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和基督教為何分裂?公元70年是個分水嶺

2020-12-22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直到公元50年,猶太教和基督教都還彼此相安無事,到底是什麼讓二者最終走向了分裂呢?

據《新約使徒行者傳》第15章記載,這一切要從聖徒保羅的主張開始講起。

公元50年至60年之間,保羅試圖勸說耶路撒冷教會領袖,皈依基督教的外邦人不必遵守部分「摩西的律法」。

他的理由是,放鬆摩西律法的嚴格要求,可以鼓勵更多的外邦人加入基督教。

這其實是基督教影響力飛速擴張的重要時機,後來上千年,都是因為這個提議,基督教才會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廣泛影響。

但在最初,這個提議受到了非常激烈的反對。反對者主要以羅馬教會為主,他們歷經多年的發展,形成了非常嚴格的篩選制度,理由是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考驗信徒的忠誠,缺點也很明顯,不僅極大地限制了規模,還引來古羅馬帝國的強烈敵意和猜忌。

最終,耶路撒冷教會沒有完全採用保羅的提議,但也沒有接受保羅反對者的要求,而是使用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這個方案最終被寫入了《新約》。

但是,也有另外一個說法,即折中方案並沒有被各方所採用,反而造成了基督教的分裂,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保羅聲稱「摩西的律法」已經過時,但另一方面,猶太基督教徒卻仍在堅持奉行「摩西律法」,雖然保羅代表的基督教派把他們邊緣化了,可這種獨特的特色仍然被保留了數個世紀之久。

隨著保羅書寫的《新約》影響越來越大,逐漸地,雙方在教義上發生的分歧也越來越尖銳。

這造成了什麼後果呢?

無論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宗教,往往都是通過法律、習俗,及相關的儀式等進行延續,小分歧和個體的背叛無法影響這種傳承。

可是,整個民族與另一教派發生了不可調和的分歧,很容易被視為是對自身身份的拒絕和排斥,而這很容易被理解為背叛,這在基督教的分裂史上有過不止一次,也發生過不止一次的悲劇。

然而,保羅的初衷是怎樣呢?據《羅馬傳》記載,他想把外邦人融入基督教,是在「用嫁接的方法」,把「野橄欖枝接入生長茂盛的橄欖根上」。

可這種想法與猶太人的堅守傳統的思維方式完全不相容,反而造成了互相牴觸的兩個團體。

早在公元50年之前,耶路撒冷教會與羅馬教會就分成東西兩個教派,彼此間鬥得不可開交。

在誕生了大量知名學者和著作的同時,也造成了因教義理解不同、社會條件和外部事件等多種因素而形成的不同發展歷程。

直到公元70年,古羅馬軍隊摧毀了耶路撒冷聖殿,積累許久的矛盾終於爆發。

羅馬教會把這視為上帝對猶太人的棄絕,對自己信仰的鼓勵,但是,猶太教卻認為,這就像父親懲罰兒女一樣,嚴重,卻不至於到如此地步。

這還只是精神方面,從物質方面來講,羅馬第九任皇帝韋帕薌自公元70年以後,針對猶太人徵收丁稅,對於促使所有人遠離猶太人,也起了強烈的推進作用。

當這兩方面的原因湊到一起,公元70年便成了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關係再沒辦法回到從前,不僅教義的分歧越來越大,基督教針對猶太人實施了一系列的「歧視性教義」,造成了許多流血事件和迫害案,更加重了彼此間的仇恨。

