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創業者在廈研究腦機接口技術 項目受人社部資助

2020-12-24 臺海網

來源:臺海網

■患者頭戴腦電採集器,存在運動障礙的手戴專用手套,跟著儀器的指令進行康復訓練。

臺海網12月12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北京時間8月29日,SpaceX、特斯拉等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自己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發布會,並在會上公布了最新一代腦機接口產品:一枚硬幣大小、可植入大腦的晶片,以及一臺可完成自動植入晶片的手術設備。

在廈門,從英國留學歸來的創業者祁君也在攻克腦機接口領域的難題。2019年10月,她在廈門創新創業園(下稱「創業園」)紮根,創立廈門隆創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隆創思科技」),專門從事基於腦機接口(BCI)技術的康復研究。

回國創業選擇廈門作為起點 帶領團隊拎包入住辦公室

最近,祁君很忙。見投資人,出席研討會,她帶著團隊研發的基於腦機接口(BCI)技術的軟體康復機器人項目各處奔走。這個項目主要服務於中風病人。

祁君介紹,腦卒中俗稱「中風」,是成年致殘的首位原因。近年來,國內對中風的診療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存活病人多數存在偏癱、麻木、講話含糊、智力減退等後遺症,嚴重的生活不能自理,對患者及家屬都是沉重的打擊。

她在英國利物浦大學約翰摩爾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又在牛津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從事的就是腦科學健康研究。隆創思科技創始團隊成員中,還有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博士後高建梁。公司技術團隊一共6人,博士學歷5人,碩士1人。

團隊成員長期從事人工智慧核心算法和康復機器人的研究,研發出老年康復健康活動監測和識別算法,已在高質量國際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十餘篇,包括SCI檢索論文6篇;2017-2019高被引(近十年被引用排名前1%)論文2篇;已經發表SCI檢索和EI檢索論文200餘篇。由團隊成員主持和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歐盟項目等獲得經費合計超過1億元。

2019年1月,祁君決定回國創業,在眾多城市中,她選擇廈門作為創業的起點。當年10月,她的隆創思科技在創業園成立。創業園不僅為她提供辦公場地,還提供場地租金補貼。一心搞科研的祁君帶領團隊,拎包入住辦公室。辦公場地沒有重新裝修,一年過去了,記者還能在玻璃上看到上一家公司的名字。

腦電波快速識別晶片模組 提高患者主動運動能動性

隆創思科技研發的設備。

有效的康復治療可使中風病人肢體殘存的功能得到恢復,為患者獨立生活、回歸社會創造條件。以往的康復訓練主要由護士、家屬為患者被動開展。

祁君介紹,採用腦機接口的技術,患者可以在頭部戴上腦電採集器,存在運動障礙的手戴貼著電極片的專用手套,跟著儀器的指令進行康復訓練。這個手套也不一般。它其實是一種人造氣動肌肉,本身是一種橡膠材料,通過調節參數來模仿人手的動作。「軟體康復手」通過腦機接口發出的電波控制,幫助手部癱瘓病人完成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抓杯、舉杯、倒水入口的連續動作。

隆創思科技研發的人工智慧腦電波快速識別晶片模組,對腦電波信號的識別時間少於250毫秒,可將康復訓練中很多的被動運動轉換成患者的主動運動,還可幫助在患者受損的中樞神經中形成反饋,提高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康復效果。

最近,由隆創思科技報送的「基於腦機接口的軟體康復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入選人力與社會保障部發布的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重點類項目,得到資助50萬元。此前,隆創思科技已經獲得深圳鑫世達投資有限公司及股東1000萬元的投資。

(記者 張海軍 通訊員 孫睿哲)

