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專業媒體仍在持續生產錯誤信息

2020-12-14 澎湃新聞

持續十多年的「十大假新聞」盤點,在2019年遇到了「困難」:這一年度的典型虛假新聞案例不僅數量少,而且典型性也不足。一方面,不能否認近年來持續的虛假新聞專項治理確實產生了一定效果;另一方面,虛假新聞的「衰落」也是專業新聞業在當下新媒介環境中日趨式微的一種表現。

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我們對2019年虛假新聞的形式、特點進行梳理,同時對經過課題組篩選出來的9個案例做具體剖析。

一、2019年虛假新聞的基本特點

第一,虛假新聞的邊界變得更為模糊。多年來,我們研究虛假新聞的一個標準,就是限於專業媒體和門戶網站發布的新聞,而那些僅由社交自媒體發布的虛假信息,因其非專業屬性我們將其定義為謠言,不納入研究範圍。按照這一標準,本年度的典型案例確實趨少,但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各類虛假信息的傳播依然構成了對傳播秩序的嚴重損害。比如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問題食材事件、日本宣布攻克白血病,以及「寒門狀元之死」等等,都曾被認為是「新聞」而廣為流傳。必須看到,隨著傳媒環境的急劇變遷,社交媒體、算法分發平臺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普通用戶也成為新聞生產的主體,專業媒體則不再是唯一的,甚至不再是主要的新聞生產者和傳播終端,用戶對於什麼是新聞、什麼是虛假新聞的認識,建構了今天的傳播秩序。

 新聞和信息、專業和業餘的清晰邊界已變得越發模糊,歐盟2018 年的一份報告指出,鑑於虛假新聞(fake news)這個概念已經不足以解釋現狀的複雜性,建議將之替換為虛假信息(disinformation),指那些經過「有意設計、提供和推廣以造成公共傷害或謀取利益的虛假、不準確或誤導性信息」。這種邊界的模糊會對虛假新聞帶來何種影響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社交媒體平臺構成的「新聞生態系統」完成了虛假新聞生產-傳播-打假整個過程。試圖區分專業媒體/自媒體的新聞生產與新聞傳播的嘗試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在本年度的案例中,專業媒體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新聞,介入社交網絡傳播;自媒體往往成為專業媒體的信息源,後者轉載或再加工前者的新聞,之後再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傳播者與生產者可能持有完全不同的目的,共同的只有以點擊量驅動的信息的流動。

在這個「新聞生態系統」中,既有假新聞的生產和傳播,也同時進行著對假新聞的核查和反擊。在本年度許多案例中,假新聞的闢謠方既包括新華社、上觀新聞、澎湃新聞等專業新聞機構,也包括做出權威調查和發布的政府相關部門,更不可忽視的則是網民的質疑和自行調查對揭露虛假新聞的作用。往往是虛假新聞才出現,就有其他自媒體進行質疑、打假,這樣一個快速流轉的信息運行中,專業媒體還來不及反應,虛假新聞已經得到了澄清。這也是人們感覺虛假新聞並未減少,但是我們的研究案例卻不多的重要原因。

 第三,對虛假新聞的生產持續削弱專業媒體的公信力。在競爭愈加激烈的媒體環境下,專業媒體本應以其新聞實踐的專業性在魚龍混雜的內容生產者中展示權威性,但在本年度的案例中,專業媒體仍在持續生產著錯誤信息(misinformation)。囿於自身的職業倫理,專業媒體較少捏造新聞或蓄意曲解事實,但無意識的疏失所生產出的錯誤信息,對於專業媒體日漸下滑的公信力可謂雪上加霜。這些新聞多數有其事實來源,只是在報導過程中出現失誤,導致偏差,包括舊聞重發、曲解原意之類的錯誤。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專業媒體一味求快,疏於內容核實和審查把關。

二、2019年度虛假新聞案例

 1.闢謠「易會滿或任證監會主席」

【「新聞」】1月24日凌晨,《每日經濟新聞》在網站上發文稱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21日通過考察,將有新的職務變動。1月24日上午,《金融理財》雜誌發文稱,有權威人士透露,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即將接棒劉士餘任證監會主席。這兩則信息引發了大量自媒體的傳播與討論。

