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頭術首位志願者談被棄選:俄羅斯國內不認可該技術不願給錢

2021-01-20 澎湃新聞

瓦列裡•斯皮裡多諾夫(Valery Spiridonov)對自己的頭還算滿意,但厭惡自己的身體。

他是一個俄羅斯程式設計師,但自1歲起便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至今脊柱一直疼痛,也無法行走。

世界首位換頭手術志願者瓦列裡·斯皮裡多諾夫

斯皮裡多諾夫是「換頭術」的鼓吹者卡納韋羅的第一位志願者,後者則稱呼他為「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蘇聯籍。

一度,在卡納韋羅口中,人類首例「換頭術」將在俄羅斯進行,將斯皮裡多諾夫的頭部移植到另一個健康的身體上。

但到了後來,卡納韋羅又宣稱,人類首例「換頭術」的地點和人物將是中國和中國人。不久前,他在維也納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地點正是中國。

對於自己的被「棄選」,斯皮裡多諾夫11月23日晚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存在一些分歧,他無法從俄羅斯這裡(相關機構或者企業或者基金會)得到他想要的手術經費,所以他至今也沒有給我回復。」

他表示,自己與任曉平從未謀面,只是通過卡納韋羅了解過任曉平的研究,和其在線聊了一下。

對於任曉平和卡納韋羅在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進行的「遺體換頭術」,斯皮裡多諾夫不以為然:「他們在屍體上做的實驗,並不能證明脊髓神經的正常活動、大腦的運轉,以及大腦對肌肉的有效控制,這些在我看來都不是研究。」

「換頭術」的第一位志願者

斯皮裡多諾夫和卡納韋羅的聯繫始於三四年前。

在電視上看到卡納韋羅的採訪時,斯皮裡多諾夫立馬上網搜到後者的郵箱,向他發郵件表示支持,由此成為卡納韋羅的第一位「換頭術」志願者。

「在我大概十歲的時候,我看過一部電影。電影裡有人給狗和猴子做了頭移植,我後來覺得這是唯一能徹底幫助我的辦法,這也是我第一時間聯繫卡納韋羅的原因。」

斯皮裡多諾夫今年33歲,當他1歲時,便被發現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由於這種病屬於疑難雜症,醫院也無法為他提供任何醫療救助。

在與澎湃新聞視頻的過程中,他坐在特製的椅子上,時不時調整椅背,以便讓自己能夠躺下,「我的脊柱很疼,那裡的肌肉太弱」。

根據新華網消息,2015年的美國神經外科及整形外科醫生學會年會上,卡納韋羅曾宣布斯皮裡多諾夫同意成為第一位接受「換頭術」的志願者。

2016年1月,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卡納韋羅和任曉平率領的醫療團隊,計劃2017年底在俄羅斯進行首例人類「換頭」手術,將罹患脊髓肌肉萎縮症的斯皮裡多諾夫的頭部移植到另一個健康的身體上。

斯皮裡多諾夫會跟自己的朋友講述「換頭術」的重要性——不只能為自己尋求健康,也可以協助卡納韋羅實現科學上的進步。在他看來,後者需要外界的支持才能完成研究,儘管他本人對外界的質疑毫不在意。

美國《新聞周刊》曾報導,美國、義大利、俄羅斯的神經外科和移植權威人士都對卡納韋羅和他的「換頭術」潑過冷水,比如「換頭後仍會癱瘓甚至大腦產生不可逆轉的損傷」、「換頭可能出現比死亡更糟糕的情況」以及「他就是想吸引關注」。

斯皮裡多諾夫則理解卡納韋羅的「瘋狂」:「很多改變世界的人都有瘋狂的時候,所以這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從不介意別人的反對。」

談及兩人之間的關係,斯皮裡多諾夫說,「能用『信任』來衡量,更準確地說是『共同艱苦的工作』,我們要完成共同的目標,而信任是更私人的關係。」

「俄羅斯不願意把錢給卡納韋羅」

但在卡納韋羅口中,斯皮裡多諾夫後被「棄選」了。

大約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卡納韋羅宣布,一位中國患者將在中國哈爾濱接受全球首例頭部移植手術。