相關焦點

  • 腦機接口:賽博朋克還是天方夜譚?
    今年4月份,巴特爾研究中心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微克斯納醫學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在《細胞》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他們可以使用腦機交互(BCI)系統,來恢復脊髓嚴重損傷的研究參與者的手部知覺。該技術利用幾乎無法察覺的微小神經信號,通過人工知覺反饋增強後,再傳遞迴參與者,從而極大地豐富運動功能。
  • 未來已來,「鋼鐵俠」馬斯克展示的腦機接口技術將在上海得到實際應用
    同時中心的第一個臨床腦機接口研究項目「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正式啟動更多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將從中獲益該中心將聚焦難治性抑鬱症、強迫症、帕金森病等臨床神經精神疾病的臨床研究和治療,開發相關腦機接口產品,建設我國自主化腦機接口和腦機融合系統平臺。
  • 腦機接口研究大突破!72歲高位截癱者用「意念」喝可樂
    「腦機接口」研究項目拿下3個首例據了解,此次項目名為「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應用研究」,由浙大二院張建民教授團隊與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鄭筱祥教授、王躍明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為此,在國外幾套線性算法的效果不如人意後,團隊引入非線性、神經網絡算法,針對張先生設計了一套個性化解決方案。經歷4個月循序漸進的訓練,張先生已經能夠通過「意念」操控機械臂,完成握手、喝水、進食等動作。得益於研究的成功,張先生也成為目前全球範圍內,成功利用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實現肢體動作功能重建的最高齡患者。
  • Nature:研究人員設計穩定器來改善腦機接口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腦機接口社區"導讀神經記錄的不穩定性可導致臨床腦機接口(BCI)失控。在這裡,研究人員展示了低維神經流形(描述神經元之間特定關聯模式的低維空間)的對齊可以用來穩定神經活動,從而在記錄不穩定的情況下保持腦機接口的性能。
  • 人工智慧下一代技術,「BrainCo」問道非侵入式「腦機接口」
    這一消息將腦機接口這一前沿頂尖技術推入公眾視野,人腦與電腦的「連線」成為當下熱議。腦機接口作為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技術,無疑是當下全球科技競爭又一制高點。2013年,美國白宮公布可與人類科學史三大工程之一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的「人類大腦研究計劃」(The White House BRAIN Intiative),中國目前也將「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列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和工程項目。政策與市場形勢正好,強腦科技(BrainCo)蓄勢待發。
  • 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究竟是什麼?
    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人類腦計劃」側重於通過超級計算機技術來模擬腦功能,以實現人工智慧。他們想通過實驗收集的分子的、細胞的、解剖學等數據複製大腦的詳細信號,再應用到計算機技術上,而非發展腦認知方面的研究成果。由於經費有限,歐洲的「人類腦科學計劃」推出不到一年,就決定不再資助腦認知研究。
  • 周鴻禕:強烈反對「腦機接口」技術廣泛應用
    周鴻禕:強烈反對「腦機接口」技術廣泛應用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Neuralink)近日再度成為全球焦點。8月29日,在超過兩百萬人關注下,馬斯克直播展示了新一代腦機接口植入物、手術機器人和一頭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它在兩個月前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目前狀態良好。
  • 腦機革命:馬斯克向左,陳天橋向右
    2016年,陳天橋以私人捐贈的方式拿出10億美元,資助全球腦科學的基礎研究,義無反顧。與馬斯克一樣,陳天橋也希望撬動人類大腦。治療腦疾病也是TCCI資助科研的出發點之一,但他對腦科學領域基礎研究的長期判斷,卻和馬斯克「唱了反調」——他首先反對的就是馬斯克的腦機研究對健康人也要進行「開顱」幹預。
  • 腦機接口、夢境控制……這家實驗室正在讓科幻電影成為現實
    實驗室重點支持兩類項目,一是全球範圍內的前沿研究,給予科學家充分的學術自由,如腦機接口、記憶存儲、人工智慧、夢境控制等,二是轉化研究,比如最近致力於研究如何用數字手段提升大腦認知水平等。 華山醫院院長、TCCI轉化中心主任毛穎教授說,這一實驗室將成為創新臨床研究,以及成果孵化轉化的一個重要基地。
  • 腦機接口是必經路還是不歸路?
    「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SpaceX及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更是於2017年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2019年中旬,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展示了他們「新穎」的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並宣布他們將要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可以說,腦機接口不斷在科技界掀起軒然大波。
