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劉慈欣「跨時空」推薦 科幻泰鬥帶你穿梭《交錯的世界》

2020-12-22 瀟湘晨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近日,科幻研究泰鬥詹姆斯岡恩的經典著作《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由世紀文景出版,從最早充滿想像力的口述故事開始,將不同時代的科學技術創新與人類對宇宙的想像聯繫在一起,追溯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並且梳理出了現實和科幻這兩個相互交錯、彼此追趕的世界。作者詹姆斯岡恩作為當代世界科幻界公認的權威,如數家珍地討論了影響整個科幻小說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說發展道路上發揮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為不斷變化的科幻小說勾勒出清晰的脈絡。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想要精準高效地了解科幻的發展,只需從這本有趣好讀不枯燥的科幻史開始即可。

作為一部「世界科幻圖史」,《交錯的世界》從口述傳說的源頭理清了科幻史的脈絡,並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了近500幅經典科幻雜誌、小說封面的全彩高清圖片,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大量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的奇聞趣事。

在這裡,讀者或將驚奇地發現諸如「科幻史竟能追溯至幾千年前的史詩傳說」、「瑪麗·雪萊創作《弗蘭肯斯坦》的部分靈感可能來自達爾文祖父的某些研究」「威爾斯曾預想了坦克與原子彈的發明及影響」、「二戰期間竟有美國科幻作家因發表原子彈工程的相關作品遭到了FBI的上門調查」等各種鮮為人知的科幻史奇聞軼事,從而消除讀者對科幻+歷史這一組合「枯燥無趣」的刻板印象,開闊讀者的思維視野。

對於資深科幻迷及收藏愛好者來說,這本內容權威、裝幀精美的科幻史更是堪稱「典藏級科幻寶典」。《交錯的世界》一書原版出版於1975年,作者是美國科幻研究泰鬥、堪薩斯大學英文系名譽教授,以及堪薩斯大學科幻小說研究中心主管詹姆斯·岡恩。他曾任美國科幻作家協會主席(1971—1972)和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主席(1980—1982)。國內科幻迷熟悉的科幻史選集「科幻之路」系列以及這本《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均是其最重要的學術著作。同時,身為著名科幻小說作家,他的科幻小說代表作有《快樂製造者》《不朽的人》等在科幻迷中膾炙人口的作品。

1976年,岡恩榮獲美國科幻小說研究會頒發的「朝聖獎」;同年,世界科幻小說年會授予他的《交錯的世界》雨果獎特別獎;他撰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奠基者》贏得1983年的雨果獎最佳非小說作品獎;1992年,他又榮獲「伊頓終身成就獎」;2007年,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在星雲獎頒獎典禮上授予岡恩「達蒙奈特紀念大師獎」,以表彰他的終身成就。

按照岡恩教授的說法,「創作這本書的念頭起於1970年。作為美國國內最早的科幻課程的系列講座內容,本書原本是針對選修這門課的學生撰寫的」。後是在機緣巧合之下,這些講座的內容才被整理成章,成為一部帶有插圖的通俗科幻史,於1975出版。時隔45年,《交錯的世界》特別在原書基礎上邀請岡恩教授補充了新的章節,並將時間線提至21世紀且充實了亞洲部分,使新版本成為世界範圍內最新、最權威的世界科幻小說史。

