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幻想」曾被翻譯為「太空戰士」,這些讓人笑尿的臺灣譯名你...

2021-01-09 178ACG

同樣的作品流傳到中國大陸以及港臺地區時常常就會出現多個不同的譯名,有些名字大同小異,而有的譯名則天差地別,甚至翻譯得連親媽都不認識,尤其是臺灣譯名,在大陸朋友看來,可以說是非常奇葩了。

笑尿!動漫遊戲影視作品中的奇葩臺灣譯名:

「最終幻想」,臺譯「太空戰士」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最終幻想」系列了,原名「Final Fantasy」,直譯過來也就是「最終幻想」,結果臺譯整了個「太空戰士」。至於原因,知乎上有人解答過,說是當時翻譯的人覺得這款遊戲天上天下的打來打去,所以就叫太空戰士……當然現在也都是用最終幻想了。

「中華一番!」,臺譯「中華小當家」

「中華小當家」不會讓大陸觀眾們覺得違和那是因為我們從一開始就接受了這個名字,但事實上,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特別奇葩。

在臺灣播出時為了照顧贊助商「統一企業」,所以用了公司產品名稱,比如主角劉昴星被翻譯作小當家(小當家乾脆麵),女主角趙梅麗-嘟嘟(滿漢嘟嘟好小香腸),及第師傅-及第水餃。真是一手好軟廣!

「尼爾 機械紀元」-「尼爾 自動人形」

這個遊戲在大陸其實沒有官方譯名,只是網上用的最廣泛的一個名字是「尼爾 機械紀元」。官方繁體中文版是由臺灣那邊翻譯的,就是「尼爾自動人形」,這濃濃的機翻風,該怎麼吐槽好呢?

「黑子的籃球」,臺譯「影子籃球員」

好吧,黑子確實是個沒有存在感的影子。這翻譯的……確實是沒毛病!

「史密斯夫婦」,臺譯「史密夫大戰史密妻」

喂喂,這個譯名會讓人想歪的啊!

「肖申克的救贖」,臺譯「刺激1995」

據說在1994年的時候,臺灣引進了一部賣座的片子「The Sting」,並譯作「刺激」,於是「肖申克的救贖」上映後因部分劇情和「刺激」有些相似,所以就拍板叫「刺激1995」。然而還沒完,1998年又出現了一部含有牢獄情節的電影「Return To Paradise」,所以臺灣又把它譯作「刺激1998」!

這可真是刺激。

「生化危機」,臺譯「惡靈古堡」

這個翻譯其實還好,因為「生化」初代就是發生在密閉老宅裡的,只是後來的「生化危機」好像都和古堡沒啥關係了,除了重回初代經典的「生化危機7」。

「GUNDAM/機動戰士高達」,臺譯「機動戰士鋼彈」

其實作品名翻譯的還算差強人意,關鍵是角色名的翻譯……這次不是說臺灣,而是香港。香港當時還保留了新文化運動的翻譯風氣,即給外國人一個中文名。所以就出現了「湯大基」,「湯義剛」,「林國強」這些中文名字。是不是有一種濃濃的違和感?

「浪客劍心」,臺譯「神劍闖江湖」

闖江湖什麼的,這個翻譯得就真的很接地氣了。

其它:

「彈丸論破」-「槍彈辯駁」

「行屍走肉」-「陰屍路」

「守望先鋒」-「鬥陣特工」

「盜夢空間」-「全面啟動」

「鬼泣」-「惡魔獵人」

「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

「龍櫻」-「東大特訓班」

「無法坦誠相對」-「推特男女」

「螢之光」-「魚乾女又怎樣」

「熱血無賴」-「香港秘密警察」

「灌籃高手」-「籃球飛人」(港譯是 男兒當入樽)

「古墓麗影」-「古墓奇兵」

「刺客信條」-「刺客教條」

「半條命」-「戰慄時空」

「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臺譯特別喜歡神鬼)

「木乃伊」-「神鬼傳奇」

「小島驚魂」-「神鬼第六感」

「這個殺手不太冷」-「終極追殺令」

「速度與激情」-「玩命關頭」

「碟中諜」-「不可能的任務」

「3D鬼機NO.8」-「鬼機 8」(汙了汙了)

當然,除了我們嘲笑臺灣翻譯土、俗之外,其實臺灣也會嘲笑大陸人的翻譯,比如他們覺得「擎天柱」和「威震天」就翻譯得很瞎。(然而臺版把擎天柱翻譯為「無敵鐵牛」,這……)

事實上,兩岸三地的翻譯都不太一樣,比如「死神」,分別的官方名字為,大陸「境·界」,臺灣「死神」,香港「漂靈」。大陸這邊的朋友一開始就是接觸的臺灣譯名,所以最為觀眾熟悉的也就是「死神」了。

