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尿出「醬油尿」住進ICU,就因吃了它!

2020-12-14 騰訊網

來源:DrG科學育兒ID:imingbailema

導讀

近日,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接診一名溶血病的患兒聰聰(化名)送到PICU(兒科重症監護病房)時,孩子臉色蒼黃,口唇蒼白,更嚇人的是,小男孩的小便顏色呈醬油樣。

原來這個孩子,患有G-6PD缺乏症所導致的急性溶血,俗稱「蠶豆病」!今天我們請來@朱偉醫生給大家科普一下春夏季節,家家都可能上桌的一盤蠶豆,誘發的疾病----蠶豆病!如不及時救治,會危急生命!

眼下正是蠶豆上市的季節,江南民間有「立夏嘗三鮮」之說,青蠶豆就是其中一鮮,鮮嫩青綠口感軟糯的蠶豆是餐桌上很受歡迎的佳餚,很多孩子看了也是垂涎欲滴,但是並非人人都能享受這種美味。

每年這個時節,醫院常會接診一些蠶豆病的患兒,關於寶寶吃了蠶豆後發病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蠶豆病。

蠶豆病是啥?

蠶豆病在醫學上又稱為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簡稱G-6-PD缺乏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在進食蠶豆或蠶豆製品後易誘發急性溶血性貧血,因此稱為蠶豆病。

有G-6-PD缺乏症的人,由於體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缺乏,紅細胞就會變得僵硬和脆弱,紅細胞碰到氧化性的物質會遭到破壞。

而蠶豆中恰好含有一些具有氧化作用成分,患兒進食蠶豆後,就會發生急性血管內溶血,表現為貧血、黃疸、尿液呈濃茶色甚至醬油色,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衰竭的表現,如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為啥會得這個病?

蠶豆病常見於春末夏初,蠶豆成熟的季節。患兒在進食蠶豆後引起溶血性反應。蠶豆病是由於G-6-PD基因突變導致體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的紅細胞酶缺陷病。

正常紅細胞具有一定的彈性,不會輕易破碎,當體內缺乏G-6-PD酶時,紅細胞就會變得脆弱,蠶豆中含多種具有強氧化作用的物質,大量進食後可導致紅細胞被破壞,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或黃疸,經過腎臟排洩,便會出現醬油色的血紅蛋白尿。

其實蠶豆病不一定都是吃了蠶豆才會發生,蠶豆只是誘發病症的因素之一,除蠶豆外,一些磺胺類藥物和抗瘧疾的藥物,包括日用品中的樟腦丸,或者環境中一些未知的成分,都可能誘發蠶豆病。

蠶豆病有什麼表現?

患了蠶豆病的孩子在不發病時與正常人沒什麼區別,很難發現。但一旦發病後,往往很多又是兒科急危重症,一定要及時搶救治療。

蠶豆病多發生於兒童,在每年4—5月蠶豆成熟季節時發病最多,多在進食蠶豆或者蠶豆製品後1-2天內發生急性溶血,最長者可相隔9天。

症狀

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症狀輕的孩子可能僅出現頭暈、倦怠無力、食慾減退等症狀,重者則在短時間內出現面色蒼白、眼角膜黃染及全身皮膚黃染,排濃茶色或醬油色尿,還可伴有發熱、畏寒、噁心、嘔吐、腰痛、腹痛等症狀,病情發展迅速,有些孩子甚至出現昏迷、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蠶豆病要怎麼治療?

蠶豆病無特殊治療方法,對於已經發生急性溶血的蠶豆病患兒,應立即停止食用蠶豆及相關可能引起溶血的藥物。

如溶血不嚴重,貧血較輕者不需要輸血,去除誘因後溶血大多1周左右自行停止。要注意補充足夠水分,注意糾正電解質失衡,可口服碳酸氫鈉,使尿液保持鹼性,以防止血紅蛋白在腎小管內沉積。

如溶血嚴重,出現了明顯的溶血性貧血,達到輸血指徵者需要給寶寶輸血,確切地說是輸入G-6-PD正常的紅細胞。通過鹼化尿液、補液、補充電解質、輸血等治療,大多數患兒治療1周左右即可明顯好轉。

蠶豆病好發地域人群?

