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上海馬路上跑著的汽車尾部突然變得乾淨了,乾淨得讓人竟然有點不適應?
工作日的下午,馬路上一派爭先恐後、見空就鑽的紛亂景象。一輛小麵包車猛然變道擠到了正前方,給我看它髒兮兮卻貼得花裡胡哨的後窗及車尾:最上層,一邊是紅紅的小國旗圖案,寫著「中華崛起」;一邊是印得模糊的地圖,配合著一句「釣魚島是中國的」。底下,東一塊西一塊,大大小小,貼滿了所有開車者都不陌生的各種「名言」:「越催越慢,再催熄火」「你急,有本事你飛過去」「上坡會倒滑,起步愛熄火,受驚會急剎」……甚至還有與道路無關的「有錢做男人,無錢做人難」等「金句」。
曾幾何時,這樣的話與字樣,遍布了諸多汽車的後部。前幾年上路,每逢擁堵緩行,幾乎總要讀到前一輛車屁股上的各種「拉風」「幽默」秀。
這裡的「幽默」要打引號,因為在我看來,這些原本意在秀出個性、創意,代表一個社會流行的汽車文化的車貼內容,不僅都高度雷同,少有優美、清新,而且很多都更像是挑釁、刺激、警告他人,而不是讓人讓己心平氣和、自我約束的禮貌表達。
比如新手上路,車技不佳,不掛實習牌,不說「新手駕駛,請多包涵」,卻嚷嚷「新手上路,龜速行駛。別嘀嘀,越嘀越慢」「馬路新秀。急剎天后!」「腳底3個板板,哪個剎車?」……小排量車不服不忿地警告對方:「我慢,我排量小!你快,你飛過去!」高大威猛的汽車就貼:「老虎的屁股碰不得」「我爸是李剛」;在路上隨意變道、橫衝直撞的車主,背上愛寫「做一個徘徊在牛A和牛C之間的人」「我先走,你斷後!」「大修沒錢,歡迎追尾」,分明一副無理無賴的蠻橫嘴臉;標著「BABY IN CAR」的,可能車內既無嬰兒椅也無幼兒用品,駕駛腔勢並無半點小心與平穩,隨意亂喊「狼來了」,卻沒人為扯謊而羞恥;更為張揚、無理的,是在擁堵中,心急如焚的你放進了一輛插隊車,它卻趾高氣揚地用屁股炫示它的「人生信條」:「走自己的路,讓你們無路可走!」怎能不叫人心頭無名火起?
「金句」雖是商業製作,貼在車屁股上,表達的卻是每個人的情緒心理,傳遞的更是一個時代的社會普遍心態。
還沒有社會或心理學家來為我們解讀,為什麼這樣的「車尾時尚」,居然就這樣消退了,走得迅速,一如來時的洶湧和無釐頭。前一陣的新流行,是將車尾標誌添上幾筆,變成可愛天使或是卡通小動物們;如今更多的,則是悄悄洗去車貼,還一個乾淨清爽的原樣屁股——雖然路上插隊搶行、隨意拋物、為了一己便利寧可堵了整條車道或路口的行為依然兇猛,但這樣的風尚之變,顯然很值得留意,因為,它必然承載和透露著社會大眾心態的悄然轉換。
由此而想到,今天滿世界遊走的中國人,時不時留下的種種讓人丟臉堵心的粗俗陋習和暴富而無禮印象,固然需要強化宣傳與教育引導,卻也不必太過焦慮與妄自菲薄。一風之變,一習之化,有周期定數,人的成長,也許比你想像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