這種「歧視性的教義」也因此被視為是導致二戰時期的猶太人大屠殺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之間有什麼聯繫?
    基督教的歷史漫長、多變,從猶太教的繼承一些觀念,廣為流傳發展,再到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分離出東正教、基督新教,再發展到16世紀宗教改革,產生基督新教。宗教和國家政權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可以說西方文明史大半就是宗教史。
  •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及猶太教之間有什麼聯繫?誕生原因
    羅馬的法律和軍事工程在希臘之上,但在科學、文學、哲學方面學習希臘人,耶穌是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被羅馬統治後,因種族原因,還有猶太人信仰猶太教、過他們自己的節日,凡是猶太人生活的圈子與周圍其他非猶太人習俗不同,顯得格格不入,當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被羅馬鎮壓,在失望痛苦之時,在猶太教徒中出現了一個新教派,叫"拿撒勒派"。開始沒有獨立教義,襲用《希伯來聖經》,只是做了一些新的解釋。
  • 基督教從猶太教衍生而出,與猶太教有什麼不同?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西亞地區的希伯來人中產生了猶太教,猶太教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宗教之一,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公元1世紀,在猶太教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基督教,兩教同源,且都誕生於聖城耶路撒冷。今天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猶太教和基督教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基督教與猶太教相同之處:(1)兩教都信奉宇宙中只有一位獨一真神——耶和華。
  • 基督教就是與周圍社會妥協後的猶太教,為什麼這麼說?
    一直以來,基督教研究者都流行這樣一個說法,「基督教就是與周圍社會妥協後的猶太教」,這話什麼意思?首先,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與猶太教的一致性。儘管《新約》始終在努力創造新的概念,並植入大量與《舊約》不同的內容和思想,歷代神學家也都竭力地用一些新的解讀方式,把二者間的區別擴大,可是,《新約》仍然被看作是在《舊約》基礎上進行的擴展,而不是創新。
  • 基督教、伊斯蘭教與猶太教的恩怨情仇
    猶太教在歷史上一直被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排擠,同時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也是衝突不斷。但是他們又同屬一神教,都相信有末世審判和救世主,耶路撒冷又是三教共同的聖地。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說起三教的關係就不得不說一個叫亞伯拉罕的人。
  • 基督教:分歧嚴重!世界第一大宗教為什麼分裂成天主教和東正教?
    按信徒人數來看,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在全世界70多億人口中,基督教徒高達22億,佔世界人口的31%。基督教能夠成為世界性宗教,除自身的教義受到認同外,還離不開羅馬帝國的推廣。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控制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屢次反抗羅馬失敗後,為了給自己找到一個精神出路而創立了基督教。
  • 相煎何太急:猶太教和基督教之緣!
    猶太教和基督教本有同源之情,緣自何時,二者卻是「相煎何太急」!追尋歷史,探根究緣;誰先動手,又是誰受傷最重。一、猶太教對異教徒——基督教的迫害猶太教有對彌賽亞——救世主一說,在羅馬統治時期耶穌基督誕生於馬槽之中,自稱「耶和華」之子,來人世間救贖受苦的大眾即救世主。
  • 一把捋清: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和猶太教的錯綜關係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基督教內部又有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外部跟猶太教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咱就把樓上四個的關係從頭捋清楚。因為那些與神仙的約定,《塔納赫》又被日後的基督教稱為《舊約》為什麼要用個舊字呢?這裡就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最大分歧點了:猶太教認為他們的彌賽亞(也就是救世主)還沒出來,一直等到今天。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公元1世紀,基督教誕生於羅馬帝國統治下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中,最初被認為是猶太教的一個分支,信徒基本為猶太人,但由於教義和禮儀等方面與猶太教的不同,逐漸從猶太教中分離出去,形成基督教。基督就是彌賽亞,即救世主,也是耶穌的尊稱。
  • 伊斯蘭教最初是如何和何時脫離基督教的
