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不好,90%的原因是初一初二時學生和家長沒注意這些問題!

2020-12-14 騰訊網

家長的助手,師生的樂園。幸福成長路,攜手共進步。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很多初三的學生和家長覺得,中考考不好,是因為初三衝刺階段沒複習好。其實不然,初一初二是基礎,初三是綜合運用,如果基礎沒打好,初三怎麼可能會得心應手呢

所以初一初二的同學可以根據這篇文章對照一下自己那個部分還沒有學好,趁著現在趕快補!

根據往年的中考情況分析可知,中考各類題型按照難度比大概是3:5:2(易、中、難)。也就是說,80%的題目屬於簡單題和中等題,真正的難題只有20%左右。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一個學生肯學,願意努力,找準方向,是完全可以拿下基礎分和中等分的。

在眾多考生當中,尖子生所佔的比例畢竟還是比較小的,絕大多數學生的分數是從基礎分和中等分中來的。

那麼,中考時基礎分抓不到,是因為你在初一初二時忽視了哪些問題呢?

概括來說,初一主要在適應和轉變,初二主要注意分化問題。

初一的同學和家長,先來看看初中和小學有哪些不同:

課程設置和要求的不同

在課程設置方面,除了小學開設的課程以外,初中增加的課程會更多,而且每門學科的內容都趨向專門化和系統化。

如數學,小學是學算術,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另外,學科新舊知識聯繫密切,概念性強,提高了對空間想像力的要求,對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題目的難度與小學相比也加大了許多。

應對策略:

初中課程增多,難度加大,所以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初中階段的學習是系統的學習,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課時安排不同

初中課堂教學中,用於複習鞏固的時間比小學少,課內作業練習時間少,鞏固知識的方法與小學也不盡相同,初中更多地需要學生課後不斷思考總結與提高。

小學生每天回家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作業,因為作業完成了,今天的任務也就完成了。而初中的作業是多樣的,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只是當他課程的鞏固或第二天的預習,但是中學知識的綜合性,要求初中孩子們必須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才能跟上步伐。

應對策略:

要學會自己整理知識,學會對知識進行歸類和綜合;課聽懂、作業會做僅是初級階段,還要追求融會貫通和熟練運用。

老師講課方式不同

小學老師講課形象生動、活潑,他們比較重視使用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手段,教學的設計注重變換形式、創設情境、學娛結合,這些都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相適應。孩子們只要跟著老師走,掌握知識完全沒有問題。

可升入初中後,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老師往往注重引導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並且更注重講清概念,課堂上分析演示較多,不再像小學時那麼形式多樣。

應對策略:

平時多提問,不斷地提出質疑與困惑,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並學會獨立思考,適應更具挑戰的學習。

學生學習方式不同

初中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老師不可能再天天盯著孩子,而是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自覺性、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過關的。

應對策略:

學習成績的好壞關鍵取決於課堂45分鐘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逐步做到「三會」:

會預習,能夠在預習的時候畫出重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疑問。

會聽課,能夠集中注意力,並根據老師所講的內容做必要的筆記。

會複習,課後要能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做個小結,整理筆記,理解並掌握所學內容,然後進行練習和錯題矯正。

學校作息安排不同

初中生課外作業的難度比小學生的大,時間比小學長,為了讓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家長要指導孩子制訂一套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快速適應初中生活。

應對策略:

必要的時候,家長與孩子該一起每天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核查。一般說來,制訂作息時間和計劃應注意四點:

(1)根據用腦規律,科學安排時間。比如說,背誦英語和語文最好在起床後半小時或臨睡前半小時進行;

(2)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

(3)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時間,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4)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和睡眠時間。

得滿分或高分的次數變少

小學的時候,孩子們可能會非常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初中如果還沒適應好,很容易不及格。你和孩子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落差?

