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徐瑋苓 通訊員 張鷹
早上七點左右浮山路街道福林苑社區書記戴欣堂和副書記韓吉敏一同來到社區防控2號崗,這也是社區志願者交班的時間,戴欣堂將口罩、手套和牛奶分發給值守者,並詳細詢問值班情況,當得知一切正常後,她又徒步前往其他5個防控點……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一群人,他們逆向而行,沒有在家「宅」過一天,一直在抗擊疫情的路上,他們就是社區工作人員。連續五十多天滿負荷的工作,已讓身為福林苑社區書記戴欣堂疲憊不堪,但責任和擔當讓她不能休息,只有繼續在基層「逆行」。
「娘子軍」,共戰一線
6個防控點轉下來已經是8點半,還沒來的及在家吃早餐的戴欣堂拿出一碗方便麵打開料包加上開水,從疫情防控開始,泡麵就是她每日的早餐和晚餐。由於長期的勞累,正在住院的戴欣堂接到疫情防控緊急通知後,立即提前出院返回社區投入到社區的疫情防控中。「說實話,泡麵吃了這麼多天,有時會難以下咽,但醫生叮囑,一些藥品需要飯後吃,所以我每天都強迫自己吃完。」 戴欣堂說。
早上9點,利用幾分鐘的時間,戴欣堂召集社區全體工作人員一同開早會,主要聽取工作人員的匯報和安排當天的工作。記者看到福林苑社區全部是女同志,可算得上真正的基層「娘子軍」。她們不僅承擔著宣傳、排查、防控物品發放各項工作,還要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尤其是隔離人員的日用品採購等工作,都由這支娘子軍負責。
愛相隨,溫暖送到家
簡短的工作布置會後,戴欣堂接到居家隔離人員的電話,「居民不能出家門,蔬菜食品也不能出去購買,需要什麼就告訴我們,我們去商場採購後送貨上門。」 戴欣堂說。在梳理完居民所需要的生活用品、蔬菜食品等,戴欣堂就和工作人員一起去了超市和菜場,買齊了所需物品一一送到隔離人員的家門口。
「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吃的怎麼樣?還想吃點什麼?」在詳細詢問隔離人員生活情況後,戴欣堂還要再三叮囑他們不可外出。「無論居民從哪裡來,都要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對待隔離人員就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才能讓他們安下心來,好好隔離。」 戴欣堂說。
解民憂,保障居民生活
下午,戴欣堂如約和泰能燃氣負責人來到福林苑三期,檢查剛剛開通的天燃氣管道運行情況。「春節剛過,我們社區居委會和燃氣公司陸續接到福林苑三期居民反映燃氣未開通導致生活不便的訴求。」 戴欣堂說,居民的訴求就是命令,為了第一時間落實清楚有關問題,社區和燃氣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來到現場勘查情況。
在經過大量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和溝通協調工作,已修改過多次的施工方案最終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客服疫情期間施工的種種苦難,福林苑三期項目也於3月15日順利實現通氣,保障了入住居民的正常生活,解決疫情之下社區居民生活不便的問題。
共守護,踐行黨員初心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日趨嚴峻,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志願者的人手也是遠遠不夠。這時候,戴欣堂想到了充分發揮黨員和社區熱心居民的作用,讓轄區居民與社區工作者並肩戰鬥,共同參與到守護家園的行動中。讓她感動的是社區胡建華和鄭松兩位從事福林苑社區退伍軍人公益性崗位,社區疫情防控時主動報名,一直堅守崗位,發揮了軍人退伍不褪色的精神。
下午五點是小區門口防控的高峰期,哪裡人手不夠戴欣堂就去哪裡幫忙。詢問、測溫、核對、登記,各項流程非常熟練,五十多天的疫情防控值守已經形成嚴謹的工作方法,讓居民快速通過,防止人員聚集帶來的安全隱患。
回到辦公室已經是晚上七點,戴欣堂又拿起一桶方便麵衝泡起來,她和韓吉敏說:「等疫情結束,我三年都不想吃泡麵。」不到10分鐘就解決完晚飯的她,又來到各個防控點,查看值守情況,發現問題時及時解決。對夜間的防控值守更要提高警惕,有時人員車輛增多,戴欣堂也會參與測量、核對信息等工作。查看完6個防控點後已經到了晚上九點多,她終於步行回到家中。「希望這次疫情快點過去,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現在一天當中家裡的床就是短暫最美好的地方」 戴欣堂說。
戴欣堂和她的「戰友」們,正是浮山路街道基層黨組織的縮影,默默奉獻、任勞任怨,他們在自己的力量守護社區的平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為民服務的篇章。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