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並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秦始皇雖然在位期間,其暴政讓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苦,但是不得不說,秦始皇創下的制度為後來的朝代有了重要的借鑑意義。
秦始皇作為秦朝的統治者,它的陵墓規模可是非常龐大的,據了解驪山墓每年用工七十萬人修建,留存的墓從外圍看周長2000米,高達55米,內部裝修極其奢華,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秦始皇陵歷時39年修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其中兵馬俑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秦始皇陵仿照秦國都城鹹陽的布局建造,大體呈回字形,皇陵核心為地宮,其次還由內城、外城和外城以外組成,中國古代以朝南的位置為尊,歷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但是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卻採取了坐西向東的格局,這一格局也令專家表示不明白。
秦始皇陵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也展現了中華文化,是我國非常了不起的文物,但是我國在考古的時候,挖掘到了秦兵馬俑之後,便沒有對秦始皇陵並沒有進行深挖了,以現在的科技來說,想深挖秦始皇陵應該不是一件難事,那麼為什麼我們不繼續深挖呢?
其實這是因為秦始皇陵作為我國的文物古蹟,還是要以保護為主,可是秦始皇陵歷史悠久,一旦深挖皇陵,很有可能會造成陵墓的損壞,而且秦始皇陵的佔地面積達到了56.25平方千米,規模龐大,如果深挖下去的話,那麼成本也是非常龐大的,因此出於種種因素的考慮,我國並沒有對秦始皇陵深挖。
不過秦始皇陵作為皇帝的陵墓,它打造得不僅奢華,還非常「安全」,皇帝的陵墓中一般都會有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為了防止這些寶貝被盜墓賊偷去,秦始皇當初在設計這座陵墓的時候,就設計了很多機關,凡是入內者必死無疑。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中設有暗弩,當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就會被強弩射死。機關連弩射出的箭都是毒箭,一旦中箭,即使不死也會被毒死,據悉這種箭可以射出八百步,殺傷力還是比較大的。
連環翻板也是陵墓機關的一種,在陵墓墓道中挖掘深約3米以上的陷坑,坑下分布刀錐利器,然後坑上層再覆蓋數塊木板,這些木板宛如平地一般,但是一旦有人踩在木板上,就會讓木板失衡,從而掉落坑內,被利器所傷,根本難以存活,這個暗器的設計不得不讓人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另外流沙也是用來防盜的,在陵墓的周圍修建一層流沙,盜墓賊在盜墓的時候,就會挖到流沙層,大量的流沙會把盜墓賊一同衝進陵墓中,這樣一來盜墓賊就會被活埋在流沙之下,所以盜墓賊在古時候可是一份高危職業,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
秦始皇陵中還有一樣機關也是非常可怕的,據《史記》中記載,秦始皇陵中有一個水銀池,水銀可以讓物體不腐爛,但是水銀是有毒的,會釋放出有毒氣體,大量吸入後會死亡。曾經考古人員在探測地宮時,證實了秦始皇陵水銀的存在,並且還發現地宮封土堆上存在汞異常。
最後一個機關就是伏火,伏火在我國的史書中都有記載,不過秦始皇陵中的伏火是一種可燃物,由於陵墓長期在地下,沒有氧氣,這種易燃物並不會發生燃燒的,但是一旦墓門打開,氧氣進入,伏火就會發生劇烈燃燒,那麼盜墓的人必然也會死於墓中。
古代人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盜,在設計的時候都是非常精巧的,這重重機關還是非常危險的,每一個機關都足以喪命,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