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萬裡長江波浪潮湧,一路劈開高山深澗,滾滾東去。途經長江三峽,壯闊波瀾化為九曲迴腸。
酈道元《水經注》云:「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長江之雄險,莫過於三峽。
長江三峽,江水百轉千回,億萬年流淌不息,承載了五千年的悠悠中華文明史。沿途風景之壯美,兩岸奇峰之陡峭,令人嘆為觀止。三峽之中,尤以西陵峽風光最為奇麗,山高水清,懸泉飛瀑,樹榮草盛,清榮峻茂。
世紀之交,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秭歸興建。雄偉大壩矗立雲雨之中,長江在這裡駐足停留,不忍離去。「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託舉起一個新時代的新秭歸。
圖丨三峽大壩(王家滿 攝)
秭歸之美,美在景色之幽。登臨秭歸鳳凰山,極目遠眺,但見綠水青山,層巒疊嶂,大江奔騰浩渺,一往無前。秭歸縣境內,長江兩岸山奇水秀,九畹溪、三峽竹海、鏈子崖、芝蘭谷、月亮花谷,無不景色奇麗,美不勝收。
秭歸之美,美在人文之盛。秭歸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縣名來自《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這裡出土了7000多年前的太陽神石刻,這裡誕生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這裡哺育了革命先驅夏明翰。
秭歸之美,美在民風之淳。屈原故裡端午習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等古老習俗至今仍在這裡保留。高亢嘹亮的峽江號子至今仍在這方山水迴蕩,響遏行雲。獨特的婚嫁習俗流傳至今,讓人耳目一新……
屈原故裡,三峽秭歸,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富集的自然山水與三峽大壩雄姿、高峽平湖美景交相輝映,成為三峽地區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在第七十四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秭歸攬獲「最美外景地」殊榮,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平湖碧水皆詩意的美麗秭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時代出答卷,秭歸做答卷,遊客評答卷!壯美三峽、詩意秭歸,這顆鑲嵌在長江三峽上的璀璨明珠,日益煥發出奪目的光華,成為天下人的嚮往之地!
最美外景地之長江三峽
圖丨三峽紅葉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公裡,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其中西陵峽全長76公裡,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在秭歸縣境內有38公裡。山水之靈秀,生態之美好,空氣之清新,使這裡成為中外嚮往的旅遊勝地。
圖丨香溪河口風光
圖丨峽江風光
圖丨峽江春色
圖丨峽江春色
圖丨峽江秋色(王家滿 攝)
最美外景地之三峽大壩
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三峽大壩,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的水壩。三峽大壩以雄渾的氣勢,包容著秭歸俏麗的容顏。高峽平湖,絕世佳境,2007年,三峽大壩景區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圖丨大壩晚霞(王家滿 攝)
圖丨三峽晚韻
圖丨三峽大壩秭歸縣城全景
圖丨三峽大壩晚霞
圖丨三峽大壩屈原祠
圖丨大壩晚霞(王家滿 攝)
圖丨三峽的春天
最美外景地之屈原祠
秭歸,一段古老的歷史,一段厚重的文化。兩千多年來,秭歸人在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經年不斷,至今仍保留著賽龍舟、祭奠屈原和農民「騷壇」詩會等古老習俗……以屈原故裡端午習俗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端午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丨守望秭歸 (周平 攝)
圖丨鳳凰山上屈原祠(吳承忠 攝)
圖丨屈原祠(王家滿 攝)
圖丨屈原故裡景區推出千名遊客包粽子活動(鄭家裕 攝)
最美外景地之九畹溪
九畹溪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南岸、秭歸新縣城西部,距三峽大壩20公裡。九畹溪風景區集探險、休閒、觀光為一體,是「觀三峽大壩,攬平湖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自然風光原始獨特,巴楚文化底蘊深厚。
圖丨悠悠九畹溪
長江三峽國家地質公園鏈子崖景區是我國第一個以地質災害遺址和自然景觀為主題,並融合三峽移民文化、屈原文化、闖灘文化的大型國家地質公園。
圖丨鏈子崖景區
圖丨九畹溪漂流
最美外景地之浪漫秭歸
三峽竹海幽篁修竹、飛瀑蒸騰,月亮穀神奇浪漫、如夢似幻,磨坪風光秀麗、山水相間,雲臺荒避暑勝地、視野開闊……朝看日出晚看霞,一派「人文三峽,浪漫秭歸」的絕美氣象。
圖丨三峽竹海
圖丨三峽竹海
圖丨三峽竹海風景區
圖丨秭歸縣磨坪鄉古銀杏樹與老人(韓軍 攝)
圖丨秭歸磨坪
最美外景地之詩意秭歸
樂平裡古老而浪漫,人文底蘊豐厚;洩灘桂花坪民風古韻,風光旖旎,有如世外桃源······壯美三峽,詩意秭歸,令人神往。
圖丨樂平裡秋色(吳承忠 攝)
圖丨樂平裡屈原廟(鄭家裕 攝)
圖丨屈原故裡牌坊
圖丨洩灘桂花坪(鄭家裕 攝)
來源:秭歸文化文藝
▼
往期精彩回顧
▼
監製:鄭家裕
編審:張新玲
原標題:《秭歸,一個美得讓長江駐足的地方》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