斯皮裡多諾夫不清楚為何手術會改在中國做,但他知道卡納韋羅放棄俄羅斯的原因。

「俄羅斯不願意把錢給卡納韋羅,認為他缺乏嚴謹的研究、研究背後的充分支撐,以及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斯皮裡多諾夫稱,一開始他就告訴卡納韋羅,關於頭移植的研究和手術必須由基金會和大型機構支持,考慮到難度很大,必須公開且可以公開討論;但是後者卻覺得這些一點都不重要,一門心思都在手術上,「他就像一個小男孩,走到大家面前,說『你們給我1500萬美元,我負責把頭切下來』。」

斯皮裡多諾夫提到,他不久前還聯繫過卡納韋羅,希望獲悉最新的研究進展,但由於上述分歧,「他無法從俄羅斯這裡得到他想要的手術經費」,所以至今也沒有回覆。「直到今天,我都不太相信卡納韋羅做出了什麼成績。

近日,卡納韋羅和任曉平宣稱在中國進行了「遺體換頭術」,引發國內外的關注,斯皮裡多諾夫也得知了消息,但他並不以為然,「他們在屍體上做的實驗,並不能證明脊髓神經的正常活動、大腦的運轉,以及大腦對肌肉的有效控制,這些在我看來都不是研究。這不是成功,它並不意味著什麼,只是一次常規的準備實驗,是完成「換頭術」的必經之路。」

