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和哪吒為何同門不同命?

2020-12-16 上遊新聞

7天13億票房,《姜子牙》贏了票房,卻失了口碑。在萬眾矚目中高開低走,隨著觀影人數增多,豆瓣評分下滑至7.0,單日票房隨著口碑下滑,貓眼的票房預測也下調至14.85億元,光線傳媒「封神宇宙」遇挫。

去年《哪吒》上映,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文「漫威宇宙徵服全球久矣,惜中國尚無世界級IP」,表現了對「封神宇宙」的期待,如今「封神宇宙」還能否復刻漫威傳奇,讓中國神話徵服世界?

2008年,漫威《鋼鐵俠1》上映後,《鋼鐵俠2》、《雷神》的相繼熱賣直接奠定了漫威宇宙的基石。在過去12年間,漫威宇宙以平均每年2部的速度共拍攝了23部電影,截至今日,漫威宇宙全球總票房已經累計226億美元,片均票房達到9.8億美元。

在宏大的世界觀架構與對整個「電影宇宙」故事線的統籌下,觀眾們看到的是相互串聯,但彼此獨立、自成一體的影片。每部影片具備聚焦且鮮明的主題,圍繞超級英雄的成長、選擇、責任與奉獻的故事內核,將正義戰勝邪惡的普世故事譜寫得深入人心。

圖1 「漫威電影宇宙」構建歷程

我們不得不承認,《姜子牙》讓我們看到國漫在製作方面巨大的進步。但是,對神話細節的考究、超過1,300個特效鏡頭的打磨、約5億元的製作成本投入並不能掩蓋《姜子牙》在劇本上的缺陷。

主創們想在一部電影中所表達的主題太多,開局野心太大,設定扔出來的太猛,卻沒能講好故事。

影片想要探討的幾個話題——「救一人還是救蒼生」、「相信神還是相信自己」、「眾生到底需不需要被拯救」——都未能做出更為清晰的描繪,既沒有對「一人」與「蒼生」的展開探討,也沒有對反派師尊更鮮明的刻畫,人物也缺乏更為堅實的心理支撐。

《姜子牙》所面臨的是每一個致力於構築中國式「IP宇宙」的影視文化企業所面臨的共性難題——如何能夠在宏大的宇宙架構中,找到屬於每一個主角的聚焦主題與故事文本。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主創們的野心需要和單部影片所能承載的內容、以及觀眾對於故事文本的接收更為完美的融合與匹配,而這背後需要科學的內容創作與協同機制體系作為支撐。

在好萊塢,電影內容的生產有嚴格的工序流程和科學的機制體系,既保證了主創人員充分發揮創作才能,也使得劇本能夠經過多方專業人士的共同打磨和認可,最終形成的劇本在擁有統一世界觀的基礎上,呈現出主題鮮明、引人入勝的單體故事。

在劇本階段,製片團隊對創意和劇本進行反覆討論,引入不同專業人士的觀點,讓劇本不至於跑偏或陷入過於空洞的劇情設定。多輪次的「綠燈會」決策機制讓公司高層及各業務條線的專業人士參與到項目的全面評估中,確保最終啟動的項目得到多方認可。

《鋼鐵俠1》導演Jon Favreau在2006年接手《鋼鐵俠1》劇本後,先後接納了7位專業人士對劇本建議,包括編劇John August、漫威漫畫師Mark Millar、Brian Michael Bendis、Joe Quesada、Tom Brevoort、Axel Alonso以及Ralph Macchio。

Jon Favreau不僅更改了對電影的反面人物的刻畫,並且增加了更多與漫威漫畫相關的素材,吸收了漫威粉絲對漫畫故事的反饋,以更好迎合漫威粉絲的偏好。

在綠燈會上,公司高層、內容、宣傳、發行團隊負責人均對項目進行共同決策,未來還會根據電影票房表現追責相應決策人員,這樣的決策機制確保了多方意見的充分融入和相互制衡,保證了作品產出的基本面水準。

