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船開建「深海一號」

2021-01-12 中國網財經

  湖北日報訊 本 報 訊(記者李源)16日,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集團開工建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擁有自己的「私人訂製」母船,深海科考再添國之利器。

  2012年,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蛟龍號」7000米海試成功,為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考察提供重要裝備保障。然而目前「蛟龍號」的母船——「向陽紅09」船服役已近40年,性能捉襟見肘,更新換代迫在眉睫。

  2015年,「蛟龍號」新母船項目通過國家立項,如今正式開建,並定名「深海一號」。該船系根據「蛟龍號」特點專門設計,既是綜合科考船,又可服務於「蛟龍號」深潛,支持環球航行。

  按照計劃,「深海一號」將於明年8月下水,2019年3月交付使用。屆時,「蛟龍號」將與「深海一號」正式結合,執行我國環球科學考察任務。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蛟龍潛水器將有新母船 武船開建「深海一號」
    湖北日報訊訊(記者李源)16日,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船集團開工建造。「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擁有自己的「私人訂製」母船,深海科考再添國之利器。2012年,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蛟龍號」7000米海試成功,為我國深海資源調查和科學考察提供重要裝備保障。
  • 南海救助局綜合救助能力最強的「深海母艦」開建
    14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升級版)效果圖。南海救助局供圖中新網深圳7月28日電 (郭軍 康樂)7月28日,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船型最大、綜合救助能力最強、科技含量最高的新一代「深海母艦」——14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升級版)在深圳孖洲島開建。
  • 「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抵深
    10月13日下午,「深海一號三大「國之重器」今起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  為助力2020海博會,「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將於10月14日-18日在蛇口郵輪母港亮相,並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觀。昨天,深圳舉行歡迎儀式,迎接三大「國之重器」。
  • 深圳市舉行活動熱烈歡迎「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和「天鯤號」參加...
    為助力本屆海博會,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攜帶蛟龍號、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於10月13日下午抵達深圳蛇口郵輪母港,深圳市舉行活動熱烈歡迎「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和「天鯤號」來深助力海博會,深圳市人民政府徐松明副秘書長、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李喻春副局長以及自然資源部大洋辦、駐深央企和深圳市國企的嘉賓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 「探索一號」科考船...
    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救助局碼頭視頻來源於央視新聞>正在執行回收任務的「探索一號」船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圖片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提供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救助局碼頭。本航次自3月10日開始,4月2日結束,在22天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連續執行了22個潛次,圓滿完成各項科考任務。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亮相深圳!它們究竟有何奧秘?
    海博會期間,包括「深海一號」暨「蛟龍號」、 「天鯤號」在內的三大「大國重器」組團來到深圳,靠泊蛇口郵輪母港,並向市民開放參觀。恰逢周末,兩船也迎來了市民參觀熱潮。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網箱開建,瞄準亞洲頂級海洋牧場火花四射,機械轟鳴, 「百箱計劃」首批4個量產智能網箱的建造現場,激情澎湃。為何?「百箱計劃」承載著一座城市向海圖強的夢想。經略海洋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時代命題。重點圍繞深海網箱適養魚類,同時輔以海面藻類種植和海底貝類底播等,形成生態化、立體化養殖模式。」郭福元介紹,通過規模化生產,來帶動工程技術、生物技術、水產養殖、加工處理、冷鏈運輸等海洋漁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實現從深海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運營,打造中國「一條魚」產業模式。不僅如此,一個「陸-海-島」統籌規劃、聯動開發的方案也拉開了帷幕。
  • 滬東中華開建全球最大淺水航道第四代LNG船
    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日本「K」LINE航運公司建造的2艘79960方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項目的首制船今天開建。該型船是全球最大的淺水航道第四代LNG船,標誌著滬東中華G4「長興」系列LNG船家族中又添新成員,上海船企在LNG全產業鏈智能製造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 年產1500噸大黃魚,深海網箱養殖,海峽一號完成投放使用
    摘要:年產1500噸大黃魚,全球首個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海峽一號」完成安裝投放,看這大傢伙到底長啥樣?「海洋一號」為全球首個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於2020年3月22日下水,4月24日到達養殖場位置,5月13日完成安裝投放。「海洋一號」總投資達2億元,其平臺直徑達140米,總體高度40米,網箱高度12米,最大有效養殖水體容積高達15萬立方米。
  • 中科院「探索一號」 開啟2020年科考航次
    3月10日上午,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這將是南山港首次作為科考船出發碼頭。據悉,本航次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組織各相關單位60名隊員,執行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的關鍵過程及驅動機制」、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深海/深淵智能技術及深海原位科學試驗站」等重大項目的海上深潛調查任務,推動我國深潛裝備研發及深海科學研究進展。
  • 「潛龍一號」「潛龍四號」完成2020太平洋調查航次任務
    米深海自主水下機器人(AUV),聯合完成2020太平洋科考航次任務,安全返回瀋陽。  本航次,「潛龍一號」和「潛龍四號」兩臺「潛龍」家族的深海AUV搭乘「大洋號」科考船執行了多次下潛任務。這是交付後的「潛龍四號」首次開展科考應用,同時,對「潛龍一號」技術升級後的技術性能進行了全面驗證,並開展了試驗性應用,在航次應用中,兩臺潛水器狀態良好,協同作業,圓滿完成了科考任務,獲取了大量近海底探測數據。
  • 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 VR體驗館海洋主題守護海洋生態
    2020年6月11日凌晨2點時31分24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具有深遠意義,這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2015-2025年)支持立項的海洋業務衛星,將與已發射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業務衛星星座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探索一號」科考母船船長劉祝從事航海事業超過30年。2016年,掌舵「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了我國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劉祝自述我們這條船的最大續航能力是一萬海裡,我們能夠保證60天的續航科考能力。
  • 中科院「探索一號」船2020年科考首航 赴西太平洋海區科考
    【解說】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號」船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赴西太平洋等海區執行2020年首個科考航次任務。  據了解,本航次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組織各相關單位60名隊員,執行中山大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的關鍵過程及驅動機制」、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深海/深淵智能技術及深海原位科學試驗站」等重大項目的海上深潛調查任務。   【同期】(TS16航次首席科學家 謝偉)我們這一次參航人員是六十人,然後科考的時間是二十天。
  • 「探索二號」船正式入列 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央視網消息:6月28日,我國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為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產業發展再添利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抵達三亞,近期將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奮鬥者|蛟龍號|海洋|馬裡...
    △「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探索一號」科考母船船長劉祝從事航海事業超過30年。2016年,掌舵「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了我國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劉祝自述我們這條船的最大續航能力是一萬海裡,我們能夠保證60天的續航科考能力。
  • 萌萌噠的「海鬥一號」刷新中國這項紀錄
    報導指出,中國近年來加大了發展深海技術的力度。另據香港東網6月9日報導,「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多次萬米下潛。報導稱,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近日曆經40多天,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並於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回國。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結束與「探索一號」的聯合作業後,繼續在馬裡亞納海溝弧前區進行科考任務。總臺的直播團隊也跟隨「探索二號」繼續開展下一個階段的海試任務。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在與「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期間,「探索二號」搭載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滄海」號視頻直播著陸器,成功與「奮鬥者」號實現了萬米洋底對接。
  • 「後浪「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創造我國潛水器領域多...
    「海鬥一號」是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立項支持項目,由瀋陽自動化所聯合國內十餘家優勢單位共同研製。自2016年7月項目啟動後,「海鬥一號」歷經兩年半的關鍵技術攻關與測試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