蠶豆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估計全世界有2億以上的人患有G-6-PD缺乏症。在我國,主要見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雲南、四川、貴州、江西等地區最為多見,北方地區較少,但近年來全國人口流動非常大,北方G-6-PD缺乏症的患兒有增加趨勢。

蠶豆病常見於10歲以下兒童,3歲以下患者佔70%,此病高發於男孩,90%是男寶。

蠶豆病會遺傳嗎?

G-6-PD缺乏症屬於遺傳性疾病,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G-6-PD缺乏症是X連鎖不完全顯性遺傳病,它的缺陷基因在決定性別的X染色體上,基因檢測是確診該病的最主要方法。

為什麼男孩更容易患此病?

女性性染色體為XX,當兩條X染色體均帶有致病基因時會發病,若只有一條X染色體帶有致病基因,為致病基因攜帶者,可能不會發病或發病較輕;而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只有1條X染色體,只要X染色體上攜帶致病基因,就可發病,所以男孩更容易發生此病。

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蠶豆病?

如果寶寶出生後出現病理性黃疸,或者寶寶吃了新鮮的蠶豆、蠶豆製品以及接觸蠶豆花粉後出現醬油色尿、面色蒼黃等溶血表現,醫院一般會做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檢查,判斷有無蠶豆病。

蠶豆病在無誘因的情況下是不發病的,與正常寶寶一樣,沒做檢查一般發現不了。

所以對於沒有出現症狀的人,要知道孩子和爸爸媽媽是不是有蠶豆病,需要去醫院抽血做G-6-PD酶的活性檢測。

目前很多地區,比如廣東地區的新生兒篩查項目中包含了G-6-PD缺乏症的篩查,醫院會在寶寶出生後會採新生兒足跟血進行篩查,家長要注意篩查結果,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到醫院複查G-6-PD酶的活性檢測。

蠶豆病一般做哪些檢查可明確?

目前蠶豆病診斷常用的檢測方法是抽血檢測G-6-PD酶的活性,必要時可進行G-6-PD基因檢測進一步協助診斷。

很多蠶豆病出現急性溶血的寶寶,主要的表示是貧血、黃疸、尿液呈濃茶色甚至醬油色,根據病情醫生一般會檢查血常規,根據血紅蛋白數值,判斷是否出現貧血及貧血的程度,檢查尿常規及尿隱血試驗,判斷是否有血紅蛋白尿,同時做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的檢查,判斷有無G-6-PD缺乏症。

蠶豆病患兒要注意什麼?

目前蠶豆病沒有治癒辦法,最重要的是預防發作。在蠶豆病的高發地區(如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份)和有蠶豆病家族史的寶寶,應帶寶寶去醫院做蠶豆病的檢查。

如果寶寶是蠶豆病患兒,家長應避免寶寶進食新鮮蠶豆及蠶豆製品,避免接觸蠶豆花粉,對於吃母乳的小嬰兒,如果寶寶患有蠶豆病,媽媽在哺乳期間也不能吃蠶豆。

家中衣櫥裡不要放樟腦丸等,進入幼兒園、託兒所等,也如實告知老師實情,讓老師費心,不能讓寶寶吃新鮮蠶豆及蠶豆製品。

10歲以下兒童第一次吃蠶豆時一定要謹慎,不要大量食用,寶寶吃蠶豆後一旦出現低熱、腹痛、皮膚發黃、出現濃茶樣尿或醬油色尿等症狀,必須立即送正規醫院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蠶豆病的寶寶平時發燒生病時,家長不要自行給寶寶隨便吃藥,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就診時要告訴醫生寶寶患有蠶豆病,醫生在用藥時會避免使用容易誘發蠶豆病溶血的藥物。

