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烏鴉,北京深秋的黃昏

2020-12-14 王貞石詩歌小站

那麼多烏鴉盤旋故宮周圍,仿佛幽靈出入,往來神靈的頭頂,它們旁若無人,哇哇的鳴聲叫人膽寒。在萬壽路一帶的大街,公汽站,地鐵口,只要有樹木覆蓋,就有成群的烏鴉黃昏光臨。

我想起 1996 年夏天,雲層低壓, 恭王府,什剎海附近的北京,包容一個詩人的遊蕩,遐思。那些胡同邊圍棋的大爺,滿口的京腔韻味十足,我的停留,觀望,像敞開的大碗茶冒出的熱氣,不緊不慢。

迷失的人迷失很久,相逢的人再次相逢。

我從沒看見一隻烏鴉飛臨那時的天空。北京深秋的黃昏:紅色的宮牆欣欣向榮,鍍金的夕光在護城河水面蕩漾,當鬼魅一樣的琴聲破牆而出,一種宏大,莊嚴的歷史感油然升起,它穿越時空的燭照,安靜,亦如死亡清澈。

烏鴉,古老帝國祭祀的神鳥,見證了城市的興衰,王朝的更替,如今人非物是,星移鬥轉,究竟是哪一個朝代的美人遲暮,公子倜儻,他們之中是否有你,是否有我。我們曾經在哪裡約會,相見,曾經的一句後會有期,是否真的就遙遙無期。