此外,本書還得到了多位科幻名家的助力。一方面,本書罕見地邀請到了國內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與已故美國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跨越時空為本書傾情作序;另一方面,本書還獨家收錄了國內著名科幻學者吳巖教授撰寫的《中國科幻小說極簡史》,並邀請了著名裝幀設計師陸智昌為本書設計裝幀。在翻譯方面,本書的譯者姜倩也是一位相關專業的知名學者。作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其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科幻小說翻譯史,並著有《幻想與現實:二十世紀科幻小說在中國的譯介》。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劉慈欣:科幻的原力
    編者按:詹姆斯岡恩堪稱科幻研究泰鬥,他在《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中如數家珍地討論了影響整個科幻小說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說發展道路上發揮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為不斷變化的科幻小說勾勒出清晰的脈絡。《交錯的世界——世界科幻圖史》中文版日前由世紀文景出版,本文為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為中文版所作的序。
  • 科幻大師阿西莫夫以想像力持續影響世界
    2018年1月2日,是美國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的98歲誕辰紀念日。他的代表作《銀河帝國》首部曲《銀河帝國:基地》在2017年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書目,也讓更多中國小讀者認識了這位用想像力和智慧改變了世界的作家。
  • 阿西莫夫:科幻、科普、神秘主義?
    當年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訂有「克拉克/阿西莫夫條約」: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家(「科學作家」在中國習慣被稱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學作家。
  • 《交錯的世界》:一本書看遍千年科幻史
    作為彼時的一種小眾文化,中國科幻由西方舶來品至本土化改造,從斷代承繼到文化輸出,其重大轉變不僅讓科幻文化再次進入到公眾視野,也讓學界對科幻史的研究成為一門顯學。時空仿佛遙相輝映。1970年代,英語世界科幻盛行,科幻史著作頻出。1973年,英國作家布萊恩·奧爾迪斯從文學批評的角度出版了《千萬年大狂歡》,由此促進了學界重新審視科幻的文學價值。
  •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引爆2012科幻年
    阿西莫夫科幻大師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代表作《銀河帝國·基地》被引進出版1992年4月6日,享譽全球的美國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逝世,享年72歲。今年是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他的經典著作《銀河帝國·基地》被引進出版,引爆中國2012科幻小說年。本期周刊全面解讀阿西莫夫,以此來紀念這位開啟了一代人科幻想像的大師。
  • 好看的時空穿梭類小說,不同時空穿梭的系統流,科幻愛好者必看!
    胖胖作為十年書蟲,致力於給大家提供好看、好玩、好評多的小說推薦,幫助大家免去找書的煩惱。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好看的時空穿梭類小說,不同時空穿梭的系統流,科幻愛好者必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泛真心萌作為一個熱愛生活的河妖,雲泛泛難以相信這世界上還有不想活著的人,於是她身負系統,踏上了拯救男神的道路。  「宿主,男神他需要溫暖!」  「等著,我馬上來溫暖他。」
  • 科幻200年 | 阿西莫夫科幻世界中的猶太思維
    不過在阿西莫夫這裡,還是有些別的事情值得一說,比如他學習英語這一點。他的母語是俄語和意第緒語,因為他是個俄羅斯猶太人。他在1923年被父母帶到美國,住在了紐約的布魯克林,而這對父母也是從來不講英文的。阿西莫夫的英文全是自己讀書、讀報加上後來泡圖書館學來的,他學會之後,還教給了妹妹。喜歡上科幻是他讀各種科幻雜誌的後果,可是,這個體裁跟他稱得上瘋狂的寫作欲望未必有很大的關係。
  • 紀念阿西莫夫誕辰101周年——神一樣的人
    2021年1月2日,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誕辰101周年紀念日。阿西莫夫是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科幻三巨頭」之一,他拿過7次雨果獎、2次星雲獎,還有1次星雲獎終身成就獎大師獎。他被全世界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美國政府授予他「國家的資源與自然的奇蹟」這個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像力」上作出的傑出貢獻。
  • 他是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從未登上太空,卻創造了銀河帝國
