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6月29日17:00,大河報攜手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鄭州市區100多個街道辦事處(鄉、鎮)發起的無限極最美戰疫「小巷總理」評選活動的投票環節正式結束。據統計,7天時間,共有21萬餘人參與該評選活動。其中,鄭州的一位社區書記獲得網絡投票將近2.3萬票,甚至有市民在微信群中為她作詩,替她拉票。這是為啥?
◆21萬人參與活動,她獲2.3萬人投票支持
據統計,截至6月29日17:00,7天時間內,大河報官方微信推出的《無限極最美戰疫「小巷總理」評選30人入圍!@鄭州市民,評前十,請為TA投上一票吧!》一文,共有216983名網友瀏覽或參與投票,該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轉發6171次。不少讀者和網友通過投票渠道和大河客戶端等報導留言,稱讚該活動得民心、合民意,向主辦該活動的大河報和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致敬,向30名入圍者致敬、祝賀。
30名入圍候選人中,鄭州高新區雙橋辦事處新合鑫觀悅社區書記兼主任黃維維獲得網絡投票將近2.3萬票。6月22日,大河報官方微信相關投票信息一發布,黃維維便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這一信息,雙橋辦事處的相關領導看到後,立即將該信息轉發至辦事處有關微信群,並發出號召:「這事關咱辦事處的榮譽,大家積極參與!」隨後,這則信息在雙橋辦事處和各社區的信息群被瘋轉。
不少轄區市民看到黃維維的戰疫事跡,為她投票。其中,一名網友在社區群中還專門作了一首詩,贈送給黃維維。其中詩的內容為:黃金有價服務無價,維護眾益及時到家。 「這個活動真是太好了,很接地氣!抗疫期間,為了小區居民的安全,社區書記、主任組織人員在小區門口站崗、測量體溫,出現了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去開展工作,忙得連家都顧上,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們才是我們心目中的戰疫英雄。」新合鑫觀悅社區一名居民說。
黃維維,今年32歲,現任新合鑫觀悅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她不顧懷有身孕、孕酮指標低等特殊條件,不辭勞累、日夜相繼,連續105天帶領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衝鋒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微信運動日均2萬步。
◆接回老人照顧孩子,懷有二胎仍衝鋒在一線
去年大年三十,剛剛回到老家過春節的黃維維,接到辦事處「疫情防控緊急通知」後,第一時間回復「收到!」,但這一刻她的內心也充滿矛盾,因為就在接到通知的前一個小時,她剛剛得知自己懷孕了,而且檢查結果顯示孕酮指標較低,需要臥床靜養。責任和使命的召喚,讓她沒有片刻的猶豫,她立即趕回鄭州。因為她知道作為社區負責人,她是居民的「主心骨」,更是社區防疫的「守門人」,此時此刻觀悅社區1600多戶居民需要自己,她必須回去。返回鄭州後,她將三歲的女兒託付給孩子舅舅照看,緊急奔赴觀悅疫情防控「戰區」,並開始緊鑼密鼓的部署防疫工作。為了能夠堅守戰「疫」一線,她未向領導和同事提及懷孕一事,也未要求照顧和請假,她時刻將防疫工作放在首位,還說服家人不要擔心她,支持她的工作,全力以赴地戰鬥。
2月17日,孩子舅舅接到復工通知,不能再照顧外甥女了,只能讓遠在外地的奶奶來鄭照看。但同樣有個問題,一旦孩子奶奶來鄭,她們家就要被隔離。一邊是社區防控工作的需要,一邊是即將居家隔離的無奈。同家人商議之後她最終選擇了「六親不認」,租了一套短租房作為孩子奶奶的臨時隔離點,自己仍義無反顧的奔赴社區疫情防控最前線。
觀悅社區是成立不久的新社區,各項軟硬體設施尚不完善,甚至在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連基本的一次性防護口罩都配不齊。她號召社區工作人員克服困難,迎難而上,自己帶頭布防布控,每天穿梭在小區的大街小巷,對3000餘人次設崗測溫,爬數2萬餘樓梯臺階逐戶排查,跟進隨訪300餘戶重點人員。
觀悅社區5名社區工作人員全是「女將」,面對疫情,大家難免心生畏懼,但沒有一個人後退一步,因為大家看到懷有身孕的書記尚且衝鋒在前,自己更不能拖後腿。正是這樣一群「娘子軍」眾志成城、群策群力,才使得社區防控網絡越織越密,越織越牢,為居民群眾打造了安全的避疫港灣。
