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源自於13世紀,本是一種祭神活動,後演變為一場舉國賽事。整個鬥牛過程,血腥刺激,鬥牛發足狂奔、塵土飛揚,鬥牛士閃挪騰移,動靜結合,被當地人推崇為藝術,但是也有許多動物保護協會抵制此類賽事,認為過於血腥。
「鬥牛是唯一一種使藝術家處於死亡威脅之中的藝術。」——美國作家海明威
舞動的紅布,是鬥牛場上挑釁公牛的標誌裝備,除此之外,一個上場的鬥牛士,配備3個助理,手持鬥篷,一面是粉紅色,一面是黃色。而主角鬥牛士,衣著以紅色為主,其上附有金色鑲邊或者金色飾物,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熠熠生輝,其作用是激怒鬥牛。
鬥牛士手持的紅布,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黃色,紅布一抖,鬥牛瘋狂衝刺,鬥牛士瞬間躲閃,鬥牛氣喘籲籲,甚是憤怒,這便是很多人眼中的藝術。
《西班牙鬥牛士》是世界名曲,由西班牙作曲家瑪奎納創作。
我們所能看到的是鬥牛士手中的紅布主導著公牛的活動和情緒,整個現場的氛圍也是隨著紅布的活動而高潮迭起。很多人就認為,鬥牛對紅色敏感,看到紅色才會激動。
而事實並非如此!
西班牙鬥牛挑選的是血統純正的非洲野牛,脾氣暴躁,攻擊性相當強,再加上飼養過程中的可以馴養和引導,一到鬥牛場上,就華麗變身成兇猛的戰士。
正是如此暴躁的猛獸,實則是色盲,很多哺乳類動物都是如此,它們的眼中只有黑色、白色和灰色3種顏色。是因為抖動的布激發了動物體內的怒氣,讓其變得暴躁衝動。
有動物學家曾做過相關的試驗,用抖動的綠色布、黑色布在鬥牛面前抖動,均會引起它拔足狂奔、瘋狂攻擊。所以說,鬥牛的衝動和紅色沒有關係。
那麼,鬥牛士為什麼要手持正反紅黃的布作為主要道具呢?
西班牙鬥牛作為一種傳統賽事,是國家精神的象徵,而西班牙國旗的顏色是由紅色和黃色組成,上下是兩條較窄的紅色長條,中間為稍寬的黃色長條,寓意是人民對國家、對皇室的忠誠。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鬥牛士的道具才被設定為了紅黃兩種顏色。
如果沒有這種意義,即使把鬥牛士手中的布換成黑色,正常抖動的話,照樣會造成鬥牛的瘋狂攻擊,絲毫不亞於紅布,只是失去了更高層次的象徵意義。
鬥牛這一項活動,在藝術家的眼裡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在動物愛好者眼裡則是野蠻的虐殺,在文明發達的今天,關於是否停止這項活動的爭議從未停止過。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著自己的信仰,或暴力,或藝術,都只是一種象徵,本身沒有對和錯之分,存在即合理。我認為應該理性去看待鬥牛這種活動,只要是能夠讓人民團結一致、形成凝聚力的形式,都是符合國家要求的,不用刻意阻止。
其實,在世界其它的地方,比如非洲,有著更為原始和暴力的祭祀活動,比起鬥牛,有過之而無不及,再比如日本,對性文化的崇拜也是超出了國人的想像。但是,它們在當地都是合法的、被推崇的。
諸如此類的活動,都是在特定的時期和環境下形成的,對當時的民族團結是有積極意義的,當形成一種固定的傳統後,很難改變。對此,我認為不應該以一家之言,而罵其為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