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數位化轉型諮詢有助於找到數位化轉型的支點

2020-12-17 中國經濟時報

   數位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目前仍處於不斷探索的階段。據埃森哲最新發布的數位化轉型研究,也只有11%的中國企業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領軍者。

  業內對數位化的基本共識是:

  數位化轉型是對業務進行全面徹底的數位化,而不僅僅是管理層面的數位化,更不是為了搭上時代發展的順風車,將原本不適合數位化的產品或者業務強行數位化。

  事實上,在數位化概念盛行之前,很多綜合實力強勁的企業已經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契合了數位化轉型的核心邏輯,並驅動商業可持續升級。

  在數位化轉型諮詢過程中,原色諮詢發現,在複雜的數位化轉型項目中,通常都會有一個關鍵的成功因素,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個關鍵因素是要找到商業模式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支點」。

  在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快遞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支點」就是一張看似平凡而普通的「面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家都見到過這種貼在快遞箱上面的面單,雖然各家快遞公司的面單顏色不同、格式各異,但大致內容都是相同的。原色諮詢將從這張面單入手,來探討為什麼這樣一張「面單」成為了整個「數位化轉型的支點」。

  一個地址的數位化

  寄收快遞最重要的是將物件準確送達,面單中最基本的信息就是雙方的地址。

  Step1:數據化

  當快遞員上門攬件,第一項工作就是將收件人地址輸入系統。因為只有知道了收件人的地址,才能在後續工作中進行分揀,以及後續所有路徑的分配。

  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非常複雜的。比如:

  為了提高效率,快遞員或者網點會首先對攬收的快件進行粗略的分揀,一般只需要輸入收件人所在的省份,能滿足下一環節的分揀需要即可。

  隨後,網點將「面單」拍照上傳,由「錄單中心」再將完整地址分段錄入,直至收件地址足夠精確。

  在這個過程中,會將地址的不同分段信息配合快遞目前所處的狀態進行前置的錄入,比如在到達派送快遞員之前,必須將精確地址和客戶聯繫信息完成錄入和校驗。

  這個過程在如今看來天衣無縫,非常地迅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這項數位化技術的誕生,經過了快遞行業相關人員數十年的改進、優化。

  早期的快遞單全部由人為書寫,後來成立了人員龐大的錄單中心(拍照壓縮傳輸技術都得到了深度應用)。再後來,科技的發展讓各種圖像識別技術和AI技術運用到了快遞行業,其可對手寫地址進行識別。到現在,已經全面實現「面單」的數位化,從源頭到終端全部實現可追溯。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種新技術,包括圖像識別的AI技術很多年前就已經在快遞行業深入研究和嘗試應用。

  最終高端技術被「商業+技術」的組合所替代。

  Step2:數位化

  收件人地址的數位化只是整個寄件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對全網進行數位化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數位化的第一步就是對寄件地址進行解析,掌握這個地址的物理位置,才能確定這件物品應該發往哪裡,該在什麼時候由誰派送。

  中國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也給快遞行業帶來了一項挑戰,那就是地址不完整,導致派件過程中出現無法派送的問題。

  當寄件人在收件人地址欄寫下收件地址後,快遞公司後臺的整個地址庫(一般是四級地址庫)配合地理信息系統進行解析和掃描。

  一些信息處理系統更先進的企業,還能根據客戶的其他信息,比如寄件人的姓名和手機號,檢索客戶過去的收寄件信息,來提高識別的準確率。

  有了精準地址,精準的GIS位置識別,再通過對派送區域的數位化(實則電子化,常見的方式就是在電子地圖上進行每一個區域的劃分)。完成對這張「面單」代表的貨物刻畫了精準的OD(Original to Destination)。

  Step3:智能化

  OD信息的數位化在派件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面單」中提供了這一信息,業務中臺才有了對派件路線進行優化的基礎。

  根據地質指向的物質位置以及快遞對時效性的要求,快遞公司的業務中臺(分撥中心和運輸網絡)和數據中臺,就可以對全網的貨物流向進行全局的分配。比如:

  快遞公司在快遞到達分撥中心之前就可以對當天的派送量進行預估;

