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碰瓷?阿里拼多多被告了三千多次

2020-12-14 騰訊網

在光陸怪離的商戰中,企業憑藉姓名、商標、專利構築自己的領地。資源的稀缺,決定每一次攻防進退背後,都是獵手們處心積慮的利益較量。

天眼查專業版告訴我們,就算你註冊了幾萬個商標,也會有人不辭辛勞、漂洋過海來碰你。2018 年,坐落在錢塘江畔的阿里巴巴,就遇上了一場來自 6000 多公裡外的杜拜碰瓷。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2018 年,加密貨幣 " 阿里巴巴幣 " 在杜拜橫空出世,推出阿里巴巴幣的是杜拜一家名為 AlibabaCoin Foundation(阿里巴巴幣基金會,以下稱 "ABBC")的區塊鏈公司。

但這家公司和馬雲的阿里巴巴沒有任何關係。馬雲隨後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指控這家公司涉嫌侵犯其商標權。

ABBC 稱,"Alibaba" 一詞取自中東的民間故事《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並無意侵犯阿里巴巴的商標權,有理有據、理直氣壯。因此,美國法官拒絕了阿里要求該基金會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的請求。

之後經過數月談判,ABBC 宣稱已與阿里和解。但 4 天后,美國法院批准阿里巴巴重新提出的訴訟請求,禁止 ABBC 侵犯阿里商標權,在美國任何地點不得使用阿里巴巴的商標。

究竟達成了什麼交換條件,雙方均守口如瓶。

視線回到國內,就在 11 月 10 日," 雙十一 " 的前一天,阿里、京東的 " 雙十一 " 商標爭奪戰有了新進展,因對國家知識產權局此前關於 " 雙十一 " 商標的判決不服,兩巨頭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告上法庭,被天眼查稱為 " 雙十一 " 商標的中場戰事。

人怕出名鵝怕壯。天眼查專業版顯示,騰訊被碰瓷導致的訴訟量達 164 次,遠多於其他大廠。同時,鵝廠也是告別人次數最多的企業," 宇宙最強法務 "、" 南山必勝客 " 並非浪得虛名。

電商三巨頭,倆是萬瓷王

小企業喜歡跟大廠攀親戚,蹭流量和消費者信任,碰瓷動機不難理解。但這絕非小企業專利,大廠們也屢試不爽。

" 微信用 " 商標,和 " 微信 " 僅一字之差,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微信 App 和騰訊,這個商標卻是阿里巴巴去年 9 月申請註冊的。

今年 8 月,阿里還註冊了一家新公司——阿里巴巴京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京西。乍一看以為是京東的親弟,沒想到是阿里的表弟。

被網友發現後,阿里雲回應 " 隨口起的,之後將改名 "。但 ZAKER 新聞發現,至今,京西公司仍然行不改名闖江湖。

照理說,大廠這麼出名了,還要攀親戚嗎?熙熙攘攘,利來利往。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徐嘉敏律師告訴 ZAKER 新聞,大企業間互相搶註含有對方元素的商標,某種程度上能達到限制競爭對手商標名稱選擇和使用空間的目的

天眼查專業版顯示,你聽過的網際網路大廠,都有因碰瓷成為被告的經歷,阿里和拼多多被告高達 3000 多次,堪稱 " 萬瓷王 "。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平臺山寨商家碰瓷名牌,拖了阿里和拼多多下水。

以淘寶為例,上海衣念公司自 2006 年起多次向淘寶公司投訴侵害其商標權的產品,至 2009 年 11 月,淘寶網僅刪除相關商品連結,網站仍存在大量被投訴商品的信息。上海一法院認定淘寶公司需承擔商標共同侵權責任。

拼多多上的侵權商品也不少。根據拼多多發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報,近幾年拼多多都攔截了上千萬個侵權連結。

2017年拼多多主動下架 1070 萬件疑似侵權商品,攔截 4000 萬條侵權連結;

2018年拼多多攔截了超 3000 萬個商品連結;

2019年,拼多多表示,97% 的疑似侵權連結上線前即被平臺攔截封殺。

所以被告 3191 次,還是拼多多努力過後的成績。

阿里巴巴和拼多多面臨的侵害商標權訴訟,開庭日期已經排到了明年 2 月。京東的相關訴訟最少,為 424 件。

" 你說的每句話,都有可能成為商標 "

標戰場上瀰漫的,不是硝煙,而是金錢的味道。

2012 年蘋果 iPad 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 6000 萬美元才拿到IPAD商標——每個字母1億元人民幣