嘛,不管怎麼說,大家就當一樂呵看吧,權當文化差異咯~

(PS:動漫~動漫~動漫~動漫~動漫~動漫)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奇葩的臺灣譯名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最終幻想》卻被臺灣同胞叫做《太空戰士》?
    當時在臺灣,沒有什麼Fami通中文版,而任天堂的代理商只負責進貨、出貨,幾乎不需要特別花心思行銷。遊戲的中文名字要怎麼叫,基本上就是看這些進口商、水貨商、卡帶盜版商,或是出盜版攻略本的人高興。有時一個遊戲會有好幾種名字,到最後最受歡迎或者流傳最廣的就會傳為正統。華泰書店在當時是臺灣最大的遊戲攻略本翻譯者。
  • 為何《最終幻想》的港臺譯名曾是「太空戰士」
    《最終幻想12》是知名遊戲人松野泰己帶領團隊製作的唯一一部《最終幻想》正統續作,主題曲由植松伸夫譜寫,這也是植松伸夫最後一次為《最終幻想》譜寫主題曲。 當時在臺灣,《Fami通》雜誌還沒有中文版,任天堂臺灣分公司也還沒成立,紅白機的引進還靠當地的代理商,遊戲的譯名則靠當地遊戲雜誌的編輯來自行決定,而臺灣的習慣一般不用直譯,這也就出現了同一款遊戲多個譯名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遊戲的譯名遵循市場選擇法則,最常用的或者最廣為人知的譯名最後成為大家約定俗成的選擇。
  • 太空戰士 那些令人噴飯的臺灣遊戲譯名
    舉個例子,翻譯「Beauty is a gift of God」,如果只是做到信和達,你也許會翻譯成「美是上帝賦予的禮物」,但是要做到雅,則可以翻譯成「美者,天賦也」。而這正是普通翻譯與優秀翻譯者的區別所在。
  • 全球化的浪潮洗刷了在地化,讓神奇寶貝變成「精靈寶可夢」
    在這一宣布中,也同時確定了「Pokémon」的中文官方譯名為「精靈寶可夢」。這一譯名出來時,多方各有不同意見,喜好厭惡者均有之,不過這篇文章我們想和大家談一下,為何官方譯名要叫做「寶可夢」?甚至為何前面要多加「精靈」一詞來替我們熟知的皮卡丘等「怪物」定位?其次,我們也想順便談一下有關在地化和中文定位的相關問題。
  • 臺灣讀者因噴「變態王子與不笑貓」中文翻譯爛遭起訴
    臺灣讀者因噴「變態王子與不笑貓」中文翻譯爛遭起訴 動漫 網絡 ▪ 2013-05-10 14:12:38
  • 《最終幻想》竟曾叫太空戰士?! 這麼坑爹的譯名你一定猜不到是哪款...
    居然有遊戲媒體將經典IP《攻殼機動隊》這麼威武霸氣的名字翻譯成《幽靈誕生之鬼祟獵犬》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名稱,這位編輯在給遊戲起名的時候可能剛好翻開了手邊的「起點網文集」。此情此景讓VR君甚是心痛,也讓VR君回憶起了那些年我曾看到過的毫無遊戲常識與過分創新的VR遊戲譯名。
  • 【遊俠導讀】大陸的《最終幻想》在臺灣叫《太空戰士》,我們知道...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遊戲名字翻譯風格跟大陸有所不同,比如《生化危機》又叫《惡靈古堡》,《怪物獵人》叫《魔物獵人》等等,很多名字都不一樣但都可以接受。唯獨大陸的《最終幻想》在臺灣叫《太空戰士》。
  • 你知道為什麼《最終幻想》又叫《太空戰士》?
    眾所周知,中國臺灣的遊戲名字翻譯風格跟大陸有所不同,比如《生化危機》又叫《惡靈古堡》,《怪物獵人》叫《魔物獵人》等等,很多名字都不一樣但都可以接受。唯獨大陸的《最終幻想》在臺灣叫《太空戰士》。我們知道《最終幻想8》確實有一丁點太空的內容,但是這個系列作品中絕大多數的情節都是在地球上發生的,為什麼它非得叫《太空戰士》呢?我們在某知名最終幻想論壇看到轉自巴哈姆特的譯者的自白:偷偷告訴你們,不可以打我。FF會被翻譯成太空戰士,我想我應該要負一半的責任。
  • 「最終幻想14」今日上線3.5版 牙狼裝備公布
    《最終幻想14》Fanfest上海站將是繼日本東京、德國法蘭克福和美國拉斯維加斯後首次在中國舉辦的「最終幻想14嘉年華」。FanFest上海站8日開票《最終幻想14》國服3.5版本開放了新的主線劇情:光之戰士和賢者目送暗之戰士和敏菲利亞踏上了旅程。有離別也有相聚,新同伴們出現了。伊達和帕帕力莫的回歸、阿莉塞和可露兒的正式加入,拂曉血盟再次集結。
  • 這些日劇換上臺灣譯名後,你還能猜到是哪部劇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臺灣地區的日劇譯名。首先拿我嘎的日劇《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鎮樓,這部劇在大陸地區的翻譯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或者「逃跑是可恥但是有用」,不管是哪一個都可以說是按照日文直接翻譯過來的。
