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營銷費用誰最多?大眾財大氣粗,網友:A柱的錢都花在這了?

2020-12-22 砍柴網

來源:言車有徐

說到一輛車的汽車成本,大多數人往往想到的都是從供應商採購的零件以及組裝成本,而關於汽車的營銷費用卻鮮少有人提及。不過,隨著汽車市場逐漸成熟發展,除了產品自身需要有強有力的競爭力之外,品牌、營銷以及渠道等因素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那在車企營銷費用這一塊,哪個車企又花費得最多呢?日前,營銷行業媒體Morketing發布了一份《汽車行業營銷花費榜單》,其中揭示了部分車企/汽車集團在2019年的營銷費用。

大眾最會賣車,豐田不及前者零頭

從這個榜單公布的數據來看,大眾汽車集團(不含奧迪、蘭博基尼)以1620.45億元營銷費用位列第一,本田、戴姆勒則分別位列第二、三名。

根據企業發布的財報顯示,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全年銷售收入達25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4萬億元);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達19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478.77億元),同比增長12.8%。而Morketing指出,若算上奧迪和蘭博基尼,大眾汽車集團集團2019年營銷費用共為1759.49億元,約佔銷售收入的9.1%。而2019年該集團的研發支出比率(研發成本佔銷售收入的百分比)為6.7%,看來該集團在營銷上花的錢要比研發多。

有意思的是,作為另一個全球汽車銷量巨頭,豐田在這方面花費的錢卻不是特別多。從大眾和豐田的2019年年度銷量數據來看,2019年豐田全球銷量達到1074.21萬輛,與大眾1097.46萬輛的銷量,相差不足24萬輛,然而在營銷費用的使用上,豐田竟然不及大眾的零頭。數據顯示,豐田在這份榜單中僅排在第14位,其2019年營銷費用為142.45億元,與大眾汽車集團(不含奧迪、蘭博基尼)1620.45億元的營銷費用確實不足一提,僅達到大眾汽車集團的8.8%。所以說雖然兩者之間的銷量差距不大,但是大眾的營銷費用卻可以高出10倍,花了更多的錢卻沒有拉出什麼太大的差距,由此看來其實用戶對豐田品牌的認可遠高於大眾。

營銷的作用不容忽視

當然,一個車企的營銷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到產品力上,但對於很多買車的消費者而言,他們最開始對一款車的認知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這款車的營銷,比如說大眾車的"高級"、國產車的"厚道"等等。

在國內,還是有不少做得比較好的營銷例子。比如說曾經的廣汽菲克,那句"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的廣告詞可是堪稱經典,不僅活生生地讓jeep在競爭白熱化的SUV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也讓廣汽菲克飛一般地成長起來。就在2016年,迅速獲得市場青睞的廣汽菲克,累計完成銷量179872輛。可以說,那時的廣汽菲克一時風光無兩,同比增長260%的速度讓它成為國內年度產銷增速最快的合資車企。

不過,營銷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好的。還記得當時的寶沃汽車在成立之初,就打出了"BBBA"的稱號,然而BBA這個牌子大家都清楚吧,硬是在上面套上自己名字的寶沃無異於在自取其辱。若說回到破產之前,寶沃這個牌子還有可能與其並肩。可後來就相當於一輛"國產車"的寶沃,明顯就是想靠著營銷"上位",到了這個時候,德國寶沃在消費者心目中就變成了"虛假宣傳",最終只能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不得不說,營銷是賣車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像人家大眾不僅錢花得多而且還非常懂國人,品牌優勢、口碑優勢、技術優勢也讓大眾在國人心中的越來越"神",雖說此前的帕薩特事件讓上海大眾一時之間成為眾矢之的,不過依靠大眾多年以來的口碑以及營銷,這個德國品牌顯然也不會這麼容易被打倒。

小編語

車企每年花在營銷上的費用其實都不少了,很多車企能有今天的成績,除了產品力之外,聰明的營銷方式也是功不可沒。畢竟在如今越發成熟的汽車市場,適當的"包裝"也是很重要的。

