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開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開州湖特大橋主塔封頂

2020-12-17 天眼新聞

3月27日上午11點,在甕開高速開州湖特大橋高139米的主塔上,隨著混凝土的連續灌注,開州湖特大橋甕安岸3號主塔順利封頂。

開州湖特大橋甕安岸主塔順利封頂

開州湖特大橋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米坪鄉境內,由中鐵廣州局集團承建,是甕開高速公路項目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

主塔混凝土澆築現場

甕開高速公路全長48.552公裡,是《貴州省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項目之一,建成後將與江(口)都(格)高速公路連線成網。

屆時,甕安行駛到開陽所需時間將由一小時四十分鐘縮短為一小時,該線路對完善黔中地區高速公路網具有重要作用,將大大提高開陽盛產的磷及磷化工產品運輸效率,助力沿線縣鄉農產品加快出山。

力創「國優」產品  引進新型技術 

上午11點,記者跟隨施工人員,通過施工升降機來到3號主塔塔頂,主塔距地面139米,距開州湖湖面有400多米,放眼望去,高高的主塔縱橫於山水之間,四周景色一覽無餘,但高空無疑加大了施工難度,如施工材料的運輸,施工人員的安全等都必須嚴密安排,不容一絲懈怠。

開州湖特大橋橫跨洛旺河峽谷,全長1257米,高空施工安全控制是其施工重難點,對此,甕開V標項目部採用液壓自動爬模法施工,共分25節澆築,以保障安全施工。

記者在項目部了解到,主塔施工面臨諸多難題:錨碇基坑開挖約32萬立方,開挖方量大;最大開挖深度近70米;錨體混凝土體積大;主纜錨固系統精度高等。

在大橋開工伊始,項目部就以打造貴州省高速公路品質工程、廉潔工程為目標,並力創國家優質工程和「魯班獎」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始終圍繞這一目標不斷攻堅克難,引進新技術新材料,解決難題保證順利施工。

為解決山區道路運輸難問題,主散索鞍單體重量達120噸,已有的棧橋無法承受此重量,為此,項目部採用分體式安裝技術,將主散索鞍拆解成兩塊分別運輸到施工現場後,再進行拼接,據介紹,這是分體式安裝技術在懸索橋領域內首次應用。

此外,為儘可能滿足主纜錨固系統的高精度要求,該橋主纜錨固索採用了無黏結可更換鋼絞線,以保障精準施工、安全施工,這也是省內在建項目首次採用此種材料。

據項目部負責人劉賜文介紹,開州湖特大橋主跨達1100米,為雙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

按照預定施工方案,主跨將分為76個節段,每個節段重達230噸,主跨加勁梁分節段將採用纜索吊機單側吊重230T、運輸1100米、轉體九十度架設板桁技術,利用纜索吊整節段架設,如果開州湖特大橋順利採用該技術進行建設,在同類型採用該技術的橋梁中,開州湖特大橋跨度排名世界第一。

防疫復工兩手抓 齊心協力促建設

在全國疫情防控期間,為實現抗疫復工實現主塔順利封頂的目標,項目部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地方政府、建設業主和上級部門的要求和部署,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於2月23日陸續組織施工人員進場復工。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產,採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項要求的落實,依法合規有序有效的推進項目施工,千方百計確保開州湖特大橋3號主塔勝利封頂。

在主塔混凝土灌注現場向下眺望,聳立於湖面的高塔讓人不由得腿軟,據甕開V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王輝介紹,最多時有20多人在塔頂上施工,這些施工人員需通過施工升降機,再爬幾個筆直的樓梯才能到達塔頂,有時一天要來回幾次,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封頂時大家臉上都帶著發自內心的笑容,塔頂「黨員先鋒崗」的旗幟高高飄揚。

大橋施工地擺放著黨建文化宣傳欄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項目黨支部的統一指揮號召之下,項目部100多名參建員工以敢於擔當的態度、衝鋒在前的勇氣、舍小家顧大家的行動,踐行新時代央企的使命擔當,確保疫情防控和項目全面復工生產「雙勝利」,終於圓滿完成甕開高速公路開州湖特大橋3號主塔勝利封頂。

