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火新著《出殼時代》出版發行—新聞—科學網

2020-12-22 科學網
人類進化的拐點何在?
韋火新著《出殼時代》出版發行

 

《出殼時代》一書封面

 

 

近日,韋火新著《出殼時代:科技體引領人類走向大轉折》(以下簡稱《出殼時代》)在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侯凡凡等知名專家聯袂推薦,著名科技評論家、南開大學教授劉亞東作序。

 

人類進化的拐點何在?《出殼時代》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作者韋火曾在高校和地方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也曾擔任過國際科普組織的重要職務。近年來著有《科技創新300年》《達爾文之惑(三部曲)》等科學讀物。

 

進入21世紀以來,人口迅速膨脹、資源過度採攫、生態環境惡化等全球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然而近年來人們在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猛然發現,更可怕的危機不在於發展得太快、太急,而是發展出現了停滯趨勢。

 

「這種危機正從兩個方面日益顯露出來,一方面人類自身的機體進化已明顯趨於終止,另一方面自然科學的發展也盡顯疲態,這就是所謂的『雙停滯』現象。」韋火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事實上,人類的發展已到了一個重要的拐點時刻,人工智慧、基因編輯等新的技術手段使人類具備了幹預自身進化的能力,如何應對「雙停滯」危機,關係到人類的前途命運。

 

《出殼時代》以獨到的視角提出了「科技體」概念,並闡述了「科技體」孕育、成形、壯大的過程,繼而全面論述了人類在「科技體」引領之下,產業技術、經濟運行、基礎設施、人口結構、醫療衛生、文化觀念等方面即將出現的巨大變革,並描繪了人類順應發展大勢、跳出地球束縛的未來前景。同時也闡明了人類擺脫「雙停滯」危機,尋求新一輪大發展,實現文明大跨越的歷史意義。

 

韋火認為,把生物技術塑造出的「基因人」、半人半機器的「雜合人」都列為進化的方向,這種期待並不靠譜。當前面臨的進化拐點與以往不同的是,幹預自然進化的「樂觀進化論」很容易迷失方向,誤導科技界把精力投向「新人類」方面的研究,儘管這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

 

韋火認為,人類在環境問題上或有「先汙染後治理」的機會,但在進化問題上「先汙染」,恐怕不會有「後治理」的機會,終將陷入萬劫不復。而唯一正確的選擇應當是,在科技體引領下擺脫地球束縛,邁向新一輪進化徵程,尋求新一輪文明發展。

 

