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大渡口:指尖上的民間藝術——亂針繡
王靜霞,重慶市大渡口區市級非遺亂針繡的傳承人。2007年,她參加了新山村街道組織的亂針繡藝術培訓班後,一下子便愛上了這門神奇的藝術。當時的她可謂是「繡」不釋手,只要一有空便會投入到亂針繡中,享受一針一線繡出的多彩世界,每當作品繡成時,王靜霞心裡的那種成就感更是不言而喻。
-
會東密竹林裡藏著一座未來機場 總投資33.37億元
趙仕銀是會東當地的一名普通客運司機,跑客運對交通變化的感受特別明顯,因此他十分關注會東機場的信息。正如趙仕銀的關注。一直以來,建設會東機場,始終牽動著會東各族人民群眾的心。12月17日,公司董事長李軍告訴記者,會東民用運輸機場對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推動開放合作發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加快會東乃至涼山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刷完手機,趙仕銀當天並沒有看到會東機場的新聞,但並不影響他的心情。「現在生活也越來越好,等飛機場修好,就帶著爸媽去體驗一下。」他說。
-
賈巴子則:讓大美彝繡走向世界
賈巴子則說,自己八九歲時已能給母親「打下手」,十五六歲時開始獨立製作服飾。「現在,這些樹葉的形狀被我用到了服裝設計裡。」1991年丈夫去世,她單靠務農難以為繼,只好獨自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到金陽縣城,靠服裝銷售為生。1997年,賈巴子則作為民間大師受邀前往西昌,為火把節大型歌舞晚會《五彩涼山》製作演出服飾,獲得各方認可,自此決定留在西昌奮鬥。
-
自製趣玩掛飾,「繡」出你的與眾不同
不用繃架,不必裝裱,直接將十字繡圖案繡在定製繡板上,貼上貼紙蓋住背面針腳,安裝好鑰匙扣,一個超萌超可愛的小掛飾就做好啦! 你和這些小可愛的距離只差一套《十字繡趣玩掛飾》。 這是一套創意類手工產品,專為8歲以上兒童打造,引進自美國創意手工品牌KLUTZ(酷樂茲)。詳細圖文教程,全套定製材料包,純手工定製,「繡」出你的與眾不同。
-
音悅涼山|吉尼紅美《阿嬤的歌》
歌詞阿嬤的歌詞曲:吉尼紅美演唱:吉尼紅美錄音:王業鑫混音:張黎兵點擊聽歌哦~阿嬤~牽著你的手長大哦哦~阿嬤~聽著你的歌長大哦哦~阿嬤~你說我是山上的花哦哦~阿嬤~你說我是手心的寶哦哦~阿嬤~總是帶著慈祥的笑哦哦~阿嬤~笑容裡有歲月的溫柔哦~阿嬤~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哦哦~阿嬤~你是家中最暖的火哦嘿~哦~阿嬤唱入我的夢哎……嘿~哦~阿嬤唱碎我的心哎……嘿~哦~阿嬤我流浪了太久哎
-
回放 一襲京繡繡慧心
回放 一襲京繡繡慧心
-
針尖上繡端午 非遺拼布繡憶屈原
00:00紅網時刻記者 歐群軍 郴州報導很多上世紀80年代的人看到「拼布繡」,就會勾起童年無盡的戀舊情懷,在當今流行文化潮流下,大布江拼布繡通過繼承和創新,展示出非凡的魅力,在快時代中找到自己的獨特慢節奏
-
針為筆線為墨,繡在衣服上的「苗族史詩」
繡娘陳珍「現在我們繡這種衣服沒有機會穿出去,知道我們這種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繡娘陳珍說:「有機會能在民博會上展示我們的民族的服裝,展示我們民族的針法,我們很高興。」挑花是花溪苗族最為擅長的刺繡技藝之一,有著豐富多彩的顏色,表現力極強。「我學苗繡已經30多年了。」
-
龍舞(香火龍):令人驚嘆的民間藝術
龍舞(香火龍):令人驚嘆的民間藝術 2020-06-05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彝繡技藝培訓 託起5000餘名貧困婦女的脫貧奔康夢
涼山州婦聯主席馬燕靈介紹說,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團結動員廣大婦女在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中發揮半邊天作用,四川省婦聯聯合省直機關工委、省扶貧移民局等部門,在涼山7個未摘帽貧困縣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開展「彝心彝意·愛購涼山」以購代捐形式,購買襪子、圍巾等彝繡特色產品,幫助貧困婦女增收,活動從今年5月1日開始,至9月30日結束。
-
針尖上的藝術——濰坊刺繡
《尋找非遺傳承人》第一集針尖上的藝術——濰坊刺繡濰繡取材非常廣泛,許多自然界的景物,皆可作為刺繡繡紋樣。《濰縣誌稿》曾有記載「凡圍屏、喜帳、戲衣等皆能繡制,其優美或過於南繡。」濰繡分為作坊繡與民繡。作坊繡多繡戲劇服裝、名人字畫繡品等;民繡多繡製鞋面、枕套、門帘、裙衣等。濰坊刺繡中的古裝戲衣也久享盛名。
