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內光政:日本投降的關鍵人物,罪行累累的侵華戰犯卻被無罪釋放

2020-12-22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

米內光政:日本投降的關鍵人物,罪行累累的侵華戰犯卻被無罪釋放

1880年3月2日,米內光政出生於日本巖手縣盛岡市。由於家中破產,幼年的米內光政當過報童,送過牛奶。1901年(21歲),米內光政從海軍兵學校畢業,曾參加日俄戰爭。1911年(31歲),米內光政從海軍大學畢業,1915年任日本駐俄羅斯大使館武官補佐官。

1924年(44歲),米內光政回國,出任戰列艦的艦長。一年後,米內光政晉升海軍少將,先後出任聯合艦隊第二艦隊參謀長,第一外譴艦隊司令官。1930年(50歲),米內光政晉升為海軍中將,任朝鮮鎮海要港部司令官。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米內光政出任駐中國的第三艦隊海軍司令。

這時,日本陸軍陷入到「統制派」與「皇道派」之爭。「統制派」強調陸軍的等級紀律,以英美為敵;「皇道派」主張尊皇,以蘇聯為主要敵人;兩派爭鬥激烈。

1936年2月26日(56歲),「皇道派」青年軍官發動兵變,刺殺了兩名前首相,震驚日本。但兵變沒有得到天皇的支持,最終兵敗。從此「皇道派」受到打擊,「統制派」控制了陸軍,進而控制政府,走向了軍國主義的道路。

這場兵變中,米內光政率領海軍封鎖了東京港口,炮轟叛軍陣地。米內光政因為鎮壓叛亂、保護天皇有功,升任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二·二六事件)

1937年(57歲),米內光政擔任海軍大臣。日本陸軍的東條英機等人,極力主張聯合德國打英美。米內光政反對說:「你們陸軍說要跟老美打架,可是又不能遊過太平洋,到頭來還不是我們海軍當炮灰?」

於是陸軍諷刺他為「金魚大臣」,中看不中用。米內光政也很死了陸軍,連陸軍的髮型也被他說成是「外國囚犯頭」,還公開揚言:「我們海軍在大洋上劈波斬浪,你們只會在土裡打滾,土掉渣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此事與海軍無關,米內光政並不主張擴大戰事。但不久淞滬會戰,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遭到攻擊,米內光政就改變了態度。他極力主張進攻上海,並派出軍艦對杭州等地進行轟炸。

他公開聲稱:「事態不擴大主義已經消滅了,打到南京去,海軍將做應該做的一切。」於是,侵華戰爭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1938年,他派出軍艦,協助陸軍攻佔廣州,再佔領了海南島。

(米內光政)

1939年,陸軍大臣就提出了加強日、德、意三國防共協定的方案。但是米內光政認為如果同德國締結同盟,那將有誘發日美戰爭的危險。不想讓日本捲入危險之中的米內光政便聯合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堅決反對這一提案。在內閣會議上,雙方爭論達70餘次,陸海軍出現了嚴重對立的局面。

1940年(60歲),米內光政就任日本首相。日軍陸軍提議建立日、德、意三國防共協定,米內光政認為這將導致日美戰爭,與本五十六、井上成美堅決反對。雙方在內閣會議上,爭論達70餘次,陸海軍出現了嚴重對立。

最終,陸軍故技重施,陸軍大臣畑俊六宣布辭職,但不安排人接任。根據法律,海陸軍大臣必須是現役軍人,米內光政無法找到合適人選,只能辭職垮臺。

辭職後的米內光政,返回家中。繼任首相近衛文麿,立刻與德意結盟,成立了軸心國。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隨著戰線的不斷拉長,日軍中途島海戰失敗,日軍節節敗退。1944年(64歲),日本天皇重新啟用米內光政,擔任海軍大臣,組成陸海軍聯合內閣。米內光政重新上臺後,心知肚明日本必敗,更多考慮要如何體面地結束戰爭。

主和的米內光政申明「能早一天媾和就早一天結束戰爭」,怒斥主戰派是在把日本帶入窮途末路。面對爭論,日本天皇舉棋不定。

1945年8月,美國接連丟下兩顆原子彈,150萬蘇聯紅軍攻入東北,在米內光政的堅持下,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陸軍大臣阿南惟幾為此憤然自殺,留下的遺言:「務必斬殺米內光政」。

(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後,米內光政主動走進監獄認罪,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他成了證人,指認了包括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等人的罪行,但也為當過侵華日軍總司令畑俊六維護,使其逃過了絞刑。

