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解決人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的理念出發,人們看到了共享單車領域的巨大商機,毫無疑問,共享單車領域確實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偉大創意。但是經歷了幾年的發展,那些已經被廣大用戶所熟知的共享單車企業,你們還好麼?
現狀:
從近期披露的數據看,膜拜過得並沒有那麼好!
最近美團點評的上市,讓經歷了數次奮鬥和艱苦創業的王興成功進入了另一個更高級別的發展階段,也證明了他最初堅持的創業方向是正確而且有發展前景的。美團的發展,不僅僅包括自身的發展,還包括了各種收購和投資,比如現在實力最雄厚的共享單車品牌,膜拜的!不過通過美團點評披露的相關數據來看,膜拜的實際情況並沒有表面上的光鮮,膜拜宣傳的相關數據的水分也是很大的!
從招股說明書中發現,原本聲稱有兩億全球用戶的膜拜,實際的數據卻是只有四千八百萬的活躍用戶量,原本聲稱的九百萬輛單車也默默的變成了七百一十萬輛,被膜拜聲稱的每天兩千萬次甚至是三千萬次的騎行,實際反映出來的數據卻只有日均八百四十萬次,宣傳和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巨大的。而這可能就是共享單車在爆發式發展後泡沫的來源。今年四月份美團完成了對摩拜單車的收購,從當時的統計數據來看,美團在完成收購之後一直到四月底的三周多的時間裡,摩拜單車平均每天的虧損都在一千五百萬元以上,這樣的經營狀況,確實不是一家正常運營的公司該有的表現。
另一家有代表性的公司,依舊比較窘迫!
說到共享單車,就不得不說另外一家同樣陷入經營困難中的代表性品牌,ofo小黃車!據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從美團收購膜拜後,ofo宣布的活躍用戶數和日均騎行次數就出在了同行業排行榜的首位,而且截止到今年的三月份,ofo獲得的外部融資規模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億元,
如此龐大的融資規模和用戶數量,卻沒有讓這個被認為發展前景廣闊的龐然大物順利發展,現在的情況是,即使有如此規模的融資,依舊無法支撐起它不斷發展。從最近網上的消息來看,在百度中搜索ofo,出來的很多搜索結果都是關於小黃車退押金的討論,這說明,很多用戶已經開始對ofo產生擔憂了,而且這樣的情緒經過了網際網路之後會迅速在用戶中蔓延,這顯然會對原本就被各種問題纏身的ofo產生更大的不利影響。
同時,很多關於供應商與ofo之間出現的資金問題在網絡上不脛而走,雖然我們不能確定這樣的問題是真實存在還是其它別有用心之人故意放出來阻撓ofo正常發展的,但是無論如何,這樣的言論確實已經對ofo的用戶和投資者們對小黃車未來發展的信心產生了影響。也從側面折射出ofo目前的發展狀況,雖然目前我們無法得到公司實際的盈虧情況,但是從相關收購的傳言中我們也能窺探一二。
問題:
被很多人認為前景廣闊的行業,為什麼只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後,各大公司依舊沒有擺脫創業時的經營困境,甚至有的走上被收購的道路?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發展模式的原因。
經歷了幾年的發展之後,共享單車公司之間的競爭基本還停留在最低端的資本之間的競爭。在現在的發展環境下,誰都知道流量的重要作用,而對於共享單車而言,更多的活躍用戶和更多的單車數量,以及更大的覆蓋範圍,都是公司取得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而對共享單車行業來說,這樣的擴張必然需要更龐大的資金支持,而且需要自己支持的時間可能會更長,長到足以用這種方法拖垮更多的同行業競爭者,而他們也確實這樣做了。
但是對於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來說,最終目的難道不是讓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更高麼?而從單車的發展來看,現在與當初相比,好像並沒有什麼區別,依舊是找車、開鎖、騎行、付款、還車。而唯一稱的上是服務水平提升的,也就是單車數量增多了。這樣的發展模式,基本已經偏離了一個服務行業正常的發展了。這樣不計成本的擴張,必然會將公司推入一個解決不完的資本問題漩渦中。
其次,資本問題。
對於共享單車行業而言,很多公司把最初的發展目標定為了擴張。通過各種途徑融資,然後盡力去搶佔市場和用戶,從而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但實際上這樣的擴張不僅沒有給公司帶來快速發展,反而讓燒錢的周期無限制的延長,同時這樣的思想也讓公司經營者開始了不計成本的盲目擴張。
發展之初,由於廣大投資者對於共享經濟的高度認同以及對共享單車發展的看好,融資難度並不大。這樣的情況也讓公司運營者在燒錢的時候可能忘了公司最基本的目標取向,那就是盈利。公司的發展,總會經歷一個由虧損到盈利的過程,但是如果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而資金的投入依舊沒有讓這種狀態有所改變,那公司運營者是否應該考慮一下改變一種發展方向呢?
而現實是,過多的資本進入已經讓公司對資本有了更大的依賴性,當經營狀況在很長時間內得不到改善的時候,融資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對於現在的公司運營模式來說,融資困難,公司的運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開始受到影響,而且這樣的影響往往會因為更多的連鎖反應而無限擴大。
對策;
隨著膜拜被美團收購,各種真實的數據被披露出來,人們有機會看到共享單車行業真正的發展現狀。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對於共享單車行業來說,我認為未來依舊是光明的。而要想衝破現在的發展困境,我認為下面的方法或許有所作用。
第一個就是轉變發展模式。
將擴張變為守塔。也就是通過對相關數據對現在的市場布局重新調整,對現有的市場進行增減變動,留下更有發展潛力而且效益更高的市場。將單一的市場擴張變成多元的盈利模式。比如可以與滴滴打車、以及現在的公交網、地鐵網、以及各種可以與共享單車互補發展的行業建立聯繫,通過共享單車來完善其它公共運輸工具所無法覆蓋的區域,同時加強對於單車的維護和調配,讓單車出現在更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在不知不覺中被焚燒和扔進河裡。
通過針對性的實時監測和大數據的統計,讓共享單車出現在人們出行的最後一公裡的位置,才是提高單車利用率,提高盈利效率的根本之策。
第二個就是用好資金。
對公司來說,最終目的是盈利,對投資人來說,最終目的是獲得收益。兩者結合之後,也就確定了資金使用的目標,那就是獲利。而獲利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資金的使用效率。而就燒錢本身來說,它的使用效率就很難來估量了。燒錢所獲得的並不是確定的目標,而實際只是一個可能性。
對於資金雄厚的支付寶來說,確實經常能看到動輒數十億的用戶福利。但是這樣的規模對於支付寶來說並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於資金使用效率來說,支付寶的燒錢卻是立竿見影的。通過幾次這樣的活動,現在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甚至是城鎮農村,人們隨處都能看到支付寶的紅包碼和付款碼,這樣龐大的用戶群體,已經讓支付寶的盈利大大增加。
再看共享單車的燒錢。經歷了幾年,好像還在不斷燒錢,雖然我們無法知道實際的盈利情況,但是我們猜測可能實現盈利的公司只是極少數。但是這樣的燒錢,和這樣的資金利用效率,對於投資人來說就太不負責任了。
結論:
所以,在轉變發展模式的同時,靠運營機制和盈利模式來實現公司發展,減少對於燒錢的依賴,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才是讓公司走出困境的關鍵。
現在摩拜單車已經不需要押金了,不知道你對於共享單車的發展有什麼想法?歡迎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