現在,如果漫威想要啟動一部漫威宇宙電影,那麼至少需要迪士尼CEO Bob Chapek、迪士尼首席創意官Alan Horn、迪士尼製片板塊聯席主席Alan Bergman、漫威工作室主席Kevin Feige的共同把關和決策。

此次《姜子牙》上映後,很多觀眾雖然認可此次電影的立意和宏大設定,但更指出了核心主題不鮮明、劇情缺乏吸引力等問題。這更加說明,電影作品不是創作者的「自我成全」,講好故事需要一個體系相互協作、共同打磨和彼此制衡,最終形成符合市場需求的劇本。

圖2 好萊塢內容板塊與宣傳板塊協作機制

而項目團隊協作體系與科學的綠燈決策機制在大部分國內影視文化企業是沒有的,或者說是不完善的。這也導致了國內電影企業作品票房與口碑均有較大的波動。

但無論如何,《姜子牙》雖然口碑飽受爭議,但首日票房3.6億元,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國慶檔首日票房記錄。這印證了中國電影及動漫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只要講好中國故事,中國「IP宇宙」指日可待。

圖3 中國電影票房表現對比

莎士比亞說「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打造中國IP宇宙不再是一個人的破釜沉舟,而是一群人的全力以赴。希望「封神宇宙」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封神之路,希望更多影視文化人能繼續傳遞「打造中國世界級IP」的接力棒,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和哪吒什麼關係 姜子牙電影好看嗎什麼時候上映
    姜子牙跟哪吒是什麼關係?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這兩個人在《封神榜》中是怎麼樣的關係,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姜子牙和哪吒都是《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元始天尊座下有很多的弟子,其中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也是一個,而姜子牙跟太乙真人是同門師兄弟,所以說哪吒叫姜子牙師叔。
  • 姜子牙:淺析對比《哪吒》優勢,為何姜子牙評風兩極分化嚴重?
    那麼問題來了,《哪吒》和《姜子牙》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小生較為偏激的認為,也許得到肯定的評價才能算得上國漫真正的崛起,在崛起前我們需要有更加謙虛的心去發現問題,下面來談一談我個人的想法請聽我娓娓道來!
  • 《姜子牙》為何沒能重現「哪吒」效應?
    期待已久的《姜子牙》為何沒能重現「哪吒」效應?電影《姜子牙》海報。 ■本報記者 張禎希爆款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結尾處,一聲「姜子牙」,揭示出國漫打造「封神宇宙」的雄心,瞬間引爆觀眾情緒。鑑於前作以破50億元的票房佳績以及良好口碑,《姜子牙》順理成章成為這個國慶檔首部預售票房破億元的國產片。截至記者發稿時,《姜子牙》票房已突破14億元,但網絡評分僅為7.0,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低了不少,而在網上衍生話題發酵熱度上,更是遠遠不及當年「哪吒親友團」的刷屏盛況。「誇不出口,罵不出聲。」一位網友對《姜子牙》的評論很具代表性。
  • 哪吒大火,「新神話主義」姜子牙為何不火?
    隨著國產動畫快速發展,植根於國人心中的國漫情結順勢爆發,不少帶著獨特中國味道的動漫興起,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憑浩瀚的聲勢更是摘下國內影史票房亞軍。為中國神話體系版圖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其後,《姜子牙》被報以強烈的期待。
  • 《姜子牙》與「天命」對抗,姜子牙和哪吒走的同一條路?
    最近,《姜子牙》將於10月1日上線的消息火熱刷屏網絡。自從《姜子牙》宣布動畫電影推遲之後,網友們就對《姜子牙》充滿了期待和遺憾。當時《姜子牙》接檔《哪吒之魔童降世》,兩個動畫電影之間也存在友好互動,所以網友們對《姜子牙》格外期待,這份期待甚至不輸給《哪吒之魔童降世》。如今,《姜子牙》定檔上線的消息發布,登時又掀起了一片波瀾。