應對策略:

這不僅僅是孩子該調整心態,家長更該理性看待成績,注重過程。重要的是,在每一次測試後,學會總結薄弱項,再針對性地彌補弱勢。畢竟,測試是為了查漏補缺,而不是用分數給孩子打上標籤。

初二要注意成績的分化

有句話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大家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思維未能及時轉換

小學和初一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得好的成績並不太難。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後,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

如:學習方式屬於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的等等。這種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造成「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

學習的實質並不在於知識量,而在於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初二的學習內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於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應對策略:

(1)改善學習方式。肯動腦筋,善於思考,善於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2)知識面要儘量寬闊。要有大量的課外學習、大量的生活實踐作為「背景」。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知識積累,為孩子創造課外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3)關注學習成績的「智力含量」。不要只強調學生的成績分數,而要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是靠死記硬背,還是明白了道理?是獨立思考,還是僅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維」取勝,還是「抽象思維」的結果?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參與的程度。

缺乏意志力

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於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之前學得很輕鬆,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

這些學生常常會因為聰明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讚揚。但這也容易讓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不認真不努力也可學好。養成了做事馬虎,不求勝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二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

由於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採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於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點苦,怕受點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紮實,分化下來就是必然的了。

應對策略:

首先,要正確認識「會玩才會學習」「快樂學習」。我認為應這樣認識:「會學習才會玩」,「學習快樂」。其實,只有會學習的學生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

其次,要忍耐力!「勤奮」裡面包含的內容太多。首先是要有主觀願望,有一個自己去努力的目標,其次是控制力和忍耐力。把主觀的願望,和控制力,和忍耐力融合為一體,就成為一個人的意志力。所以「勤奮」總是和意志力在一塊兒。

對於剛進初二的學生,意志力是培養的目標。但是,現在城市裡的獨生子女們,經常連一點點精神上和肉體上的痛苦都不能承受。培養堅強的意志力,談何容易!所以,希望孩子勤奮,還是先從忍耐力開始吧!

第三,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奮。若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不勤奮學習是不可能的。明白要成才非學不成。任何的機遇都是勤奮勞動獲得的,只有拼奮鬥,才是通往成才的橋梁。

學習習慣不好

現在初中學生學習成績好壞主要不是取決於智力因素(智商),而主要取決於非智力因素(情商)。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意志、毅力、興趣、體力,還有習慣等因素。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每個人的學習終身受益,也是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取決於非智力因素。

學習習慣具體指上課習慣、自習課習慣、做作業習慣、預複習習慣、考試習慣、記憶習慣、出考題的習慣、反思的習慣等。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就要看每個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難時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

然而,小學生、初一學生中,一部分學生貪玩好耍成性,不思進取,學習習慣非常糟糕。造成的原因,是家長總希望孩子能快樂地學習,怕他吃苦,怕他受累;是家長和老師督促、教育不夠。

應對策略:

要養成細緻、紮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培養他們經常反思的習慣。對聰明但容易驕傲、貪玩好耍的學生,尤其不要過多的誇獎,應讓他感覺到刻苦學習,取得好的成績是自己的本分,本就應該這樣。

青春期煩惱

初二學生一般剛進入青春期,心理起伏較大,體驗深刻。特別是女生,比較關注自己生理的變化,造成學習不專心。

有的學生把月經、遺精、乳房、痛經等正常的生理髮育現象視為疾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

有的學生開始對異性特別關注,注重穿著打扮,與異性交往過密,出現分心。

應對策略:

加強青春期教育和引導,使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坦然地迎接挑戰。父母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性心理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對出現青春期生理不適的學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從而解除孩子心裡的包袱,專心學習。

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一些內向而不善於交流的同學,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問題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有的因人際上孤獨而出現心理疾病,有的會交壞朋友,有的會從不良書刊、遊戲和網絡上尋找寄託。

應對策略:

正確處理與親人、與老師、與同學的關係。一般來說,成天對他人意見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較狹隘、偏激。家長應教導他學會「換位思考」,去緩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愛心、寬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友好相處。

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為他人服務,多幫助他人,多與人交流,多交朋友。心裡有事要向朋友向師長傾述。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思想動態,及時給予開導。必要時,可以帶孩子看心理醫生,接受專業人士(醫生)的指導。