    然而,將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列為「亞伯拉罕宗教」的適宜性和適當性多年來一直受到批評和質疑。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猶太教研究教授艾倫L.伯格在其《審判與恐怖》序言中提到,9/11事件後的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寫下了「共同點」,但是亞伯拉罕的傳統「歷史的」和「神學的」都有本質的區別。
  • 公元4世紀,基督教迎來重大轉變,與神學無關
    公元4世紀,是基督教迎來重大轉變的時期。羅馬帝國經歷了嚴重的瘟疫後,人們把對未知的疫病的恐懼,逐漸轉移到宗教方面,受到帝國「重點照顧」的基督教成了所有人,包括皇室的恐慌根源,他們開始害怕是因為自己對於神的不尊重,才導致了災禍的來臨,因此,羅馬帝國對於基督教,從原來的迫害和猜疑,變成了信任和支持。不過,這不是沒有代價的。
  • 使徒保羅:基督教的真正「創始人」
    嚴格說來,其實自耶穌受難後,耶穌派就開始分裂,按照教會的說法,叫做出現各種「異端」。這些分裂中最大的一次,就是發生在1054年的東西大分裂,結果就是東正教和天主教分道揚鑣。       要講清楚東西大分裂的來龍去脈,不能從1054年的羅馬和君士坦丁堡兩大主教相互「破門」 談起,而要往前追溯。追溯多少年呢?
  •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發生瘟疫,為什麼對基督教來說反而是機會?
    於是,人們就會立刻失去對傳統宗教的信任,轉而尋求新宗教的幫助,而這,便是基督教得以在公元2世紀以後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境內先後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瘟疫,幾乎消滅了羅馬帝國一半左右的人口,這種大規模的災難幾乎瞬間就擊垮了所有當時流行的宗教,除了基督教。
  • 基督教影響很大,敵人卻主要來自內部,大致有三大類
    眾所周知,猶太教對於基督教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原始的基督教甚至還不能算是一個宗教,因為它沒有主教,也沒有明確的團體和組織,只能算是一個不斷地吸收和結合外部新思想的運動。這時,基督教與猶太教因為發源地的關係,不可避免地與猶太教的思想發生融合,這就為後來把猶太教與基督教剝離開來,創造了比較高的難度,以至於早期的基督教著作和傳教者,都因此經常感到迷茫和困惑。對此,基督教的態度也是很堅決的,為了能夠與猶太教割裂開來,他們會在關鍵的點上提出與猶太教截然相反的觀點,比如在對待律法的態度上。
  • 公元4世紀,基督教教義和政治的風向標是誰?
    公元4世紀,只要涉及到基督教神學討論,就不能不提亞他那修(也被譯為阿塔那修),而他不斷被流放又返回的人生經歷,又充分體現了基督教教義和羅馬帝國在這一時期的政治動向,所以,他也被歷史學家稱為公元4世紀的神學和政治風向標。
  • 新天地教到底是個啥宗教?為何被基督教稱為邪教呢?我國也有分布
    所以大部分宗教還是推動了世界的發展的,如佛教,基督教,以及猶太教等。但是這個也有很多例外,最典型這次疫情下,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韓國新天地教會,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那麼這個新天地教會到底是個什麼組織呢?為何基督教將其稱為邪教呢?其實我國也有分布。
  • 2021世界史必背基礎知識: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世界史必背基礎知識: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一、基督教的興起   公元1世紀,基督教產生於巴勒斯坦地區,4世紀末羅馬帝國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
  • 聖像破壞運動,看基督教東西教會與兩羅馬的再分裂!
    但是從長期來看,聖像破壞運動不僅成為基督教東西教會的分裂推手,而且也是帝國分裂的開始,而這一分裂並非東西羅馬,而是政治上的拜佔庭帝國和法蘭克王國。因此,被稱為再分裂。 從東西方教會,對於聖象破壞運動的態度入手,講述東西方教會對拜佔庭帝國這一政策的應變態度和結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並講述宗教分裂與地緣政治分裂之間的關係。本文有較強邏輯性可讀性,盡力通過歷史故事的展現,講述這段教會與羅馬在分裂的歷史。
  • 東部帝國在公元500年時,實際上只統治了半個基督教世界
    這裡要指出的是,羅馬帝國的行政體系在西部衰亡之後,整個帝國的東半部分還繼續存在了將近1000年。那裡的統治者和官員們繼續自稱為「羅馬人」,他們東部的鄰居也經常這樣稱呼他們。然而,西部人則稱呼東部人為「希臘人」,並且談論的是「希臘皇帝」。
  • 它們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淵源很深
    最為知名的天使也就兩個,一個是古希臘神話裡的維納斯的兒子丘比特,還有一個是在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裡發揮卓越貢獻的大天使長加百列。(聖經)裡上帝派遣加百列前往聖母瑪利亞的處所,告知聖母即將懷孕的消息。其實穆罕穆德他曾經聽過許多基督教的故事,所以在他創建的伊斯蘭教裡,眾多神位的框架基本上是模仿了基督教,只是把名字稍作改動,比如上帝他叫安拉,基督教裡的亞伯拉罕他叫成易卜拉欣。穆罕穆德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長大後娶了一個比他大許多的富裕的妻子,有一天安拉數次給他啟示,於是他創建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是順從的意思,也即順從安拉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