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子小姐
有人說,扭蛋機和抓娃娃機是成人世界裡熱度最高的兩大遊戲。
特別在日本街頭,扭蛋機更是三步一回頭即可看見的存在,其中一個名為 「杯緣子」的扭蛋玩具更是火出了三界之外。
「杯緣子」的經典造型是綁著雙馬尾,身穿淺藍色職業套裝,以各種姿勢攀在杯子旁邊的「緣子小姐」,就是它了:
在此之前,雖然島國作為一個扭蛋大國,但是還從來沒有一個扭蛋像緣子小姐這樣,成為橫掃日本的經典 IP。
作為一個放在杯子邊緣的療愈系小玩具,緣子小姐最初的形象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職業女性打扮,而是,長得有點傻:
好在設計師在創造緣子小姐時,並沒有為她設定出特定的性格,所以,緣子小姐上市後,被買家們賦予各種不同的性格。
比如說,吊在味增湯碗沿緊盯著碗裡湯的緣子小姐:
抱著刀叉死死不放的緣子小姐:
把整個人吊在橘子皮上努力剝橘子的緣子小姐:
以各種形態被壓扁在杯子下面,保證你喝水的杯子不會滑倒,也不會燙傷你桌面的緣子小姐:
這至少說明一件事:在玩具面前,至少我們可以確定,自己還保有一顆童心。
奇譚俱樂部
緣子小姐是日本扭蛋公司奇譚俱樂部出品的小玩具,它的創始人叫古屋大貴。
古屋大貴此前在大型玩具公司Yujin做了10年策劃,在Yujin其間,他曾經提出一些有趣的策劃方案,但是因為公司太大,決策過程很複雜,導致最終的策劃定案和最初的企劃差之千裡,隨後,古屋大貴毅然辭職。
2006年,離開Yujin公司的名屋大貴創立了奇譚俱樂部。
最初,奇譚俱樂部因為資金不足,主要是靠為Hello Kitty做代工而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日本玩具業中苟活著,最困難的時候,奇譚俱樂部差點倒閉。
2012年,奇譚俱樂部的資金情況好轉,古屋大貴找到自己崇拜已久的漫畫家田中克己,希望將田中所畫的杯緣子做成扭蛋。
隨後,田中給了古屋大貴10份設計草稿。
在後來全體員工排序表決使用哪個設計稿做扭蛋時,緣子小姐僅排名第三,根據公司規定,排名第一的才能勝出,這意味著緣子小姐的企劃被斃掉了。
但是古屋大貴卻覺得緣子小姐很有趣,也很生活,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她生產了出來。
沒想到緣子小姐上市才一周,就賣出了10萬個,半年後銷售出 100 萬個,如今已經賣出了約2000多萬個,為奇譚俱樂部帶來數十億日元的年營收。
緣子小姐一炮而紅的奧秘
在汰換率極高,每天海量新品洶湧而來的日本扭蛋市場,緣子小姐居然一炮而紅,此後還一直佔據著領先的市場份額,並且促進奇譚俱樂部其他的品類不斷出現,她成功的奧秘到底在哪裡?
首先,定位精準:用自帶治癒屬性的玩具能讓我們看清自己。
日本的企業文化一向以壓縮員工個人空間為能事,當一個國家的文化將個體逼退到只有一個杯子口大小的空間時,緣子小姐的市場就來了。
所以,緣子小姐表達的其實就是廣大白領被壓抑的一面:他們和日本白領一樣,都是「在杯口上討生活的人」,這種定位對廣大日本白領無疑是有殺傷力的。
其次,調動了受眾的參與意識。
相比其他扭蛋,緣子小姐的可玩性要高很多,它設計出了千奇百怪的姿式,方便與其他玩具搭配,並且由此激發用戶的二次創作。
還有,社交媒體的力量。
杯緣子公開發售之後沒多久,就不斷有網友將杯緣子擺放在不同物品上的有趣照片上傳到Twitter等社交網絡上,引起一波又一波的點讚與轉發,奇譚俱樂部幾乎沒有花一分錢做廣告,就產生了驚人的宣傳效果。
最後,簡潔有效的創意力。
正是有了前一家公司太大導致策劃文案變形的深刻教訓, 「奇譚俱樂部 」成立10多年以來,員工人數始終都刻意保持在13人左右,古屋大貴認為這是能持續生產創意力十足產品的標配,所以奇譚俱樂部多年來一直是創意扭蛋的標竿。
找準市場,做好自己的事,最後自然就站穩腳跟,緣子小姐一炮而紅的奧秘,就這麼簡單。
不想賺錢偏被迪斯尼賴上了
如今,緣子小姐不僅在日本早就家喻戶曉,還一步步撬開了對扭蛋原來沒有多大興趣的中國市場,教育和培養了一大波扭蛋愛好者。
在天貓旗艦店上,奇譚俱樂部出品的姆指大小的緣子的單價高達20元,但是依然受到很多人歡迎。
當然,奇譚俱樂部在推出自己的扭蛋時,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到賺不賺錢,而是一想都想生產出真正有趣的、有靈魂的產品。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古屋大貴從來沒有想過讓公司壯大,或者融資上市的事,十餘年來,都通過每月一次的商品企畫會議和設計師一起尋找更多夠「爽」的產品形象。
不得得說,在保持匠人精神方面,日本的一些企業的確做得非常不錯。
但是,隨著杯緣子的熱賣,很多人已經盯上了奇譚俱樂部,這當中就有拼命賴上它的玩具帝國迪士尼。
如今,在和奇譚俱樂部實現合作後,米電鼠、唐老鴨們已經神氣活現在一屁股坐到杯口了。
連迪士尼都主動過來抱奇譚俱樂部大腿,這至少說明,在帶領我們認清自己這方面,奇譚俱樂部已經做到最好了。
最後,來一張貞子系列的杯緣子,治癒你這麼晚還不睡覺的惡習!
作者:電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