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為貧困群眾集中發放醫療卡

2020-12-19 廣西日報

本報鳳山訊 (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任朝思)近日,鳳山縣組織醫療專家組深入長洲鎮開展2020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殊慢性病鑑定發卡服務工作,讓慢性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拿到醫療卡。

為落實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慢性病患者的醫療保障待遇,該縣組織開展了下鄉服務工作。醫護人員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甲亢等29種特殊慢性病例進行詳細核對、篩查和認定,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登記造冊並現場發放《慢病卡》。

據了解,此次鑑定發卡工作在該縣範圍內集中開展,持續到4月20日,發卡對象為全國扶貧信息系統確認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鑑定發卡工作採取「一站式」流程辦理,讓患有慢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及時辦理慢性病卡並在就診時享受醫療保障,最大限度減輕貧困戶看病的經濟負擔,同時讓群眾少跑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健康扶貧政策。「我們開展門診特殊慢性病鑑定發卡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全面落實基本醫療保障政策的落實、落地、見效,確保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待遇保障,我們要做到零遺漏和全覆蓋。」鳳山縣醫保局局長韓顯靈說。

相關焦點

  • 固陽縣落實農村醫療政策保障群眾健康生活
    近日,固陽縣醫療保障局深入全縣各鎮開展醫療政策落實情況大排查。此次排查,主要針對慢性病鑑定卡填寫是否規範、是否標示患者慢性病享受何種待遇、慢性病患者報銷是否足額給付以及國貧戶待遇保障政策是否全部到位等。
  • 江西興國:「九道防線」確保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城鎮貧困群眾2944人,其中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871人,城鎮特困人員49人,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24人。二是啟動物價聯動機制 根據物價上漲指數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實際,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按月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 公益+科技助力健康扶貧「頂梁柱」為1012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
    據中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鄭文凱介紹,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瞄準農村18-60歲建檔立卡貧困戶,三年來項目不斷優化、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已投入30699.29萬元,為超過1000萬人次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健康保障,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發生率。該項目還吸引了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的參與。
  • 肇東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產增收
    並為貧困戶提供務工崗位,拉動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增收2000餘元。  上半年,肇東市通過不斷鞏固脫貧成果,以決戰決勝姿態確保打贏高質量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成效在全省45個非貧困縣考核中名列首位。依託增派幫扶單位93個,健全完善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
  • ...當好貧困群眾的健康守護者丨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鎮衛生院...
    10年前,懷著對成為白衣天使的憧憬,我如願成為了一名服務群眾的基層醫生。在這一路上,做「群眾信賴、品德高尚」的好醫生是我堅持的信念。我叫梅培磊,是觀山湖區百花湖鎮衛生院公共衛生、健康扶貧工作的負責人。自2017年我成為百花湖鎮健康扶貧工作的負責人以來,每天除了要做好管理衛生院公共衛生的本職工作外,還要進村逐戶核對全鎮近2000名貧困人口的患病情況、居民健康檔案、籤約服務、健康體檢等信息。梅培磊(左)給村民發放健康知識宣傳資料那時,我經常白天核實信息,晚上就把信息錄入系統,周末也不例外。
  • 河南南召:貧困群眾變身鄉村「工薪族」
    沿途遇到一些山間分散居住的群眾,向鄉親們宣傳森林防火常識,發放中秋節、國慶節「雙節」森林防火宣傳單,耐心地講解護林防火的注意事項。2018年,經鎮村兩級嚴格審核,我被公開選聘為生態護林員,自從擔任村裡生態護林員,每月有固定的工資收入,家裡的日子慢慢好起來,實現一人護林,全家脫貧。」他激動地說。
  • 宣城醫保「四個確保」 讓群眾看病有「醫」靠
    宣城醫保聚焦「四個確保」,強化各項健康脫貧綜合醫療保障惠民政策落地,持續提升醫保扶貧成效,讓貧困群眾有「醫」靠。截至10月底,該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資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57480人,參保金額為1428.9萬元。
  • 九百六十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權威發布·決戰決勝...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人民銀行、民政部、人社部、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與22個有搬遷任務的省份一道全力推進這項工作,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 「愛心·圓夢」迪慶州紅十字會為23名受助人發放救助金7.1萬元!