◆利用「水電氣」大數據,精準排查瞞報、漏報
人民網、中華網、大河網、鄭州日報等媒體報導過黃維維的事跡後,她身邊的很多同事、居民才知道這位長期衝鋒一線,微信運動日均過萬步的女書記,竟是一位懷孕三個多月的孕媽媽。這位「鐵娘子」既讓人敬佩又人心疼,面對同事的擔心和善意提醒,她說道,「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在這個節骨眼上我不能退!也不會退!我會在保證自己平安的前提下,堅守戰『疫』,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全面勝利。」每天忙得腰酸背痛,但說到肚子裡寶寶的時候,她說,「雖然妊娠反應很大,但能在這特殊時期,帶「Ta」一起社區守護萬家燈火,也算是別樣胎教吧」。
黃維維曾是一名國家西部計劃志願者,多年的基層生活磨練出她剛強堅毅的性格和風行雷厲的工作作風。為了精準摸排返鄭居民信息,確保不少一戶,不漏一人,她想出來很多「硬核」辦法。如,用「靜觀燈火」的方式,每天晚上查看居民亮燈數量,對照入戶摸排結果,逐戶查漏補缺,防範和杜絕瞞報、漏報等情況;利用「水電氣暖」大數據對未返回小區居住的住戶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數據運轉及時跟進排查,甚至對敲門不應、拒不承認的住戶,實行「斷水斷電」的方式臨時管控,倒逼未按規定向社區報備的返鄭居民主動「落網」。
為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絡,構築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黃維維連夜起草了《致觀悅社區居民群眾的一封公開信》,號召居民群眾、商戶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短短2個小時,2支近30人的全天候輪班值守的志願服務隊伍迅速組建。他們中有黨員幹部,有青年學生,也有白翁老人,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保衛家園,抗擊疫情!在黃維維的帶領下,志願者們自備乾糧和防護物品長期駐紮在小區防疫監測站,積極協助社區和物業做好卡點測溫登記留檔、入戶排查走訪、重點人員隨訪、廢棄口罩處置監督、防治知識宣講等工作。
志願者們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連日來,已有多名熱心群眾以不同方式向她及社區工作人員表達了謝意,有的將家裡僅有的幾個口罩捐到卡點,有的提上幾個水果給志願者,有的端上一碗禦寒薑茶給執勤門崗……,疫情之下,這一幕幕溫馨的畫面,不時在觀悅社區出現,為這場寒冬戰「疫」添上些許溫暖。
◆成立「菜籃子」服務隊,為隔離人員提供上門服務
為切實阻斷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從正月初一開始,觀悅社區採取嚴格的封閉式管理,要求外地返鄭人員全部按要求進行居家隔離。為了讓居民群眾安心「宅」在家中,黃維維召集社區、物業、志願者、群眾代表等共同研討便利便民方案,並最終敲定多家愛心商家為小區提供新鮮平價蔬菜上門服務,堅定了居民眾志成城,抵抗病毒的信心。不僅如此,她還牽頭「菜籃子」志願服務隊,專門對居家隔離、起居不便及有其他困難的居民提供代購蔬菜、藥品等上門服務。開設了隔離人員微信服務專群,每天定時隨訪隔離人員體溫情況和身體狀況,並按照需求幫助採購基本生活必需品、處理生活垃圾等,通過自己「多跑腿」,居家群眾「零出門」,讓隔離人員沒有後顧之憂。
由於社區沒有座機,疫情期間,黃維維的手機號成為家喻戶曉的疫情防控24小時「熱線」,不論什麼時間、什麼事情,她都會耐心的一一解答,有時甚至凌晨二三點電話依舊響個不停……。2月6日晚上,有居民反映本樓棟居民有發燒症狀,且為近期疫情高發區返鄭人員。這條信息引起她的警覺,她一邊按程序向辦事處報告,一邊聯繫當事人做思想工作,在其勸導下,當事人主動撥打120送醫。從晚上7點一直到11點,她一直和當事人保持聯繫,最終檢查結果並無大礙,但由於疫情時期當事人打不到車無法回家,她又一次次向辦事處請求協調車輛,最終將該名當事人安全送回家。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當前疫情仍在繼續,堅守仍在繼續!作為一名年輕女幹部,她巾幗不讓鬚眉,既是工作上的女漢子,更是崗位上的最美孕媽,和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基層抗「疫」幹部一樣,用溫暖和激情守護萬家燈火,用責任和擔當守護歲月靜好。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