  • 《姜子牙》為何沒能重現「哪吒」效應?
    鑑於前作以破50億元的票房佳績以及良好口碑,《姜子牙》順理成章成為這個國慶檔首部預售票房破億元的國產片。截至記者發稿時,《姜子牙》票房已突破14億元,但網絡評分僅為7.0,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低了不少,而在網上衍生話題發酵熱度上,更是遠遠不及當年「哪吒親友團」的刷屏盛況。「誇不出口,罵不出聲。」一位網友對《姜子牙》的評論很具代表性。
  • 姜子牙與哪吒世界觀不同
    從彩條屋對《姜子牙》的前期宣傳來看,「封神宇宙」似乎確有其事。《姜子牙》在宣傳期與《哪吒之魔童降世》頻繁聯動,甚至專門製作了「接力海報」和春節聯動預告片,以至於觀眾們對「封神宇宙」一事深信不疑。然而,在仔細看過《姜子牙》的宣傳片和角色海報後,小鰻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封神宇宙」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因為《姜子牙》與《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都是封神演義故事改編的作品,但世界觀卻完全不同。《姜子牙》與《哪吒之魔童降世》並非同一世界觀的證據,就是申公豹這個角色。
  • 《姜子牙》票房破《哪吒》,動畫製作大震撼,為何口碑持續暴跌?
    疫情結束之後,作為電影院復工人們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姜子牙》的首播讓電影院座無虛席,票房取得了很高的成績,甚至打破了國漫《哪吒》的神話,動畫製作令人感到震撼,為何口碑卻持續暴跌?《姜子牙》的上映意味著國漫動畫製作的又一巔峰,讓人身臨其境的音效,再加上每一幀動畫的細心研磨,相信有不少人坐在電影院當中,身上已經不自覺的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 《姜子牙》與《哪吒》大聯動,申公豹整容成功,顏值不輸姜子牙
    之前很多粉絲都期待可以看到《姜子牙》和《哪吒》的關聯,並且希望《姜子牙》可以開啟中國的封神宇宙,但是按照預告來看,二者並沒有聯繫。不過粉絲們也不用失望,為了滿足粉絲們的願望,官方還是製作了一支哪吒和姜子牙的聯動短片,一起來看看吧。《姜子牙》與《哪吒》超級聯動,《嗨皮牛夜》年夜賀歲。
  • 《姜子牙》最後哪吒「合家歡」彩蛋為何被譽為最大亮點
    鑑於前作以破50億元的票房佳績以及良好口碑,《姜子牙》順理成章成為這個國慶檔首部預售票房破億元的國產片。截至記者發稿時,《姜子牙》票房已突破14億元,但網絡評分僅為7.0,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低了不少,而在網上衍生話題發酵熱度上,更是遠遠不及當年「哪吒親友團」的刷屏盛況。  「誇不出口,罵不出聲。」一位網友對《姜子牙》的評論很具代表性。
  • 《姜子牙》三大疑問:哪吒會出現嗎?為何建議8歲以上兒童觀看?
    不少影迷都期待著哪吒能夠在《姜子牙》的電影裡露個面,和姜叔叔發生點交集。不過據導演透露,《姜子牙》和《哪吒》都是獨立成片的,也就是說哪吒這次並不會在《姜子牙》的電影中出現。但是也不用失望,其實從前期的宣發就可以看得出來,彩條屋早就已經在規劃「神話系列」。
  • 《姜子牙》和《哪吒》,被妖魔化的中華文明
    《姜子牙》這部動漫電影在國慶檔期上映後雖然口碑兩極分化,但票房成績從目前情況來看也頗為亮眼。借著《哪吒》高票房、高口碑的影響力,打破了內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出盡風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古代的英雄們成了任人揉搓的角色。遊戲裡裝扮奇特的造型,電影裡顛倒黑白的劇情,無時不刻的在提醒我們,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 期待已久的《姜子牙》為何沒能重現「哪吒」效應?
