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輪孤月半輪秋—楊絳先生

2020-12-19 歲月長安好

心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俗話說月老牽紅線,桂樹纏相思。上乘的姻緣往往是郎才女貌的搭配,才情相通的組合。楊絳和錢鍾書的相遇就是這樣,幾經歲月輪迴的羈絆,在夙願的指引下偶然相見,在平淡中相遇互問安好,緣定今生。

恰似春風少年時

兩個理性與浪漫交織的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知那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緣分,所以兩人都倍加珍惜,一個縱容,一個寵溺。不過兩者的角色是互換的,簡單點說是楊女士寵著錢先生。錢先生因為是大家少爺,向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怎麼過日子怎麼料理家事這些個繁瑣的事兒一竅不通。但生活不能總是羅曼蒂克,腳踩實地的那才是生活,生活的的瑣事牽絆都落在了楊絳肩頭。要知道楊絳年輕未嫁人那會兒在家也是位嬌小姐,但是自從嫁給了錢鍾書,生活中的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家裡的保姆角色,這就提現出了女性某種程度上的偉大,一種風險和犧牲,我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婚姻家庭中女性那一方,往往都是奉獻的一方,甘於犧牲甘於襯託,一個家庭中的成就人們往往關注創造成就的當事人,而背後瑣事的承擔者往往無人問津。楊絳就在家裡擔任了這樣的角色,她甘於成就自己的丈夫,她十分肯定自己丈夫的價值。其實我認為楊絳的才能絕不在錢鍾書先生之下,試想一個人又要照顧家庭又要管理瑣事還有工作,各方面權衡料理之下,還能在文壇領域有此番成就可見其才華橫溢。

眼中的你,無言的契合。

華韻內斂,流光暗藏是對楊絳先生的寫照,楊絳的才華不僅外顯於表,而且深潛於內。內心是一種乾淨的澄澈,似水若冰不但但指一種單純更貼合一種透徹,達然,活的明白。聰明的女人是婚姻生活的掌控者,初戀時是內心悸動的感覺,婚後變化成一種互為依託的情愫,但是當一方對另一方變為完全的依賴時,那就是一種不可割捨的感情。似水與空氣般維持著生命,如果沒有那就會把生命耗為虛無,所以當婚姻家庭中,一方對一方的感情達到愛你勝過愛生命時,這就是巨大的成功。因為對方會表達出絕對的依戀與不舍,一往情深一片赤誠,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但這中間需要莫大的付出……用心經營的婚姻,結果想當然是美好的,這裡必須是強調句式,因為看了楊絳與錢鍾書先生的婚姻生活記事篇,你會想到如果這樣都不能有個好結果那就真的不相信愛情了,一方為另一方做到著一份上真的已經無可填補了。所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倆人的感情深厚相通,情誼交融,為自己的婚姻築起一座高高的城牆,婚姻就像圍城,倆個相愛的人會一生一世守著城內的淨土,城外的人面對銅牆鐵壁根本無可接近……因為那座城裡有彼此深愛的人,那城那景因你值得。

心城四季如春

人生走過一段路,風景畢竟不相同。世事紛繁,時光終是無言。快樂是永遠快樂的一個片段。人世間,總是命運無常,福禍難測。縱使生命中那些所愛所念之人不能同行到老,也有一份淡然埋於心中,或許愛到深處心中人依舊在哪裡,縱使時光流轉,白駒過隙之間匆匆青絲變為白髮,直到不可觸碰的哀傷。但一份處之淡然的心境,會讓人在無盡喧囂和傷痛中得以平復,就像楊絳先生晚年寫我們仨回憶錄中所寫的那樣晚年喪子喪夫,熱熱鬧鬧的三口之家頃刻間變得無比冷清,經歷過徹骨傷痛的人才會更理解那份痛苦,才會更能釋放自己的心胸。

