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約2400字,讀完約5分鐘,如果您暫時沒時間,建議先收藏哦)
唐溫如,是元末明初人。
可能您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
但他寫的《題龍陽縣青草湖》,您肯定讀過。
這首詩寫得很美,令人痴迷。
但詩人的感情藏得非常深,很難讀懂。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我們今天探討這個問題:詩人的清夢,到底指什麼?
我們仔細來讀。
1、西風吹老洞庭波西風,指秋風。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秋風勁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許多。
這一句有兩個關鍵詞。
(1)老
洞庭湖的水會老嗎?
顯然不會,這是把洞庭湖擬人化了。
其實是詩人認為自己已經老了。
那麼,詩人為什麼要把洞庭湖擬人化?
因為要引出下文的「湘君白髮」。
我們後文再講。
(2)洞庭波
這是用的典故。
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是這樣描述湘君出場的情景: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秋風和洞庭波,這兩個物象同時存在,是為湘君的出場做鋪墊。
我們來看下一句。
2、一/夜湘君白髮多這句話字面意思:一/夜之間,湘君也增加了很多白髮。
(1)湘君到底是誰?
我們要先講一個神話故事。
傳說,舜帝的二個妃子娥皇、女英千裡尋追舜帝。到君山後,聞舜帝已崩於蒼梧之野,二妃抱竹痛哭,流淚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就是「斑竹」,然後二人投江而死,葬在君山。
後人把舜帝稱為湘君,把娥皇、女英都稱為湘夫人。湘君和湘夫人都是湘水之神。
(2)這就很奇怪了:既然湘君是湘水之神,為什麼還會有白髮呢?
我們知道,如果某個人一/夜之間生了很多白髮,一般都是因為心裡非常愁苦。
那麼湘君有什麼愁苦?
我們還是要回到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來。
屈原這首詩的題目雖為「湘夫人」,但主人公是湘君。這一天,湘君按照約定去和湘夫人會面,但始終沒有等到湘夫人的到來。
這就是湘君愁苦的原因。
(3)那麼,詩人為什麼會寫湘君愁苦呢?
我們已經知道,「老」是指詩人覺得自己老。
那麼「一/夜白髮」顯然也是指詩人,而不是指湘君。
這是借喻的手法,詩人用湘君來比喻自己。
所以,詩人寫湘君很愁苦,其實是說詩人內心很愁苦。
(4)詩人為什麼會愁苦?
這首詩其實並沒有告訴我們。
但詩人既然用「湘君」來比喻詩人,那就說明詩人的愁苦和湘君有相似之處。
而湘君是因為沒有等到湘夫人而發愁。
說明詩人也在期盼一件東西(或事或人),而且也沒有等到。
大家看,前兩句的隱含含義是:詩人在期盼一件東西(或事或人),但沒有等到,所以心裡很愁苦,一/夜之間增加了很多白髮。
那麼,詩人究竟在期盼什麼呢?
我們繼續看下兩句。
3、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兩句的字面意思是:喝醉後不知道天空在水的下方,滿船的清夢好像壓在星河上。
(1)詩人為什麼會醉?
很多人這樣解釋,詩人坐在船上欣賞美景,怡然自樂,所以喝醉了!
這是胡說!
詩人心中滿滿的都是愁苦,哪來的怡然自樂?
這裡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詩人愁上心頭,借酒澆愁,然後喝醉了。
(2)詩人的清夢是什麼樣的?
清夢,就是美夢。
詩人很形象地描述出來了:
滿船,說明很多;
壓,說明夢的份量很重、很真;
星河,說明比星河還美。
簡單點說:詩人喝醉之後做了一個夢,這個夢很美很真。
這首詩,其實就講了這麼多內容,我們先來理一理。
4、全詩脈絡梳理(1)首先,詩人感覺自己已經老了;
(2)其次,因為期盼一件事或者人,但是沒等到,所以詩人這一/夜很愁,感覺白髮又增加了不少;
(3)結尾,詩人只能借酒消愁,結果喝醉後,做了一個很美很真的夢。
這就是整首詩告訴我們的內容。
看完我的分析,大家是不是特別好奇:詩人到底做了一個什麼夢?詩人心中為什麼而愁?
我們肯定要查到答案,否則,怎麼能說讀懂了這首詩呢?
5、詩人到底做了一個什麼夢?我們要先確立一個觀點:
詩人的愁,是因為期盼某一件東西而沒有得到;那麼詩人的清夢,就是這件東西在夢中得到了。
因為夢由心生,心裡特別牽掛的事,往往更容易入夢。
大家對這個觀點應該不會有異議吧。
因為只有這樣,這個夢對詩人來說才能稱得上美好。
所以問題就只有一個:詩人為什麼而愁?
這首詩裡面找不到答案。
在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也找不到答案。
雖然《九歌.湘夫人》中也講到湘君做了一個夢,但是這個夢就是和湘夫人相遇,這和我們推斷的結果是一致的。
而史書上,對唐溫如又沒什麼記載。
我只能去查他的其他作品。
果然,在他的《澄碧堂》這首詩中發現了端倪。
我節選四句話:
沅湘有脈通神州,乾坤無根元氣浮。青天在下水在上,鑄出一片玻璃秋。
這四句話我大致翻譯一下:
沅江和湘江與大河連通,所以能通往九州;天地沒有根基,導致元氣上浮;青天現在在水的下方,秋色看起來好像水晶一樣美好。
為什麼我覺得這四句話能夠解答我們的疑問?
有幾個理由:
(1)青天在下水在上。
看到了吧,這句話和「醉後不知天在水」有異曲同工之妙。
(2)沅湘有脈通神州。
沅江和湘江如果要和大河相通,恰好就得經過洞庭湖。
這該不是巧合吧?
(3)秋。
連季節都是一樣的。
(4)鑄出一片玻璃秋。
玻璃,指水晶,就是美好的事物。
青天在水下,看起來依然非常美好。
你們看,這和詩人的清夢多麼相似。
所以,我確信這四句話就是在寫洞庭湖。
那麼這四句話有寫詩人為什麼而愁嗎?
還真有。
就是這句「乾坤無根元氣浮」。
我在前面翻譯的時候,把乾坤翻譯成的「天地」,事實上,「乾坤」還可以表示國家。
如果我們把「乾坤」翻譯成國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國家沒有根基,導致元氣上浮。
你們看懂了嗎?
這個「元氣」大有文章,那不就是指的元朝嘛!
國家沒有根基,所以元朝朝廷才能統治神州。
這和上一句的「沅湘有脈通神州」形成呼應。
現在,大家都應該很明白了吧。
詩人心中之愁,是南宋滅亡之愁!
還有一個重要佐證:這首詩的題目「澄碧堂」三個字,就是南宋皇宮裡的一個堂。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豁然開朗?
詩人的清夢就很好解釋了。
詩人的清夢是:夢到了南宋故國,或者夢到了南宋已經復興。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謝謝您的耐心閱讀。
我是沉於古詩,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