蠶豆病患兒用藥須知

蠶豆病患兒在醫院檢查確診後,很多醫院會送給家長一個小卡片,上面會註明蠶豆病患兒注意事項以及禁用和慎用的藥物。

蠶豆病用藥卡片

蠶豆病禁用(註:常規劑量可導致溶血)的藥物包括:

抗瘧藥如:氯喹、伯氨喹;

磺胺類藥物比如:磺胺嘧啶、柳氮磺胺嘧啶;

解熱鎮痛藥如: 乙醯苯肼、乙醯苯胺;

呋喃西林類:黃連素、維生素K3、K4等,

以及中藥的川蓮、金銀花、牛黃等;

慎用(註:大劑量或特殊情況可導致溶血)的藥物包括:

喹啉、磺胺嘧啶、氨基比林、對乙醯氨基酚、保泰松、阿司匹林、氯黴素、鏈黴素、維生素K1、大劑量維生素C、撲爾敏等。

蠶豆病寶寶感冒發熱藥物選擇

患有蠶豆病的寶寶出現發熱,如需要使用退熱藥物,6個月以上的寶寶首先布洛芬(商品名:美林)退熱,因為對蠶豆病的寶寶布洛芬的安全性比對乙醯氨基酚更好。

對乙醯氨基酚(商品名:泰諾林)對蠶豆病患兒屬於慎用級別,也就是大劑量或者特殊情況可導致溶血的風險。

如果劑量正確,短期使用,必須使用時也是可以謹慎使用的,但還是推薦蠶豆病的寶寶首選布洛芬退熱。

市面上常見的複方感冒藥,比如:小兒氨酚黃那敏含有對乙醯氨基酚、人工牛黃、撲爾敏等成分,不推薦蠶豆病患兒使用。

6個月以下蠶豆病寶寶發熱及時去醫院就診,根據醫生具體建議用藥。

蠶豆病要經常複查嗎?

長大了會好嗎?

沒有症狀的蠶豆病寶寶的家長,如果懷疑寶寶首次檢查的G-6-PD酶水平偏低可能是檢驗誤差等引起存在懷疑,可以考慮再複查一次,但一旦確診,通常不需要經常複查。

當蠶豆病的孩子逐漸長大,G-6-PD酶的活性水平可能會稍微增高出現變化,不同時間檢測的G-6-PD酶活性可能會不同,但總體來說還是低於非蠶豆病的孩子。

雖然隨著孩子長大體質增強,對可能誘發蠶豆病溶血的誘因沒有那麼敏感,但這並不說明是蠶豆病好了,因為導致蠶豆病的G-6-PD基因缺陷仍然存在,所以日常仍然需要重視和預防。

