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前夕突然自曝「臺灣國民黨」老謀深算的王金平試水溫?

2020-12-22 臺海網

香港中評社刊發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文章說,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以93萬9千多票被市民罷免,改寫臺灣地方自治史記錄。他被罷免後發表「兩感謝、三遺憾、一祝福」感言,痛批蔡當局傾全臺之力打壓他,形同宣告「我將再起」。韓一旦投入明年國民黨主席改選,國民黨勢將分裂。王金平在罷韓前夕突然提到「獨派」大老辜寬敏建議他組「臺灣國民黨」非空穴來風。  韓國瑜被罷免後,國民黨搶先拋出「不建議提罷免無效訴訟」帶有強烈切割意味。韓打罷免戰時,黨內明顯看到兩條路線,一是新北市長侯友宜、臺中市長盧秀燕等都保持距離,躲得遠遠;二是黨主席江啟臣和「立法院」黨團明知很難救,作為黨主席與黨團也不得不挺,但多數「藍委」還是有所保留,怕被拖下水。罷免落幕後,國民黨評估韓有可能繼續打法律戰做最後一搏,趕緊抽手,搶在韓宣布之前透過媒體放話要攔住韓。韓也很上道的表示會尊重黨中央。  國民黨這項動作,檯面上第一層理由是避免韓國瑜推出罷免無效之訴,無法在3個月內舉行高雄市長補選,拖到12月便可讓蔡當局順勢派代理市長,連選都不必選。更深層原因包括,一,韓國瑜這次實在敗得太難看,跌破眾人眼鏡,其中固然有非戰之罪,例如綠營傾全黨之力打壓和抹紅。但這畢竟是另一次民調呈現,近94萬罷免票數即是「討厭韓國瑜指數」,韓若祭出法律戰,國民黨就得陪他糾纏下去,藍軍也會受傷。二,尤其2022縣市長選舉將是硬仗,國民黨若再「全黨救一人」可能跟著溺水。三,黨主席明年就改選,韓有可能參選與江啟臣一較高下,江領導的國民黨急著甩掉韓。  但微妙的是,韓國瑜雖連吞兩敗,「大選」和罷免被民進黨雙殺,但韓的特質是臺灣社會對他愛憎兩極。他雖輸成這樣,但沒人否認他在國民黨內的人氣還是有的,造勢能力無人能及,那批韓粉還是夠強悍。明年可能參選黨主席的朱立倫、江啟臣都是溫吞吞的秀才型,對民進黨幾乎束手無策;如果韓確定跳下來選,必會炒動另股氣旋。在路線上,國民黨無法延續國共關係,連要不要「九二共識」都舉棋不定,引起很多深藍不滿,韓國瑜與朱立倫、江啟臣等人路線顯然不同,一較高下韓未必會輸。  韓粉在高雄議長跳樓身亡後大動作凝聚悲憤,後續發展值得關注。總之,韓國瑜要裸退是不可能的。  但不可否認的,韓國瑜一旦坐上國民黨主席位子,黨內必分裂無疑。王金平在罷韓前夕突然提到「獨派」大老辜寬敏建議他組「臺灣國民黨」,分明是帶風向。現在的國民黨雖保留「中國」兩字,其實內涵上已接近「臺灣國民黨」,韓若回國民黨,黨的兩岸路線必會有所調整,進而與黨內本土派或騎牆派發生衝突。老謀深算的王金平應是早就看到韓國瑜被罷免後的下一步,開始在試水溫。國民黨若分裂,最大受益者就是民進黨,暗中推動的力量不可小覷。  從另個角度來看,如果韓國瑜參選黨主席而裂解國民黨,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的國民黨,黨內最有實力的「直轄市長」,新北市侯友宜、臺中市盧秀燕都不參與黨務活動,拒絕出任中常委,與國民黨漸行漸遠,為討好綠選民尋求連任,有時反而與白、綠人士還熱絡些,討好綠營選民。韓被罷免,其他藍、白縣市長怕成為下一個目標,壓力都很大;國民黨縣市長更是擔心受怕。以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到2022年縣市選舉會如何發展很難說,會不會連若干藍軍縣市長都要跳船改掛無黨籍?尤其如果2021的國民黨主席是韓國瑜,在兩岸路線催化下,更會加劇黨內衝突。王金平提到「臺灣國民黨」似暗示要成立一個「脫中」的國民黨集合黨內偏綠的力量。  在蔡英文主政下,民進黨已一黨獨大,新冠疫情催化下,臺灣人的「分離意識」來到史上最高,韓國瑜被高票罷免也是被強大的「抗中」氛圍所害。如果國民黨真被裂解,臺灣就會變成一個巨獸般的民進黨,加上其他無足輕重的小黨,國民黨若走到這步,也沒什麼好嘆息、遺憾的。韓國瑜不選黨主席,國民黨未必不會分裂,該發生的事終究會發生。紅綠才是影響臺灣未來的關鍵因素,就當國民黨是茶壼風暴吧。

