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區民間藝人扎花燈鬧元宵

2021-01-11 大眾網

  俗話說「大年三十的煙火,正月十五的花燈」,按照風俗過完十五才算過完年,因此元宵節是中國年熱熱鬧鬧的「壓軸戲」。17日,萊蕪區方下鎮張公清村李勝華家熱鬧起來,四位民間藝人齊聚在這裡製作花燈,喜迎元宵節的到來。

  這位民間藝人分別是李振海、呂其香、張奎德、李乃東,他們對傳統文化情有獨衷,逢年過節都會製作民間傳統物品來表達心中的感情。今年無宵節也不例外,而且很巧合地聚在了一起。李振海、呂其香擅長製作方形、圓形、三角花燈的製作,因為製作複雜,需要各根秫秸之間巧妙銜接才可形成一個整體。他製作的燈籠,和現在市面上看到的塑料配以電子合成的燈籠完全不同。李振海介紹,手扎燈籠以長方體為主,為4個面,複雜的由24根高粱杆組成,這24根高粱杆其實有很深的寓意,24根高粱杆兩根為一組,共12組,代表12個月,24根又代表24個節氣,4面代表四季。簡單的則由10根組成。框架製作完成后里面放上蠟燭就可以了。「每年元宵節,我都會製作很多,送給孩子、鄰居,今年已製作了十幾個了。」李振海說。為了追求完美,他還配以各種花紋、圖案。民間的吉祥圖案以梅蘭竹菊、生肖為主,兔、馬、猴等十二生肖及吉祥鴿子等禽類各種形狀的紙燈都有。

  另外,記者還見到了一個「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轉燈。轉燈的骨架也是秫秸做的,燈的中間是四稜體或者六稜體,轉燈的軸是秫秸的,兩端分別插一個棗核,轉軸下部串著一個用紙板剪的蝸牛式的風車,軸的中部橫著交叉幾條細竹棍。轉燈底部點燃油燈,燈火的煙氣吹動風車,風車和上面竹棍上的圖片一塊轉動。「現在會制這個人已經不多了。」李振海說。

  李乃東今年79歲,張奎德72歲,他們擅長製作蘿蔔燈、白菜燈。當天,他帶來了白蘿蔔、蘿蔔、白菜根等材料。李乃東說,正月十五這天,民間有豐富多彩的社火鬧元宵活動。人們身穿彩衣耍龍、舞獅子,劃旱船、跑毛驢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要點花燈,尤其是小孩,每人一張形態各異的小紙燈,在大街上玩耍,俗稱「鬥燈」,大家共同祈禱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他還說起了關於燈的歌謠。比如:「正月十五上面燈,屋裡屋外亮晶晶; 照眼眼明照耳聰,照照鼻子喘氣通。」關於蘿蔔燈也很有寓意。有歌謠為證:蘿蔔燈照門庭,毒蟲子無蹤影,照大人身子硬,照小孩腦子聰。 門口一盞蘿蔔燈,出入平安五穀豐。」「蘿蔔燈象徵平安、白菜燈象徵百財,製作簡單,很適合家庭製作。」李乃東說。

  一上午的時間,四位藝人製作了各式花燈,引來周圍人的關注。作為萊蕪民間學會會長李勝華說,正月十五,又叫上元節,古代時是個祈禱豐收的節日,這一天要吃五穀飯,喝聰耳酒。今天,我們舉行這個花燈,一是為了紀念,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圖為,民間藝人展示手工製作的花燈

  相關連結:

  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燈頭生日

  正月裡各種奇怪的生日比較多,比如:初一是雞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豬的生日,初四是羊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初八是穀子的生日,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初十是石頭的生日。今天十三,是燈頭的生日,這恐怕是所有生日裡最奇怪的一個了。

  民間在正月十三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這種風俗始於南宋,文獻記載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請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的習俗。因此,這一天就演變成了燈頭的生日。