相關焦點

  • 舒婷的詩歌《四月的黃昏》賞析
    舒婷的詩歌《四月的黃昏》是一首充滿傷感的小詩,它表達了詩人對青春歲月裡與愛情有關的遺憾的感傷,雖則感傷,但是詩人亦強調「溫柔地」「歌唱」、「讓淚水」「默默地流」,體現了詩人堅強、倔強,又真性情的一面。全詩散發著青澀、朦朧的氣息。
  • 韓昕餘經典詩歌:《橡樹》
    《橡樹》-她很高大是村後山坡上最高大的樹喜歡在深秋的夜裡聽噼噼啪啪的聲音第二天便可以撿拾很多橡子果-「平時沒有人吃生活困難的時候可以充飢那年鬧饑荒我和外婆多虧了她肅穆浸染了整座山坡-高高的枝頭時常傳出譁啦譁啦的聲音葉子簇擁著 密不透風下雨的時候我們躲在下面老祖母和我們說話了媽媽攬著我 在樹下靜靜地聽-一個人養育了一大群子孫 被稱為老祖母一棵樹是因為結了很多果子嗎嚴寒的冬季仍然有噼啪的聲音烏鴉說
  • 盡賞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有人感懷夕陽的短暫光輝,一如李商隱筆下的悲憫傷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人悲傷夕陽的無可奈何,一如馬致遠元曲中的落寞心情:「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不同心情下的你所看到的夕陽,自是有不同的詩心共情,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作家李喬對《我遇見你是在深秋》的評價
    2020年元月19日,我受邀來到西安漢唐書城,和眾多媒體,作家,影視編導,文化部門的朋友一起參加了巜我遇見你是在深秋》新書發布會,榮幸認識了年輕美麗的女作家90後大學生若子書,隨後拜讀了她的新作《我遇見你是在深秋》有感而發。首先我感動的說,作家若子書精神可佳。一個20多歲的女生,正是在父親母親面前撒嬌的年歲。
  • 帕爾·費比安·拉格克維斯特詩歌《用我蒼老的眼回顧》欣賞
    與沼澤地,一條溪流的沼澤,一個霧靄沉沉的黃昏,從牛欄提燈上發出的光芒——我的靈魂總選擇去尋找遠方的,隱藏的事物,總在群星下流浪。他們拍著手傾聽著詞語,這些詞語對人類的心靈大多數難以理解,他們拍著手坐在一張舊桌旁晚餐已被拿走,只有一本舊書在神聖的寧靜中安靜地放置好,從遙遠的地方一顆星閃耀在房屋的泥頂上,一所死亡的房屋,在深秋的一個傍晚
  • 秋天的第一首詩歌
    讀什麼書因人而異,有的人喜歡輕快好讀的小說,有的人喜歡雅致華美的詩歌,也有的人深陷歷史哲學的典籍無法自拔,能在一段自由的時間內讀想讀的書,也算是實現一些人的理想了。在我看來讀書不僅要分種類,更要分環境。
  • 王良貴:我過多地寫到夜晚,這時間之黑,烏鴉的安慰
    我相信文字是人性的東西,在性情瀰漫中,我過多地寫到夜晚,這時間之黑,烏鴉的安慰。現在,又是黃昏來臨,夜幕緩啟,我喜歡這些暗色調的,淹沒一切使外部世界不被所見的東西。與其同時,我在文字中緩緩下墜,仿佛一塊石頭趕赴大海。
  • 李商隱的黃昏意象,心理有什麼屬性探索?
    黃昏意象生命意義之探索 因為生命短暫,古人時常陷入對命運的懷疑之 中。李商隱沒有陷入絕對的悲哀,而是將這種情緒 轉化為詩篇,傳達出對於人脆弱生命的思考。黃昏 意象在李商隱詩歌中往往喻示著自然界事物的生 命周期之變化流轉,人的一生與一日時間的推移有 著相似之處。
  • 《深秋的月季花》神行太保-協助拍攝
    深秋的月季花【第1幅圖】此作品由河北攝影愛好者公先生在著名的揚州地區拍攝深秋的月季花【第2幅圖】此作品由武漢攝影愛好者古先生在著名的安陽地區拍攝深秋的月季花【第3幅圖】此作品由河北攝影愛好者蘇先生在著名的北京地區拍攝
  • 整個北京那麼大,為啥烏鴉只愛故宮?殊不知,滿族有這樣的傳說
    一、故宮北京就擁有著恢弘莊嚴的宮殿,這就是故宮。每一年前來北京的遊客絡繹不絕,都是想一睹這座宏偉宮殿的模樣,感受著歷經了幾百年風雨的古建築。現在除了參觀以外,故宮已經不像過去的皇帝那樣,有人居住了。許多的動物一代又一代在這裡自由自在的生活著,在這其中最多的便是貓和烏鴉。而且到了後半夜的時候,故宮中的烏鴉數量會越來越多,就像是一個烏鴉王國。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是想很快的見到烏鴉,就去故宮蹲點就好了。整個北京那麼大,為啥烏鴉只愛故宮?殊不知,故宮的烏鴉那麼多是因為在滿族其實有一傳說。
  • 高考語文複習之詩歌鑑賞表達技巧篇:結構技巧
    表達技巧在詩歌鑑賞中,既是一個重點,也是學生複習的難點,實在是這裡考點比較多,而且又容易搞混,所以每次複習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同學們都覺得有點崩潰,事實是不是真如此呢?老師還是覺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說呢。什麼表達技巧呢?
  • 高令亞:村野黃昏落日紅
    村野黃昏落日紅(七絕四首) 高令亞(安徽) 一 村野黃昏落日紅,霞光散逸綠叢蓬。 秋風沐面聞清谷,穗實沉沉鬧暗蟲。
  • 每天餵養烏鴉,已經成為了清朝皇帝的習慣,幾百年來堅韌不拔
    在中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烏鴉是哀悼的鳥類,它們都晦氣的,更不用說要養它們了。在實際的歷史中,秦漢時期的人們是十分喜歡烏鴉的,他們認為看到烏鴉這是一件幸事,但在漢代,烏鴉卻被極度厭惡。坦率地說,是文化發展導致的結果。祖先留下的習慣,現在人們也仍然討厭它。
  • 這所北京知名985大學,每到夜晚萬隻烏鴉盤踞!
    其實在北京也有一所這樣的學校,除了他的名頭非常地響亮之外,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每天這所大學都會聚集很多的烏鴉。原來這個地方在幾百年前,多數都是滿清貴族的埋骨之地,如今被挖掘了出來,後來才在上面建了學校,這所學校就是北京師範大學。它的位置坐落在海澱區,是全國知名的教育大區,同時也是雙一流的一所重點大學。
  • 北京文藝網·2018年度詩歌影響人物——根子
    1951年9月生於北京協和醫院,祖籍山東鄆城,旅美詩人,2018年「北京文藝網詩人獎」獲得者。1967年夏畢業於北京男三中,1968年11月到河北安新縣的端村公社大澱頭村插隊4年。1971年春天開始寫詩,為白洋澱派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另外兩名為多多和芒克),之前,作品從未正式發表,作品大都在流傳中遺失。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疑似被烏鴉薅到禿頂,令人心疼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疑似被烏鴉薅到禿頂,令人心疼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點禿頭,從下述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福星」的精神狀態還是很好的,能吃能喝能爬能蹭地,但「福星」的頭頂有一塊地方明顯禿了,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硬幣大小的黑點,從近照中可以發現脫髮的地方很大,看起來有點可怖,據了解,禿頂的地方直接露出了粉色頭皮,因為過於醒目,
  • 紅葉季·雙慶詩歌音樂會情醉津秋
    、鋼琴表演藝術家滕矢初彈奏、歌唱家鬱鈞劍放歌……昨天在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澄心池上舉行的紅葉季·雙慶詩歌音樂會,名家雲集。這場獻禮天津大學建校125周年和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建院15周年的文藝大咖聚會,給深秋的津城平添了一份詩情畫意。「樹壽百廿五,花開十五年。」125歲的天津大學好比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而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仿佛這棵樹上一朵盛放的花。
  • 長月黃昏後,佇立露沾身:有一種詩歌之美,叫《萬葉集》
    《萬葉集》,日本現存最早的詩歌總集,相當於中國的《詩經》。其所收詩歌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長短和歌,其成書年代和編者,歷來眾說紛紜,但多數為奈良年間(公元710~784)作品。 一般認為《萬葉集》經多年、多人編選傳承,約在8世紀後半葉由大伴家持(公元717~785)完成,其後又經數人校正審定才成今傳版本。 《萬葉集》的編次方法,各卷不同。
  • 名偵探柯南:動畫組刪減了宮野明美的關鍵臺詞,她把組織稱為烏鴉
    動畫版和漫畫版關於她的劇情完全不同,漫畫中的宮野明美早在奇怪的尋親殺人事件就被同伴琴酒滅口了,柯南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救下她,而且明明在她即將死去時告訴了柯南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黑衣組織就像一群烏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