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日本戰俘舊照,跟電視劇截然不同,當了俘虜依舊面露兇光

2020-12-24 天涯看點歷史

《爾雅》:按,死者取左耳為聝,生者為俘。自古以來,戰爭就沒有停息,在戰場當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俘虜,雙方可以從這些俘虜身上逼問各種各樣的情報,同時也是出於人道主義,會留下俘虜的性命,以後好作為交換。

近代的日本用「狼子野心」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從隋煬帝開始,日本就跟中國有了單方面的聯繫,到了唐朝,日本開始派遣了遣唐使,明清時期,中日各自實行閉關鎖國,清朝爆發了鴉片戰爭,日本爆發了黑船事件。

日本為強國開始推行「明治維新」,此時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日本發展相當迅速,隨著甲午中日戰爭的落敗,清廷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日本對中國更是虎視眈眈。

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皇姑屯事件成了一個轉折點,張作霖的死亡,意味著日本再也無法拉攏奉軍,只能以武力攻佔東北,為了解決皇姑屯事件,日本前前後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引咎辭職。

1929年10月,一場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日本在這場危機當中遭受了沉重打擊,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困擾,日本走上了侵略道路。

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炮擊瀋陽大本營,發動了著名的「九一八」事件,不到半年時間,東三省就全境淪陷,日本並不滿足東三省,建立了偽滿洲國,此後又陸續在華北、上海製造事端。

1937年7月7日,日本又故技重施製造了「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正式打響,中國地大物博,戰線太長,日本本就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難以維持長時間的作戰,到了戰爭後期,我軍開始大反攻,1945年,面對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日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

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當中,日本士兵向來以難被俘著稱,抗日期間到底有多少日軍被俘,眾說紛紜,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記載,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當中一共俘虜日軍6959名。

日本戰俘之所以難抓,主要還是因為日本士兵因為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以死亡為榮,同時他們對中國人太殘暴了,怕自己被抓之後遭到報復,在我軍了解這些之後也是加強了宣傳優待俘虜的政策。

在戰爭後期,日本士兵也是開始主動投降,但依舊有一部分是寧死不投,美國攝影師哈裡森·福爾就拍攝了一組被俘照片,當了俘虜之後,日本士兵依舊滿臉不服氣,面露兇光,可能是因為優待政策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會有生命危險。

那麼,我軍的優待條件到底有沒有效果呢?答案是有的,在我軍的改造下,日俘成立了反戰同盟,在《延安組建反戰同盟》中記有:作為一個日本工人,提高了自己的階級覺悟。同時進一步理解的「聖戰」,我認識到應該把槍口對準日本軍部,1940年,在八路軍的援助下,我和春田組建了反戰同盟延安支部。