花開滿城

不面向大海怎得春暖花開?所以她才說我一生嚮往生命的波瀾壯闊,直到後來我才發現生命中最曼妙的風景是心靈的安寧與沉靜。確然,人生有千百種滋味,品嘗到最後只剩下一種滋味,那就是無奈。我們不得不把人生的缺憾和無奈一起接收,就這樣,我們內心才能獲得安寧與沉靜,心中才能釋放那份坦然。珍百年匆匆過,泰然平淡是幸福。多時候聰明的人,他學會的是自我調整,而不是命運的眷顧,不是一種恩賜,而是一種自我釋放的緩和,一種自我心緒的安撫。那真正做到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人間的四時風物陰晴雨雪,處之淡然,靜默流深。

且以深情共白頭

相關焦點

  • 用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句作軲轆詩一組
    」嵌句作軲轆詩一組一峨眉山月半輪秋,水自青江一線流。二望裡關河百尺樓,峨眉山月半輪秋。天涯北去追霄漢,海嶽南來觀鬥牛。有夢自隨三島客,多情誰共五湖舟。但憑酒氣壯詩膽,吟到霜風雪滿頭。巫峽江濤千丈雪,峨眉山月半輪秋。人來人去留鴻爪,潮漲潮平喚客舟。藉得遠行成小隱,蘆花風裡自幽幽。四漂泊依稀成舊遊,嶺南相望似羅浮。
  •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
    有奇絕的古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及加勒比海的百慕達魔鬼三角區峨眉山也坐落在這條神奇的緯線上峨眉故事可能有的小夥伴對峨眉山印象最為深刻的,並非它是旅遊勝地,而是因著名的作家金庸先生落筆生花金庸先生的作品幾乎每一部都提及了峨眉山。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滅絕師太和周芷若,她們可都是峨眉派的典型代表人物。相傳康熙帝的父親順治帝為了董鄂妃的死而萬念俱灰,出家當了和尚。康熙帝在尋父過程中聽說順治帝在峨眉山出家,康熙帝便親臨至此,雖尋父未果,但卻為峨眉山各寺廟頒賜楹聯、詩文、匾額等,留下一段佳話。
  • 英文電子書|Half of a Yellow Sun《半輪黃日》
    ——《泰晤士報》作者:Adichie Chimamanda Ngozi書名:Half of a Yellow Sun《半輪黃日》中文簡介:《半輪黃日》是奈及利亞女作家阿迪契為20世紀60年代的奈及利亞內戰(1967-1970)譜寫的一曲哀歌。
  • 楊絳的成名與李健吾先生(1)
    晚生有緣,因研究李健吾先生之故,曾與楊絳先生有過「一函之交」——楊絳先生手書並「錢鍾書同候」的一封書函至今珍藏在我的書篋中,倏忽之間已二十六年。緣起因研究李健吾而與楊絳通信那是1990年5月的事,楊絳先生年近耄耋(79歲),我26歲,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歲。
  • 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楊絳,她最後的20年,嘗盡了人間的痛和孤
    1932年,楊絳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了錢鍾書,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錢鍾書被她「頡眼榮光憶初見,薔薇細瓣浸醍醐」的淡雅別致所深深吸引,楊絳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1935年,錢鍾書和楊絳走進婚姻的殿堂,冰心說:「他們是中國作家中最美滿和幸福的一對。」婚後,楊絳才從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上,知道丈夫是怎樣的「拙手笨腳」。
  • 甘肅西堃 / 一輪山月半輪秋
    整個村莊黑魆魆的,不甚明朗,只有月到中天的時候,村莊才亮堂堂的,近處遠處,周圍的山巒,清晰可見。有一種鳥,叫夜鴿子,間或叫出聲來,其他的鳥兒,睡著沒睡著我不知道,反正不叫。上陰窪梁的酸刺叢中會傳來一種小孩子叫喚的悽厲的聲音,非常恐懼,大人說這是狐狸的叫聲,我們聽得怎麼像小孩子在哭喊。
  • 七上語文《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中考真題,字詞,賞析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樂山匯入岷江。夜:今夜。發: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
  • 《圍城》中的唐曉芙是否有楊絳先生的影子?