他作為「美國的朋友」,被美國人稱為「和平大使」。最後,美國不顧中國的指控,將其無罪釋放。

1948年4月20日,米內光政病逝,得年68歲。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54篇作品,營員「慕和」的第43篇作品)

相關焦點

  • 蔣介石與人民為敵,無罪釋放日本甲級戰犯岡村寧次,是我中華奇恥大辱
    在1945年8月15日的深夜,侵華日軍華北方面的、最高司令長官岡村寧次,突然接到了一封來自東京路第68號的密電。日本天皇在密文中明確表示,日方已決定向中方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甲級戰犯武藤章,在東南亞屠殺41萬人,在我國也犯下累累罪行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的大部分戰犯都得到了應有的審判。這裡面有七名甲級戰犯,所謂甲級戰犯,顧名思義就是最高級別的戰爭犯罪人。這七名甲級戰犯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最終他們也得到了應有的審判,九泉之下的中國人也能瞑目,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日本甲級戰犯武藤章的故事。
  • 二戰日本投降後,日本甲級戰犯在哪裡,受到了怎樣的處罰?
    反法戰爭結束後,你知道日本的甲級戰犯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嗎?真相令人痛快!1945年,這是有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日本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全面戰敗,並且在同年的八月份裡,發布了投降聲明。還在這一年裡,遠東方面的軍事法庭正式下令批准逮捕日本28名侵華戰爭的戰犯,並進行審判。
  • 新中國成立後,最後被特赦的3個日本戰犯是誰,都犯過什麼罪行?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了無條件投降,自此也正是標誌了世界第二次大戰的正式結束。當然了在抗日戰爭中,有許多的日本俘虜被我們關押著,而其中許多日本的士兵則是被陸續遣送回國,還有一批罪大惡極的戰犯並沒有馬上被釋放,因為這些人在侵華戰爭中犯下了許多的罪行,當然了後來也陸陸續續的被釋放了。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後,最後一批被特赦的3個日本戰犯是誰嗎,他們都在中國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 國家檔案館公布第六個日本戰犯船木健次郎侵華罪行自供(圖)
    7月8日,國家檔案館網站公布了第六名日本戰犯船木健次郎(Funaki Kenjiro)的侵華罪行自供。船木健次郎1897年生於日本富山縣,1937年12月被派往中國東北,隨後又被派到朝鮮,1945年6月任第137師團第375聯隊大佐聯隊長,1945年8月15日被蘇聯紅軍俘虜。
  • 米內光政:敦促日本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末代海軍大臣
    米內光政是日本海軍最資深將領之一,其出任日本內閣海軍大臣屆數之多且時間之長,在日本海軍將領中無人能出其右,他既是日本啟動全面侵華戰爭時的海軍大臣,也是日本無條件投降時的末代海軍大臣,他曾堅決反對與美國開戰,也曾堅決反對實施本土決戰的主張和叫囂,他還是敦促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最主要的勸誡人。
  • 侵華日軍的首領岡村寧次,為何在日本投降後,沒上軍事法庭
    岡村寧次,侵華日軍的主要帶領者之一,多次對八路軍和敵後根據地進行殘酷掃蕩,燒殺擄掠,幹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情,犯下累累罪行。可是為什麼他明明被列為戰犯,卻還是可以躲過軍事法庭的審判呢?  事實上,二戰戰犯審判中,以東京審判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可以說對二戰中的日本甲級戰犯的審判主要就是這一場。可是美國作為牽頭人,他們主要針對的是發動珍珠港偷襲和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戰犯。  岡村寧次沒有參與太平洋戰爭,他的主要軍事犯罪活動都是集中在中國大陸,所以美國人沒有堅持從中國引渡他。
  • 日本戰犯梅津籤署日本投降協議,為何沒絞死他?美國背後搞鬼
    梅津美治郎是二戰後日本甲級戰犯,在侵華戰爭中罪行累累,雙手沾染了中國人民的鮮血,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死硬」軍人 。梅津美治郎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從小被灌輸了軍國主義思想,畢業後,22歲時參加了日俄戰爭。(梅津美治郎)隨著一步步升遷,梅津美治郎在1940年晉升為日本陸軍上將,1944年7月任陸軍參謀總長。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一個月後,梅津(梅津美治郎簡稱,下文同)代表日本天皇、政府和參謀本部,在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了投降書。
  • 民國頭牌律師,執意為岡村寧次做無罪辯護,不惜眾叛親離
    文|書生抗日戰爭勝利後,很多原本罪該萬死的日本戰犯由於各種原因逃過了懲罰,最讓人憤怒的是侵華日軍陸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竟然被無罪放回了日本。岡村寧在中國策劃了五卅慘案、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一手推動了日本侵華的進程。全面抗戰爆發後,岡村寧次出任日本第十一軍中將司令,率軍進攻武漢、湖南等中國腹部,不久又升任華北方面軍總司令,並被晉升為大將軍銜。