相關焦點

  • 這才是真實的日本戰俘,跟抗戰劇完全不同,身處監獄依舊面露兇光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電視劇中日軍投降一投就是一大片,人數眾多。那個年代,他們對天皇的崇拜是令現代人難以想像和理解的,常說追星族瘋狂,可他們實際上遠遠比不上當時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只要裕仁一句話,他的子民便願意為他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 百年前日本武士:平均身高僅1米6,面露兇光,女武士堪比絕世美人
    說到日本,我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但要說起文化的話,那莫過於武士道這一點了。武士在日本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也是無數學者研究的對象。如今就曾有一批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曝光,平均身高僅1米6,面露兇光,但女武士可確實很漂亮,堪比絕世美人,令人驚嘆。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平均身高僅1米6,面露兇光,女武士確實漂亮!
    而在日本,它指的便是古代社會的一種特殊社會階級。 由農民組成的士兵被統稱為防人,由於不正規性,平安時代初期便被廢止,這種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武士。9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更領主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且擴張勢力。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平均身高僅1米6,面露兇光,女武士確實漂亮
    而在日本,它指的便是古代社會的一種特殊社會階級。日本武士便是通曉武藝,以戰鬥為職業的軍人,當代或許見不到多少,但在百年前的日本還是十分盛行的。最初是平安時代律令體制下產生的武官,在平安時代之前,除去努力,所有的壯丁都必須成為被天皇募兵的對象。可這些士兵得自己養活自己,很多人因此只能在當地定居,不過人們可以通過重稅來免除兵役。
  • 19世紀日本末代武士珍貴舊照,身著甲冑目露兇光,亮點卻在身高上
    日本武士的產生是在平安時代(九世紀中期),一開始是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係。後來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便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圖為19世紀日本末代武士珍貴舊照。
  • 百年前日本武士的真實形象:身材很矮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卻很漂亮
    文/百年前日本武士的真實形象:身材很矮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卻很漂亮 日本武士是一個日本特有的概念,武士文化來源已久。在日本鎌倉幕府時期,日本武士不再是過去的低微身份,而成為權力的中心。武士群體經過歷史的發展形成的「武士道」精神,成為後來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思想核心。
  • 二戰舊照:圖二是被美軍俘虜的日本鬼子,圖四的老奶奶一臉殺氣!
    二戰舊照:這是準備搶灘登陸的美軍戰士們,圖中的他們一臉輕鬆,還有點笑容,看來很有信心登入成功! 二戰舊照:這些是被美軍俘虜的日本鬼子,這些日本鬼子在琉球戰俘營裡像綿羊一樣溫順,看來是被美軍給嚇壞了!
  • 抗戰期間,八路軍是如何歸化日本戰俘的?
    其實大多數日本兵在被八路軍俘虜之後,第一反應是殺身成仁,畢竟「七生報國」的思路在當時的二戰日軍中非常多見;而且考慮到自己在中國土地上作惡太多,所以他們認為中國人會在他們身上進行報復性虐殺,最早的日本八路前田光繁也就是在被俘虜的時候挨了打,然後就再也沒有被體罰或者虐待過。
  • 優待俘虜的政策比日內瓦都早,日軍戰俘:共產黨軍隊是仁義之師
    ,把「繳槍不殺,優待俘虜」和「不要為日本軍國主義賣命」,這套敦促日軍投降的日本話背得滾瓜爛熟,現學現賣,派上了大用場。 隨著我軍戰俘政策的廣泛宣傳,日軍俘虜開始逐漸增多,有的甚至主動放下武器投降,思想進步些的,則自願加入人民軍隊,拿起武器同日本法西斯開戰。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身材瘦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很漂亮
    在昔日的歷史上,說起和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日本絕對要佔據一席之地,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日本結合自己本土的神道教,加上近現代西方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氣息,而同樣也有一個職業,和日本文化如影隨形,這就是武士。
