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說文解字教本》(下簡稱《說文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新聞出版發布會於北京召開。作為弘揚中華漢字文化的一部力作,引起了學術界內外的廣泛關注,數位學界大家、泰鬥傾情作序隆重推薦。
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劉國昌先生,默公先生等多位嘉賓在會上作了精彩發言。從文化傳承的價值意義與通識教育、博物教育等多角度對《說文教本》的出版意義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圖為劉國昌先生發言,由主辦方提供)
該書由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資深教授陳來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資深教授辛冠潔先生,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樓宇烈先生,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成中英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張立文先生,乾嘉學派正統傳人錢超塵先生等數位學界大家、泰鬥傾情作序隆重推薦。
《說文》即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的簡稱,其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正因如此,《說文解字》被稱為「天下第一書」,作者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由於近代多種歷史原因,造成大部分人讀不懂《說文》。此外,許慎受到整理經典正字目標以及以形系聯原則的雙重功能限制,使得《說文》收字龐雜散亂,給讀者閱讀增加了難度。
針對這種情況,默公先生歷時五載,對《說文教本》進行了重構、解析、訂補。首先刪掉了大量的死文字,使得《說文教本》減少合併了將近一半字條。不但使得讀者的學習字量大幅度降低,而且可以建立原散落在《說文》各部、字義有密切關係的字頭之間的聯繫。更重要的是作者利用自身深厚的哲學功底,根據《周易-繫辭傳》記載的「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 物,於是始作《易》八卦」的人類認知世界的順序,按義類對漢字進行了重新整理,建構了嚴整的分類體系。
(圖:說文部首體系簡表)
《說文教本》的出版引起了學界熱烈討論,辛冠潔在序言中稱它「為學生和學者研習《說文》、理解文字、熟悉經典創造了便捷條件」。錢超塵表示《說文教本》「可以為專門學者提供借鑑,對於推動國學教育大有裨益」,成中英稱其「整理出的不僅是中國的文字體系,更是一個文化體系,是一套知識體系、一套價值體系、一套行為體系、一套美學體系、一套倫理體系」。(蘭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