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三尺講臺上溫柔的聲音,春風般親切的笑容,散發著女性特有的溫柔與親和;一襲鮮紅的志願者制服,堅毅的眼神,挺直的腰杆,展現著軍人的風採;生動細緻地講解,體現著專業與嚴謹的教學態度。她就是2020年「銀智紅情」項目志願者之一,上海市志願者先進個人,楊浦軍休中心三所現年66歲的軍休幹部黨員徐斌同志。
1
「退休後希望能多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2020年10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指示,楊浦軍休中心三所的軍休幹部徐斌同志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報名參加由上海市民政局組織的老年知識分子到貴州省開展的智力援助行動—「銀智紅情」志願者項目,並於10月22日至11月20日在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對口支援工作。
「退休後希望能多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徐斌笑著說,這已不是她第一次參與扶貧支援項目了。徐斌退休前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管護師,一直從事臨床及教學工作。主要在胸外科、婦產科、麻醉科等科室工作,具有豐富的外科臨床護理經驗及教學經驗。曾多次主動參與扶貧幫困工作。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徐斌第一時間主動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抗震救災醫療隊,在一天十幾小時高強度工作狀態下連續作戰十個月,從不叫苦叫累,單位曾考慮給她立功,但當她得知名額有限時,又主動請求領導將機會留給更需要的人,「我已經獲得國家和部隊的很多幫助了,把機會先留給別人吧」。2017年,她也曾代表楊浦軍休中心主動報名並率先成為滬滇首批「雲海銀暉」志願者,也是其中唯一一名軍休幹部,並獲評上海市志願者先進個人。
2
「希望能幫助學生成為高水準、能到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
山海情相連,軍休再出發。此次「銀智紅情」對口扶貧項目,徐斌的任務是充分利用自己在護理領域的專業技能與教學經驗,以「傳、幫、帶、教」的方式,為正安縣中等職業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提供教育指導,以期提高當地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滬黔兩地協同發展。
聽課、記錄要點、了解教學進度、研討教學方案......到校的當天,徐斌就已迅速進入角色,參與到受援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她將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結合自己多年臨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真實案例,向學生們進行耐心深入地講解,並介紹目前最前沿的護理方式,開拓思路。「我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與臨床經驗,能幫助學生了解醫學的基礎與發展,養成醫學思維,將來能成為高水準的、能到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徐斌說道。日常教學外,徐斌還利用課餘時間積極與當地教師就教學方法進行切磋和交流。
「徐老師的課生動有趣、乾貨滿滿,能把枯燥的課程講得生動具體而且很容易理解,我們超級喜歡徐老師。」徐斌的課得到了當地學生的高度評價,課上個個聽的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一個知識點。
除了對當地教師和學生的護理學進行交流和教學外,徐斌還就急救方面「黃金四分鐘」進行交流學習,傳授急救實用技能。用理論知識與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將自己的經驗、技術分享給當地同行。「徐老師的講課,層次鮮明、內容豐富、還具有超前性,很好地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我們當地教師很多啟發。」徐斌的講課獲得了正安職校護理系主任的高度評價。
3
「困難肯定是有的,我是軍人,這沒什麼」
面對有限的教學資源,數千名學生求知的眼神,示範教學、經驗交流、現場實訓……徐斌一周的工作排得滿滿當當,許多課程從決定課題到講課僅有四天,中間還要聽課、備課、課後總結,有時備課、查資料就忙至夜裡三四點鐘,一早起來還得照常聽課。山裡網絡信號不好,查找資料異常困難。為了更好地備課,她只好每天早晚跑操場上「蹭網」查找資料,常常一站就是兩三小時。遇到停電,為了不耽誤備課,就只能在寢室裡打著手機照明,直至電量的耗盡。山地潮溼不便,天天辣椒下飯,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艱苦環境,徐斌同志毫無怨言,她笑著說:「山區的設施條件比較落後,困難肯定有的,我是軍人,這沒什麼」。在山區教師宿舍,無論秋深霜重還是人靜夜闌,徐斌同志的書桌前始終亮著不眠的燈。
據悉,「銀智紅情」扶貧支教項目牽動著貴州人民的心,徐斌的事跡也感動了當地媒體,紛紛上門採訪報導。遵義新聞聯播、貴州日報分別以《餘熱光輝找黔北,智力幫扶潤山鄉》《山海情相連「銀智紅情」再出發》為題進行專門報導,對軍休幹部徐斌及其他支教志願者們積極投身扶貧支教事業,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予以了高度的肯定。
資料來源:楊浦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原標題:《楊浦區丨「我是一名志願者,更是一名退役軍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