相關焦點

  • 孕婦夢見小男孩撒尿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小男孩尿很高好不好
    孕婦夢見小男孩撒尿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小男孩尿很高好不好 女人夢見小男孩撒尿是什麼意思夢見男孩,是祥兆。夢見男孩,主交好運。夢見男孩,表示是祥兆。夢見男孩預示將會有好運氣,事業興旺,生意興隆。
  • 布偶貓為什麼總是尿不出來尿
    對於養貓的家庭來說,養貓的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最經常出現的就是貓咪的尿尿問題,當布偶貓尿不出來時,作為主人,要幫助布偶貓細心觀察找出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幫助到布偶貓,不然貓咪總是這樣下去也不行,會威脅到貓咪的健康問題,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如不懂的,下面就簡單的分析,主人可作為參考
  • 術後掛著尿袋查房 患者家屬感動落淚
    就在幾天前,因連續做了兩臺手術,11個小時未進食水,李磊醫生倒下了。■他11個小時連續手術致雙側腹部疼痛難忍6月15日早上8點30分,中山源田骨科醫院綜合外科主任李磊接診了一例急性胃穿孔病人,檢查確診後需要立即手術。李磊說,他查出有右側輸尿管結石,近段時間右側腰部一直有些疼痛,因一直忙於工作,就沒去治療。
  • 一個男子的身體出現異常,他尿出的尿全是石油《石油出來了》
    一個男子的身體出現異常,他尿出的尿全是石油,可跟一個女孩做了那件事後,他的石油尿卻枯竭了的影片《世界奇妙物語之石油出來了》,傳說在一場戰爭中,一個小男孩用一泡尿澆滅了敵人的炸彈,從而拯救了整個城鎮,後來人們就把他奉為英雄,還做了一個撒尿男孩的噴泉雕像。
  • 膀胱破裂、尿路感染、腎積水……你還敢久憋不尿嗎?
    不少人在冬季普遍依賴空調的環境,由於空調環境溫度高,攝入同樣多的水,人體排汗量增加,尿液量減少,泌尿道缺少尿液的及時衝刷易導致尿路感染。他建議,可以在每日飲水量1000-1500毫升基礎上,在空調環境下可增加500毫升飲水量,並注意及時排尿,不要憋尿和過度勞累。
  • 尿路感染細說
    尿路感染簡稱尿感,又稱泌尿道感染,是病原體在尿路中生長、繁殖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可包括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通常老百姓所說的尿路感染多指細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致休克而死亡的患者在所有感染致死中居第3位。
  • 博美一天十幾次尿
    狗狗的泌尿問題是備受寵物主人關注的,幼年時期的博美犬因泌尿系統未發育成熟是比較容易出現尿頻情況的,除了年紀影響外也存在其他因素會影響它排尿增多,如果一家博美犬突然出現一天尿十幾次的情況,寵物主人需要引起重視,弄清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再針對性地幫它處理解決。
  • 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你家娃要的屎尿屁繪本清單來了
    文/阿基米最近,6歲的小阿基米認識了兩個新朋友,都是男孩,一個8歲,一個4歲。4、6、8,這等差數列的三小隻很快打得一片火熱,經常湊在一起,你說幾句我說幾句,然後爆發出一陣陣狂笑。他們的共同話題只有一個——屎尿屁。
  • 一喝水就有尿or喝水多沒尿的人,誰更健康?尿多是腎不好嗎?
    有的人也會比較好奇,一喝水就有尿和喝水多沒尿的人,哪一種人身體更加健康呢?今天我們就揭開這個謎底。一、身體為什麼會排尿?尿液裡面最多的成分就是水分,尿液大多是因為人體攝入所形成的,比如說我們平時吃的水果、吃得到飯菜、喝的湯湯水水,都會運轉之後形成尿液排出到體外,要想有一個好的身體,每天需要補充大量的水分,這樣才會讓人體出現有平衡的狀態,如果是女性想讓自己的皮膚更加水潤的話,就需要喝夠足量的水,醫生建議一天需要喝8杯水,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 尿潛血一定是腎炎嗎?尿潛血久治不降,要怎麼治療好?
    尿潛血主要是腎臟內存在炎症,導致紅細胞排出異常,在高倍鏡視野下可以觀察到尿液中紅細胞數量超過3個,甚至更多,紅細胞漏出到尿液中後,受炎症因素等影響,提前破裂,就會形成血尿。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體內尿蛋白和尿潛血的區別:尿蛋白是因腎小球上皮細胞受損密切相關,通常是免疫複合物沉積引起的過激炎症反應,使上皮細胞足突融合,導致蛋白質大量漏出(膜性腎病);尿潛血是因繫膜區異常有關,通常是免疫複合物在繫膜區的沉積,引起繫膜細胞增生、繫膜區擴張,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受到壓迫,內皮細胞裂隙變大,使紅細胞「擠」出去(IgA腎病)。