    2016年的今天,楊絳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楊絳先生的作品我沒怎麼拜讀過,唯一看過的作品就是《我們仨》,非常感人,不過當初看這本書的目的也是為了了解更多和《圍城》和錢鍾書先生有關的事情。都說作家寫的第一部小說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或自己身邊的人物、生活的影子,所以我一直很好奇,那個被錢鍾書先生偏愛的書中人物——唐曉芙,是不是以楊絳先生為原型呢?
  • 從楊絳先生身上學到什麼?
    文字原創,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從楊絳先生身上學到什麼?當遇到正確的人的時候,敢於求愛,毫不含糊。楊絳和錢鍾書初相見的時候,如同兩個久違的靈魂相碰撞,驀然產生惺惺相惜之意。其實錢鍾書和楊絳還沒有認識對方,兩人就對方有所耳聞。在兩人初次見面,雙方就有了極大的好感,為了掃清雙方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錢鍾書率先跟楊絳明確表示:「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
  • 29條適合秋天發朋友圈的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6.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 享讀|楊絳擔得起「先生」二字
    她就是楊絳先生。楊絳說,那是她這輩子吃過的最香的早飯。發現楊絳懷孕後,錢鍾書特別激動,一次次念叨:「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擔得起「先生」二字一提到楊絳,似乎永遠撇不開「錢鍾書的妻子」這個身份。
  • 她是大作家翻譯了堂吉訶德,她還是一位好妻子,說說先生楊絳
    楊絳先生2016年5月25號,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與世長辭,享年105歲。那麼當時楊先生過世的消息發出之後,我們看無論是微博啊,還是微信朋友圈啊,到處都是紀念楊先生的文字,讚美楊先生高風亮節呀,優雅平和呀,學問高深吶,與錢鍾書先生這個夫妻情深等等等等。其實我跟大家實事求是說,朋友圈那些朋友,我說你看你這麼敬佩楊絳先生到底怎麼值得你敬佩了,回答不上來。
  • 楊絳先生:人生一旦越過了「2個難關」,再難的事情,也能承受
    2016年5月25日,105歲高齡的楊絳先生逝世,在我們這個時代,能被稱為先生的女性不多,而楊絳是最知名的一位。這位百歲老人見證了中國近代以來的百年變化,她的經歷、見識、學問、身份、以及對待人生的態度,都成為觀察中國百年變遷的某種標尺。
  • 看楊絳先生怎麼說
    楊絳先生一生著述頗豐,一百多歲時還要每天讀書寫作。她的丈夫錢鍾書先生1998年去世後,留下了天書一樣的文稿,她不斷地爬梳、整理,最終使錢先生的作品得以全部見到天日。她自己則在2001年,出版《從丙午到流亡》;2003年,出版《我們仨》;2007年,出版《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2013年,楊絳親自校訂了她妹妹楊必翻譯的《名利場》,上面用鉛筆做了很多修改;2014年,楊絳出版了《洗澡之後》,為這個故事寫了一個稱心如意的結局。而此時的先生,已經104歲。
  • 《走到人生邊上》楊絳先生96歲人生感言,人活著究竟為了什麼?
    我們初識楊絳大多始於先生散文隨筆《我們仨》93歲的楊絳在經歷愛女錢瑗和丈夫錢鍾書的逝世後,回首來時路寫下了一家三口曾經的相守相助相聚和相知,楊絳的文字讀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陰晴隱於其中,讀來讓人潸然淚下。
  • 百歲老人楊絳先生,送給年輕人10句人生哲理,年輕人不妨看看
    在92歲高齡下,楊絳先生還提筆著書《我們仨》,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並著手整理丈夫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多達7萬餘頁。楊絳曾借用英國詩人蘭德的詩這樣形容自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 楊絳先生告訴我們:要想婚姻幸福,必須要記住這三條
    」錢鍾書先生寫過的這句關於婚姻的名言,被陷在圍城裡的男男女女們奉為經典,但錢鍾書先生自己卻從沒有想過走出婚姻這座「圍城」。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被譽為「世間最好的愛情」,門當戶對,志趣相當,被所有憧憬美好愛情、完美婚姻的人所豔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