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幾年的投入研發和實踐,車聯網在江蘇的發展迎來第一個拐點,進入到「建營並重」的階段。
5月9日-10日,江蘇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無錫召開全省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現場推進會,推出了3年行動方案和10大樣本工程,力爭到2022年,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車聯網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高地。
2018年,中國汽車工業產銷量出現了28年來的首次下降。不過,江蘇的汽車工業整體保持了運行平穩的態勢,全省2188家汽車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超過600億元)和整車銷售量連續3年在全國處於領先。
取得這一成績的關鍵因素在於江蘇的「提前布局、鼓勵創新、產用結合」策略。比如,緊抓新能源汽車窗口機遇,使得產銷量和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領先全國,後者則佔比約全國的四分之一。
如今,面對車市整體銷售量難以提升的壓力以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蘇更是提前一步,將以車聯網為主的智能網聯汽車列入重點產業布局,引領並促進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4月17日,在江蘇靖江新程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焊接夾具試拼區進行調試作業。-新華社
突破技術推動產業升級
在本次現場推進會上,結合國家11部委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江蘇省工信廳聯合無錫市政府推出了車聯網在先導區的十大示範工程,如市級大規模應用提升工程、車聯網關鍵技術創新領跑工程、國家智能交通綜合測試基地工程、車聯網產才融合工程等。
通過十大工程推動產業升級是必然選擇。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胡學同在會上表示,車聯網是多種前沿技術跨界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可拉動通信、汽車、交通等多個萬億級產業鏈,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比如,十大樣本工程牽涉到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高精度定位和地圖、智能充電等領域研發投入,預計全年完成投資120億元,新建5G基站5.2萬個。
無錫層面規劃的目標則更加具體和清晰。無錫副市長高亞光表示,在產業發展方面,無錫要打造2~3個產業競爭力和規模水平國內領先的產業集聚區,車聯網及相關產業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同時,在技術創新方面,突破100項車聯網核心技術,形成支撐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及以上的技術創新體系,研發10項標誌性創新產品。
「集團對與無錫的合作高度重視,作為一個中長期項目,將逐步導入在車領域的資源。」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本次平安與無錫工信局籤約,將成立區域性總部,成為無錫車聯網領域的市場運營商。
按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中國品牌整車企業購買外資品牌零部件約佔其採購總額的52%以上,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對進口關鍵零部件的大規模替代。
「以前我們也想做,但是市場有限,現在疫情下,車聯網帶來了機遇,倒逼了汽車零部件技術的快速升級。」坤泰車輛系統(常州)公司一位工程師對記者說。
車聯網帶來了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連化、輕量化,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2020年一季度,江蘇外貿進出口9008.4億元,同比下降9.5%。據記者了解,包含車企在內的有部分進口需求的企業面臨較大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在車聯網領域,並非傳統的由國外汽車巨頭主導技術路線以及相關硬體產品。
胡學同表示,車聯網有兩條技術路線的選擇,中國既定發展C-V2X的技術路線,是基於5G演進發展的戰略選擇,擁有技術先進、性能優越及可長期演進等優勢,而諸多國際主流車企對此也認可。
「在無錫的先導區,我們已在車路協同關鍵技術上形成了突破,實現了數據傳輸時延從400毫秒降低到50毫秒的『管』側性突破。」江蘇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這些突破主要在PC5直聯、OBU(車載單元)、邊緣計算等關鍵技術上。
有與會人士表示,在創新聯盟的引領下,聚焦智能單車、通信網絡、基礎支撐等三大領域,實施車聯網關鍵技術創新領跑工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全面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其中,在智能單車上,通過示範工程,完成省級智能網聯汽車製造業創新中心試點考核,爭創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江蘇)分中心,加快突破融合感知、智能決策與車輛運動控制領域的關鍵技術,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融合創新。
「一家整車企業,一家零部件企業,看了我們的產品後就準備合作了,大家分工明確,準備一起做智能貨車。」某參展企業的市場部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汽車產業增長新引擎
車聯網能否像新能源汽車一樣,帶動汽車產業尋找到新的增長點?
江蘇省工信廳一份關於車聯網的報告指出,汽車正從單一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空間轉變,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興模式快速發展。車聯網是企業、電子、信息通信、交通運輸和管理等行業的深入融合的新型產業業態,跨越服務業和製造業,預計2025年全球突破萬億級市場容量,更是當前中國新基建投資的重要方向。
該報告指出,中國汽車產業鏈產值超6萬億元,而車聯網是5G、物聯網、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諸多新基建應用的「集大成者」。市場預計2020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可超過2000億元,滲透率24%,到2025年則可達到77%。
「以前大家都生產通用型車燈,但現在隨著各種新技術的使用,從實踐中看,整車廠商發展車聯網,則希望越來越多的電子終端能裝入到車燈中,這需要定製,因此我們產品的價值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常州星宇股份的一位研發工程師告訴記者,與整車廠商都是中長期供貨。
事實上,無論是江蘇的推進會現場還是事後的現場布局參觀,除了上百家各種類型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外,有會議主辦方人士還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國內外大部分整機廠商都派人參加,部分外資品牌更是嗅覺敏銳,提供測試所需車輛,較早介入到無錫車聯網先導區建設中。
【來源:21經濟網宏觀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