因此,大廠們都使出渾身解數,打造自己的商標護城河。

上海市協力(鄭州)律師事務所劉侃侃律師打了個比方,如果將商標比作一塊陸地,企業就是領主。當陸地總面積越來越難以擴張時,領主的地盤爭奪戰就會愈演愈烈。

天眼查專業版顯示,騰訊是申請註冊商標的 " 領頭鵝 ",商標申請量達到了 34925 個,註冊量也高達 20652;阿里巴巴次之,申請和註冊商標數分別為 24008 個和 14835 個。

近日,騰訊又申請註冊了 " 穩住我們能贏 "、" 進攻暗影主宰 "、" 逆風不倒 "、" 順風不浪 " 和 " 我拿 BUFF" 等商標,經常玩手遊的玩家們對這些一定很熟悉。

對此,網友評論說:"你可以有說話的權利,但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商標。"

阿里註冊商標的套路可以總結為 " 族譜式 "。由於阿里巴巴諧音 " 阿里爸爸 ",為防碰瓷,阿里姐姐、阿里妹妹、阿里哥哥、阿里弟弟等商標都被阿里納入囊中,果然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拼多多註冊了 " 拚多多 "、" 拼哆哆 " 和 " 拼夕夕 ",山寨了很多個自己,但拼多多的註冊商標數僅為 348 個。

同樣年輕的字節跳動,註冊商標數則達 4287 個,相當於 12 個拼多多。 " 昨日頭條 "、" 明日頭條 " 和 " 每日頭條 " 等商標,都被字節跳動收入囊中,甚至還包括令人拍案叫絕的 " 今日頭牌 "。

網際網路公司為啥註冊這麼多商標?

網際網路公司比其他行業更執著於註冊商標。ZAKER 新聞隨機抽取餐飲食品、地產、科技的頭部公司,伊利、華為的申請商標數超一萬,不到騰訊的 40%。

劉侃侃稱,網際網路公司掌舵者比傳統行業更理解商標的戰略價值,會提前布局。

另一方面,則是由網際網路 " 無限遊戲 " 的特性而決定的。美團王興和字節張一鳴都是這一理論的忠實擁躉和實踐者。他們認為,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的參與者則是不斷學習,找到規則,改變邊界。

所以美團從團購,到外賣、電影票、酒店旅遊、到店綜合,再到出行、零售,打造 " 超級平臺 ",邊界不斷擴張,商標數量也隨之高速增長。天眼查專業版顯示,目前美團所屬的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共申請註冊了 4444 個商標,近兩年申請數為 2147 個,佔總數的近一半。

今年美團股價一路飆升,取代百度,成為騰訊、阿里後的第三位,似乎證明資本市場對無限遊戲的高度認可。

有的企業甚至連自己頭號人物的名字都沒落下。

天眼查專業版顯示,阿里巴巴早在 2011 年就開始申請註冊了 18 個 " 馬雲 " 商標,京東更是從 2011 年起申請了 156 個 " 劉強東 " 商標,劉強東的妻子章澤天的名字,也被章澤天旗下公司申請了 94 次商標," 奶茶妹妹 " 商標也被該公司納入囊中。

企業頭號人物的名字也值錢嗎?雷軍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雷軍曾在採訪中表示," 剛開始(2010 年),小米什麼都還沒做,大家就給了我們 10 億美金的估價,大家說可能因為你是雷軍。的確是因為我雷軍,雷軍這兩個字背後是我 20 年的經驗,我已經無數次證明我能把事情做好做成。"

這下明白了嗎?為什麼動輒註冊幾萬個商標,連老闆名字都不放過,除了防身,還能堵路。

畢竟,路子夠野,盤子才會夠大。

文 / 黃嘉敏

編輯 / 盧俊龍

圖 / 陸盛華

版權聲明:ZAKER 新聞對本稿享有著作權,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聯繫郵箱:media@myzaker.com。 如有線索提供,請聯繫 ZAKER 新聞小秘書微信號:ZAKERnews2019

