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奕東是天津的一名學生,18年參加了《最強大腦》的比賽,當時他只有12歲,就成為了最小直通選手,並且最終獲得30強。
目前為止,孫奕東已獲得5個全國冠軍,華羅庚杯、迎春杯等國際數學賽事都取得一等獎。除了學習,他還獲得了圍棋業餘三等獎、GBC項目(樂高)獲得金氏世界紀錄。
1、 興趣
孫奕東取得目前的成績都要歸功於他的媽媽,孫媽媽是一位教育孩子非常靈活的母親,她說:
有興趣,就多學,能力跟不上,就慢慢來。/課外的特長和課內的學業,我分得很清楚,課內要嚴謹,課外還是隨心。
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後,一切根據興趣來安排課餘時間,從不逼迫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所以孫奕東在遊戲、樂器、編程等方面也有所涉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發自內心主動的求知慾是學習課程的敲門磚,根據孩子性別、性格不同,展示出的興趣也是千差萬別。
家長們要根據自家孩子特點選擇,切不可將自己童年時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意見。
現在教育機構非常多,也出現了很多新的門類,家長們帶孩子多體驗注意遴選,除了機構課程外,各城市還有公辦的科技館,每周末都有免費的公開課,如化學實驗、編程、生活中的物理等等。
2、 目標
孫奕東媽媽在談到如何達成目標時表示:
我認為既然學了,如果不是完全沒興趣,就一定要有入門的水平,家長一定要跟進好,及時定個小目標。
很多孩子剛上課是有興趣的,遇到困難就放棄了說沒興趣,這時家長要鼓勵幫助孩子。每門學科都有困難和枯燥的時候,不會一直有趣不動腦子。這時就需要用目標激勵孩子奮進。
學樂器、棋類、舞蹈要考級,美術、編程、奧數、球類等愛好都有比賽,孩子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出比如學到有參與某項比賽的資格、可以在某項比賽中獲得前20名之類的小目標,一點一點進步。
3、 思維
孫奕東4歲的時候有一次過馬路,那時天津的紅綠燈沒有倒計時功能,他問:
「媽媽,你說紅燈時間長還是綠燈時間長?」
媽媽認為一樣長,可是兒子馬上說不對,因為據他的觀察,紅燈的時間等於綠燈加黃燈。
這個例子表面上看是說明了這個孩子數數和記憶力好,但從深層次的角度看,一個四歲的孩子考慮時長的問題,更能說明他考慮問題的角度很新奇。我們常說一個孩子聰明是因為他能想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點。
鍛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跳躍性需要家長從小啟發孩子問問題,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每個細微的點,幻想、誇張都可以,如看挖掘機工作時,問問孩子:「挖掘機是怎麼動起來的?」「土地底下都有什麼?」答案不正確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