  • 小狗一小時撒好幾次尿
    小狗一小時就撒了好幾次尿,此時主人要看看自家小狗的年齡是多大,年齡 過小的狗狗無法控制自己的排洩,會頻繁尿尿;有的小狗喝水太多;有的有泌尿系統的問題等等。接下來我們就這些原因分析一下,以及說說解決方法。
  • 神醫怪招治大病:幾碗童子尿救了一個人的命
    於中甫也請了很多醫生,吃了不少藥,但是都找不出病因。於中甫深感絕望,覺得自己可能要交代了,才對繆希雍說了要與他訣別的話。現在一聽繆希雍說不用死了,非常高興,馬上叫人拿來筆和紙,要繆希雍開方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繆希雍卻說:「不用寫,我只問一問,你們這附近有沒有幾歲的小男孩啊?」
  • 貓亂尿怎麼辦?電擊一下就好了!
    「是你們小貓們太蠢。」「也沒那麼矯情吧。」 貓咪並不會無緣無故亂尿,只要你細心觀察,找出它亂尿背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就可以了。一般來說,貓咪亂尿大多是以下這些原因。
  • 三個月柴犬一天尿幾次
    三個月左右大的柴犬尿尿大概一天能尿四五次,有時候柴犬喝的水少或者不熟悉環境,它尿的量和次數也會變少,如果這兩天柴犬尿尿的量和次數不正常的話,柴犬頻繁去小便,但是又尿不出,或是每次只尿一小點,它的腎臟以及泌尿系統很可能有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柴犬排尿少的原因和措施。
  • 兒童無症狀菌尿,該如何判斷?
    嬰兒時期,泌尿道感染男寶比女寶更常見,沒有割包皮的男寶更容易發生。對大童來說,女孩泌尿道感染率高於男孩。因為女孩尿道短,細菌容易固定繁殖,感染風險會相對增加。怎麼辨別泌尿道感染呢?泌尿道感染的表現與小朋友的年齡和具體感染部位有關。
  • 花季少女患免疫性疾病排出「醬油尿」,泉州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亞...
    家住泉州的小娟(化名)在花一樣的年紀卻患上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臉色泛黃,血色素低,還排出「醬油尿」,性命危在旦夕。好在,今年7月初,泉州市第一醫院成立重症醫學亞專科,緊急搶救的同時,啟動一站式診療服務,終於將她從死神手中奪回。
  • 「變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愛尿褲子了,卻存在著「隱患」
    當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這種行為不好,開始改變了做法,摒棄了傳統的把尿方式,卻出現了「變相把尿」,給孩子帶來了更多的不利影響。孩子被奶奶帶後,更愛尿床了糰子1歲時,我因為工作原因把她送到婆婆家住了一段時間,等我忙完工作把糰子接回來住,發現她總是尿褲子。原本晚上會睡整覺,不穿紙尿褲也很少把床尿溼,從婆婆家回來後尿床次數也增加了。
  • 一喝水就想尿和經常喝水卻沒尿,哪個才是腎有問題?
    而有些人,明明喝了很多水,卻長時間沒有尿意...難道他們的腎功能好一點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01.喝下去的水,要多久會變成尿?水向尿轉變的這個過程,正常情況下是30-45分鐘這樣。疾病原因在臨床上,能夠引起尿量減少的疾病有不少,如腎臟功能下降、尿路堵塞等。而病理性的尿量減少又分為:少尿和無尿。如果24h尿量少於400ml則是少尿,突然出現少尿症狀,可能是急性腎功能衰竭。24h尿量少於100ml則是無尿,持續性出現無尿,則可能是尿毒症。
  • 老年人防尿失禁,可練這兩個動作!
    防尿失禁,可練臀橋和縮肛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 閆永吉 尿失禁以老年人更為常見,尤其是老年女性。老年性尿失禁可能造成局部皮膚紅腫癢痛、感染或潰爛,還會使身體產生異味,導致老年人孤僻、抑鬱,影響其社交和睡眠等生活質量。
  • 童子蛋習俗:童子尿煮雞蛋真的可以強身健體?教授:違背自然規律
    小時候吃過水煮蛋,炒雞蛋,煎雞蛋,還沒吃過這童子尿煮的「童子蛋」,帶著好奇,兩塊錢買了一個「童子蛋」。可能是由於沒有吃過的原因,吃了一口就吃不下去了,主要是聞不了那種味道。但是當地的一些女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以前在諸多影視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童子尿」可以當藥引子,還有很多的殭屍片說童子尿可以預防殭屍,減少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