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化的拐點何在? |
韋火新著《出殼時代》出版發行 |
《出殼時代》一書封面
近日,韋火新著《出殼時代:科技體引領人類走向大轉折》(以下簡稱《出殼時代》)在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侯凡凡等知名專家聯袂推薦,著名科技評論家、南開大學教授劉亞東作序。
人類進化的拐點何在?《出殼時代》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作者韋火曾在高校和地方從事科技管理工作,也曾擔任過國際科普組織的重要職務。近年來著有《科技創新300年》《達爾文之惑(三部曲)》等科學讀物。
進入21世紀以來,人口迅速膨脹、資源過度採攫、生態環境惡化等全球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然而近年來人們在解決這些新問題的過程中猛然發現,更可怕的危機不在於發展得太快、太急,而是發展出現了停滯趨勢。
「這種危機正從兩個方面日益顯露出來,一方面人類自身的機體進化已明顯趨於終止,另一方面自然科學的發展也盡顯疲態,這就是所謂的『雙停滯』現象。」韋火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事實上,人類的發展已到了一個重要的拐點時刻,人工智慧、基因編輯等新的技術手段使人類具備了幹預自身進化的能力,如何應對「雙停滯」危機,關係到人類的前途命運。
《出殼時代》以獨到的視角提出了「科技體」概念,並闡述了「科技體」孕育、成形、壯大的過程,繼而全面論述了人類在「科技體」引領之下,產業技術、經濟運行、基礎設施、人口結構、醫療衛生、文化觀念等方面即將出現的巨大變革,並描繪了人類順應發展大勢、跳出地球束縛的未來前景。同時也闡明了人類擺脫「雙停滯」危機,尋求新一輪大發展,實現文明大跨越的歷史意義。
韋火認為,把生物技術塑造出的「基因人」、半人半機器的「雜合人」都列為進化的方向,這種期待並不靠譜。當前面臨的進化拐點與以往不同的是,幹預自然進化的「樂觀進化論」很容易迷失方向,誤導科技界把精力投向「新人類」方面的研究,儘管這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
韋火認為,人類在環境問題上或有「先汙染後治理」的機會,但在進化問題上「先汙染」,恐怕不會有「後治理」的機會,終將陷入萬劫不復。而唯一正確的選擇應當是,在科技體引領下擺脫地球束縛,邁向新一輪進化徵程,尋求新一輪文明發展。
湯濤在推介語中指出,人類正處在一個巨變時代,我們亟需把目光轉向未來。作者提出了許多獨到見解,體現在《出殼時代》的字裡行間,頗有啟發意義。侯凡凡則認為,人類的未來離不開科技的引領,《出殼時代》是一幅暢想未來的科技藍圖,書中對「地外醫療」的展望,帶給我們許多有益的思索。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