湯濤在推介語中指出,人類正處在一個巨變時代,我們亟需把目光轉向未來。作者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體現在《出殼時代》的字裡行間,頗有啟發意義。侯凡凡則認為,人類的未來離不開科技的引領,《出殼時代》是一幅暢想未來的科技藍圖,書中對「地外醫療」的展望,帶給我們許多有益的思索。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城固作家陳希陽新著《橘子青橘子紅》出版發行
    3月16日,我省青年作家、城固籍文化學者陳希陽著作的長篇小說《橘子青橘子紅》由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30多萬字,講述了一個山裡娃與命運抗爭的故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風撲面而來。青嶺競秀,漢江奔流,清水歡歌。
  • 《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出版—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趙魁義、姜明、婁彥景聯合西南林業大學教授田昆編著的《中國溼地植被與植物圖鑑》在科學出版社出版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
  • ​劉志偉新著《神奇甲骨文》正式出版
    劉志偉新著《神奇甲骨文》正式出版 記者 李陽近日,劉志偉先生的新著《神奇甲骨文》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向全國發行。1999年5月,他的文史隨筆《百年話甲骨》由海潮出版社出版,旋即受邀攜作品參加了央視《讀書時間》欄目。此後,該書入選第三十七屆國際書展,並贈送埃及大學圖書館。他創作編導的仿殷樂舞《商頌》在1991年安陽首屆殷商文化節開幕式上演出,獲河南省舞蹈大賽二等獎。
  • 《說文解字教本》在北京出版發行-中新網
    《說文解字教本》在北京出版發行3) "← →"翻頁 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新時代北鬥精神」主題宣講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林寶軍研究員作主題報告     10月29日,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市科協、中科院上海分院、市科委、市教委、團市委在上海科學會堂聯合主辦《星耀: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共話「新時代北鬥精神
  • 《做新時代最好的國企幹部》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一部深入闡釋國企幹部「二十字」標準、提升國企黨員幹部素養的通俗理論讀物《做新時代最好的國企幹部》近日由新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做新時代最好的國企幹部》為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玉瑛的新作,內容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和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幹部提出的「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基本要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剖析了新時代如何加強國企幹部隊伍建設。
  • 中國大地出版社執行總經理張新新:人工智慧時代的出版轉型
    張老師藉此提出:人工智慧時代,出版轉型也面臨著這兩種可能性——深處轉型升級大潮,機會稍縱即逝。圖1[美]傑瑞•卡普蘭(Jerry Kaplan) 著人工智慧時代李盼 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小打小鬧,抑或大開大合?
  • 文史學者劉夢溪先生新著《王國維與陳寅恪》出版
    近日,著名文史學者劉夢溪先生新著《王國維和陳寅恪》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劉夢溪先生以研究20世紀中國現代學術思想與人物著稱,尤其對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的研究獨樹一幟,是海內外公認的研究陳寅恪的專家。
  • 第31屆科幻銀河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了《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優秀的科幻文學作品作為科幻電影開發的重要來源之一,《流浪地球》原著小說就發表於《科幻世界》。推動科幻影視發展,打通文學IP與電影產業之間的渠道便成為重中之重。
  • 【方志動態】《靈壽年鑑(2020)》出版發行
    【方志動態】《靈壽年鑑(2020)》出版發行 2020-10-16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出版
    年內新聞出版完成全行業總產值58.8億元。金壇古籍、常州文化城、常州手機報3個項目獲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400萬元。與南京大學出版社協作,在常州設立出版中心,填補了常州出版業空白,年內出版圖書8種。    行業監管。市文廣新局強化新聞出版管理職能,加強行業監管,努力營造健康和諧的社會文化環境。加強報刊審讀專題的組織策劃和審讀工作研討,組織了4次專題審讀,出版審讀報告6期。
  • 《胡錦濤文選》民族文版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胡錦濤文選》第一至三卷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鮮文、彝文、壯文等七種少數民族文版,已完成全部翻譯工作,近日在全國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的《胡錦濤文選》第一至三卷,2016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說文解字教本》正式出版發行 多位泰鬥傾情作序
    12月9日,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說文解字教本》(下簡稱《說文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新聞出版發布會於北京召開。作為弘揚中華漢字文化的一部力作,引起了學術界內外的廣泛關注,數位學界大家、泰鬥傾情作序隆重推薦。
  • 呂道寧著《新聞啟示錄》,告訴媒體人那些從業經驗
    呂道寧著《新聞啟示錄》,是2004年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一本新聞業務論文集。本書分業務探討、現場見聞、深度報導、人物訪談、新聞界面及其他等內容,對新聞工作進行認真地研究和探討。第一部分,緊密聯繫辦報實踐,對記者工作、編輯工作、報紙廣告經營工作及如何辦報、如何搞好新聞報導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地探索。第二部分,用作品說話,給讀者以啟發。《新聞啟示錄》啟示我們,搞新聞需要那些洋溢著激情和正義的人,需要鑽山進村、走工廠,到群眾中去查問,不接地氣,只喊口號,怎會寫得深沉,怎會有經驗升華?怎麼把經驗上升到理論?
  • 科學家發現蛇類屬級新紀錄—新聞—科學網
    科研人員綜合其形態特徵和DNA分子數據,將該號標本確認為國內蛇類閃皮蛇科新紀錄屬新紀錄種,為:擬須唇蛇屬(Parafimbrios) 寮國擬須唇蛇(Parafimbrios lao)。至此,中國蛇類閃皮蛇科增加到了2屬10種。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2020-12-25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日記《瞬間的永恆》在武漢出版發行
    獨著及合著有《百年記者風》《現代新聞寫作學》《典範新聞評論選析》《水滸評註》《宋詞名家名作三百首詮釋賞析》《湖北證券大全》《方政軍新聞作品選》《新華社產業發展研究》等。專家表示,作者從側面記述了新中國半個世紀的發展和社會變遷,用最真實樸素的細節和素材,不經意間讓人感受到偉大時代跳動的脈搏。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吳恆權認為,透過這部著作,讀到一位新聞人的不變初心和永恆情懷。他評論道,「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今天,方政軍記者的新聞作品和日記,體現了他深入調查研究的作風和精神,不僅有宏觀視野和思考,還有對社會發展變化與百姓生活的細微觀察。
  • 中華書局出版《說文解字教本》助普通人「易讀、易教、易學」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有助於「天下第一書」《說文解字》「易讀、易教、易學」的《說文解字教本》,已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該書作者是研究中國文字、典籍、教育四十餘載的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的《說文解字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圖為《說文解字教本》內文。
  • 重現歷史的《瀋陽北大營》一書出版發行
    近日,由瀋陽出版社出版、詳細展現北大營前世今生的《瀋陽北大營》一書在瀋陽出版發行。該書對北大營的發展歷史,特別是在此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了詳細梳理與重現。  「有關瀋陽北大營,特別是關於『九一八』之夜在此發生的戰鬥的現存資料很少。我在編著此書時,在檔案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諮詢了相關歷史學家,還翻閱了有關親歷者的回憶錄,力求最大限度還原歷史。」
  • 國學巨著《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行
    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布會在京舉行。出版界、漢語教育界專家學者,及數十家媒體的記者出席了發布會。這部博大精深的國學巨著,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得到了我國漢學界的高度關注,數位學界大師、泰鬥傾情作序,隆重推薦。稱之為,打開中華文明經典寶庫大門的金鑰匙。被世人尊稱為「字聖」的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