相關焦點

  • 2021 拼多多加速蠶食阿里
    來源:億歐網全文3631字,閱讀約需8分鐘文丨寒江編輯丨城南本文核心觀點1、依靠「下沉」,拼多多突出重圍,成為阿里、京東之外的「電商第三極」;2、拼多多正不斷引入高端品牌,改變用戶「拼多多主要用來買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固有印象;3、上線多多批發、合作極兔快遞、試水多多錢包,拼多多開始主動蠶食阿里
  • 「打不到的怪獸」拼多多讓阿里慌了?
    阿里為什麼要反擊拼多多,因為阿里電商的底層基石是淘寶,而不是天貓,沒有淘寶/手淘流量,天貓就是個狗屁。京東代表著消費升級,京東再強大,也無法動搖淘寶,也就無法影響阿里的根基。但拼多多,是完全可能動搖阿里電商的根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淘寶走下坡路了,天貓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騰訊,非常需要拼多多這樣的馬仔對抗阿里,進行代理人戰爭。
  • 財報相繼出爐:阿里、京東、拼多多走向了三岔口
    而且與對手之間巨大的營收差距,也表明拼多多的成長空間依舊巨大。拼多多的優勢也體現在各項數據的高增速上。據財報可知,拼多多在新的季度中營收同比增速為67.3%,雖然和此前的表現相比出現下滑,但依舊保持著比較不錯的增速。而阿里34%的同比增長也算得上不錯,畢竟上一個季度只有22%的同比增速。
  • 電商平臺:阿里、京東與拼多多的絞肉機大戰
    另一方面,以阿里、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中國頭部線上零售平臺公司,都對未來短期內的發展給出了超出行業均值的樂觀指引。更重要的是情緒,它們都不認為自己處在整體上的競爭劣勢地位。毫無疑問,長期來看電商行業增速肯定會放緩,如果阿里、京東、拼多多的發展與它們的預期沒偏離太多,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市場集中度會加速提高,新平臺電商的機會將越來越渺茫。
  • 「貓狗拼」成績單:拼多多有點野,京東還很穩,阿里該急了
    2020年三季度財報季來臨,阿里、拼多多、京東陸續發布財報,分別向資本市場交上了自己的答卷,這是一次集中檢驗經營業績的時候。總體上,阿里中規中矩、拼多多業績亮眼、京東穩如泰山。財報發布後,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拼多多大漲20%。隨著股價變動,三巨頭的市值也發生變化。目前阿里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商平臺,但拼多多和京東正加速趕來,在市值上縮小差距。三大電商平臺目前已經全部進入中國市值最高前十大上市公司名單。
  • 摁不住的拼多多
    編輯導讀:當各大電商平臺忙著雙十一的時候,拼多多似乎是個獨特的存在,不慌不忙,圍觀在旁。拼多多為什麼不重視雙十一?他們主要在忙什麼?文章從這兩個問題出發,對此展開了分析解讀,一起來看看~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阿里系幾位P8Plus的朋友和阿德哥聊時說,拼多多也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 店寶寶:拼多多用戶量接近阿里 電商三巨頭財報出爐
    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
  • 阿里、京東和拼多多 疫情後在哪家開店更賺錢?
    隨著阿里、拼多多公布2020財報,關於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個電商平臺發展前景的議論多了起來。儘管阿里的數據仍保持增長,但一些人發現增速不如從前,所以股價出現下跌。相反拼多多因為公布活躍買家突破六億,股價出現上漲。相對沉穩的京東,此時有點被人忽略,沒有得到電商老二應有的尊重。
  • 騰訊系圍剿阿里,美團、拼多多、京東借勢社區團購
    而上車太晚也未投入重兵的阿里,將會付出沉重代價。社區團購排位賽中,最有潛質的選手,是美團、拼多多,此外還有京東。騰訊是美團第一大股東,拼多多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也是京東第一大股東。騰訊賴以成功的方式有「賽馬機制」,新業務,公司內部往往有幾支不同部門參與,彼此競爭,最後勝者為王。
  • 拼多多向阿里亮出「獠牙」
    在這個大環境下,拼多多卻實現逆勢增長,股價大漲。店寶寶獲悉,11月12日晚間,拼多多發布截至9月30日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14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9%,遠超預期。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拼多多三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為4.664億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16.604億元。
  • 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 拼多多、京東迎來大敵
