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塔:戰鬥天使》是一部美國的科幻動作電影,由勞勃羅裡葛茲所執導,羅莎薩拉查、克裡斯多夫沃茲、基安強生等人主演。電影是改編自木城幸人的日本漫畫《銃夢》,從故事的開頭到結局皆是賽博龐克的風格。
故事背景是設定在未來世界的26世紀,地球正受到一座空中之城薩雷姆給統治,一位合成人醫生Dyson Ido,在廢墟場撿到一個喪失記憶的合成人,將它的身體組裝和修復好,並將她取名為阿麗塔(Alita)。在一日晚上,阿麗塔以為Dyson Ido醫生晚上偷偷外出是要傷害其他女性,跟蹤後才發現原來他是賞金獵人,專門獵捕違法犯紀的壞人!
日本漫畫只要將其搬上大螢幕,翻拍成好萊塢的電影,往往都會大大的踢到鐵板,從過往的紀錄來看,幾乎沒有一部作品是成功的,像是2009年《七龍珠:全新進化》、2017年《死亡筆記本》、2017年《攻殼機動隊》,評價幾乎是一片悽慘,負評如潮水般的不斷衝來,甚至即將在今年5月上映的《名偵探皮卡丘》,還沒上映就被網友給一陣唱衰,畢竟要以西方人的視角,去完整拍出東方日本人的核心精髓,還是有點像是外行人在看熱鬧般的,只能學其皮而無法學其骨,所以這次得知要翻拍木城幸人《銃夢》日漫時,心中多少期待度會受到些影響。
《阿麗塔:戰鬥天使》是改編自《銃夢》前四集的單行本漫畫(總共9集),漫畫的1、2集為故事的核心,3、4集帶入死亡球(Motorball)的元素,電影幾乎沒做任何的增修或更動,世界觀的設定也都是按照日漫的核心在走,是一部十分忠於原著的電影,不過畢竟要將4本多達200多頁的漫畫內容,濃縮進2小時的電影故事中,勢必得做一些取捨和刪減,許多劇情的連貫或轉折,都因此而被省略,劇情的發展也顯得過於理所當然且較無說服力,甚至連故事所要探討的議題,人與合成人之間界線的問題,都被蜻蜓點水般的簡單帶過了。
《阿麗塔:戰鬥天使》不愧是詹姆斯·卡梅隆御用的3D技術團隊WETA來拍攝,許多人像的動態捕捉和CG動畫的搭配,都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即使身為合成人的艾莉塔與真人同框演出之下,也完全不會顯得突兀,甚至逼真到比真人更像人,連臉上的毛細孔和紋理都能清楚易見!但一定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艾莉塔的眼睛會這麼大顆?難道不會顯得很突兀或讓人出戲嗎?其實這背後的人物設定是有原因的。
《阿麗塔:戰鬥天使》在視覺技術的展現上,實在是過於上乘,不管是打鬥追逐的動作戲,還是競逐死亡球的橋段,都因為畫面逼真且真實的呈現,讓電影的精彩程度在無形中上升了好幾個檔次,更使觀眾易於沉浸在那一幕幕爭奇鬥豔又眼花繚亂的視覺盛宴上,而瑕不掩瑜的不去追究故事細節的大而化之,不管是阿麗塔和博士的親情建立,還是阿麗塔和雨果的情感鋪陳,甚至是她內心的成長和變化,都能笑笑的忽略這些缺失。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賽博朋克風格也是一大亮點,雖然已經有許多電影都是以此作為故事的背景設定,不過此片並不因此顯得老梗或讓觀眾視覺疲乏,而是在這看似高科技,低生活的面貌之下,蘊藏著許多巧思的彩蛋安排,假如有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導演已經不斷地在畫面中鋪陳未來即將開拍第二、三集的梗,即使在文戲上較少提及,但也因為博朋克獨特的視覺氛圍,讓故事不自覺的帶上反烏託邦和人類道德定義的帽子。
《阿麗塔:戰鬥天使》是一部標準的商業大片,身為編劇之一的詹姆斯·卡梅隆完全了解觀眾想要看什麼,將最令人熱血沸騰的戲碼,一幕接著一幕的全部塞入故事中,縱使文戲上的鋪陳稍嫌單薄,許多細節也被粗糙帶過,但身為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阿麗塔:戰鬥天使》絕對是接近滿分的佳作,不僅讓老漫迷們看得大呼過癮,更是使沒看過原著漫畫的人也能津津樂道,接下來只能靜待續集的到來,來解答電影結尾所留下的巨大伏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