  根據派件量安排卸車的調度和人員排班;

  同時根據分撥中心的產能和後續路由機制預判是否存在爆倉的可能性;

  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路由;

  根據貨量和流向進行後續的運輸資源的調配(從每個城市到每個城市的貨量每天波動很大,100%固定往返運輸的成本是極高的。這方面中國的智能化水平已經遠超國際同行)。

  目前,快遞行業已對數位化轉型進行了深度實踐,絕大部分的快遞公司都已經真正成為了「擁有卡車的科技公司」,而這一切的基礎來自於最基礎交易的數位化支點。這也是為什麼整個行業也特別感謝菜鳥網絡對「電子面單」無論從技術和業務推廣上做出的貢獻。

  原色諮詢提供的數位化轉型諮詢服務比較關心數位技術對商業模式和企業運營效率的投入產出,在數位化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關注為未來的發展構建更好的數位化基礎能力。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轉型微漫畫丨從擺攤數位化,思考企業數位化轉型的5步法
    數字經濟時代,商品、渠道、供應同質化嚴重,客戶開拓效率低,傳統企業要想降本增效,拉動消費增長,必須通過數位化賦能技術和業務。但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究竟如何入手卻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中臺社】數位化轉型微漫畫系列第二期,從擺攤數位化,思考企業數位化轉型的5步法
  • CDIE主辦方DC華昂 專業提供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諮詢
    CDIE主辦方DC華昂 專業提供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諮詢 2021年01月14日 11:13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世界瞬息萬變,數字創新正重塑行業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理論篇》01—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作者按:讓我們一起開啟《企業數位化轉型》之旅,希望大家對企業數位化轉型有新的思考和啟發,歡迎關注、轉發、留言和評論。數位化轉型是什麼?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位化轉換(Digitization)、數位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 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高層次轉型。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開發數位化技術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個富有活力的數位化商業模式。
  • 數位化轉型的七個槓桿
    導讀:數位化轉型成功所需要的改變程度之大讓數位化轉型成為管理層職責。這個變革跟技術無關,更多的是利用企業內部有限的資源和合作夥伴、供應商、客戶一起創造新型組織模式、公司文化和互相協作。 ▌七個槓桿 我們堅定地認為數位化轉型包含七個變革槓桿。
  • 國企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今年,受疫情影響,眾多傳統企業對數位化轉型的態度,也從猶豫不決轉為堅定不移。尤其對於在國有經濟中佔主導作用的國有企業來說,更應該主動把握和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引領和帶動我國經濟在這場數位化轉型和變革中,佔得市場先機、佔領制高點。但對於國有企業來說,如何通過數位化轉型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又如何在這場變革中扮演好引領者角色?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二:數位化轉型的三大類價值效益
    圖1 企業已進入以價值為導向的數位化轉型關鍵期 當前,數字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不僅引發了生產方式的轉變,也深刻改變了企業的業務體系和價值模式。企業可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用,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值體系優化、創新、重構,不斷提升存量業務,實現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的同時,不斷獲取日益個性化、動態化的價值和新的增量空間,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 價值效益是企業開展業務活動所創造且可度量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及效益的結果,它既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出發點,也是數位化轉型的落腳點。
  • 數字時代,誰會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引領者|數位化轉型|數位化|...
    在食品、零售、製造業、汽車等行業,全網數商通過專業的技術,利用數位化解決方案以及iCommX BP業務中臺、iCommX DP數據中臺、iCommX BP業務中臺等一系列創造創新應用技術和產品,催化了一些國內外資企業發動「中國式創新」的精神,助力企業更好更快實現數位化轉型。
  • 數位化轉型 博威合金引領行業發展
    數位化技術大潮下,博威合金積極擁抱數位化,近日獲央視網「雲棲數字樣板間」欄目關注,成為中國數位化轉型的標杆企業代表。變革加速數位化轉型大勢所向從工業時代邁入網際網路時代,數位化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實現價值增值。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我國製造業也邁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
  • 加快數位化轉型 中核集團召開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