比起之前的急切和衝動,斯皮裡多諾夫現在冷靜得多。

「我有妻子和事業,有很多要照顧的人,而不是一個狂熱的只想要得到健康身體的人。只有當我看到足夠有力的證據(比如正常存活的猴子和狗時),我才會去嘗試,因為我的生命遠比這個手術重要,」斯皮裡多諾夫說,「我會一直追隨這項技術,它最終會被攻克,只是需要時間,如果卡納韋羅做不到,也會有其他人來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換頭術」焦點:義大利外科醫生和哈醫大教授能否修復脊髓?
    在過去幾年裡,卡納韋羅和任曉平頻頻因為「換頭術」受到關注。最新一次熱議,源自他們宣布將於2018年在中國實施首例活體人類頭部移植手術。然而,圍繞「換頭術」的核心難點——脊髓修復,卡納韋羅團隊雖宣稱已掌握該技術,但始終未提供有說服力的技術細節。
  • 「換頭術」離現實有多遠?引發倫理爭議、法律無依據
    新聞分析:「換頭術」離現實還有多遠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 新聞分析:「換頭術」離現實還有多遠  新華社記者  近日,有科學家宣布世界首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人類遺體上「成功」實施。消息一出即遭質疑:是科學突破還是博公眾眼球的「噱頭」?
  • 假如換頭術成功了,人民是不是都長生不老了?
    目前換頭術只是一種設想,各方面的條件還不成熟,只是限於在動物上科學試驗。按現在的醫療技術還不能用在人身上試驗。雖然現實還不能真正攻破技術難關,但總有一天我們人類是可以攻克的。下面我們假設換頭術成功,那麼思維肯定是這個頭的。因為一個人的思維全部在腦裡啊。大腦是人類各種肢體和思想的指揮中樞。換種說法,也可以說通過換頭人得到了長生。
  • 世界首例活人「換頭」手術,志願者是俄羅斯程式設計師,結果如何?
    ▲「雙頭狗」舊照01「換頭術」,顧名思義,就是進行「頭顱移植」,將一個人的頭顱移植到另一個人的身體上,一直以來都被列為人類醫療的禁區。但是越是禁止,越有人嘗試。一百多年前,就有醫生選擇動物進行換頭實驗,將一隻小狗的頭移植到了一隻大狗的身上,從而得到了一隻雙頭狗。
  • 範冰冰成國內首位登俄羅斯版《L Offie》女演員,霸氣十足
    本文由劉藝僑Joe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日前,俄羅斯版L『Offiel雜誌官網更新中國女演員範冰冰 十二月刊封面,再一次彰顯了其強大的國際影響力,可謂是又一喜訊。
  • 俄羅斯姑娘:我在三裡屯做垃圾分類志願者
    來源標題:俄羅斯姑娘:我在三裡屯做垃圾分類志願者 在2020年服貿會上,教育服務專題展的留學服務板塊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的目光。談起留學,俄羅斯姑娘妮卡有一肚子話要「安利」。
  • 為何不請求俄羅斯軍事介入?亞美尼亞總統:不願將俄捲入戰爭泥潭
    納卡方面17日也稱,該地區多個城市遭到炮轟。亞塞拜然方面則稱,亞美尼亞武裝力量對阿方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實施了飛彈打擊。 與其讓俄羅斯或任何其他第三國介入,還不如讓在這件事上發揮破壞性作用的土耳其退出。」薩爾基相此前曾指出,土耳其是納卡通往和平之路的主要障礙。 事實上,亞美尼亞不願讓包括俄羅斯在內任何國家介入納卡問題中,一旦第三方介入,那納卡問題將變得更加複雜,周邊地區和國家也會捲入衝突,亞美尼亞承受的壓力將更大。
  • 克宮解釋普京為何未打疫苗:國家元首無法作為志願者接種疫苗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克裡姆林宮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到目前為止未接種新冠疫苗原因做出解釋。」據俄塔社25日報導,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作為國家元首,普京不能作為志願者參加疫苗接種。佩斯科夫24日表示:「我們還沒有開始在國內進行大規模的疫苗接種,當然國家元首無法作為志願者接種疫苗。」
  • 找老師補課又不主動給錢,老師也不容易!
    尤其是已經不在職的老師,真的相當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的,在這麼大冷天,還要跑大老遠去給孩子補課。但是,就有這麼一種人---不主動提出給老師補課費。雖然現在補課老師很多,家長可選擇的面很廣,但是,衝著老師的名氣去補課,也不能佔老師的便宜啊!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人家老師也是專門吃這碗飯的,憑什麼讓孩子去補課,不主動給人家老師辛苦費?
  • 頂著志願者名號,不遺餘力分裂烏克蘭!俄羅斯從全球招募僱傭兵
    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克裡姆林宮曾公開表示,「僱傭兵不代表俄羅斯政府的立場」,正式承認了俄羅斯僱傭兵在利比亞的存在。對克裡姆林宮來說,華格納僱傭兵已經成為一種手段,可以為克裡姆林宮幹那些不方便直接出面的髒活兒,華格納僱傭兵大量出現在敘利亞、利比亞、東烏克蘭等地,事實上維護著俄羅斯政府的利益。