  • 晚清真實舊照:滿族貴婦出門神氣,犯人像狗一樣被牽著,面露兇光
    照片中的人,像狗一樣被劊子手牽著,面對鏡頭,他目露兇光,令觀者脊背發涼。 【行刑現場麻木的百姓】
  • 13張浣熊面露兇光的照片 證明它們是地表最邪惡生物
    她說「國外有個女生遇到一隻『面露兇光』的浣熊,差點被咬。」我滿頭問號,聽起來明明很驚險呀,到底哪裡好笑?她這才把手機秀給我看:「目露兇光欸,你們家新聞用這什麼示意圖啊」面露兇光的浣熊。當下我很想解釋些什麼,可是她一直說「面露兇光欸」、「兇神惡煞欸」,魔性笑聲一波波衝擊我的耳膜,之後的事情我就沒有印象了……醒來以後,我決定找些真正「浣熊面露兇光」的圖片,這樣以後同事又寫到浣熊時,就不需要使用上面那張蠢照了。於是我的工作開始了:一隻心懷不軌的浣熊。一隻需索無度的浣熊。一隻虎視眈眈的浣熊。一隻餓貫滿盈的浣熊。
  • 二戰日本戰俘,為啥寧願凍死餓死,也不去女澡堂幹活?
    導語:二戰日本戰俘,為啥寧願凍死餓死,也不去女澡堂幹活? 在二戰當中,日軍的侵略性很強,曾經侵略過30多個國家,有印度、汶萊、馬來西亞、還包括我國。當時我們的戰士們跟侵略者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14年,在戰爭的後期,也有大量的日本士兵成為俘虜。各國對待俘虜都會有自己的方法來,比如說德國,就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如果是這些俘虜來自西歐國家,那待遇可能還會好一些。但猶太人就不一樣了,情況會變得十分危險。而日軍對待戰俘,那就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狠」。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近60萬俘虜,在戰後並沒有回歸日本,那麼這些被蘇聯俘虜的關東軍,都去哪裡了呢?根據蘇聯總參謀部數據顯示,在同日作戰期間俘獲了594000名戰俘。由於日本投降了,所以也沒有任何話語權,更不存在換俘了,所以這些戰俘被蘇聯一窩蜂似地運回了國內。
  • 日本大阪公墓裡葬著6位清軍戰俘,還立了碑,因此留下6個平凡名字
    可是日本人就曾經為大清軍人立碑,而且當時他們跟大清是交戰國,有人一定會說你不是說夢話,日本怎麼會費時費力為敵國將士立碑?日本為大清將士立碑的事確實存在,它就發生在甲午戰爭期間。甲午戰爭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大清棟梁李鴻章李中堂代表清政府跟日本政府籤訂了《馬關條約》,給日本巨額賠款,還割讓了臺灣。日本對效法了千年的老師中國開始鄙視到家,萌生了侵吞中國的念頭。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德國一支骷髏軍,敢當面燒死蘇聯戰俘,二戰後被瘋狂報復
    1934年,在是史達林的號召之下,蘇聯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即一場以政治為目的的清洗活動,許多無辜之人受害,跟中國六七十年如出一轍,被稱為蘇聯肅反運動,1938年清洗活動結束後,蘇聯希望能夠修養聲息,以便恢復創傷,因為蘇聯於1939年跟德國籤訂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 將軍活埋八千日本戰俘,戰俘後裔狀告法庭索賠2億,他只回了2個字
    此外,我國的一名抗日名將,在二戰期間活埋了八千名戰俘,戰爭結束後,中日友好往來之時,戰俘後裔卻以沒有優待俘虜為由把名將告上了法庭,索賠2億,簡直讓人貽笑大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7日,孫立人率軍進入了廣州,接受了日軍第23軍投降。而關於孫立人處決戰俘一事,出現於風靡於90年代的《大國之魂》一書中,該書著重講到了中國遠徵軍,但作為一本文學作品,其中內容也運用到了誇張修辭手法,多有不實之處。
  • 二戰中被日軍俘虜的盟軍士兵待遇如何?10萬美軍戰俘慘遭虐殺
    隨著日軍勢力的擴張,他們也俘虜了大批的盟軍戰俘。我們都知道德國人通常是將戰俘關押在集中營,或者強迫參加軍工生產。那麼,二戰中的日本又是如何對待戰俘的呢? 戰俘是日本劫掠資源的機器 正如我們大家所知道的,日本是個資源貧瘠的國家。他們之所以偷襲珍珠港,也是美國人向他們禁運石油、橡膠以及廢鋼鐵,使得他們戰爭資源大大減少。
  • 他活埋八千日本戰俘,戰俘後裔狀告法庭索賠2億,他只回了2個字
    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同時,日本人又指責美國的非人道性,把原子彈投到國內,給日本無辜的人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查爾斯·斯韋尼在美國國會發表「原子彈下沒有冤魂」的演說時說,他是唯一一位參加過兩次原子彈轟炸日本的飛行員,他在50年後向日本道歉,他說:「決不後悔,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是有必要的。」另外,我們的一位抗日名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活埋了8000名戰俘,戰爭結束後,當中日友好往來時,戰俘後裔卻以不優待俘虜為由,將這些名將告上法庭,索賠兩億,簡直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