家庭因素

家庭關係不和睦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在孩子上初中的階段,應儘量保持家庭生活狀態的穩定。如果在這期間出現大的生活變故,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大。

親子關係的對立,也是常見的分化原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值發育期,生理上的變化也讓他們更需要個性發展,更希望讓父母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就是「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較重,反叛的行為比其他年級更明顯」。

應對策略:

儘量保持家庭的和諧、穩定,儘量不改變生活狀態。如:不發生父母離異、父母不長期遠離孩子、不讓孩子知道大喜大悲的事情等等。如果非改變生活狀態不可,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力,或提前與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

孩子最不喜歡的家長的共同特徵就是「居高臨下」。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一定要平等,以營造和睦的親子氛圍。

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而不是堵塞的方法。「堵」必定會有疏漏,而且會使孩子的心事越積越多,還可能使孩子走向極端。

家長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如果與孩子起了語言上的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決不能激化矛盾。中學階段的孩子容易衝動,家長是成年人,應該理智。應立即主動採取適當方式停止爭辯,但決不放棄。等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一定會好得多。

給初一初二學生的一點建議

首先,不要等到初三再發現你與同學的差距,到時即使發現了也沒什麼必要了。

在關心自己的考試成績的同時更要關心自己的學習狀態。不懂的就問,沒跟上的馬上跟同學討論,千萬不要想著等到初三去「查缺補漏」。

其次,有個遠大的目標,有個合適的計劃--嚴格管理時間,科學安排時間。

大部分初三學生的時間真的是擠出來的,幸運的是我們距離初三還有半個學期和一個暑假的時間,把握住這段時間,我們的初三將會無比的輕鬆。

最後,要有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做題習慣,這些習慣包括:

1.學會處理審題與做題的關係

很多初三同學已知條件都讀不全、讀不懂,其實這是做題沒有思路的主要原因,你仔細體會一下,越是綜合的題目就越需要你從已知條件中去「挖」,去挖掘新的已知。

所以這點就格外的重要,就需要我們在初二的學習之中努力克服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於下筆的不嚴謹的做法,要吃透題目的條件與要求,更要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之後再去著手做題。

2.學會處理「會做」與「得分」的關係

要將你的解題思路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體現在準確、完整的推理和精確、嚴密的計算,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

而這一過程,就需要改變自己「重思路,輕步驟,不計算」的不良學習習慣。

3.要注意區分主次輕重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後70%的精力要花在這些主課上,不管有多忙,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還是必要的。

4.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早晨,人的記性最好,適合讀英語,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安排給數學、物理,這時候解題的效率高一些。

其他的時間就要留給語文了,你可以多讀些課外書,積累作文素材,誰都知道,考好語文,作文是關鍵。

5.「瘸腿」科目要儘快補齊

偏科的危害就不用我說了,可是同學們可能不知道,到初三再想補「瘸腿」,那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了。

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多準備幾個筆記本。遇到好問題及容易出錯的問題就及時記下來。這樣,複習時就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不慌不忙了。

中考表面上沒有高考那麼嚴重,但從長遠上來講,他的意義要比高考重要百倍!想要相對輕鬆地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就應該按照上述步驟去操作,一定能笑傲中考。