  • 「最終幻想」「FGO」「JOJO奇妙冒險」等cosplayer照片特集
    「最終幻想」「FGO」「JOJO奇妙冒險」等cosplayer照片特集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最終幻想14》公布官方主題曲「明日復明日」MV
    《最終幻想14》公布官方主題曲「明日復明日」MV 近日,《最終幻想14:暗影之逆焰》公開了官方主題曲
  • 「神翻譯」VS「標題黨」——怎樣的桌遊譯名是你心中的靈魂翻譯?
    最經典的譯名「可口可樂」就幫這款曾被譯為「蝌蝌啃蠟」的奇怪碳酸飲料一舉打開了龐大的中國市場;如果「宜家」直接按原意譯為「IK老家的家具店」,應該不會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熱門打卡地;法國「楓丹白露宮」若是沒有朱自清先生的妙譯,恐怕現在還要叫「美麗的泉水宮」……在桌遊領域,由於大部分桌遊都是由國外廠商設計和出版,再由國內團隊翻譯並引進
  • 從壓縮餅乾到「魚子醬」,太空旅行餐是如何變化的?
    在航天任務中,很多指揮員會點名禁止吃海鮮秋葵湯,正是因為它那獨特且讓人討厭的味道。這也是為什麼,在 NASA 的「飛行材料驗收部門」裡有一個小組,專門負責審核那些要送上太空的食物的味道。如果你覺得今年宅家兩三個月已經很崩潰,大概能想像到這太空「通勤」會多難受,更別說過程中還沒得吃火鍋螺螄粉燒烤。在隔離和空間限制中,食物的重要性會大大提升,因為其它滿足感的來源都被切斷了。擔任 NASA 顧問的人類學家 Jack Stuster 說道。
  • 聲之形:把「喜歡」聽成「月亮」,夏目漱石的翻譯謠言
    「今夜は月が綺麗ですね」據說這是夏目漱石的一句名言,不是文學作品裡的,而是作為英語教師,在一次課堂教學中說的。要把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時男主角情不自禁說出的「I love you」翻譯成日文時,夏目漱石教導學生,此處不應直譯,要含蓄,於是便出現了如上的翻譯。含義是,因為有你在,月亮才格外美麗。
  • 抱歉我忍不住笑了出來,這翻譯漢化是怎麼回事兒?
    ▲野獸先輩一般勇猛很明顯這些由英文版直譯過來的文字內容十分不走心,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在漢化這條路上各家遊戲都曾有過讓人啼笑皆非的亮眼表現。▲「鬥陣特攻」真的十分地區化了「鬥陣」在閩南語中意為「湊成一對」,所以大概呆灣譯者想要表達一起戰鬥的意思?不過對比一下英文原名「OverWatch」,大多數人還是更喜歡國服的翻譯。
  • TV動畫「笑對陰天」追加聲優佐藤利奈、鈴村健一!
    TV動畫「笑對陰天」追加聲優佐藤利奈、鈴村健一!   動畫「笑對陰天」(曇天に笑う,臺譯:笑傲曇天)改編自漫畫家唐唐煙的同名漫畫,自2011年2月開始在「月刊Comic Avarus」上連載,故事以日本近代的改革時期明治時代為舞臺,描寫為琵琶湖心監獄擺渡的三兄弟的冒險故事
  • 《最終幻想14》5.3版本「水晶的殘光」搶先預覽!
    《最終幻想14》製作人在昨日直播活動中公開了資料片「漆黑的反逆者」5.3最新版本的部分內容,確定副標題為「水晶的殘光」。SE工作人員目前仍實施居家辦公政策,5.3版本的開發已經完成7成左右的量,預計會在6月推出更新。該版本將作為漆黑篇的完結篇章。
  • 他筆下的「臺灣人日常」插畫風靡日本
    最近,有位作品風靡日本的臺灣插畫家,他的「臺灣人日常」使得日本妹愛不釋手。臺灣藝術家 李漢強的作品最近在日本新宿展出。李漢強自2012年大學畢業後就定居東京。他自2014年起每年以不同的主題展出藝術作品,多以「臺灣人的日常」為發想,值得細細玩味。本次展覽之主題是「你好 機車」,不知道日本人是否知道這個諧音的意思?他以「中華郵政」郵差先生的機車作為主打,內中充滿了童趣的畫風令日本妹愛不釋手。在臺灣隨處可見的「小綿羊」機車,添加上許多可愛的小細節:媽媽桑的防曬手套、貼滿機身的反光貼紙...
  • 漫畫版「高達Z」系列外傳「時代的對抗者」連載START
    於今日(11月27日)發售的漫畫雜誌「月刊漫畫電擊大王」2013年1月號上,「機動戰士Z高達」的官方外傳「ADVANCE OF Ζ 時代的對抗者」(以下簡稱AOZ時代的對抗者)開始了第一話的連載。  作品的設定是在系列作品中的一年戰爭時期,時間為宇宙世紀0079年,地球聯軍和吉恩公國軍之間的戰爭不斷擴大,從戰火中逃離的少年和某個士兵相遇了,此後少年的命運也隨之而改變……  動畫「機動戰士Z高達」是高達系列的第二部系列動畫片,放映於1985年全50話,於2005年製作劇場版。其結局可能是最悲慘的一部。故事舞臺是在機動戰士高達中的一年戰爭終結後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