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宮是歐洲最著名最華麗的宮殿,也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打造「法式優雅」最集中的地方,此後的幾任法國國王也大多居住於此。
走過了「金星廳」和「月神廳」,下面兩個房間主要是路易十五時期的設計裝飾。這位繼任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打造了優雅奢華的「Plus」版,房間裡還保留有一座可能是世界上最貴的鐘表。
第5個房間是「戰神廳(Mars Room)」,又名「火星廳」。顧名思義,這個房間以軍事為主題,裝飾也就顯得格外硬朗。這個房間在1684年前曾是警衛廳,裝飾繪畫就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路易十四時期,這個房間改為晚宴時的舞廳。還記得路易十四有一張穿著芭蕾舞鞋的油畫吧?這個國王對一切美的藝術都極為感興趣,要求王族成員們也要練習芭蕾舞。壁爐兩邊曾有兩個為樂手準備的大理石演奏臺,在1750年改造時被拆除,後這個房間也經常用於音樂會或遊戲室(主要是玩牌)。
壁爐右邊是保羅·委羅內塞(Veronese)的畫作《在以馬忤斯的晚餐》,又名《以馬忤斯的朝聖者(The Pilgrims of Emmaus)》,這幅畫的原作收藏於羅浮宮,這裡的是複製品。委羅內塞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羅浮宮裡最大的那幅畫《加納的婚禮》。
這幅畫名字挺繞口,我也是查了資料才知道,「以馬忤斯」是個地名,距離耶路撒冷約12.5公裡。故事來自《聖經》,最簡單的語言概括就是: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復活,幾個信徒在去以馬忤斯的路上和復活的耶穌相遇,卻沒有認出他。天色將晚,信徒邀請耶穌一起來到以馬忤斯晚餐,用餐時耶穌將餅分給其他人,此時信徒們才認出耶穌。這幅畫描述的就是這一刻。
房間裡的《路易十四騎馬像》。
這幅是出身於繪畫世家的路易·米歇爾·凡·魯(Louis Michel Van Loo,1707-1771)為路易十五所畫的肖像畫
肖像畫前還有一組小雕塑
這幅是凡·魯為路易十五的皇后瑪麗·萊辛斯卡所畫的肖像畫。
旁邊牆上壁爐左邊是夏爾·勒·布倫(Le Brun)的畫作《大流士的帳篷》,又名《達利斯一家匍匐在亞歷山大腳下》,描繪的是公元前333年,年輕的亞歷山大大帝在伊蘇斯戰役中擊敗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王后和其他人在亞歷山大腳下乞求,饒其餘人一條生路。
天花板有3幅油畫,中央是克勞德·奧德朗(Claude Audran)的油畫《戰神駕駛狼馭戰車》。
兩側各有一幅畫,東邊是儒弗內(Jouvenet)的《大力神海格力斯被財富和讚頌包圍》,又名《海格力斯撐起勝利女神》,西側是烏阿斯(R·A·Houasse)的《恐怖、瘋狂和焦慮佔領地球》
仔細看,穹頂四周還有出徵浮雕。
房間兩扇門上方和兩個角落,掛著4幅來自聖日爾曼·恩拉耶城堡的法國畫家西蒙.武埃(Simon Vouet,1590-1649)於1638年的作品,分別是《節制》、《謹慎》、《公正》和《堅忍》,這曾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倡導的四大傳統美德。
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倡導,可是放在今天想想,不也是人生應該恪守的美德嗎?
再往西走的第6個房間是「墨丘利廳(Mercury Room)」,又名「水星廳」,曾是皇室成員的遊戲廳。路易十四曾將這裡作為臥室,所以這個房間又名「御床廳」。但很快他就想在這裡擺放遊戲桌,不睡在這裡了。
中間大床上的帷幔豪華至極,欄杆都是銀質的,還有8座銀質大燭臺。包括吊燈、壁爐柴架甚至桌子、鏡子的框架都是銀的。遺憾的是,這些銀子後來都被熔了,為的是償還戰爭貸款。後來王朝終結,家具被拍賣或被掠走,藝術品送至羅浮宮收藏。1700年,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受命成為西班牙國王,也就是腓力五世。他啟程前曾在這個房間裡住了3個星期。1715年9月2日-10日,路易十四的遺體放在這個房間裡供臣民瞻仰。
今天看到的這張床是路易·菲利普一世下令放置的,床的位置正對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牆上鋪就大紅錦緞,還原了18世紀這個房間的情景。
仔細看床頭裝飾極為華麗:正中的「太陽」形狀人臉象徵著「太陽王」路易十四,後面錦緞繡有複雜的場景。
面對床右手邊的牆上掛著的是義大利畫家多梅尼基諾(Domenichino,1581-1641)繪製的《演奏豎琴的大衛(LeDavid Jouant de la Harpe)》。路易十四曾對這幅畫大為讚賞,將其放置在寢宮裡。
旁邊牆上是由亞森特·裡格(Hyacinthe Rigaud)於1730年繪製的《身穿加冕服的路易十五肖像》
對面牆上是路易·託克(Louis Tocqué)於1740年為路易十五的皇后瑪麗·萊津斯卡(Marie Leszczinska)繪製的肖像畫。
簡單八卦一下這兩口子吧: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孫,在位近60年,早期備受臣民擁護,但因晚年的綏靖政策失了人心,死後是法國最不得人心的君王之一。不過,但在他統治時期可是女性的黃金時代,被置於社會頂峰,甚至成為祈禱的對象。
王后瑪麗是倒臺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洛斯一世的女兒,比路易十五大7歲,結婚時遭到法國人的質疑,認為一個落魄家族的公主配不上自己的國王。但他們的婚姻起初很圓滿,結婚10年生了10個兒女。然而並不是所有王子公主都生活在童話世界中,更何況是在法國這樣浪漫的國度。路易十五在特裡亞農宮、凡爾賽宮裡「金屋藏嬌」,情婦一大把,最著名的就是被譽為「王朝第一美人」的蓬皮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她具有極高的藝術鑑賞力,倡導了纖麗、浪漫、精緻、奢華之風,風靡整個歐洲,這種藝術就叫「洛可可」。
扯遠了,還是說回凡爾賽宮。天花板上裝飾的是由讓·巴提斯特(Jean Baptiste)繪製的墨丘利坐在戰車上的情景。畫面上晨星閃耀,墨丘利乘坐的戰車由兩隻雄雞拉動。這個房間也因這幅天頂畫而得名。
墨丘利是羅馬神話中的畜牧、小偷、商業、交通、旅遊和體育之神,對應的是希臘神話中的赫爾墨斯(Hermes,也就是「愛馬仕」)。由於它速度極快,所以水星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天頂四周有4幅拱券畫,如《亞歷山大贈予亞里斯多德珍奇動物》等。角落裡的花環圍起的單色畫,象徵著皇室的權力威望。
房間角落裡有一臺座鐘,稍不注意就錯過了。現代人已經拋棄鐘錶直接看手機了,可在路易十四時代它絕對是稀罕物。這座鐘由安東尼·莫朗(Antoine Morand)設計,1706年送給了路易十四。每隔一小時的整點,上面有一隻公雞出來唱歌,翅膀還會撲騰,神廟裡走出路易十四的雕像,女神在風鈴中為他戴上王冠——一派歌功頌德的情景。這座鐘在當時,甚至在現在,也是世界上最貴的鬧鐘了。很幸運,它躲過了數次戰火和掠奪,完好地保存在了凡爾賽宮裡。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