相關焦點

  • 柯文哲:臺灣地區選舉削弱韓國瑜改革國民黨的力量
    國民黨在臺灣地區的選舉中大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馬上請辭,而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更是表示自己不會參加這次的黨主席選舉。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韓國瑜是有能量改變國民黨的人,但這次的選舉虛弱了他的力量。柯文哲在採訪中表示,國民黨主席的選舉是國民黨內部的事情,他不會去涉足。他也表示曾經說過韓國瑜是有能力改變國民黨的人,但是在這次的選舉中他所擁有的能量被削弱了。韓國瑜也失去了改變國民黨的力量,但是這也不允許別人去插嘴。罷韓能不能完成,將會成為接下來臺灣地區的焦點。
  •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 韓國瑜:接受市民決定
    ,韓國瑜:以平靜的心接受市民決定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罷韓明日投票,蔡英文通過「罷韓聲明」呼籲高雄市民踴躍行使公民權,令罷韓行動走向藍綠對決。  國民黨中央3日停開中常會,以利於中常委們南下低調協助反罷韓,同時配合韓國瑜「市政高調、挺韓低調」原則,在臉書粉專推出閩南語版視頻,絕口不提韓國瑜,只凸顯高雄市政府施政成績,以強化罷免案無正當性。國民黨發言人洪於茜稱,民進黨完全不遮掩傾全力罷韓,最後一周電話動員、發黨員信,甚至在高雄市黨部掛出廣告牌罷韓,「坐實罷韓目的根本不是為高雄,而是為了民進黨」。
  • 無論「罷韓」成功與否,未來四年蔡英文再難當臺灣「全民領導人」
    編輯:桐一洛杉基為韓國瑜發聲隨著前段時間臺灣領導人大選落下帷幕,蔡英文在民進黨的幫扶下贏得連任。此次高雄市市長韓國瑜也曾參與其中,作為國民黨黨派的一員,敗選後遭到了民進黨一方發起的罷韓行動。外界對韓國瑜是否將被罷免給予出極高的關注,一位名叫洛杉基的作家在Facebook上發文表示韓國瑜擁有550萬擁護者,可見罷韓行動並不會如蔡英文所料那般順利,這場運動在開始的那一刻,就意味著蔡英文未來四年執政期間將喪失550萬民眾的支持,尚且不提那費盡心思贏得的地區領導人座位大概會被自己拱手相讓,政治生涯也將會因此受挫。
  • 「罷韓」真實目的被揭穿,國民黨:被操縱了!
    作者:美食編輯:枯木據一家臺灣媒體報導聲稱,在6月6日,即將舉行的高雄市的"罷韓"投票前夕,蔡英文主持召開了民進黨中常會,在會議當中做出來高雄市民眾參加國民黨的抗議面對這一種做法,國民黨聲稱民進黨表面上說這是民眾民主的體現,其實這完全是為了民進黨自己,而不是為了高雄市民。民進黨當局的"罷韓"真相民進黨發起的"罷韓"活動,用意非常明顯,就是想把國民黨政治潛力股韓國瑜進行徹底的追殺。
  •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韓國瑜:以平靜的心接受市民決定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罷韓明日投票,蔡英文通過「罷韓聲明」呼籲高雄市民踴躍行使公民權,令罷韓行動走向藍綠對決。據臺灣《聯合報》4日報導,在3日民進黨中常會上,中常委沈發惠提案鼓勵民眾投票罷韓,中常委陳茂松則擔心該聲明等同政治介入。
  • 韓國瑜成臺灣史上首位被罷免縣市長!國民黨團:我們的作為須檢討
    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趙天麟上午9時攜母親、妻子與3名小孩,一同進入苓雅中學投開票所投票,趙天麟強調,對於罷韓投票結果,他非常樂觀。韓國瑜則在今日上午和高雄農業局長吳芳銘、市議員鍾易仲、朱信強等人赴美濃視察木瓜農損狀況。
  • 蔡英文這是要將國民黨「趕盡殺絕」?