(來源:初中生學習。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初二成績和中考成績有何關係?老教師提醒:初二差,中考難
    初二成績和中考成績有何關係?老教師提醒:初二差,中考難!初二是初中的分水嶺,初二的成績對中考成績影響很大,有一個成功的初二,必然會有輝煌的中考;如果初二學習有問題,需要高度重視。關於初二與中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 致全體初中生: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
    尤其在初一這個過渡的時期,原來學習好的心態不好敗下陣來,成績不好心態很好成為後起之秀,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這裡,中考君給大家提供一些在進入初中後需要注意的問題。
  • 初一鐵、初二鋼、初三才能響噹噹!附初中三年提升攻略!
    所以家長、學生一定要了解初中各年級的特點! 一、初一適應不好,影響整個初中 初中學習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僅是課程增加、難度增大,而且老師上課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都應該做適當調整,否則,就會被適應能力強的同學遠遠甩下。
  • 為什麼學生一到初二,成績就會直線下滑?原因有3點
    準確來說中考應該是第一個轉折點,通過中考才能考上高中,才有機會參加高考。特別是明年陸續開始中高考改革,這就導致會有很多學生考不上高中,也就沒有參加高考的機會。因此,中考很重要,初中三年也很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初中的學生,大多數有一個特徵,就是初一的時候成績很好,甚至100分滿分,能考到98分,學的非常好,年級排名也在前面。但是到了初二,成績就突然的下滑,完全沒有預兆。很多家長都會疑惑,感到不解,學生的成績怎麼會突然地下降?其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初二現象。
  • 完勝中考,初二銜接要做好!
    初二是一個特殊的階段,不同於初一的適應,也不同於初三箭在弦上,初二是準備,是中考的根基,練好基本功的最好時節,但這個階段,也是個人成長最為複雜的階段。 1.環境改變 初二的特殊性還在於學習上的難度在此時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小學以及初一有了明顯的差距,部分適應能力不強的學生在剛升入初二的時候沒能跟上老師教學節奏導致成績下降也是有可能的。
  • 在中考中逆襲學霸!
    進入初中,教會孩子無論應對學習還是考試或者難題時都要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心態問題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忽視的,但確是中學生涯最重要的心理素質。剛上初中,面對新環境新同學,大家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有的是成績問題,有的是交際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尤其一些心理素質差的同學可能受較大影響,成績一蹶不振。
  • 初中|回津轉學問題大合集,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建議收藏備用
    如果家長打算讓孩子通過參加插班考的方式轉學,那麼如果插班考試順利通過,孩子將進入私立學校學習。需要注意的是,私立學校的考試招生可能只針對本區進行招生(例如武清區的雍陽中學和英華中學),私立學校每年招生政策都不盡相同,家長們可以向學校進行電話諮詢學校最新消息。
  • 在寧波,你的中考分數能上重高嗎?
    每年中考分數出來後,很多家長和學生面對分數總是很茫然:我的分數能上什麼學校?小寧曾經根據成績排名給了很多家長建議,這次在中考成績還沒出來前,給各位家長和中考生提供一個新的方法:得分率。就是考完後你預估你的得分率,基本上就能知道你該填報哪所高中,是不是很神奇?
  • 廈門:3.6萬多名初三學生參加中考 校防疫和鼓勵措施並舉
    (廈門九中供圖)東南網7月19日訊(本網記者 林歆剛)昨日,推遲了近一個月的廈門市中考開考,廈門3.6萬多名初三考生參加考試。全市設有86個考點,他們在兩天半的時間裡,完成7個科目的考試。各學校除了做好疫情防控相關舉措,更是在多方面為學生中考送去祝福。
  • 成都七中優秀班主任:有了這些實用經驗,孩子輕鬆應對中考!
    成都七中流出的初中管用學習經驗,建議家長收藏!01 在小學,家長還可以利用威嚴,逼迫孩子去學習,但到初中,就需要改變方法,恩威並施,溝通教育,單純命令已經不太管用,畢竟孩子已經是半個成人,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 初一學生不記單詞怎麼辦?不妨試試這個途徑