1月24日晚,《證券日報》官網刊發《證監會人事變動消息不實》,將此前的報導都歸為自媒體發布的「虛假消息」,並義正辭嚴地評論道:「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對於不負責任的虛假消息傳播,應當依法依規處理。」

1月26日,新華社發布快訊《中國證監會主要領導調整》稱,中共中央決定,任命易會滿同志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中國證監會主席。

2月18日,證券日報社發布相關通報稱,《證監會人事變動消息不實》一文為《證券日報》副總編輯董少鵬以「冀遠」名義撰寫,未經充分採訪,也未經請示和審核,而是安排自己分管的新媒體中心予以刊發。新媒體中心主任亦未執行「副總編的稿件要經過總編審查」的規定。報社給予董少鵬「停職反省、做出深刻檢查和罰款5000元」的處理,新媒體中心主任白寶玉則被處罰「做出深刻檢查、罰款3000元」。

【點    評】意欲闢謠的《證券日報》反倒陷入了「造謠」的窘境。僅根據《證券日報》發布的處罰決定我們無法判斷該報究竟為何會言之鑿鑿地發布一條虛假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證券日報》顯然沒有對信源進行多方核實,也未經過充分的調查採訪。

2. 部分字詞改讀音

【「新聞」】2月18日,有微信公眾號推送《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此文列舉了一大串讀音改變的例子。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jì)」現讀「qí」;「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xiá)」現讀「xié」;「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等。這一消息引發網友熱議,並被廣泛轉發,其中不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專業媒體的微博。

2月19日,澎湃新聞採訪了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所王暉教授,他表示微信文章中提到的個別字詞拼音的變化已經在教材和《現代漢語詞典》中體現,例如「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涉及的其他字詞讀音的變化,大部分來源是2016年國家語委公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咬文嚼字》的主編黃安靖則表示,今後正式發布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

同日,教育部有關部門的回應稱,修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目前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點   評】漢字作為人人習得的母語,「規範讀音」早已成為了集體記憶的一部分,讀音的改動自然會引發網民的熱議。這則「新聞」本身並非蓄意捏造,漢字讀音修訂也確有其事,「原創者」只是未對能對新聞本身的發布時間、尚在徵求意見中等細節進行更詳盡的解釋與限定,而這本來也並非自媒體的職責,而對於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代表的專業媒體,則應該恪守專業的採編規範,但他們不僅未能盡到核查責任,反而容許自媒體炒冷飯的「舊聞」藉助其公信力變身為「新聞」,忘記了對事實的求證永遠應該是新聞工作的根本原則。

3.中美貿易戰停火

【「新聞」】5月20日,包括今日頭條、UC瀏覽器、搜狐新聞、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在內的多家新聞門戶網站和新聞聚合平臺都以「新華社最新消息」的名義,向用戶推送了《中美貿易戰停火!止戰!》的消息。

當天上午9點49分,新華社通過其微博「新華視點」發布聲明,稱《中美貿易戰停火!止戰!》一文系2018年舊聞,對盜用新華社名義發布虛假新聞予以譴責,並保留依法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點   評】在中美貿易戰的敏感時期,一家網站發出假新聞,其餘網站紛紛跟進,集體烏龍,暴露出整個行業內部的把關機制存在問題。網易、搜狐、今日頭條等商業媒體缺乏新聞媒體的身份認同和公共責任的價值擔當,在實踐中的表現就是把關審核機制的不健全,一味追求速度和點擊量。毫無疑問,作為具有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網絡媒體,無論從其公共服務精神還是商業利益角度出發,都應該嚴格按照審核程序,切實防範假新聞的產生。

4.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

【「新聞」】5月22日,南陽報業傳媒微博發布《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稱:「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5月22日上午,市委書記張文深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讚。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參加現場辦公。」報導一出,輿論譁然,網友紛紛質疑:車輛只需加水就能跑,聽起來像「永動機」。

5月24日,南陽市工信局就此事回應新京報《緊急呼叫》視頻欄目採訪稱,水氫發動機尚未認證驗收,系記者在報導中用詞不當,信息發得也不太準。同日,南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解釋道:「所謂下線,是指從生產線下來試跑,並未通過驗收。並不能說《南陽日報》的報導不準確,是理解不太一樣,並非說加水就能跑,是需要加水後經過一些反應才能跑。目前,官方已經要求涉事企業初步做出說明」。有員工向記者表示,《南陽日報》的那篇報導不夠準確,車輛並非加水即可行駛,而是要通過水制氫完成。這名員工還透露,在實驗條件下,公司只生產了一輛水氫汽車。