    鑑於前作以破50億元的票房佳績以及良好口碑,《姜子牙》順理成章成為這個國慶檔首部預售票房破億元的國產片。截至記者發稿時,《姜子牙》票房已突破14億元,但網絡評分僅為7.0,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低了不少,而在網上衍生話題發酵熱度上,更是遠遠不及當年「哪吒親友團」的刷屏盛況。「誇不出口,罵不出聲。」一位網友對《姜子牙》的評論很具代表性。
  • 姜子牙有7個徒弟,為何卻沒有一個能上他的《封神榜》?
    提起中國傳統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和《封神演義》大抵是最為人熟知的。我們熟知"覆水難收",通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也熟悉姜子牙封神。但你可知,姜子牙其實還有七個徒弟?且這些徒弟雖拜入了姜子牙門下,為姜子牙忙前忙後,甚至丟了性命,但最終也沒能出現在"封神榜"之上?
  • 《姜子牙》的故事是在哪吒之前嗎?姜子牙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
    《姜子牙》的故事是在哪吒之前嗎?《哪吒之魔童降世》最後的彩蛋暗示下一步作品講述的將是姜子牙的故事,如今《姜子牙》的預告片正式放出,同樣是一部令人期待的國產動畫。《姜子牙》大的故事主線並沒有改動,但在人物角色上的塑造採用了不一樣的視角,依然會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姜子牙的造型也是感到驚豔,他和九尾狐將會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 哪吒、大聖、姜子牙會聯動嗎,神話宇宙是不是已經開展
    今年賀歲廣告短片,我想大家都看過了,就是哪吒、大聖、姜子牙之間的聯動。我們再來看一個片段。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哪吒、大聖、姜子牙同框出現了,這是巧合還是什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我們來看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爭奪的靈珠和魔丸,原始天尊吧他們兩個分開,精華聚集到靈珠裡,汙濁聚集到魔丸裡,按理說,像元始天尊這種通天徹地能力的神仙,是有能力把魔丸淨化的,可為什麼偏偏要摧毀。
  • 《姜子牙》比不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關鍵就在一個字
    苦苦等待的封神宇宙《姜子牙》終於上映了,一直盼望著它可以再次衝擊國漫巔峰,但是沒有想到這次有點令人失望。回憶起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心中必然燃起了一團火,那是許久沒有見到的國漫製作水準,無論故事性和製作水平都是國漫的高水準,反觀今年推出的姜子牙製作上也是非常高水平,但是《姜子牙》比不過《哪吒》,就是因為他們的區別關鍵就在一個「燃」字上。
  • 對比《姜子牙》和《哪吒》,兩部劇的主題究竟哪個更吸引人
    《姜子牙》,最終定檔於2020年的國慶檔,但是票房和口碑卻是遭遇了滑鐵盧,下面咱們來看一下這兩部國產動漫電影。對於從小聽著中國神話長大的孩子來說,哪吒、姜子牙、孫悟空等神話人物都是印在腦子裡的東西,提起哪吒就很自然的想到了哪吒的叛逆和成長,提到姜子牙就想到了封神榜。
  • 《姜子牙》能否從《哪吒》手中接過國漫大旗?
    中國神話系列」又一部作品,電影《姜子牙》對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姜子牙形象進行改編,不同於封神故事中高高在上的姜子牙,影片中的姜子牙被貶下凡,在「初心」與「天命」之間進行艱難抉擇。聽起來似乎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頗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 姜子牙止步18億?為何難超越哪吒50億大關?三個原因註定敗局
    今年國慶電影檔迎來了一匹黑馬,那就是《我和我的家鄉》。從最開始的無人好看,竟然票房口碑雙豐收。反觀國慶檔票房奪冠大熱門《姜子牙》高開低走,實在是令人唏噓。作為國產動畫的又一力作,上映之前十分被人看好。預售就破一億,首日票房高達3億多,刷新國產電影單日票房紀錄。可見人們的期待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