    此前將C2M玩得很溜的拼多多、京東,迎來大敵。消息一出,一石擊起千層浪,網絡上不少人發出感嘆:阿里與拼多多正面開戰…… 阿里推出淘寶特價版App C2M模式一端連接製造商,一端連接消費者,通過構建「極短鏈路」去掉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讓用戶以超低價格購買到高品質的產品。
  • 拆解拼多多:成立5年硬剛阿里 網際網路史上最強「造富神話」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網拼多多是全球範圍內最快實現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這個曾經的「電商小弟」,如今已經可以比肩巨無霸阿里。拼多多2020年Q3財報顯示,其年度活躍買家數達7.31億,非常逼近阿里的7.57億。
  • 拆解拼多多:成立5年硬剛阿里,網際網路史上最強「造富神話」
    同年,拼多多成立,並很快從夾縫中廝殺而出。如果說此前京東是通過新的物流模式來顛覆阿里的電商邏輯,那拼多多的主要模式是「社交+電商」。這一模式主要可以概括為:藉助低價爆款疊加好友砍價,利用微信群的轉發、分享、探討等社交網絡元素,以在微信中實現病毒式傳播。拼團和粉絲裂變並非拼多多首創。在其之前,蘑菇街、唯品會和網易都用過拼團模式。
  • 拼多多還能不能成為老二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作者 | 周繼鳳 編輯 | 饒霞飛 誰是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這事兒,已經爭論很久了。但第一是毋庸置疑的,還是巨頭阿里。在市值的比拼上,京東和拼多多一直在進行著一場你追我趕的戲碼:從2019年開始,拼多多多次市值超越京東,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最近,京東發布了2020年Q2財報後,因表現亮眼,股價大漲,再次以超1100億美元的總市值超越拼多多。北京時間8月21日,在阿里巴巴和京東之後,拼多多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多個指標顯示,拼多多的增速在二季度均慢了下來。
  • 社區團購大戰,美團、拼多多重金殺入拔頭彩 阿里出局
    出 品 | 異觀財經作 者 | 鬼神前鬼當下,社區團購大戰在美團、拼多多、京東、阿里等流量巨頭之間打的如火如荼,就連做特賣的唯品會也來「湊熱鬧」,社區團購如同「熱浪」席捲著科技圈。為了爭奪社區居民生鮮果蔬這一「口糧」,美團、拼多多、京東重金投入,希望依託平臺流量和資本優勢,快速佔領市場份額。然而,在這場如火如荼的社區團購的混戰中,有關阿里的聲音卻弱了許多,面對大家的突進,而上車太慢,又沒有那麼重視的阿里,步子相比真的是慢了。
  • 反超拼多多 京東市值飆升至746億美元 然而受傷的卻是阿里?
    年初至今 京東、拼多多市值猛漲 阿里微跌5月15日,受財報利好影響,京東每股收於50.85美元,猛漲3.86%,通過連續兩天上漲,市值達到了3年來的最高點,746.8億美元!同期,拼多多稍顯疲軟,每股微漲0.76%,收於61.30元,市值達到了734.14億美元。
  • 618亂鬥:阿里京東拼多多綜藝晚會帶貨 抖音快手直播電商入局
    京東作為主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IP分流壓力;阿里今年拿出雙十一的架勢,主題晚會再度走起;後起之秀拼多多強勢攪局,打造電商矩陣全新格局。疫情大背景下的電商,該如何尋找下一條出路?被尤為重視的年中618狂歡,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入局後,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傳統電商又該如何應對呢?
  • 5歲拼多多崛起 「貓狗拼」三國鼎立時代來臨?
    誰能料想,曾經深陷「假貨門」的拼多多竟被「砍」出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被「砍」成了國內第三大富豪。截至美股6月4日收盤,拼多多市值為793.67億美元,直逼京東的826.98億美元。京東和拼多多一直在爭奪老二位置,二者你追我趕,勢均力敵。這意味著,以「貓狗戰」的電商時代已徹底翻篇,「貓狗拼「三大巨頭正在拉開新一輪市場競爭。
  • 被知乎官方「砍一刀」的拼多多,到底寒了誰的心?
    同時,他所創立的拼多多,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成為繼騰訊和阿里之後,國內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而拼多多做到這一切,花費的時間僅僅只用了5年,就電商行業而言,阿里和京東都比不上。不過讓人寒心的是,頭銜是國內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做法和氣魄卻真的比不上名頭的光鮮亮麗。
  • 內憂未解,強敵突襲,拼多多還能拼多多嗎?
    一方面,業務驅動力不足,增速放緩,已經在8月發布的財報中顯露無疑,市場正擔憂拼多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另一方面,以阿里、京東、蘇寧、美團為代表的業界巨頭也開始向拼多多賴以生存的下沉市場發力,尤其是阿里系新業務淘寶特價版,正以「一元更香節」與拼多多核心競爭力展開正面對壘。不僅如此,戴森、騰訊Switch等品牌廠商的抵制,白牌廠家的遠離,正讓拼多多越來越沒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