智能用電監管 國內領先技術

甕開V標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王輝向記者介紹智慧用電系統

為提升項目施工用電安全管理水平,甕開高速公路V標項目部引進智慧用電雲監控系統,項目部是目前省內唯一一家使用該系統的建設項目,該系統有效提高了項目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促進項目效益實現最大化。

據項目部安全總監劉雪飛介紹,智慧安全用電雲監控系統由溫度傳感器、電流互感器、用電監測器和火災控制器四大組件組成,綜合採用物聯傳感、移動互聯、雲計算及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用電線路進行實時監控,智能採集漏電、溫度、電壓、電流等數據,通過物聯網卡實時上傳至雲平臺,經雲端伺服器診斷分析後,反饋於監控終端(PC、APP)。

通過手機 APP 與 PC 客戶端軟體,隨時隨地掌控區域內用電線路的安全狀況,完全實現電氣火災防控由被動轉主動、事後變事前、人防轉技防,防患於未然,有效避免電氣火災等安全事故的發生。

劉雪飛回憶說,此前攪拌站03號二級箱-1#的漏電電流發生漏電預警,當時電流值為500mA。

接到手機APP報警信息後,項目部電工立即趕往該處進行檢查,發現當時外電電壓較低,只有300V左右,若繼續強行啟動,有燒毀電機的風險。

對此,項目部立即和供電部門取得聯繫,證實外電壓確實不足,並及時進行調整,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轉,為項目部避免了相應的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

目前項目部共採用「智慧用電雲平臺」監控設備20套,主要用於開州湖特大橋主塔塔吊、電梯、鋼筋加工廠數控用電設備、攪拌站大型用電設備、安全體驗館和項目駐地關鍵用電區域。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聶毅 餘瑞琦