相關焦點

  • 車企大鬧B站這一年
    那麼汽車圈也入駐B站將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車企們在B站都掀起了多大的水花?是憑努力一舉成名還是在「小破站」從此銷聲匿跡?這幾期視頻的發布,讓威馬汽車圈粉無數的同時也擺脫了大眾眼中只會造車賣車的刻板印象。剩下這些乘風破浪的車企B站帳號,也一改傳統只會複製粘貼內容的風格,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營銷手段,創作發布贏合年輕人口味的視頻。何為營銷年輕化?
  • 車企大鬧B站這一年_易車網
    那麼汽車圈也入駐B站將近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車企們在B站都掀起了多大的水花?是憑努力一舉成名還是在「小破站」從此銷聲匿跡?混跡B站的車企現狀去年今日,「汽車」還只是存在於B站科技板塊最後一欄的子板塊,雖然短短一年時間裡,「汽車」並沒能擁有自己獨立的板塊,但卻在科技板塊裡一躍升至第七的位置,站在了「黑科技」之上。
  • 6家乳企營銷費用近300億,最高佔比達40%!|營收|飛鶴|伊利金領冠|...
    近日,奶粉圈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各家上市乳企的營收情況,受到不少會員朋友廣泛關注,那乳企取得這些業績背後花費了多少營銷費用?主要用在何處?如何衡量其營銷效率?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伊利、蒙牛營銷費用過百億,哪家乳企營銷效率更高?
  • 哈弗H6撞上貨車,看到A柱很意外,終於知道國產SUV啥水平
    國內最有名的SUV非哈弗系列莫屬,哈弗h6這款車上市多年來銷量一直遙遙領先,已經成為了國產SUV中的銷量霸主。哈弗h6這款車誕生以來一直伴隨著眾多質疑聲,有人誇哈弗h6品質高端,認為能夠打敗哈弗h6的產品永遠只有下一代哈弗h6。
  • 網友:加的錢是強化A柱還是配頭盔?
    「時機」一到你想不火都不行比如上汽大眾帕薩特這段時間想必是又低調不起來了提到「加價」二字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估計是雷克薩斯或日系車但這兩天作為德系車的帕薩特也被曝出2020款車型價格上調!這加的1500-2500元是用來加強A柱的費用?還是說要配一個賽車頭盔?
  • 「透明A柱」能解決盲區問題,為何沒車企用?網友:都精著呢!
    「透明A柱」能解決盲區問題,為何沒車企用?網友:都精著呢!對於開車這件事情,在新手的眼裡面開車很難,在路上行駛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最關鍵的是還要時刻提防著那些肆意行駛的非機動車。相信這點大家都有經歷過,A柱這個東西在直線行駛的時候還不算有什麼麻煩,但是在轉彎或者是掉頭的時候,可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有不少車主因為看不到盲區裡面的人,結果就發生了車禍!對於A柱盲區問題,有不少車主都想要解決,不過在國外就有一個牛人想出來了一個叫做「透明A柱」的辦法。
  • 車企2020銷量目標:雷克薩斯/紅旗大躍進,大眾/豐田很自信
    那麼,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接下來的三個季度,車市能否得到好轉,車企全年的銷量「小目標」還能否如約實現,想必是業界最關心的問題。而我們感興趣的,則是這些車企能否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頂住壓力,逆勢突圍,順利完成既定任務。當然,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考驗的是一家車企、一個品牌全方位的體系能力。
  • 複製大眾的自主車企,能否在印度逆襲鈴木?
    中國車企正在「複製」大眾事實上,自主車企有此行動並不是不無道理,正如上文所說,近兩年的車市環境不甚景氣,去年乘用車全年產銷量分別下滑了9.2%和9.6% ,已經連續第二年迎來下降。耐人尋味的是,和印度市場一樣,中國汽車市場的航向也開始偏向SUV領域,從2008年即開始呈現上升趨勢的SUV,最終實現了對微小型車的反超。當時,SUV領域被稱為「神車」的是來自大眾汽車的途觀。憑藉更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的優勢、TSI+DSG出色的營銷和推廣以及同級別「開創者」之一的身份,途觀一路走上神壇。
  • 盤點:2019年這些車企想忽悠消費者 結果自己成了笑話
    盤點:2019年這些車企想忽悠消費者結果自己成了笑話原創汽車天涯我要分享所謂產品是船,營銷是帆,在網際網路時代這句話尤為精闢,即使你船再好,沒有帆,也寸步難行,因為優秀的船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要想贏得眼球,可謂是難上加難,有些車企玩著玩著,就玩錯了方向,玩成了笑話。
  • 大眾和福特突然宣布「牽手」,給國內車企帶來哪些啟示?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集團戰略負責人ThomasSedran也補充道:「為了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且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通過戰略聯盟來提升業務的靈活性是極為重要的。通過此次與福特汽車的潛在的合作,將提升雙方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而這也正是大眾汽車集團2025戰略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當然這對於消費者而言,同樣也是喜聞樂見的。