    「沒錯,我要你寫出這個未來史的大綱。回家去,把大綱寫出來。」── 阿西莫夫自傳《記憶猶新》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阿西莫夫在《驚奇故事》上發表了幾篇以「基地」作為背景的中篇和短篇故事。1951年,《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長篇作品《基地》出版。
  • 聚焦服貿會|「老北京四合院」,藏了劉慈欣的「科幻世界」
    270度大屏還原劉慈欣的科幻世界在中國圖書的展區內,藉助3D建模全景動態畫面,讀者可以走進清朝王原祁的畫作《皆山園圖卷》裡,通過移動VR沉浸式體驗,人如在畫中遊,抬頭可見王原祁獨特筆觸帶來的柳枝美感,俯可觀傳統國畫流水潺潺,古木山川。
  • 科幻三宗師之一阿西莫夫:科學不能解釋一切
    當年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訂有「克拉克/阿西莫夫條約」: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家(「科學作家」在中國習慣被稱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學作家。
  • 現象級盛宴《三體時空沉浸展》開啟科幻視覺新紀元
    此次「三體時空沉浸展」正是將體驗感做到極致,讓三體迷和科幻迷在展覽中過足三體癮,真正感受三體世界觀。尊安致力於展覽經濟的賦能,此次更是藉助三體IP為中國科幻迷呈現了一場現象級展覽。上海中心展覽館近2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3層公共開放區域、6大主題場景,完美復刻三體宇宙,將聲音、光線、影像等多種元素交織在一起,360度全文字設計的「文字海」,再現原著的金句和重要片段;交錯光束編織成時空隧道,漫步浩瀚宇宙;靜止、攻擊、死亡,全方位展現水滴的力量……突破書本與人之間的次元壁,打造一個多維而浩渺的浸入式空間。
  • 世界十大最著名科幻小說家,中國劉慈欣第九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 科幻200年 | 從阿西莫夫到菲利普·迪克
    這也是為什麼在科幻小說家當中,類似阿西莫夫的工業黨一點也不少見。比阿西莫夫更甚的,美國有羅伯特·海因萊因,英國有H.G.威爾斯,中國有劉慈欣,俄國有一群威爾斯的擁躉(如阿列克謝·託爾斯泰)。有學者認為,阿西莫夫的作品是「啟蒙未來的西部牛仔政治」,有那麼點意思。此類「牛仔人格」於文學小說家中較為罕見。
  • 跨越時空,演義大千世界,推薦5本科幻時空穿梭小說
    時空穿梭,光陰荏苒,我們所在的時間,只是一段渺小的過程,我們所在的地球空間,只是宇宙中一粒塵埃,當你有機會跨越時間空間的束縛,你會經歷什麼樣的故事。qd類型:時空穿梭末世流,完本無盡的災難即將降臨,讓這片土地變成廢土,主角穿梭到末世這個時空,在廢土中生存,在這個資源匱乏的時代,主角憑著自己的能力,不斷獲取資源,擴展生存空間,在發達的科技與機械實力下,讓這篇廢土從新煥發生機。
  • 科幻|阿西莫夫與「機器人三定律」
    其實,一場圍棋之戰說明不了什麼,早在1997年電腦「深藍」戰勝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時,就已經有過類似的說法,但20年過去了,人工智慧僅僅是由西洋棋拓展到圍棋而已。更早之前就預見了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對抗的,還應是世界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他的作品《我,機器人》《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早在60年前就設想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出現,以及人類如何應對的策略。當然,在小說中寫出機器人這個詞不是阿西莫夫,而是捷克科幻作家卡爾恰佩克,他於1921年在名為《羅素姆萬能機器人》的戲劇作品中創造了「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
  • 歷史的災難與未來的可能:阿西莫夫科幻世界中的猶太思維
    來源:第一財經歷史的災難與未來的可能: 阿西莫夫科幻世界中的猶太思維雲也退一個作家的一生能寫多少書?一年出三四本應該不少了,如此算來,一生寫個200本絕對屬於超級寫家。但在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簡歷面前,這個數字被證明上不封頂:他在40年間出書接近於500本。讀者幫他計著數量。
  • 解讀阿西莫夫《最後的問題》
    本期節目,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經典短篇科幻小說《最後的問題》。這個科幻短篇出版於1956年,近70年來在世界科幻文壇享有盛譽,同時該篇也是阿西莫夫本人在眾多的科幻作品之中最感滿意的一篇。
  • 劉慈欣推薦《給孩子的科幻繪本》,助你陪孩子一起探索宇宙和未來
    這是亞洲首獲「雨果獎」的科幻作家劉慈欣推薦的《給孩子的科幻繪本》中的故事開頭。內容簡介這套《給孩子的科幻繪本》總共有4本:《誤闖蟲洞》《薩卡星人》《黑洞製造者》《星際大戰》。是由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得主朱惠芳與全國高校插圖藝術作品優秀獎得主胡優聯袂創作。
  • 四本時空小說,時空穿梭,說穿就穿!
    今天給大家推薦四本有關「時空」的小說。《我的時空旅舍》,作者:金色茉莉花,5級作者。簡而言之——這是一個開小旅館的時空節點管理員與眾多穿越者的故事。她名下還有《我的時空穿梭手機》和《這個妖怪不太冷》。我曾經推薦過她的《這個妖怪不太冷》,這是一本相當溫馨的日常文,儘管裡面有幾個小小的妖怪,也並不驚悚。而《我的時空旅社》文筆也非常得細膩,讀起來就像鄰家大姐姐在和你講故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