編輯 餘瑞琦

編審 聶毅

相關焦點

  • 南岸主塔封頂——台州椒江這座特大橋創世界站孔樁深度之最!
    它是杭紹臺高鐵全線控制性及重難點工程,工程規模大,施工工期緊張,施工組織難度大。鋼梁開始架設,預示著項目完成了水下工程,轉換成了水上工序,開啟了空中跨越的階段。期間,施工單位先後攻克了超深鑽孔樁、超厚淤泥層等系列難題,創造世界站孔樁深度之最——143.67米。此次封頂完成的南岸50號主塔,是椒江特大橋的兩座主塔之一,為H形混凝土塔,塔高為194米。
  • 今天,萬州新田長江大橋南北主塔封頂,有60層樓高!
    今天,萬州新田長江大橋南北主塔封頂,有60層樓高!4月2日,新田長江大橋南岸主塔最後一方混凝土順利澆築完畢,新田長江大橋南北主塔勝利封頂!一江碧波,青山蒼翠。南岸主塔:提前一個月完成主塔封頂新田長江大橋自2019年3月1日開工以來,全面落實「快、準、狠」管理模式,平穩推進大橋建設,提前一個月完成南岸主塔封頂。積極引入「四新五小」技術,微創微改促生產。
  • 今天,新田長江大橋南岸主塔成功封頂!萬州江邊又增新地標!
    4月2日,由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新田長江大橋南岸主塔最後一方混凝土順利澆築完畢,新田長江大橋南北主塔勝利封頂,中交一公局集團萬州環線高速項目負責人胡風明的言語中,透露著抑制不住的喜悅。這也是大橋在為期42個月的全生命建設周期內,贏得的第一個重大節點「成人禮」。現場:萬州江邊又增「新地標」一江碧波,青山蒼翠。
  • 溫州甌江北口大橋中塔順利封頂
    今天,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注至中塔上遊第25節塔柱模板內,標誌著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溫州甌江北口大橋中塔順利封頂,大橋所有主塔建設完成,工程建設按下 「快進鍵」。甌江北口大橋中塔縱向為A型,橫向為門型,塔柱高度139m,共分為25節澆築。
  • 建元高速公路項目,紅河特大橋橋面開始鋪裝UHPC高性能混凝土
    建(個)元高速公路項目紅河特大橋橋面鋪裝UHPC高性能混凝土首件工程正式啟動,為項目按期通車按下了快進鍵。紅河特大橋位於紅河州元陽縣南沙鎮南沙水電站庫區內,是建(個)元高速公路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和亮點工程。
  • 3班倒搶回一個月工期,赤壁長江大橋全部主塔封頂
    楚天都市報4月29日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邢影 馬海斌)今日上午10時8分,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赤壁長江大橋主塔全部封頂。儘管疫情延誤了兩個月的工期,但中鐵大橋局赤壁長江大橋項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僅比疫情前原計劃時間延遲一個月完成主塔封頂,為大橋如期建成通車贏得寶貴時間。赤壁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位於三國赤壁古戰場上遊約6公裡,連接洪湖、赤壁革命老區,是長江上首個採用「PPP」模式建設管理示範項目。
  • 調順跨海大橋主塔封頂,湛江「紅門」將於年底合龍
    7月18日16時58分,經過近4小時的連續混凝土澆築,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湛江調順跨海大橋西主塔成功封頂。至此,該橋兩個主塔全部順利封頂。該大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團隊設計,以「風調雨順,湛江紅門」為主題,主塔顏色「中國紅」的視覺設計一經公布便讓其擁有了「湛江紅門」的美稱。
  • 橋梁大事:重慶郭家沱大橋主塔即將封頂、韶州大橋順利合龍
    01重慶郭家沱長江大橋南北主塔即將封頂日前,據重慶郭家沱大橋項目部消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項目將成功實現南北主塔封頂和南北錨碇主體澆築郭家沱長江大橋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和江北區(兩江新區),是六縱線跨長江的節點工程。郭家沱大橋為公軌共建橋,全長1403.8米,主橋採用單孔懸吊雙塔三跨連續鋼桁梁懸索橋,北塔塔高161.9米,南塔塔高172.9米。720米的主跨,加上兩座門楹納水主題的主塔,組成了這座目前國內最大跨度的公軌兩用懸索橋。
  • 田林至西林(滇桂界)高速渭努馱娘江大橋主墩順利封頂
    馱娘江大橋主墩順利封頂。田西高速 供圖田西高速 供圖廣西新聞網百色12月19日訊(通訊員 楊世宇 周小東)12月18日,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田林至西林(滇桂界)公路項目渭努馱娘江大橋主墩順利封頂,這也是全線首個完成澆築的剛構橋主墩。同天,項目建設再傳喜訊,渭努隧道順利實現貫通。
  • 芒稻河特大橋順利合龍 為連鎮鐵路年內通車創造條件
    6月27日,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工程重要控制性工程——芒稻河特大橋順利合龍,標誌著江蘇首條新建八車道高速公路實現主線半幅基本貫通。  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工程處於江蘇中軸線,全長約33公裡(不含公鐵大橋合建段2.877公裡),北接京滬高速公路,南聯滬寧高速公路,是連接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最便捷的過江通道,也是我省第一條「未來智慧高速公路示範工程」。項目的建設對於推動跨江融合發展、促進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和寧鎮揚一體化、探索綠色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方向等具有重要意義。
