出。著名歌手周豔泓深情獻唱,為愛發聲,致敬疫情之下默默奉獻的無償獻血者,感動無數網友,不少網友收藏這首歌曲,開啟單曲循環模式。網友「荷塘清茶」評論稱:「溫暖的歌聲傳遞愛的力量。」網際網路時代,大批網絡視聽作品湧入大眾視野。
  • 時代永遠的戀歌——羅大佑
    儘管每一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標誌和印記,然而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可以說是整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時代,如果說當時的音樂成就猶如群峰聳立,那麼其中有一座大山卻是萬峰景仰,這座群峰之巔就是羅大佑,甚至直到今天都是難以逾越的高峰。作為時代的創造者,羅大佑連續用自己的歌曲為每個年代做了深情的記錄。
  • 絕世的愛情輓歌——羅大佑《滾滾紅塵》
    想必三四十歲以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聽過一首叫《滾滾紅塵》的歌,這首歌誕生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它是羅大佑非常著名的一首情歌,流行範圍很廣。我們今天不得而知是因為這部電影才促使了這首歌的流傳,還是因為這首百聽不厭的情歌才成就了這部電影,反正在今天,這首歌曲和同名的這部電影已經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都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
  • 這首搖滾樂隊為疫情寫的公益歌曲,真的比流行歌好聽
    林俊傑、孫燕姿合作創作《stay with you》,2月2日鄧紫棋發布新歌《平凡天使》MV為武漢加油,2月4日李榮浩原創作品《同根》全網上線,2月19日胡彥斌致敬醫護人員的新歌《絕不回頭》登錄各大APP並受到歌迷好評……大時代的簇擁下,明星們也玩起了跟風潮,大小藝人發行了近百首公益歌曲。
  • 林夕:如果沒有羅大佑,或許他現在還只是教書先生
    羅大佑《童年》1981年,張艾嘉首唱了這首完整的《童年》,這首歌讓她一躍成為臺灣最閃耀的明星。以上三首歌,被稱為「時代」三部曲。「三部曲」中,《亞細亞的孤兒》代表過去,《現象七十二變》講述當下,《未來的主人翁》則書寫未來。除了「時代」三部曲,羅大佑的作品中,還有「家」三部曲、「戀曲」三部曲和「中國」三部曲。
  • 影響三代人的歌壇教父,羅大佑
    他就是羅大佑:號稱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出生於中國臺灣祖籍廣東,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作家。早在大學時期擔任學生樂對鍵盤手,創作第一首歌曲《歌》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此後開啟音樂演藝生涯。羅大佑生長在醫生世家,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在臺灣一家醫院放射科工作。對音樂難以割捨的他放棄了醫生工作,全身投入音樂成為職業音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