    紫檀做題冒出來的笑話暴露學生學英語的什麼問題呢?不好好記單詞,或者不高效記單詞,是學不好英語的!甚至不小心就鬧出來笑話了。初一孩子不背單詞怎麼辦?這英語還有救沒了?如果不背單詞,還真的會有很大的問題來困擾未來的英語學習的。好在我們還有一些解決問題辦法。比如家長堅持每天考單詞。
  • 坐標山東:初三已合班,小班制徹底結束,初一初二開學咄嗟立辦!
    與此同時,初一初二年級的教室將完全被騰出來,初一初二的孩子們也可以開心地返校上課,這真是太好了。其實,放眼過去的幾個月,大家過得都很煎熬,從足不出戶到漸漸復工、復學,家長們、孩子們都經受了很多的考驗。特別是家長們,都非常非常的辛苦,不僅要賺錢,還要抽出時間來管孩子,約束孩子們學習。
  • 張店四中組織召開初一至初四家長會
    在家長會上,各級部結合本級部的不同特點對家長做出了相應的指導,能夠讓家長更好的指導好孩子的健康成長。初一級部主要強調,初一在整個初中階段的地位,就像蓋高樓大的地基一樣,地基打得越牢,高樓建的越穩。初一是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階段,習慣養成了,以後的學習會越來越順利,這足見初一在整個初中階段的重要性。
  • 初一到初三的不同時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什麼?
    關於初一: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積累。 小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會的做不對。小學知識比較簡單,偶爾聽一耳朵就能明白,沒養成聽講和記筆記的習慣。
  • 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往往逃不脫「初中危機」,初二問題更為明顯
    這也的確是現在小學升初中的一個通病,而這種銜接的狀態不僅是小學和初中的問題,初中至高中也時有發生,那麼今天就帶大家分析一下孩子念書這些事。小學成績優秀並不難實現孩子念初中的家長再回過頭看來看小學的問題,是不是覺得簡單多了?
  • 聽聽資深班主任怎麼說,錯過可能影響中考
    學制三年,之前被稱為初一、初二和初三,後更改為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但我們還是比較習慣稱之為初一初二和初三。 但自己心裡卻沒底。 昨天晚上筆者和我的初中班主任,一位有著30年教齡的數學老師談論了這個話題,下面讓筆者帶大家聽聽,關於初中三年哪年更重要?資深班主任怎麼說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格外重視,錯過可能會影響中考。
  • 廣鐵一中:所有學生中午均不離校初一初二暫不增加課時
    教室開不開空調、體育鍛鍊夠不夠、會不會增加課時……家長和同學們最關心的這些問題,記者在廣鐵一中找到了答案。5月11日,廣鐵一中越秀校區有1460名非畢業班年級同學返校複課,教室都開空調且定時開門窗通風,同時確保6個年級每天都安排體育鍛鍊,強健體魄增強抵抗力。
  • 初三學生備考英語,需要進行強化訓練,及時地鞏固好基礎知識
    在中考之中,英語在中考中所佔的分數比例必不可少。英語作為中考中的必考項目,又會主要學科,學生們能夠取得高分,也在於英語在高考中取得分數。所以,英語的學習在初中階段不能忽視。中考英語父複習,初三的學生們應該英語學科進行全方面的清強化訓練,及時的鞏固好基礎知識。這樣初三的英語成績才能夠得到提升,在中考的時候才能夠取得好成績,不被英語扯掉了考高中的後腿。
  • 反對教育減負,越減越負,反對音美體中考越考越多
    現在的教育經過多年的教改,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多年的減負為什麼減成了這樣。但是教育部仍然絲毫認識不到這些,仍然在給學生層層加碼。2015年我的孩子中考時文化課只有六門,有的課在初二就結業了,但是也已經實行了體育中考幾年了,迫不得已讓我家這個不愛體育運動的孩子,在初三下學期學校中考集訓過程中,從小胖子整整掉了四十斤體重。而我天天在擔心多年不愛動的孩子,會在強化訓練時候出意外,這種事情這些年已經屢見不鮮。而升入高中後,每天大量的學習,少量的體育鍛鍊,體重又回到了從前,中考體育有什麼用呢?
  • 這裡的中考已經延期了!你那裡還沒「動靜」嗎?
    如果加上這幾個問題的思考,我想就不會有那麼多家長和同學盲目樂觀了。 經過了這個特殊的疫情假期,家長和孩子們終於明白了:此時誰是最自信、最淡定的? 是那些從初一開始就在以中考升學為目標,每一天都在默默做著準備的孩子;但此時誰又是最慌張的?是一直沉浸在毫無壓力的假期娛樂中的孩子,猛然發現,再過幾十天就要參加人生的第一次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