相關焦點

  • 宅家咋個鬧元宵?網友:「涮」元宵、「挑」花燈、「雲」蛋糕……
    【桌面挑花燈 許個願吧】 除了湯圓,元宵節的另一大主角就是花燈了。小紅燈籠桌面掛,喜氣洋洋鬧元宵。點上花燈,帶上生日帽,許個願吧~
  • 高陵花燈紙紮!可溯源於清末,融裱糊、編織、造型於一體的綜合性...
    易有功19歲起隨縣城隍廟花燈紙紮老藝人董西武學習花燈紙紮手藝,深得師傅真傳。經他用秘制配方處理的裱糊用白紙可變厚、變硬,花燈紙紮成品外觀造型豐滿、耐雨淋、不變形、不易損壞,在高陵花燈界被譽為一絕。易有功花燈紙紮,是用紙裱糊、竹蔑扎制的花燈造型藝術,通體不用一件現代化材料,是原始的、環保的、原生態的純手工花燈紙紮技藝,材料簡便易找。
  • 記憶貴州|劉勝楊和他的花燈戲
    第六集花燈戲(思南花燈戲)國家級傳承人劉勝楊「2006年,花燈戲(思南花燈戲)入選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劉勝楊成為花燈戲(思南花燈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中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曲藝。
  • 蘇州鬧元宵,除了看花燈、吃湯圓,為何還要「走三橋」?
    元宵節傳統的開啟模式如看花燈、猜燈謎、逛廟會、吃湯糰……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不過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蘇州元宵還有「走三橋」的習俗。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傳統觀念中,月亮是女性的代表,理所當然,元宵的風俗活動往往與女性有關。過去,在元宵之夜,常年足不出戶的婦女,會結對而行,過三座橋後返回。
  • 2020 最火元宵節賀詞祝福簡訊簡短 微信群發鬧元宵動表情圖片
    2020 最火元宵節賀詞祝福簡訊簡短 微信群發鬧元宵動表情圖片時間:2020-02-07 21: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 最火元宵節賀詞祝福簡訊簡短 微信群發鬧元宵動表情圖片 1、元宵節來啦,我要親手給你做碗湯圓,用快樂活面,開心做餡,在健康的水裡煮熟
  • 不散的宴席生活之家文玩產業—花燈紙紮技藝
    參與花燈活動的人員本身就有一技之長,或能做篾活,或能搞書畫,或能搞裱糊、剪貼,大量的花燈紙紮藝人來自民間,他們的紙紮作品古樸粗放,極富傳統韻味,具有顯著的中原文化和南詔地方文化融合的特色。花燈紙紮技藝具有濃厚的地域藝術特點,既有中原文化的諸多元素,又融合了本土民族的文化藝術因子,具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特徵。比如扎制獅子、麒麟、鳳凰、龍,都與其它地區截然不同。
  • 花臉龍、滾龍、噓龍、火龍…這份最有貴州特色的鬧元宵攻略,這個周六用得著(文末有彩蛋)
    人們以竹子、稻草、紙張、布匹等為原材料,編扎龍燈(亮龍、草把龍)、魚蝦燈、花燈等後,各龍燈隊在正月初九晚間經過「祭神開光」儀式之後開始「出燈」,如此每晚直至正月十五深夜「化龍」儀式結束。3.跳花燈,時間:12:00-14:00,地點:中學足球場。4.長龍宴,時間:14:30-16:30,地點:古鎮中間街。5.舉行滾龍安燈神、點睛、表演,時間:12:00-14:30,地點:萬壽宮、何家壩、宮庵廟、天王寨等。6.龍聚首,時間:18:00-18:30,地點:中學足球場。
  • 義烏古人「鬧元宵」:星月當空萬燭燒 人間天上齊歡騰
    2019-02-19 08:06 | 義烏商報清代年畫《鬧元宵》概 念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燈節。義烏各地有「鬧元宵」的習俗,盛況不亞於過年。內 容舊志裡記載稱:「元宵:自十三日夜,四街各設竹棚、彩障,懸燈其上。祠廟皆盛張燈,遊觀達曙。或以火藥為錦樹之戲,至十八日乃止。」
  • 傳承千年的花燈面臨失傳危機?小編帶你深入贛縣田村一探究竟!
    過年就能看到,已然實屬不易,因為在有些地方,每三年才能展出一次花燈。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來自贛州市贛縣田村的花燈技藝。一、非物質文化技藝的凋零11月7日立冬,筆者跟隨非遺文化先進保護者王先生、非遺研究院攝影師曾先生等人,前往贛州市贛縣區田村,採訪了當地花燈製作人。
  • 濟南市萊蕪區:「特殊餐廳」顧客增多了
