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強主持召開遷安市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推進會議
12月9日上午,市委書記韓國強主持召開遷安市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推進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鴻飛,市委常委、秘書長唐延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喬冀川,副市長李強出席會議。韓國強指出,全市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是遷安市七項重點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改善環境、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生態工程,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前期各相關部門、各鎮鄉、街道做了大量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數。
-
河北遷安市:生態修復助「鋼城」蝶變
近年來,依鐵而起、因鋼而興的遷安通過實施「礦山修復+」戰略,統籌礦山修復與新型建材、生態旅遊、現代農業等業態發展,走出了一條礦山修復與產業發展融合的綠色治理之路。調舊育新 鋼鐵去粗變精在做礦山修復之前,「鍍錫板上繡花」曾是李民的得意之作。「告別粗鋼做精品、做產業鏈延伸,這樣企業才會有前景。」
-
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 水工環調查工作怎麼做?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條件是礦山開採的主要基礎技術條件,不但對礦山建設、開採和生產起重要控制作用,同樣對礦山生態修復的工程設計起著重要的限制作用。
-
建甌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精品示範工程
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窗口期,近年來,建甌市不斷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優化人居環境,以綠色發展之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甌市總投資23351萬元,實施建溪流域建甌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廢棄礦山及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水土流失治理與農業生態功能提升項目「三大」工程,進行生態保護修復,以提升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價值。
-
礦山生態恢復工程_2020年礦山生態恢復工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查看詳情 瀏覽數:396 關鍵詞: 礦山生態修復 土方工程設計
-
河北峰峰礦區修復「生態傷疤」 用綠色拓展空間
近年來,峰峰礦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修復生態傷疤,用綠色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靠山吃山,還得以山養山「作為土生土長的峰峰人,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想像昔日的礦山變成了如今的世外桃源。」生活在山腳下20多年的李大爺跟我們講述著這座山的變化。
-
[分享]礦山環境修復設計資料下載
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實現礦區「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等目標?記者日前採訪了國內多位地質環境修復領域的專家,一次有關礦山環境修復的專業性討論就此展開。
-
「案例分享」全球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經典案例賞析
根據國內外廢棄採石場的改造研究與實踐分析,廢棄採石場的改造主要是在其自身的土地資源以及獨特的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加入人文景觀元素,在修復生態的同時將其改造成溼地公園、生態公園、城市公園等具有教育意義的旅遊景區。
-
...縣走綠色發展生態富民路——礦山結出金芒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
而最近,華坪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從「煤城」到「芒城」,走出了一條由「黑」轉「綠」、由「綠」轉「金」的生態富民路。 一煤獨大 當年欠下生態帳 華坪,全縣2200平方公裡,有煤炭資源的面積達1500到1800平方公裡,8個鄉鎮都有煤田,大小煤礦不計其數。2013年前,當地財政收入70%以上來自煤炭相關產業。 「煤炭經濟」數據耀眼,黯淡的是當地生態環境。
-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工程讓礦山廢棄地披綠裝
東北網鶴崗10月26日訊 (記者佟光昕)矸石成山、垃圾堆積、地面塌陷、粉塵汙染,以前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的礦山廢棄地現在已被綠色覆蓋。 記者在南山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工程4號片區的山頂放眼望去,這裡到處都是種植的喬木和灌木,綠色覆蓋了這片礦山廢棄地,山頂清澈的淨水池可隨時澆灌滋養這方綠色的土地。據了解,目前這個片區共栽植雲杉、柳樹、樟子松、榆樹、楊樹等樹木10萬餘株,成活率達到95%以上,周邊生態環境正在逐步改善。
-
礦山環境修復前沿生物技術
除了Faro以外,其他需要修復Yukon舊礦山包括Mount Nansen、Clinton Creek、Ketza River和Keno Hill。到目前為止,Keno Hill是Yukon礦區第一個正式提交環境修複方案到監管部門批准的舊礦山。什麼是礦山環境修復?
-
高永副市長調研我市礦山修復治理有關工作
11月21日下午,副市長高永對滎陽市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和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進行了現場調研。滎陽市政府、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同志等參加調研。高永要求,一是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礦山生態修復不僅要完成省環保督察要求的歷史遺留礦山治理75%目標,更要在此基礎上應治盡治,爭取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治理任務。
-
瀘州市國土整治和修復中心開展全市長江幹支流廢棄露天礦山生態...
11月16日至12月1日,瀘州市國土整治和修復中心對全市長江幹支流各露天礦山生態修項目開展現場巡查,督導項目施工質量、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以確保在年底前保質保量完成目標任務。巡查人員先後對全市的30個現場施工點位開展了巡查,共發放巡查意見書5份,提出整改意見14條次,並提出工作要求:一要依靠區縣、鄉鎮政府,做好現場協調工作,確保每個修復點位順利進場施工;二要督促施工單位加強施工力量投入,照圖施工,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三要加強現場安全監管,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杜絕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對存在高陡邊坡的修復點位,
-
「三重治理」 修復生態
資料圖片近日,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通過「三重治理」方式,已完成649個露天採坑、482個廢石(渣)堆、213個工業廣場、20處重點地質災害點的礦山治理工作,治理面積達到58.54平方公裡,佔工程總量的82%。
-
馬保文調研指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12月7日下午,市委書記馬保文調研指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要求,要在精細管護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前提下,著眼長遠發展,提升標準境界,建管並重、綜合利用,切實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
綠化造林+生態修復+保護碧水 下花園樂享生態「紅利」
近年來,在推進經濟轉型過程中,下花園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通過蓄水、治河、綠化、治汙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措施,大力實施生態涵養修復,加快推進「首都兩區」建設,走出一條生態興區、生態強區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子,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水花園、宜居城市。昔日「煤城」變成北京的「生態後花園」,廣大市民樂享生態「紅利」,幸福指數日益攀升。
-
自然資源部來我市調研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11月18日至19日,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羅明率調研組一行來我市調研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作。省自然資源廳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趙濤,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朱亞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壽喜、副局長唐世清等陪同調研。
-
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中國——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時隔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再次深刻指出:「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許多幹部群眾仍清晰記得,15年前習近平同志在餘村考察,當得知村裡關閉礦區、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後高度評價說:「下決心關停礦山是高明之舉。」在餘村,習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斷。
-
生態修復也要遵循自然規律 廢棄礦坑變身「小九寨」
「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掠奪式開採,造成山體塌陷、田地損毀、植被破壞、灰塵蔽日等一系列生態創傷。 然而,短短10多年間,這些瘡痍滿目的廢棄礦坑,似乎在逐漸恢復原力。十幾個由地下水和雨水匯集沉積而成的坑塘湖,碧水深潭更像一面面鏡子,使人們欣賞之餘不禁反思:生態修復也要遵循自然規律,重塑綠水青山的涅槃之路,依然艱難曲折。
-
廢棄礦山變"網紅谷" 曾經的"賣炭翁"改賣風景
來源標題:廢棄礦山變 日前,自然資源部推出第二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在這十個案例中,北京市房山區史家營鄉「曹家坊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案例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