  • 「湖北造」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正式封頂
    11月30日16時,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甌江北口大橋中塔正式封頂。甌江北口大橋中塔系國內首次採用A型混凝土剛性塔,縱向為A型,橫向為門型,四肢塔柱,塔柱高度139米,共分為25節澆築,本次澆築的部位為大橋中塔塔柱最後一個節段,共澆注混凝土 396 立方米,約歷時 9 小時完成。大橋中塔塔柱經過項目建設者近9個月的攻堅克難,提前實現了封頂這一階段性目標的勝利,為後續索纜架設及2021年底通車提供有力的保障。
  • 芒稻河特大橋順利合龍
    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工程是揚州市「一環七射」高速公路網絡的最後「一射」。記者28日獲悉,隨著該項目重要控制性工程——芒稻河特大橋順利合龍,這條高速公路實現主線半幅基本貫通。值得一提的是,五峰山過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線不僅是江蘇首條新建八車道高速公路,還將成為省內首條覆蓋5G網絡的「智慧高速公路」。合龍段已進入養護期現場28日下午,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芒稻河特大橋主橋已順利合龍,進入施工養護期。雖然下著雨,但工人們仍在抓緊施工,及時對橋面進行清理,為後期工程提供作業面。
  • 我國西部很受期待的一座特大橋,混凝土高塔世界第一,長2135米
    當然,隨著中國其他城市的發展和提高,一些山地地形也確實不利於交通,這也需要建造規模大但不同的特大橋,這也很符合當地發展的需要,所以來簡單認識中國西部非常期待的特大橋,其實在這座特大橋發展中看,它們所具有的發展能力本身也是非常強。
  • 廣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將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
    項目重點工程為平南三橋(世界最大跨徑拱橋)、相思洲特大橋(廣西最大跨徑斜拉橋)、文圩隧道(長4.67公裡)。項目批覆概算230.6億元,計劃於2020年底建成通車。 多項「之最」:項目重點工程平南三橋是荔玉路平南北互通連接線跨越潯江的一座特型大橋,大橋全長1035米,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跨徑的拱橋。另一重點工程相思洲特大橋建設創下廣西建橋史上三項之最:為廣西最大跨度斜拉橋;為廣西最高橋塔;為廣西最重鋼混組合梁。 新奧法施工:新奧法施工即新奧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簡稱。
  • 臺輝高速公路豫魯界至臺前互通段順利通過交工驗收
    結合現場綜合檢查情況,交工驗收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項目完成了工程建設合同內容,工程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質量合格,具備通車條件,同意通過交工驗收。臺輝高速公路豫魯界至臺前段起自山東省梁山縣黑虎廟鄉於樓村南,接董家口至梁山高速公路寧陽至梁山段,向西北經於樓村上跨黃河進入河南省臺前縣境內,與2019年提前一年通車的臺輝高速公路臺前至範縣段相連接。
  • 廣西:防東鐵路首座特大橋連續梁合龍-工程機械動態-中國路面機械網
    此次合龍的連續梁梁體全長137.5米,上跨交通繁忙的欽東高速公路,施工難度大。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會同中國鐵建十六局項目部和業內專家,對樁基施工、墩身施工、連續梁掛籃兜底等方案進行反覆評審論證,通過採用懸臂澆築施工和支架反力預壓的方式進行支架預壓,大大減小了施工難度,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防東鐵路是中越互聯互通國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46.9公裡。
  • 涉及江門大道 中開高速等 新會區交通項目復工情況
    梁明建一行先後來到江門大道南(西)線小岡大橋雙水岸施工現場、江門大道南(西)線小岡立交、江門大道南(西)線基背大橋施工現場以及中開高速銀洲湖特大橋雙水岸施工現場聽取相關負責人匯報復工情況。據悉,江門大道南(西)線(會城至崖門段)工程起點接江門大道銀鷺立交,終點於西部沿海高速崖南出口,項目全長約44.8公裡。銀鷺立交至小岡大橋段已於2018年12底建成通車。
  • 引江濟淮最高橋將軍嶺路橋主塔封頂 將成為肥西和高新區的重要通道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28日10時28分,在位於合肥市高新區的引江濟淮將軍嶺路橋施工現場,隨著最後一個節段混凝土的澆築,這座主塔高達 116 米的引江濟淮在建項目最高橋——將軍嶺路橋主塔順利封頂,將全面進入斜拉索安裝階段,為整個項目的順利完工奠定基礎。
  • 封頂!「中華白海豚」矗立外砂河口
    近日,中砂大橋9#、10#主墩鋼塔柱相繼完成封頂,兩隻「中華白海豚」鋼塔矗立外砂河入海口。 中陽大道是2021年亞青會重要交通配套工程,全長18.6公裡,為城市快速路,由中交投資&中交一航局採用PPP模式投資建設,中交一航局負責項目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