5月24日,澎湃新聞採訪多位行業專家都表示質疑,認為水氫發動機「違反了基本上所有的科學原理」。5月26日,水氫發動機的關鍵制氫技術專利發明人、湖北工業大學教授董仕節接受央視財經記者採訪時說:《南陽日報》的報導存在誤導作用,試驗車不是只加水,就能反應,還加了鋁合金。青年汽車的負責人沒有如實介紹原理。董還告訴記者,目前這方面的研究中,他們已經獲得了10多項專利,其中有兩項專利授權給了青年汽車集團。但目前距離大規模的技術應用,還有一定距離。同日,南陽高新區管委會對南陽高新區與青年汽車項目合作相關情況進行了說明,解釋了關於「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技術情況。今年5月22日,青年汽車在南陽研發基地試製了第一臺樣車,定型量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社會各界關注的40億元投資南陽氫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尚未立項、沒有實質性啟動,下一步,將繼續本著積極審慎的態度,對該項目做進一步可行性研究,嚴控風險,確保在資金投入方面不出問題。

【點   評】事件發生後,《科技日報》發表評論指出:「如果記者在採寫這一報導時能更尊重常識和科學,稍微分辨下『車輛只需加水就可行駛』的可能性,探究下青年汽車集團所說的神秘催化劑到底是什麼,與水發生反應的究竟是什麼物質,更加客觀科學地探究相關技術的本質和特點,或許就可避免誇大其詞、聳人聽聞的報導。「這當然指出了南陽當地媒體報導中的問題所在,但責任恐怕不只在記者自身,更值得關注的是地方政府在其中微妙的角色。有評論指出,《南陽日報》是當地黨委機關報,對地方領導的報導肯定有相應的審稿與發稿規定,將「責任」直接「甩鍋」給記者很難讓人信服。更何況,「車輛加水就能行駛」的說法在當地已多次出現,且來自權威信源。因此,更可能的情況是讓記者背了地方複雜的政商關係的鍋。如此境況下產生的虛假新聞同樣值得認真思考和研究。

5.孫小果等9人惡勢力犯罪團夥被逮捕

【「新聞」】5月27日,包括央視網、北京頭條、《中國婦女報》、新浪新聞、網易新聞在內的數十家媒體幾乎在同一時間推送、發布了「孫小果等9人惡勢力犯罪集團被逮捕」的消息。

消息來源於5月23日,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上發布的「昆明市盤龍區檢察院審查逮捕孫某某等9人涉惡案件」。媒體在轉載或推送中,自行將標題中的「孫某某」改成「孫小果」。

5月27日午間,昆明市盤龍區檢察院證實,稱此前公示的孫某某不是孫小果,「同姓而已」。同日,央視網發布道歉聲明,稱在轉載《孫小果等9人惡勢力犯罪集團被逮捕!》的新聞時,未經仔細核實,造成信息失實。

【點   評】孫小果實際是發生在昆明的另一備受輿論關注的案件當事人,只因同姓,媒體就想當然地把孫某某 「破譯」為孫小果,再次暴露了媒體從業人員薄弱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以及內部把關審核機制存在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專業媒體發布了這條假新聞,事後卻只有央視網一家就此道歉,其餘都默不作聲,若無其事。犯錯成本如此之低,甚至連道歉也無需做出,媒體無懼出錯也就不足為奇了。

6.百度新聞發布章子欣去世消息

【「新聞」】7月4日,杭州9歲女童章子欣被兩租客帶走,7月7日失去聯絡,次日家人報警。7月8日,兩租客在寧波投湖自殺。經媒體報導後,章子欣的安危牽動著社會各方關注。

7月13日中午,中共象山縣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發現疑似失聯女童章子欣遺體,當晚21點30分左右,當地警方正式通報遺體系失聯女孩章子欣。

 7月13日,百度新聞「章子欣父親」帳號以章子欣父親口吻發布動態消息稱,「剛剛得知我的子欣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了天堂,這一輩子我們無緣繼續做父女,希望下輩子她還是我的女兒,讓我能夠繼續照顧她……」

