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由日本京都動畫公司出品的電影《聲之形》正式在國內上映,然而在漫畫大火的基礎上,這部同樣優秀的動畫電影在國內卻並未取得如《你的名字》那樣的大好成績,票房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其中除前期宣傳不足和距離日本上映時間過久之外,敏感的題材也是導致這部影片並不賣座的主要原因。
影片的女主西宮硝子因天生患有聽覺障礙,要依靠助聽器才能與外界正常交流,說話口音也因此變得有些古怪。小學時轉入男主石田將也的班級後,抱著和大家做朋友的想法,卻遭到了班級眾人的奚落與戲弄。而將也從一開始的欺凌者轉變為被欺凌者。或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明白其中的痛楚。將也在這之後便封閉了自我,習慣了沒有朋友,獨來獨往,人生好像失去了意義,他甚至嘗試過自殺。同時為了贖罪,他學會了手語,並期望著有一天能好好地對硝子道歉。
故事便從二人多年後的再次相遇正式展開。
將也的人物形象建立在曾經的校園欺凌者之上,無疑是理想的。現實幾乎很少有人能夠像他一樣。不僅得到了原諒,甚至硝子還喜歡上他。
影片中硝子的告白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鼓起勇氣地開口,卻因為有些奇怪的發音,加上將也作為欺凌者根本不敢奢望得到受害人的青睞。喜歡(suki)便被聽成了月亮(tsuki)。
而關於這一情節的設計,有很多觀眾認為大概是來源於夏目漱石的那句「今夜月色真美」。
或許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
「今夜は月が綺麗ですね」
據說這是夏目漱石的一句名言,不是文學作品裡的,而是作為英語教師,在一次課堂教學中說的。要把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時男主角情不自禁說出的「I love you」翻譯成日文時,夏目漱石教導學生,此處不應直譯,要含蓄,於是便出現了如上的翻譯。含義是,因為有你在,月亮才格外美麗。
然而,非常抱歉的是,這真的只是一個美好的,浪漫的故事而已。
這個翻譯最早的出處是,作家小田島雄志在其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和《咖啡店裡的莎士比亞》作品中,提到了夏目漱石曾將「I love you」翻譯為「月がとっても青いから」(月亮真藍啊)。也就是說,即使是這一說法的最早版本,實際內容也並非是「今夜月色真美」。而小田島雄志寫下這一事件的書本出版於1978年,距離夏目漱石先生逝世已有62年之久,期間卻並未有任何資料曾記載夏目漱石有說過這樣的話。要知道,夏目漱石可是有被印在1000日元鈔票上過的男人,其在日本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後來在著名音樂家山下洋輔和編劇椎名誠的一次對話中,山下洋輔將「愛してます」(我愛你)描述成「月がきれいだな、星も、ある。」(月亮真美,星星也是),但是並沒有提到夏目漱石的名字,這句話其實是山下洋輔自己說的。
在1987年時,小說家吉原幸子在其所著的一本戀愛物語中,終於首次將「夏目漱石」、「I love you」以及「月がきれいですね」這三個要素捆綁到了一塊。不過並無任何考據,可信度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也就是從這之後起,「月がきれいですね」這個翻譯,就逐漸取代了「月がとっても青いから」,並被人認知為是夏目漱石翻譯的「I love you」。
不過,對於美好的東西,即便是謠言,這一說法也依舊有它值得稱頌的地方。畢竟月光灑在人身上,總會感到更溫暖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