    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會精神,關注貧困,救助貧困患者。11月30日下午,迪慶州紅十字會舉行「愛心·圓夢」集中救助儀式。共為迪慶州23名受助人發放了71000元的助醫、助學、助困金。儀式上,迪慶州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李濤向救助群眾介紹了紅十字會法、紅十字會性質及紅十字會的工作職能。通過講述實際案例,讓現場群眾對紅十字會開展的「三救三獻」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同時對廣大貧困戶致以真切的慰問,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讓受助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並為23名受助人頒發捐贈卡,每位受助人將獲得3000元、5000元不等的救助金。
  • 「帶不走的醫療隊」帶走了貧困
    卡依木口中的小藥箱,是塔縣政府為每家每戶居民發放的,裡面有各種常備藥。說罷,卡依木收起血壓儀,熟練地打開了卡爾巴西家中的小藥箱,開始更替過期藥品,增補常備藥……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塔縣各級部門集中力量,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力度。
  • 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江南都市報-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自2016年以來,贛州市在國家和省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均獲好評。  贛州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和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更是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4年底,贛州貧困縣、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分別佔全省的46%、32%、40%,脫貧攻堅責任重大。
  • 屈原區婦聯上門為「兩癌」貧困婦女送救助金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 12月18日上午,屈原管理區婦聯負責人前往河市鎮金興村「兩癌」貧困婦女家中進行探望,將全國婦聯「農村貧困母親兩癌」救助金1萬元送到農村貧困患病婦女手中,鼓勵她適當鍛鍊,保持樂觀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並向受救助貧困婦女及其家人再次介紹「兩癌」救助金的用途和發放要求,宣傳參加「兩癌」篩查的重要性。
  • 武漢4個月來發放保障金3.7億元 農村貧困人口區內住院報銷達90%左右
    前4個月發放保障金3.7億元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強說,保障疫情期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在1月至6月,暫緩開展現有低保對象年度核查工作,延長保障時間。對新申請對象,簡化審批程序,實行容缺審批。對疫情後外出務工、返崗復工、個體經營的低保及低收入對象,今年4月至6月不計算收入,7月至12月減半計算收入。
  • 褚集鎮全面完成2021年度建檔立卡貧困戶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工作
    褚集鎮全面完成2021年度建檔立卡貧困戶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工作
  • 於智寶:﹃駐﹄進貧困群眾心裡
    □宋飛仲夏時節,烏蘭浩特市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大棚集中連片,田野綠意蔥蘢。短短幾年時間,朝陽村由一個三類貧困村一躍成為自治區級文明村鎮,這些變化多虧了一個人,他就是國網蒙東電力有限公司駐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幹部於智寶。
  • 揚州市醫療保障局開展集中宣傳月活動
    4月9日,揚州市醫療保障局召開「打擊欺詐騙保,維護醫保基金安全」集中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揚州市醫療保障局局長華德榮出席並主持會議。「打擊欺詐騙保,維護醫保基金安全」為主題的集中宣傳月活動。
  • 2017年以來 南昌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
    記者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南昌市共資助貧困學生27325人次,發放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2017以來累計發放貧苦學生資助資金3012.07萬元  據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樊三寶介紹,南昌市貧困戶人均收入從2015年底4102元增至2020年底14134元,連續五年年均增幅28.6%,遠超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 財政補貼資金 「一卡」領取 2023年實現一個平臺管發放_新聞中心...
    三是規範補貼資金發放流程,堵塞漏洞,實現管理規章制度化、程序流程規範化、操作權限明確化。四是搭建集中統一管理平臺,實現有關數據的集中採集和管理,為信息公開和加強監管提供保障。五是依法依規公開補貼信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農業補貼政策是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千年之渴今朝解,內蒙古貧困群眾實現「吃水不愁」!
    千年之渴今朝解,內蒙古貧困群眾實現「吃水不愁」!「十三五」期間,自治區農村牧區飲水安全工作聚焦脫貧攻堅,以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為重點。堅持精準扶貧,如期實現「清零達標」。「十三五」期間,全區共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18.3萬人。2019年10月,最後一批核查出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部完工,自治區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清零達標」任務全面完成。
  • 濱州市霑化區源頭活水灌「窮根」打造解決相對貧困樣板
    發布日期:2020-12-22 08:42瀏覽次數:2為著力構建穩定脫貧防止返貧和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霑化區財政局以「精準、發展、績效」為導向,深挖「窮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實現扶貧資金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