  • 中國「意念購」技術挑戰馬斯克腦機接口!網友:剁手升級砍頭了
    這一次的黑科技,媒體曝光了一款意念購晶片,但具體技術細節還沒有披露。早期腦機接口的研究是用於康復治療,當電信號傳遞到大腦內或者大腦皮層時,就會有一些有限的虛擬感覺傳遞迴大腦。神經元通過複雜的電信號或者化學反應實現彼此之間的交流,這一研究最早應用於視覺和聲覺康復治療。
  • 中金公司:腦機接口從科幻到現實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我們認為腦機接口是重要的前沿科技之一,短期非侵入式接口與AR/VR等技術相結合,可能成為鍵盤,滑鼠,觸控螢幕之後下一代人機互動方式。目前海外腦機接口技術領先的公司有NeuraLink,Kernel,BrainGate,CTRL-Labs和Neurable等,國內也能看到BrainCo和博睿康科技等創業公司以及浙大和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
  • 中國腦機接口玩轉機械手!美國專家炮轟馬斯克:「沒有科學依據」
    在不久前公布的《沸點2020年度科技熱詞》中,"腦機接口"成為了頗受關注的科技熱詞。這種對有些人還略顯陌生的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所關注,且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腦機接口將人類大腦與外部設備相連接,從而實現對於腦電波的接受和應用——這種在科幻片中經常出現的腦力開發的場景,如今也正在成為各國科研學者重點攻關的方向。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作為可能是當今世界最受公眾矚目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發展史既彰顯了馬斯克的未來科技野心,也展示了最近五年腦機接口技術的突飛猛進。Neuralink創立於2016年,研究方向是腦機接口設備,尤其是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是馬斯克繼太空探索(SpaceX)、電動汽車(Tesla)之後涉足的又一領域。
  • 這位中國科學家直言,馬斯克腦機接口是小兒科!底氣哪來的?
    腦機的接口分為單向接口和雙向接口,單向是指單方向的和電腦進行傳輸的接口,而雙向則是電腦和人的大腦的互相傳遞數據的接口。韓璧丞最早是國內智能義肢的創始人,身為哈佛腦部科學中心的博士,隨後也創立了強腦科技,並且在他的帶動下腦強科技成功進入中國創業成長企業100強,成為新型創新科技的代表,入選2017年MIT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的名單,可見他在大腦研究和腦機開發領域的水平極高。
  • 腦控萬物 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這一技術最早於1973年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威達爾教授提出,卻因當時計算機發展水平仍較為初級等原因,未能吸引較多關注。進入21世紀,計算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用戶對於人機互動更高效率的追求,使得針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再次被提上議程。在手機成為人機互動的主渠道實現的這十年間,腦機接口的顛覆性更是引起了全球性的重視,許多科研團隊、網際網路巨頭都已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
  • 腦控萬物,BrainCo 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 BrainOS
    這一技術最早於 1973 年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威達爾教授提出,卻因當時計算機發展水平仍較為初級等原因,未能吸引較多關注。進入 21 世紀,計算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用戶對於人機互動更高效率的追求,使得針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再次被提上議程。
  • 無需開顱手術的腦機接口出現了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利用血管支架技術,以對大腦損傷更小的方式實現「腦機接口」。今年 8 月,埃隆·馬斯克在 Neuralink 發布會上展示了最新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一個植入腦內的硬幣大小的晶片,能夠傳輸實時神經元信號。
  • 博研院(2020-2024戰略發展規劃)發布暨腦機接口技術研討會在寧順利...
    來自政府部門、高校、創投機構、創新型企業等各方面代表,迎著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態勢,探索下一代人工智慧-腦機接口技術如何賦能未來,落地轉化;打造更廣泛的生態協同契機,促進國內外科技合作交流以及AI創新技術落地應用,為南京人工智慧與腦機接口產業發展賦能。
  • 人工智慧之腦機接口問題及規制
    所謂的腦機接口,通俗來說就是在人腦(或動物)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由此形成信號的接收與發送,並實現相應的功能。按照腦機接入的方式可以分為兩類:侵入式腦機接口(馬斯克這次演示的就屬於此類)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前者的優點在於獲得的腦電信號更好,便於分析與處理,而後者收集到的信號質量較差、容易受到噪聲幹擾。因此,侵入式腦機接口是目前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