百度章子欣父親帳號的真實性引發媒體和網友質疑。7月13日18:57,百度新聞表示「章子欣父親」帳號經過章子欣父親授權確認。21點30分,百度承認,發布章子欣去世的消息未經章子欣父親確認。百度新聞刪除動態,開除負責編輯,全面復盤百度新聞管理機制。

【點   評】 章子欣的安危引發全國關注的時刻,百度新聞幫助她的家人設立帳號,固然有搶熱點的商業利益考量,但如能幫助其發聲,亦為善舉一件。但百度索性取而代之,在聯繫不到受害人家屬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其帳號,「代表」家屬發布消息,不僅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更赤裸裸地暴露了此舉純屬為了吸引眼球搶流量的商業主義目的。從搜尋引擎到內容服務商,2019年百度爭議不斷,在傳媒倫理、企業責任方面,的確需要好好反思。

7.中國建築師巴黎聖母院重建方案奪冠

【「新聞」】4月15日,法國著名建築物巴黎聖母院被大火燒毀。8月6日,一段「中國建築師巴黎聖母院建築競賽奪冠」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顯示,兩名中國建築師蔡澤宇、李思蓓設計的方案獲巴黎聖母院屋頂建築競賽冠軍。環球網、中國日報等媒體的官方微博紛紛報導了這一消息。隨後,這一消息被進一步解讀為中國建築師的方案將成為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方案。《環球時報》微信以《中國設計師設計方案,贏得巴黎聖母院重建競賽》為標題做了報導,直到最後一小段才說明,此次賽事並無法國官方授權,設計落地的可能性非常小。

8月7日,新京報、紫牛新聞等媒體披露了進一步的消息。據稱,此次引發熱議的競賽由美國一家創意圖書出版公司發起,任何人都可參加,獲獎作品將結集出版。該公司早就聲明:「本次比賽與法國政府的任何成員無關,本次比賽與天主教會或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任何管理機構無關。」

【點   評】所謂中國建築師的設計方案將成為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方案的說法一時間成為了網絡熱點,不過興起得快,被澄清得也很快。之所以能引起部分媒體和網友的狂歡,恐怕在於「中國建築師」與巴黎聖母院產生的關聯,給人一種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媒體的「推波助瀾」是激起這場「誤讀」很重要的原因。法國政府確實曾宣布舉辦徵集重建方案的競賽,但媒體最初的報導要麼沒有提及主辦機構到底是何方神聖、比賽是什麼性質,要麼就是在很不起眼的地方一筆帶過,有意給讀者造成錯覺。

8.送保險套晚了8分鐘,徐州女子狀告外賣小哥

【「新聞」】 9月19日,百度百家號「都市故事會」(目前已銷號)發布一篇文章稱,徐州一名女子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保險套後,因為外賣小哥送貨延誤,導致其意外懷孕,該女子於是起訴了這名外賣小哥,索賠3萬餘元。此文隨後經過西湖之聲、《濟南時報》、《新晚報》等媒體二次加工發布,網易新聞、新浪新聞也先後轉發。

9月24日,江蘇網警發布微博稱,經過與相關部門的核實,近期並未發現類似訴訟案件。而新聞配圖中的外賣小哥、徐州女子皆為網絡圖片。其中,外賣小哥的圖片出現在2018年的多個新聞報導中,而女子的圖片則是2015年發生在東莞的一個採訪。

【點   評】這則新聞中充斥著「保險套」、「狀告」、「外賣小哥」等奪人眼球的元素,新聞本身也散發著濃濃的「故事會」風格。原本只是「都市故事會」的一條坊間故事,卻在專業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加工下搖身一變成為「新聞」,擴大傳播範圍,走進更多公眾的視野。媚俗的專業媒體如此起勁地參與新聞的「二次加工」,全然不顧事實核查,其根源還是對點擊量的片面追求而拋棄了新聞職業操守。

 9.荷蘭改名為尼德蘭

【「新聞」】12月29日,環球網、南方都市報微信公號等相繼刊出報導稱荷蘭要改國名了。環球網的消息來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稱其網站於12月27日刊發了文章《「『尼德蘭』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文中表示,「自2020年1月起,『荷蘭』這一名稱將被停用。據報導,這是荷蘭政府重塑國家形象計劃的一部分,預計耗資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4萬元)。」