    12月8日,在京組織召開集團公司數位化轉型工作推進會,會議就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決策部署,加大力度貫徹國資委《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對當前重點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 贏在工業數位化轉型,西門子做對了什麼?
    2020年7月16日,《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清華經管學院和西門子聯合舉辦了題為「經濟振興與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線上論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朱驍洵、西門子Advanta管理諮詢副總裁宛兵分享了工業製造數位化轉型的經驗教訓和管理實踐。
  • 國資報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日前,由國資委新聞中心指導、《國資報告》雜誌社、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主辦,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有企業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研討會聚焦新基建背景下國企信息化工作的新要求、新特點、新趨勢,探討國有企業如何通過信息技術與創新應用加快企業數位化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企業該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項目的挑戰?
    根據知名商業諮詢公司奧特米特集團(Altimeter Group)的調查,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公司可能會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客戶參與度,更高的員工士氣以及更多的客戶收入。 有效數位化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考慮潛在的挑戰。
  • 西門子數控:數位化轉型最終落實在人的轉型
    數字思維,從設備轉型到人的轉型建設數位化工廠的過程中,人們很容易將數位化單純地理解為設備的自動化和數字進化、決策工具的數位化。頗為熱門的「黑燈工廠」理念便是如此,它認為在極致自動化的未來,工廠可以不需要人的參與。但楊澤萍認為,人機結合才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柔性的需求越來越多,可自定義的產品的出現會挑戰工廠的生產模式。
  • 如何實現竹木業的數位化轉型?
    而在大宗商品行業,數位化倉儲就顯得尤為緊要。近年來,不少「非標」大宗商品企業基於AI、大數據、VR/AR等先進底層技術,對傳統倉儲進行標準化、數據化、智能化改造,逐步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或正在數位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
  • 企業數位化轉型所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在數字經濟時代,未來所有企業都需要轉型成為數位化企業,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一切轉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儘早行動,宜早不宜晚,早轉比晚轉好,越晚轉企業就會越被動,在數位化轉型實施過程中,企業應高度重視以下原則: 一是整體規劃原則:企業數位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的、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三:以價值效益為導向推進數位化轉型的...
    二、數位化轉型的五大任務 價值體系優化、創新和重構是數位化轉型的根本任務,組織應從發展戰略、新型能力、系統性解決方案、治理體系和業務創新轉型等五個視角出發,構建系統化、體系化的關聯關係,系統有序推進數位化轉型,創新價值創造、傳遞、支持、獲取的路徑和模式。
  • 數位化轉型案例:塔塔諮詢服務公司內部進行大規模的技能提升
    2016年,塔塔諮詢服務公司啟動了「全球學習計劃(Global Learning Initiative)」,以大規模提升人員技能,並確保其員工擁有必要的數字技能,以促進客戶的數位化旅程。 塔塔諮詢服務公司在7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萬名員工,因而不缺人才。
  • 「雲+業務」 助推數位化轉型
    京東數科T1金融雲針對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痛點,為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提供IT架構升級所需從諮詢到實施的整體解決方案,包括:金融專有雲、技術中臺、數據中臺、移動開發平臺、數位化營銷平臺等,京東數科聯合生態夥伴採用「雲+業務」模式,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業務服務,解決傳統架構無法支持網際網路業務難題,幫助金融機構沉澱核心技術能力,提升產品和業務的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助推數位化轉型。
  • 永誠保險董事長:聚焦電力能源業務,從科創角度找到轉型支點
    9月21日,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誠保險)董事長許堅在永誠保險與跨國性專業服務公司安永的籤約儀式上表示,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保險業數位化轉型進一步加快
  • 什麼叫數位化轉型?-天王殿
    原標題:什麼叫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是當前企業一切轉型的基礎。企業的一切轉型動作都需要架構在數位化這一基礎之上。在已經到來的數位化時代,所有企業都需要轉型成為數位化企業。(一)數位化轉型對一個品牌商、製造型企業來講至少包括三個板塊:企業前端供應鏈體系的數位化、企業生產運營體系的數位化、企業營銷體系的數位化。企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可以在每一個板塊單獨突破。但是最終一定要形成統一完整的數位化體系。以發揮出最大化的數位化轉型優勢。所以,理解企業數位化轉型要有一個系統化的理解。千萬不能「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