  • 上半年新車最多的"車企"竟然是LEGO?
    上半年新車最多的"車企"竟然是LEGO? 2019-07-09 08:24 來源: 90君 艾瑞巴蒂~小夥伴泥萌吼呀。
  • 呼吸機讓人活,讓車企死
    [導讀]疫情當頭,車企還是轉戰口罩靠譜。疫情當頭,車企紛紛轉產醫用防護物資。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就是國民神車「五菱宏光」那一家車企,先是轉產了口罩。如今,更多車企都在努力轉產呼吸機。車企動念轉產呼吸機,一方面是疫情需要,另一方面也有些技術的考慮。兩大行業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都比較依賴電子和氣體力學。並且,汽車企業有強大的購買能力和遍布全球的供應鏈,能夠快速獲得所需要的零部件。核心的核心是,車企不停工,只要是機器在轉,工人就有工作,不至於大規模失業。至於是生產口罩、螺螄粉還是呼吸機,這不重要。
  • 車企圈粉 「喜新厭舊」 「她本位」、跨界營銷、玩文創、當紅流量...
    足夠敏銳的品牌早早卸下「高冷」面具,各出奇招:「她本位」、跨界營銷、當紅流量代言人……層出不窮的「圈粉」玩法,到底能否成功搶佔年輕人的心?  不同於新銳品牌的輕車熟路,對於傳統車企來說,轉換成真正的「用戶思維」仍是一件挑戰與機遇共存的事情,從目前情況來看,努力已有成效。  當然,「圈粉營銷大戰」一旦拉開序幕,日漸擁擠的賽道上就難免噱頭橫飛。
  • 精彩,原來車企也講究品牌大作戰!
    「雙車戰略」代表品牌:本田、豐田不少外資車企都會和兩家自主車企合資,比如說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就是本田在國內的兩家合資公司。拿本田舉例,「雙車戰略」的意思就是同一款車既在東本賣,也會在廣本賣。比如東本的CR-V和廣本的皓影;東本的UR-V和冠道等等,都是我們所說的同一款車的代表。
  • 大眾「蛋騰」化身機器貓,大眾造車史上最大膽的設計,當皮球踢?
    科技日新月異的前提之下,各家車企也應該使出渾身解數,才能夠在市場上立足,隨著消費者的眼光與日俱增,個個都處於挑剔的眼光之下,所以車企必須拿出看家本領,才能夠吃下這一塊大肥肉。雖然去年大眾帕薩特在中保研的測試之下撞斷A柱,並且安全氣囊跑偏,在整個25%的偏置測試中,成績單非常不好看,但是大眾的減配成風並沒有受到影響,在國內還是有很多人吃這一套。大眾汽車進入我們國內,有光環效應也有第一效應,在打造車型方面也會逐漸完善。最近有網友看到大眾有這麼一輛憨態可掬的小藍車,瞬間把心都花了。
  • 路虎抗議江鈴陸風模仿極光 網友批自主車企不爭氣
    原標題:路虎抗議江鈴陸風模仿極光 網友批自主車企不爭氣 捷豹路虎執行長Ralf Speth對此表示,中國出現這種抄襲現象令人極為沮喪,這是不允許發生的。智慧財產權歸捷豹路虎所有,如果破壞智慧財產權,就是違反全球適用的國際規範。   不過,據媒體報導,陸風方面也給出了回應。其表示,X7是江鈴控股獨立自主開發的中高端SUV,至於說像誰,那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作為負責任的自主車企,經營活動在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業規範的約束下是不容置疑的準則。
  • 紮根海外最成功的四家自主車企,誰會帶領中國品牌稱霸世界呢_易車網
    隨著我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有些車企已經將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並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麼你是否知道哪些車企已經在海外站穩了腳跟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看下在海外市場紮根的中國企業TOP4。
  • 帕薩特30年前碰撞測試圖片曝光,撞壞A柱不 計其數,看完就知道了
    作為上汽大眾旗下B級車之一,帕薩特在我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一直不錯,口碑也不錯,曾一度成為大眾的銷售支柱。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2019年的一次碰撞測試讓帕薩特和上汽大眾都跌入了神壇。帕薩特的 a柱在碰撞測試中直接撞斷,呈90度的直角,此次碰撞測試讓帕薩特的銷量同比下跌了60%。
  • 車企進軍零食界,廣汽三菱把營銷玩出了新花型
    今年以來,車企的營銷手段越來越「出圈」,比如長城汽車就以「動物園」式命名,讓新車自帶網紅氣質;還有「人民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的口號,讓五菱成為了熱搜榜的常客。而就在最近,又有一個汽車品牌帶來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破圈營銷」。
  • 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任雲專訪
    【太平洋汽車網】2020成都車展已隆重拉開序幕,各大廠商紛紛祭出看家本領,究竟誰能俘獲車友們的芳心呢?太平洋汽車網在車展現場對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市場營銷高級總監任雲先生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