12月30日,一網荷蘭微信公號刊文對上述信息進行了闢謠,所謂的「改名」只是荷蘭外交部更換了一個荷蘭的徽標。

12月30日,荷蘭旅遊局的官方微博表示,「我們的官方名稱還叫『荷蘭』哦!請叫我們『荷蘭』Netherlands」。中國駐荷蘭使館也刊文指出,荷蘭的正式國名叫荷蘭王國,荷語為Koninkrijkder Nederlanden,英語為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簡稱TheNetherlands,而非Holland。但多年來,荷蘭國家旅遊會議促進局(NBTC)在對外宣傳荷蘭時一直採用鬱金香圖案和Holland字樣組成的徽標。荷蘭推出的新徽標採用含有鬱金香造型的大寫字母NL和Netherlands字樣,以取代僅有Holland字樣的舊徽標。

【點   評】事實上,從12月18日開始,所謂「荷蘭改名」的新聞已經在一些自媒體上流傳了。12月29日,環球網等專業媒體的報導使得這條假新聞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傳播。雖然報導援引的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網站上的新聞,文中還插入了上述美國媒體發布新聞時的截圖,不過,原文中只是說將停止使用「荷蘭」一詞作為該國暱稱,並無「改名」一說。因此,上觀新聞的後續報導認為,改名新聞「對事實本身存在一定的誤讀,對公眾也有誤導之嫌」。全球化的今天,國際新聞傳播愈加便捷,但是轉載編譯過程中也容易出現各種失誤,作為以國際報導為主的環球網,在這方面更應謹慎,決不能抱著「搶個大新聞」的心態,疏於核實,誤導公眾。

三、2019年度虛假新聞的成因淺析

從上述典型案例可以看出,2019年的虛假新聞基本仍屬於過往出現比較頻繁的幾種類型。由此,以下問題亟需重視:

1.專業媒體在生存壓力下專業理念愈加淡薄。

2.懲罰機制的缺位降低了假新聞的生產成本。

3.多元主體共同促成了虛假新聞的傳播。

(原文《2019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發表在《新聞記者》2020年第1期,微信發布系節選,學術引用請務必參考原文,原題為《2019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聞記者》發布去年十大假新聞:網絡虛假信息被媒體轉載
    從2002年開始《新聞記者》雜誌評選年度十大假新聞,迄今已18年。近年來,雖名稱改為《年度虛假新聞研究報告》,但揭露虛假新聞危害,提高新聞專業水準的初衷不改。一、2018年虛假新聞的基本特點經過2017年的「略顯沉寂」,2018年特別是下半年來的虛假新聞又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社交媒體在虛假新聞生產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很多網上的虛假信息被專業媒體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直接轉載,以自身的公信力為之「背書」,以假亂真。
  • 反華研究機構骨幹鄭國恩炮製涉疆虛假報告,外交部詳細揭批
    新疆少數民族勞動就業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的4個村的村民自願外出就業意願平均值高達86.5%,表明少數民族群眾自願外出就業的意願十分強烈。截至2019年年底,全疆累計脫貧人口達292.32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9.4%降低至1.24%。你提到的有關報導,當中也提到過一些所謂的圖片問題,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一些西方媒體把新疆擁有外牆的建築都視為「拘留中心」。
  • 千陽縣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千陽縣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來源:千陽縣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20-02-23 15:19 瀏覽次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陝西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要求,現向社會公開《千陽縣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博威合金:2019年年度報告
    一、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年年度報告四、 信息披露及備置地點公司選定的信息披露媒體名稱             《上海證券報》登載年度報告的中國證監會指定網站的網址 www.sse.com.cn公司年度報告備置地點                   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五、 公司股票簡況
  • 《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全媒體傳播體系、多級式融合加速...
    南都訊 2020年9月8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的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開幕。會上,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發布了《媒體融合藍皮書: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20)》。
  • 《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2020)》重磅發布:新技術為媒體...
    12 月 17 日,在廈門舉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中國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9 — 2020)》重磅發布,對此展開了現狀分析與趨勢闡述。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對報告做深入解讀。
  • 傳播納粹符號和虛假信息 川普遭社交媒體圍剿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6月18日,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和推特對美國總統川普競選陣營投放的廣告,以及川普本人發布的視頻進行刪除和標註處理,再次引發有關社交媒體內容監管的大討論。直到近期川普陣營發布一系列錯誤信息,以及極右翼勢力利用平臺傳播極端言論,才讓兩家公司痛下決心開始整頓。不過,目前美國虛假信息和仇恨言論泛濫成災,如果政府都是虛假信息的策源地之一,僅憑企業之力淨化網絡,恐怕力有未逮。
  • 最高法: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最高法今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郃中林指出,據統計,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是2014年的118倍;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民事案件2779件,是2014年的17.7倍。
  • [年報]新光藥業:2019年年度報告
    [年報]新光藥業:2019年年度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0日 17:56:37&nbsp中財網 原標題:新光藥業:2019年年度報告浙江新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報告 公告編號:2020-013 2020年04月 第一節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 360發布《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
    3月24日,360春耕行動推出智能網聯汽車專場,以線上發布會形式邀請近20家媒體共同參與,正式發布《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發展趨勢,新興攻擊手段,汽車安全攻擊事件,汽車安全風險總結和安全建設建議等方面對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的發展做了梳理。
  • ...三)上午10:00《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度)》新聞發布會
    [李廣宇]: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10:02:32][李廣宇]: 歡迎參加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將發布《中國仲裁司法審查年度報告(2019年)》。
  • 「四全媒體」框架下新聞生產與傳播機制的重構
    「全員媒體」主要是指所有的受眾都自覺地參與到新聞的生產與傳播工作中,聯合作業,協同創新,成為媒體的操盤手、新聞傳播的參與者。新聞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專業記者和編輯,而是一種泛化的傳受者。這裡所稱的媒體也不局限於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還包括新聞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以及社交媒體、自媒體等新媒體在內。
  • 浙江衛視媒體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2019年,浙江衛視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遵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強輿論引導主平臺、當好媒體融合主引擎、建設文化服務主窗口、鍛造宣傳思想主力軍」「做強平臺、做優文化產品、做大影響力」以及「新聞立臺、文化強臺、融合用臺」的目標要求,自覺將踐行媒體社會責任作為強化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校準頻道發展方向,指導新聞宣傳、節目創製、經營管理的重要抓手、落實要點和推進力量,在輿論格局
  • 港產FactCheck App揪出16條假新聞,看看你有沒有上當
    浸大事實查核中心由浸大傳理學院的「人工智慧與媒體研究實驗室」和「新聞與社會研究所」共同營運,隸屬於大學「系統健康研究實驗室」,是香港首個由獨立學術機構設立運作的事實查核服務。現由學者和資深新聞工作者組成12人團隊,今年9月起試行以人手方式查核。
  • 對虛假的晶片培訓宣傳應保持清醒
    有媒體報導,隨著晶片行業持續升溫,相關技能、人才培訓也火爆起來,去各類培訓機構諮詢、報名的學員數量猛增,但是盲目聽信培訓機構的宣傳,很可能被收了「智商稅」。在科技自立自強的背景下,擺脫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晶片行業將迎來大發展,而專業晶片人才的需求也將持續增加。
  • [年報]德源藥業:2019年年度報告 德源藥業 : 2019年年度報告
    [年報]德源藥業:2019年年度報告 德源藥業 : 2019年年度報告 時間:2020年07月02日 23:06:21&nbsp中財網 原標題:德源藥業:2019年年度報告 長周期」是醫藥行業產品研發的特性,藥品研發從前期立項、藥學研究、質量研究、放大研究、臨床試驗到申報生產所需周期長、環節多,需要持續、大量的資金投入。
  • 金髮拉比:2019年年度報告(更新後)
    金髮拉比婦嬰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報告        2020年04月        第一節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
  • 引力傳媒2019年年度報告(修訂版)
    公司代碼:603598公司簡稱:引力傳媒引力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年度報告(修訂版)重要提示一、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 常州神力電機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報告摘要
    二、董事會會議審議情況  1、審議通過《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  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及摘要的編製程序符合法律、法規、《公司章程》等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報告客觀地反映了公司2019年年度的財務及經營狀況,並由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