    李平 社科院臺研所助理研究員臺灣「中選會」5月5日發布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公告,確定「罷韓」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此外,民進黨高雄「立委」6日還召開記者會,呼籲高雄市民屆時去投票,公開號召支持「罷韓」。李進勇曾透露為罷免韓國瑜已成立「選務國家隊」,可以看到從「交通部」、「中選會」到高雄市議會,從側翼的「罷韓」團體到各大綠媒談話節目,已進入全面總動員的狀態,勢將韓國瑜「拉下馬」。「罷韓」成功門檻並不高。
  • 「罷韓」風波的背後:小綠衝鋒陷陣,大綠坐收漁翁之利
    編輯:晨星現在臺灣民眾比較關注的事件之一就是韓國瑜面臨著被罷免的問題,如果他真的被罷免,那麼他將成為臺灣地區首位被罷免的市長。「罷韓」背後的風波可以說這一次的「罷韓」活動是一場臺灣地區的政治惡鬥,據了解這一次的辦行活動是由綠營發起的,如今進行到第二階段,所收穫的聯署書已經突破51萬份。這個數量是比較驚人的,然而「罷韓」團體的組織者還不滿意這個數量,還要繼續推動「罷韓」活動向下一個階段進行。
  • 臺媒:爭取國民黨絕殺時刻,韓國瑜應及早表態
    「不用懷疑國民黨腳力,更不用懷疑我們意志力!」江啟臣昨帶領北、高巿議員陪李眉蓁爬柴山時透露,韓國瑜或其他14個縣市首長等都將站臺,這周競選總部成立,屆時會邀各縣市長前來,但須配合時間,無論如何都會全力輔選。
  • 罷韓進入倒數,韓國瑜就「請假參選」公開向市民道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罷韓進入倒數,高雄市長韓國瑜溫情喊話,針對「請假選總統」公開向市民道歉。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高雄市議會18日舉行第三次定期會,面對綠營磨刀霍霍,韓國瑜花一小時報告政績後,話鋒一轉地表示他要就去年請假3個月參選「總統」,特別向市民朋友致上最高歉意。他說,「非常非常抱歉,市長不在家,讓市民朋友操心了!」
  • 臺灣民眾支持韓國瑜參選2024領導人選舉?最新民調結果出爐!
    編輯:星辰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得票排名第二的國民黨籍候選人韓國瑜宣布敗選。最近臺灣對韓國瑜是否會參加2024年是否會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民意調查,民調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韓國瑜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失利,但是韓國瑜的影響力還是有的,他多次參加活動都會有許多粉絲相跟而去,這是其他國民黨籍縣市長沒有的情形,所以民進黨依然把韓國瑜視為最害怕最可敬的對手。臺灣的政壇複雜多變。就像4年前人民無法想像韓國瑜會代表國民黨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一樣。至於四年後會是誰代表國民黨參選我們不得而知。
  • 「藍白拖」的聯想:已輸到脫褲的國民黨會如何選擇?
    臺灣中時電子報快評說,國民黨在2020「大選」慘敗,如今又遭逢罷韓巨變,聲望和士氣蕩到谷底,正當為高雄補選提不出人選之際,民眾黨頻頻喊話招手,拋出藍白合作的構想。沒想到已經坐困愁城的國民黨又陷入掙扎,黨內對於藍白合作的反應兩極。
  • 民進黨火攻罷韓過關,國民黨補選陷困境
    韓國瑜文/陸詢(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在民進黨黨政資源全面介入下,一如預期,臺灣「罷韓案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任530天後落馬。這也是韓國瑜2018年11月在高雄市長選舉拿下將近90萬票,終結民進黨在高雄市長達20年的執政權後,卻因上任市長不到半年又請假參選「總統」,引爆罷免的導火線,成為史上第一個被罷免成功的直轄市長,也讓民進黨痛快報仇。「罷韓國家隊」一舉殲滅「韓流」,引人「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唏噓。
  • 國民黨將如何幫助韓國瑜度過「罷韓」危機?
    有的認為國民黨要全力支持韓國瑜,挺過「罷韓」,敗選是整個國民黨的問題,而非一人之過之責。有的認為韓國瑜剛當選高雄市長就投身2020大選,對高雄市民是背棄承諾,也是「罷韓」的主因,所以韓國瑜就該受到高雄市民的懲罰。筆者認為,不管哪種聲音,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如果「罷韓」成功,在高雄市補選上,國民黨很難贏。
  •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要做「中國國民黨」 不再做「臺灣國民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
  • 國民黨光復臺灣的那些塵封往事
    但現在一些明獨、暗獨分子企圖歪曲光復的涵意,它們只強調臺灣擺脫了日本殖民統治,絕口不提臺灣回歸中國這一鐵一般的事實。民進黨當局連「光復節」都極力淡化,國民黨這邊則說什麼臺灣回歸的是「中華民國」,迴避中國兩字,再引申到「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荒唐邏輯。
  • 國民黨選擇遠離「九二共識」嗎?
    「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基石 圖源:網絡 國民黨繼2020年臺灣「大選」失利,接連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案中慘遭滑鐵盧,創下島內史上首次被罷免成功案例。無庸置疑,從「大選」到罷韓投票,這是臺灣社會內部極端臺灣主體意識對主張「九二共識」及保有統一願景的國民黨的反撲。整體而論,國民黨仍為主張兩岸終極統一的政黨,猶如其全稱為「中國國民黨」。近日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組密集開會,據媒體報導其結論預計6月19日出爐。
  • 臺灣學者:國民黨全名叫「中國國民黨」,為何不敢強調中國?
    島內「反中」氛圍濃厚,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日前說臺灣不是「國家」,卻遭到輿論圍剿,如解讀這現像?對此,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國民黨的問題在於沒有中心思想,不要說九二共識,「憲法」就是「一中憲法」的原則,黨的全名就叫做中國國民黨,為何不敢強調中國?是為了選票?還是為了永續生存?從歷史角度來看,選舉只是短時期,長時期來看臺灣400年的歷史離不開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