  • 18日下午雲上聽名家談俄羅斯文學
    封面開講了·雲講座 18日下午雲上聽名家談俄羅斯文學   19世紀以降,俄羅斯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文學巨匠,如普希金、赫爾岑、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這些名字迄今仍在閃爍獨特的光芒。可以這樣說,俄羅斯文學史即一部絕妙的俄國思想史,它所關注的始終是民族、人類的命運和際遇,還有在動蕩社會中人類感情變異理性的迷失。
  • 援漢志願者賈曉月:並非沒有鮮花與掌聲,工作得到認可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27日,武昌區衛健局回應「護士援漢後無聲無息離開」一事稱,當事人賈曉月以個人身份加入一個志願者團隊援漢,衛生部門按照政策統一安排,並為團隊成員舉辦歡送儀式。賈曉月本人亦表示,「不希望網上的一些錯誤信息」,讓當地衛生部門「遭受莫須有的誤解和批評。」
  • 專門學校和國內大專我該如何選擇?日本認可我的學歷麼?
    每日問答:問:我在國內的學習成績很差,基本上也就能上個大專,父母建議我去學一門技術,以後也好就業。所以,我想去日本讀專門學校,學習一門專業的技術,但是我又比較介意日本的專門學校的學歷在國內是不被認可的,但是如果我將來在日本就業的話,日本是認可我的學歷麼?
  • 新冠之後,不該忘記「野生」志願者
    消息發出去,收到的只有「抱歉」,「志願者都是註冊審核後登記,」兩位朋友都無法提供幫助。武漢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給出了類似答案。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全現在,他們認可的志願者,必須是現在社區登記、註冊,擁有社區志願者的身份,才能記錄服務時長,獲得認證,「就像你在醫院掛號再看病一樣,有了合法身份才能獲得服務記錄。」
  • 俄羅斯研發戰略轟炸機,爭做此項技術世界第二,或比中國搶先一步
    關於轟-20一直是未見其機,先聞其聲,第一個B-2是由美國製造出爐的,最近俄羅斯也緊隨其後有的最新進展。根據俄羅斯有關媒體12月23日報導,俄羅斯有關工廠正在對"PAK-DA"的首臺發動機樣機進行組裝,或將2021年年初就開始進入試驗階段。
  • 使用藥物增肌的大塊頭,為什麼不談藥物,只談訓練
    健美運動員使用藥物已經越來越多被大眾知曉,但是大多數健美運動員對此諱莫如深,不願多談藥物使用,但是會經常分享自己的訓練計劃,平時如何飲食。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沒有藥物輔助,我們按照他們的訓練計劃和飲食,根本不可能練成他們那個樣子,而且距離相差不是一點點。
  • 前宸棄選91人,杭源裡棄選60人,天空之城棄選35人
    萬科·前宸棄選91人,杭源裡棄選60人,天空之城棄選35人,君品棄選21人,嘉品棄選9人……9月份扎推搖號的超級紅盤們,終於一個個結束了選房,在全城豔羨的目光……以及一片令人扎心的棄選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想搖都沒資格,而你在選房現場直播棄選。」棄選的人,都在想些什麼?我們找到了其中三位擁有「自主放棄權」並真的放棄了選房的人,問了一問他們的想法。小R是萬科·前宸91位棄選者之一。
  • 搞笑GIF:我是不是進入丐幫內部了,我也不知道該不該給錢
    小黑犬快遞,我不知道我這個快遞員還能做多久    帶女朋友喝了兩杯,我女朋友是不是沒治了    不給我漢堡我就要拖走坐地鐵都不忘教官教你的轉向:    小姐姐,你們是來一起搞笑的嗎?  哥們,玩遊戲悠著點,你看把妹子都撞疼了    我是不是進入丐幫內部了,我也不知道該不該給錢啊
  • 喬治亞73名志願者...
    忙於「甩鍋」的美國,終究甩不掉真相。近期,美國軍方在歐亞地區設立的眾多生物實驗室,其秘而不宣的種種作為,已引起全球特別是俄羅斯輿論的極大關注。俄羅斯外長:美國在全球部署生物實驗室動機不純5月13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召開遠程視頻記者會時表示,美國在中俄兩國周邊國家密集部署生物實驗室,並且不願公開生物實驗內容,其行為和目的,令人生疑。
  • 我國首次成功的換頭術,手術對象是一隻猴子,花費7000萬後來怎樣
    現代的醫療技術飛速發展,很多之前看似不可能治癒的病症,現在都有了治癒的可能。剖腹產,心臟搭橋術,開顱術,等以前看似天方夜譚的手術,現在都有很高的成功率。它的難,不在於換肢手術是看得到的肌膚,或者血液的修復,而是看不到的。大腦的神經,一旦切斷,直至現在都還沒有找到行而有效的方法可將其連接起來。當然還有其他的困難。不少都期待換頭手術的成功,但是沒人敢冒險一試,於是就產生了一個替代方案,讓生理結構跟人很接近的猴子來進行換頭手術。手術操刀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生任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