-
湖南大學創意扶貧結出幸福果 花瑤挑花變身暢銷文創產品
通訊員 劉劍鋒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隆回縣虎形山上的花瑤人有一項傳統技藝——挑花,這種獨特的手工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每一個婦女都會,她們從小就學著繡這色彩和諧而又誇張的挑花裙。 然而,由於花瑤挑花費時費眼,挑花裙價格昂貴,很難在市場推廣,這項極具特色的非遺面臨傳承難題。
-
莆田江東村這個繡莊老闆不簡單
合照中間為吳玉仁吳玉仁是20世紀聞名遐邇的莆仙戲臉譜民間藝術大師,當年身材高挑、口齒伶俐的他沒有選擇唱戲,而是一心撲在臉譜上,最終因在莆仙戲劇界畫臉譜出眾而遠近聞名起初妻子吳金珠並不支持,她認為開店做一些小小生意是更好的選擇,相比之下開一個繡莊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剛開始生意不穩定,每個月還要給繡工開工資,一家人溫飽都成了問題,生活舉步維艱。談起創業初期,妻子吳金珠就憤憤不平地說:「有幾次給人家繡好了,他們嫌我們名氣小,故意給這些成品挑刺不付錢」。但憑藉對刺繡的這份熱愛,吳明華還是堅持了下來。
-
當小朋友遇到民間藝術……
當小朋友遇到民間藝術…… 2020-12-21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刺繡幫助四川涼山婦女過上自立富足生活
如今,49歲的沈曉英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開了一個佔據三層樓的彝族服飾商鋪,年收入近300萬元。她設計的一套女裝最高可以賣到2萬元。據涼山州婦女聯合會統計,涼山全州的繡娘人數超過3萬人,一個普通水平的繡娘每月可獲得2000元的報酬。「她們能在家裡背著娃,繡著花,養活自己養活家。如果能掙到錢,她們就能在家裡有更大的發言權。」涼山州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朱雪蕾說。
-
台州製造進萬家丨「繡都ASILK」——愛美女性的好選擇
原創 小甜椒 台州婦聯台州民間自古就有刺繡俗習,多在綢料上施以彩平繡、土布上施以挑花針藝,
-
一針一線 一繡一情 廣府非遺列車即將駛入南粵廣繡的奇幻世界
本次非遺列車將走進梁秀玲刺繡藝術館,領略南粵廣繡的非凡魅力,並與廣繡非遺傳承人梁秀玲面對面,穿針引線上繡架,跟廣繡傳承人學習針尖上的藝術。廣繡是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間刺繡工藝的總稱,以構圖飽滿,形象傳神,紋理清晰,色澤富麗,針法多樣,善於變化的藝術特色而聞名宇內。廣繡與潮州刺繡合稱粵繡,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和江蘇的蘇繡並稱中國四大名繡。
-
武定彝繡:綻放在布匹上的經典
武定彝繡 武定彝繡演繹著布匹上的經典與圖騰,它以概括、變形、誇張 ,挑花、扣花、十字繡、平繡和點、線、面交融的手法,以栩栩如生的精美畫面吸引和徵服國內外眾多的閃光燈和眼球
-
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彝族幹部布哈:梭梭拉打村的「倔」幹部
原標題: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彝族幹部布哈:梭梭拉打村的「倔」幹部對於四川省大涼山腹地的梭梭拉打村村民來說,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政治教導員布哈的到來,讓這個彝族村寨變了模樣。昭覺縣是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四川省深度貧困縣。身為梭梭拉打駐村扶貧幹部,布哈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擔子,要帶領1779名鄉親徹底脫貧。
-
【代表說履職】宋水仙:用馬尾繡繡出精彩人生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尾繡傳承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非遺協會主席,宋水仙今年是第三次參加全國兩會。 馬尾繡是水族婦女獨創的一種手工刺繡技藝,是水族地區一種現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藝術。2006年,水族馬尾繡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