    把 《濟南市萊蕪區:「特殊餐廳」顧客增多了》 貼到Blog或BBS
  • 萊蕪區馬丁尼吉他_濟南朗聲琴行
    萊蕪區馬丁尼吉他,濟南朗聲琴行,從朗聲琴行和朗聲培訓學校走出的學子們如今已經遍及國內外多所著名的音樂學府,並有多人在新加坡華人藝術節、美國斯坦福尼亞、山東省施特勞斯鋼琴杯、山東三益言子杯鋼琴大賽、第十六屆星海杯全國少兒鋼琴大賽、第六屆歐米勒國際青少年鋼琴公開賽濟南選拔賽等國內外音樂大賽中獲獎,並承辦了其中多項專業的大型比賽。
  • 烏魯木齊市這些地段點亮「鼠福」花燈 準備拿出手機拍照吧
    2019年12月30日,擺放在紅山公園正門前的花燈。2019年12月30日,擺放在南湖南路的中國電信南湖路中心營業廳門前的花燈。南湖南路家樂福超市門前花燈成為這一路的夜景亮點。  天山網訊(記者任春香 秦鵬攝影報導)即日起到2月24日,當你路過烏魯木齊市街頭的這些地段時,準備拿出手機吧,形態各異的花燈將帶給你驚喜,也讓節日的夜晚更加溫馨和喜慶。
  • 濟南市萊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5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政府網站12月18日刊登2020年濟南市萊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公示(第二期)。2020年濟南市萊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公示(第二期)根據《濟南市萊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2020年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於2020
  • 手作江湖 | 只用針和紙,便能做出花燈的85後小哥哥
    而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完整的針刺無骨花燈。那一年,他才上小學四年級,卻一見便愛上了花燈。後來,他在學校的手工課上,有模有樣地做出了一隻迷你版的針刺無骨花燈,從此開始了和花燈的不解之緣。後來,許賓就開始跟著媽媽學習做花燈,還將這個愛好帶到了大學。大三時,他製作的針刺無骨花燈還獲得了長三角「迎世博」扎燈大賽的金獎。2008年,在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中,他還專門赴仙居、義烏等地,去考察當地無骨花燈的工藝。
  • 散文丨鬧花燈/尹燕忠
    尹燕忠散文系列 《正月十五鬧花燈》 作者:尹燕忠 正月十五鬧花燈,一個「鬧」字道出了無限的彩色斑斕與無盡的樂趣。這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習俗文化。 從正月十三就開始上燈了,有滾龍燈,故事燈,宮燈,電動燈,蓮花燈,西瓜打,吊燈等等。
  • 如何製作元宵節花燈? 手工元宵節花燈製作步驟及圖片
    如何diy製作元宵花燈呢?我們來看看元宵燈會花燈製作圖解。  正月十五鬧花燈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氣洋洋」的氣氛,被稱作良辰美景。花燈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裝飾品,自己動手做花燈,不僅可以鍛鍊動手能力,也很增加感情,為節日增添喜慶,一箭三雕。
  • 民間藝人光叔——許喆隆
    許喆隆,微博名民間藝人光叔,自由3D藝術家,上海魔法石CG創始人和魔型志聯合創始人
  • 製作燈籠 猜燈謎 宿遷市博物館喜氣洋洋鬧元宵
    2月13日上午,記者從宿遷市博物館獲悉,為歡歡喜喜鬧元宵,該館將組織少兒與家長製作燈籠、猜燈謎等親子活動,讓大家了解、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習俗。記者了解到,宿遷市博物館將邀請部分家長與少兒一起了解元宵節的來歷,看看古人如何歡度元宵節。除了逛廟會、吃湯圓,元宵節當然少不了鬧花燈。親手製作一盞大紅燈籠,再將它高高掛起,那該是多自豪的一件事情。
  • 記者手把手教你做手工花燈~DIY花燈點進來>>
    垃圾要分類 生活要品位元宵一到,花燈走俏。如果您買不到心儀的花燈,不妨利用閒暇時間,發揮您的創造性和想像力,留意身邊的廢舊物品,製作別致精美的手工花燈,今天就跟著咱們夜班記者一起來學學如何DIY元宵節花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