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舊勢力的再一次牽手,但這一次不是簡單的代工。
5月24日,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在重慶籤署戰略合作和聯合製造籤約儀式,雙方將在長安鈴木第二工廠聯合製造年底即將上市的綠馳首款量產車型M500(內部代號)。
與以往略有不同,在綠馳汽車和長安汽車的合作不僅限於簡單的聯合製造模式,在雙方看來,真正的聯合製造是在供應鏈體系可控、技術標準可控、製造流程可控、質檢體系可控前提下進行的製造資源共享。此次雙方合作涉及到產品認證、產品製造及製造質量管控、零部件及整車廠內物流多個具體環節。綠馳汽車將作為主要合作方全程參與品質的追蹤把控。
去年年底發改委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明確了汽車代工的合法性,推動了新舊造車企業之間的合作。綠馳汽車和長安鈴木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有效盤活存量產能,另一方面可以加快電動汽車新品的量產步伐。
綠馳汽車聯合創始人、CEO任亞輝表示,此次籤約代表著新勢力造車企業與傳統造車企業在合作模式上的升級和多樣化探索。同時也是國內汽車企業共享發展的全新嘗試和實踐。
長安汽車總裁助理兼長安鈴木總經理周波則表示,希望通過此次的聯合製造項目,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助推長安鈴木的轉型,以及新能源產業的重構,在產品、技術、供應、服務等領域探索發展的新模式。
綠馳加快量產步伐
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生產資質幾乎都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問題。成立於2016年的綠馳汽車在生產模式上採取了「聯合製造+自建基地」並舉方式。
去年6月,綠馳汽車開始在江西九江自建生產基地,該基地整體規模佔地106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規劃產能20萬輛/年,一期建成後可達10萬輛/年的標準,總投資達55億。未來,綠馳汽車還將在九江設立國內營銷中心以及整車物流中心,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專售、共享和定製等創新業態發展。
第一階段,綠馳汽車選擇長安鈴木,以聯合製造模式打造高品質產品。這不僅能快速完成產品量產,同時還能保持自身發展自主性,又能推動產業的整體發展。按照規劃,今年第四季度,面向主流純電市場的首款量產緊湊型純電動SUV綠馳M500(內部代號)將上市預銷售。
據蓋世汽車了解,綠馳M500(內部代號)投入了28臺整車和11臺白車身,進行專業嚴格的試驗試製工作。前期,綠馳M500(內部代號)已按計劃順利完成2018年冬季標定及底盤調校工作。同時,綠馳M500(內部代號)的其他各項試驗也正按計劃有序推進,正在進行中有整車強化耐久試驗、動力總成強化耐久試驗以及制動轉向耐久試驗。接下來,還將進行高原適應性試驗、夏季適應性試驗及三電標定工作,另外還包括NVH及聲學包調校、綜合可靠耐久試驗、碰撞試驗、EMC試驗、強化腐蝕試驗等。
關於產品圖譜,此前綠馳汽車規劃了CC、M、S三個產品平臺,全面覆蓋微型車、小型車、緊湊型車、中型車以及中大型車。
長安鈴木轉型升級
與綠馳汽車的合作,開啟了長安鈴木「發展、轉型、改革」中的重要一頁。
1993年,長安汽車與鈴木正式成立合資公司(由長安汽車、日本鈴木株式會社、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0%、40%、10%),在中國小型車市場曾經輝煌一時。長安鈴木銷量在2011年達到歷史頂峰22萬輛之後開始逐年下滑,2012年到2017年,長安鈴木的年度銷量分別為22萬輛、17萬輛、14.8萬輛、12萬輛、11.5萬輛、8.6萬輛。走到2018年,銷量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批發銷量為40906輛。
長安鈴木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主要歸因於固守小型車戰略,在消費升級趨勢下,無法順應追求個性、品質、多元的新消費需求,陷入被淘汰的窘境。最終,2018年9月4日,長安汽車與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達成協議,長安汽車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
本次籤約的聯合製造工廠為長安鈴木2013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二工廠,該工廠被譽為鈴木全球體系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工藝全球領先的工廠之一,也是鈴木汽車在中國的標杆工廠。與綠馳汽車的合作,將充分利用其第二工廠現有產能,不僅能緩解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還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長安汽車集團目前正在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布局,「香格裡拉計劃」正在逐步落地。2018年長安共銷售新能源汽車8.68萬輛,佔集團總銷量的4.1%,很顯然,新能源汽車必將成為長安集團的未來重要增長極。
過去一年,長安鈴木也在現有完善的產品開發體系基礎上,成立了負責乘用車款型產品、電動化產品開發的長安汽車研究總院長鈴研究院,開始構建智能網聯產品開發能力及資源部署。此次長安鈴木與綠馳汽車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增效;另一方面也將積累AI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經驗,為實現產品升級,完成企業向新能源及智能化等汽車未來領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前端布局。
長安汽車總裁助理兼長安鈴木總經理周波認為,與綠馳汽車的合作對長安鈴木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雙方經營團隊在產品設計、產品認證、生產製造、質量管控、零部件及整車廠內物流等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具有廣泛的合作空間。
結語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聯合製造大幕拉開,綠馳汽車為實現2019年度量產目標得到了有力保證,長安鈴木也走上了加速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