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注意孩子4歲前有這3個毛病,未來道路上會被人嫌棄
0-4歲的時候是孩子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內孩子的各項體能都會進行很大的開發,在當下的以愛,講道理為主導的教育下,家長對自己的「熊孩子」進行適當的「棍棒教育」也是必要的,孩子們的小時候也總會挨那麼一兩頓揍,而這頓揍是非揍不可的,不然小孩長大反而會學壞。所以當孩子出現下面這四個毛病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手下留情,道理講不通,「棍棒教育」也是必要的。
一、不喜歡刷牙和洗臉
刷牙是每個人每天都必備的,小孩刷牙一定要從小培養,不然長大的孩子不喜歡刷牙和洗臉會遭到別人的嫌棄,如果孩子不願意刷牙怎麼辦,家長可以每天當著孩子的面刷牙,孩子看到父母在刷牙,就會進行模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只是因為好奇所以才刷的牙,並不能作為刷牙的開始想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刷牙,家長不妨帶著孩子去買幾本繪本關於刷牙的故事讓孩子在家看,孩子可以通過故事來了解不刷牙有什麼後果等等,時間長孩子就會對刷牙產生很大的興趣。
二、用哭鬧「威脅」父母
現在這個社會很多的家庭都是圍著自己的孩子轉,孩子不管想要什麼東西父母都會滿足孩子,時間長了之後就會養成孩子驕縱跋扈的性格,有一點不順孩子的新衣心意就開始大哭大鬧甚至大發脾氣,父母講道理跟孩子還沒有用,最後父母無奈妥協之後孩子才會停止哭鬧,但這只是開始,父母難道沒想到如果孩子每次都要想東西然後都用哭鬧來「威脅"父母,那你們是妥協還是不妥協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態度,孩子哭鬧也不能妥協,要保持自己的態度,讓孩子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必須要用溝通來解決問題,這樣以後對孩子自身情緒的控制力都會得到加強。
三、亂動別人東西
孩子從小千萬別養成拿別人東西的習慣,尤其是第一次帶孩子出去的時候,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則,教育孩子這不是他的,就不能碰,某東西的主人說可以玩或者碰了,才能去觸摸,但是一定不能帶走,一定要徵得別人的意見才能帶走或者玩耍,不然的話養成了一看見自己心愛的東西就要隨便亂拿,不給就大吵大鬧,家長就要堅持自己的態度,從孩子隨意亂拿別人東西的第一時刻家長就要及時制止,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的話,家長就必須要打孩子的屁股,不然以後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
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以上的情況,有的話一定要及時的「家法教育。」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在四歲前,正好是個立規矩的好時機,如果父母在這個時期過度的溺愛孩子而沒有注重培養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將來會很難帶,雖然說孩子在成長中不能太苛刻,但是也一定要懂讓孩子約束自己。
3-6歲的孩子會逐漸出現逆反心理。毋庸置疑,這個時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重中之重。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可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則可以在3-6歲期間著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智商情商。
近幾年,繪本成為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最好的啟蒙書。所以,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學習繪本,主要是針對3-6歲的孩子,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想像能力的提升。專門為3-6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
繪本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多角度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孩子的情商;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的情緒。繪本裡精美的插畫更加吸引孩子的閱讀興趣,是家長培養孩子的不二選擇。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在未來的發展中所需要的的重要動力。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孩子,會主動去規劃自己的未來,父母屆時無需太過操心。
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