  • 姜廷玉:同盟國對日本戰犯的正義審判與缺憾
    法庭最後判決:「田中軍吉與向井敏明、野田毅,在侵華戰爭期間,共同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各處死刑。」1948年1月28日,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軍吉被押赴南京雨花臺刑場、執行槍決。「殺人狂」酒井隆和「掠奪狂」磯谷廉介在南京審判中也被送上了斷頭臺。 南京審判也留下了歷史的遺憾,這主要表現在對戰犯岡村寧次的無罪釋放。
  • 1946年,侵華日軍戰犯酒井隆為何被「克日執行」
    酒井隆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長期充當急先鋒,策劃了多起侵略陰謀,罪行累累。抗戰勝利後,酒井隆是中國軍事法庭第一個被提起公訴和審判的戰犯,也是第一個被執行死刑的戰犯。酒井隆被判處死刑後,蔣介石為何下令「克日執行」?這一點長期以來未引起關注。二戰結束後,國際社會對德意日戰爭罪犯展開了大規模審判。
  •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批示:這個戰犯必須槍斃,拒絕任何人說情!
    日本投降後,針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工作也隨即展開。 除了大家熟知的東京大審判之外,中國也成立了南京國防部戰犯審判軍事法庭,像南京大屠殺的元兇谷壽夫、「百人斬」野田毅、向井敏明等人,都是在這裡被審判的。
  • 一段被湮沒的歷史:中國人是怎樣審判日本戰犯的
    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轉折點,德國逐漸敗退,於是英國政府召集九國政府一起商量戰後如何審判戰犯。當時,中國駐荷蘭公使金問泗參加了這個會議。在討論審判戰犯的基本原則時,金問泗代表中國提出了我們的嚴正立場。他指出,其他各國審判德國法西斯是從德國發動戰爭的那一年開始的,而我們中國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受到日本的侵略,所以日本侵華戰爭罪行的調查期限應該從1931年算起。
  • 日本戰犯歸國後,現狀如何?
    編輯:小馬 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在我國國土上犯下了無數人神共憤的罪行,然而直到現在日本政府仍然拒絕為他們對東亞各國人民造成的嚴重傷害而道歉
  • 中央檔案館公布日本戰犯中井久二罪行自供提要(圖)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中央檔案館23日公布了日本戰犯
  • 銘記歷史 警示未來:讓日本戰犯「由鬼到人」
    8月15日,高橋在朝鮮的一座山上聽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非常高興」——戰爭終於結束了,可以回日本與家人團聚了。 高橋所在的部隊當年9月投降。高橋先是被送到西伯利亞過了5年戰俘生活,1950年7月,依據《波茨坦公告》、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遠東軍事法庭有關處理二戰戰爭罪犯的規定和中蘇有關協定的條款,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開始接收由蘇聯政府移交的日本戰犯,高橋就在其中。
  • 板垣徵四郎:戰敗被處絞刑償還累累血債
    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板垣擔任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繼續參與侵華戰爭的指揮事宜,並對日本侵略軍在中國解放區的暴行負有責任。1941年晉升大將,調任日本朝鮮軍司令。1943年任最高軍事參議官。 1945年4月,板垣徵四郎出任總部設在新加坡的第七方面軍司令,指揮日軍在荷屬東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同盟軍作戰。
  • 被蘇聯移交給中國的日本戰犯 從地獄來到了天堂
    談到改造日本戰犯,就不得不說一下撫順戰犯管理所。這個地方原來是「遼東第三監獄」,20世紀50年代後被改造成國內外戰犯的監獄。從1950年7月至1975年3月,這裡先後關押975名日本侵華戰犯,這裡面有赫赫有名的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等71名偽滿洲國戰犯,354名國民黨戰犯。
  • 日本投降時,擔任海軍三長官的將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而當時正在擔任日本海軍三長官的將領都分別是誰呢,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參加過對馬海戰,後於1936年升任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第1艦隊司令。
  • 岸信介:為何日本不承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是他影響著日本政壇
    正是岸信介,和他的親密好友,日本第40任首相東條英機。 這兩個惡魔在日本戰敗後命運完全不一樣。1948年12月,東條英機在東京審判席上也被定義為甲級戰犯,以他為首的七名甲級戰犯最終被判以絞刑,結束了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