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2.5次元學人,專注特攝,布袋戲,小說改等關於二次元屬性作品的一切信息。歡迎各位同好和在下一起研討這個領域的知識,雅俗不拘。

大家好啊,學人在經過一周又一周的殘酷加班後繼續抽時間回來更新內容了。放心,即使學人加班加到昏天暗地,為了千粉這個目標和心中對動漫二次元文化的熊熊熱情,還是堅持要把想要看的番補完後寫出感受的。關於這次國漫新作的作品觀看感想,不才兼劣生想要從起始並不看好的《凡人修仙傳》講起。

在之前的國漫新番觀看表裡,學人就表達了自己對這部作品的看法:對於其在群敵環伺的八月放映並不看好。原因有兩點,第一其預告片PV中特效遠不如之前發布的電影版預告片好,做成長篇動畫更容易出紕漏。第二是其小說大IP劇情的背景,這樣的故事風格做成動漫不僅很難滿足原著書粉挑剔的口味,也更難吸引新粉絲。尤其是原著《仙界篇》的發揮失利,更是讓其本身價值有回落的趨勢。

然而《凡人修仙傳之風起天南》硬是在這幾周的播出裡,以9.5分的評價,4000多萬的播放量獲得優異的成績。算是給學人臉上狠狠地抽了一下(學人只能陪著笑臉說:為了國漫,打得好!)而這到底是怎樣做到的?經過之後學人把這已播出的前六集全部看完,又翻查了些有關資料得出一句結論:這「凡人」還真不平凡!

由於在劇情上已經被原著本來的風格所禁錮,所以《凡人修仙傳》的製作方萬維貓動畫便決定採用新的製作方式,從技術方向上來突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凡人》動畫採用全真人捕捉,包括面部表情在內,都有真人演員的出演和幕後支持,而不是之前比較普遍的藝術3D建模或者單純的動作框架捕捉再添加特效,在此還是多謝那麼多在綠幕和鏡頭前奮鬥的演員們,你們為了中國動漫付出的一切值得被稱讚。

但其實這種技術在長篇動漫作品上的應用並不多,首先是需要找形象比較好的真人演員作為捕捉對象的,例如這次出鏡的郭品超和宋伊人兩位演員,其次由於特效技術的引入還需要一些傳統影視行業的資源加入輔助。在此之前與《凡人修仙傳》類似性質的作品只有外國的《貝奧武夫》,且長度與內容量不能同日而語。

雖然這樣的製作配置達成其實是因為影視行業在經歷過一輪「寒冬」和被流量侵蝕過後「因禍得福」所致的,但最終還是讓它回到正確的位置上,為我們貢獻出了這樣一部獨特的作品,也滿足了《凡人修仙傳》原著粉絲的期待和夢想。

希望以後這種製作方式隨著技術的普及而獲得更多的認可,也讓國創動漫往「百花齊放」的路徑上越走越遠,目前暑期各部新作接踵而至如浪潮,曾經被隱藏在書海中的IP即使是這「浪花」中的一朵也會被挖掘出價值投入這場國創動漫產業復興當中,學人也會緊盯這方面的動向,為同好們持續貢獻相關內容,敬請期待吧!

各位道友同好要是覺得不才兼劣生寫得還不錯,不要忘記點個讚,加一波關注,轉發分享啊!
本文由2.5次元學人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