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棋是一種藝術,所以應當像對待藝術那樣去對待它。」作為西洋棋藝術家的阿廖欣是這樣說的,也是傾注畢生的心血這樣做的。
亞歷山大·阿廖欣,1893年10月31日出徵於莫斯科。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幼就「感覺到一種不可抗拒的對西洋棋的強烈渴望」。少年時代他就鑽研大量的開局理論,潛心各種西洋棋文獻。他的哥哥亞歷克賽是棋界的一位好手,同時也是阿廖欣的導師和棋伴。亞歷克賽經常把莫斯科的高手邀請到家裡,共同切磋棋藝。兄弟倆密切配合,相得益彰,還於1913年一1916年出版了《西洋棋通訊》雜誌。
1914年初阿廖欣和尼姆佐維奇在全俄名手比賽中並列冠軍,進而獲得了躋身於彼得堡國際賽的資格。這是一次強手雲集的比賽:其中有世界冠軍拉斯克、未來的世界冠軍卡帕布蘭卡、世界冠軍候選人魯賓斯坦、德國冠軍塔拉什、美國冠軍馬歇爾、法國名手耶諾夫斯基、莫斯科名手伯恩斯坦以及奇戈林的同代人,英國的布列克貝恩和貢斯培克等。
拉斯克獲第一名,卡帕布蘭卡獲第二名,是順理成章之事。但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是,當時尚屬名不見經傳的法律學校的學生阿廖欣得了第三名,超過了許多國家的冠軍,阿廖欣當時還未滿22歲。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阿廖欣參加了在曼海姆舉行的一次比賽。比賽因特殊情況未能順利進行到底,但從比賽的成績來看,阿廖欣當屬最佳,11分中得9分半,被公認為是佼佼的勝利者。
1920年秋天,阿廖欣參加了蘇維埃國家的第一次冠軍賽,以不敗記錄取得俄羅斯聯邦冠軍的稱號。
同年冬天阿廖欣被調到共產國際機關工作,被任命為文化教育部秘書。由於精通三門外語,他曾為訪問蘇維埃共和國的外國工人代表團作翻譯。但是重返棋壇的念頭始終沒有離開過他,並且超過了一切其他想法。
阿廖欣於1921年夏天離開了俄羅斯。正當人們猜測他的令人不安的命運時,他卻連獲三次驚人的勝利——特裡別克、布達佩斯和海牙三次國際賽。參加者有歐洲最優秀的棋手。三次賽的全過程中,阿廖欣所向披靡,一局未失,而且他發明的「阿瘳欣開局」引起了轟動。
此後,他不得不鄭重考慮自己的將來。他的主要奮鬥目標摘取西洋棋世界冠軍之冕。但是年輕的蘇維埃國家還無暇顧及西洋棋,當時人們尚難預料蘇維埃國家西洋棋會在幾年裡像童話般地繁榮起來。於是阿廖欣決定寓居國外,他申請加入法國國籍。
阿廖欣到了巴黎,在著名的索爾波恩斯基大學作博士論文答辯,這樣一來,原來棋壇上的聲譽再加上作為律師的聲望,可以使自己新的公民身份更為完善。
阿廖欣一個比賽接著一個比賽,名聲越來越大。凡是與他交過手的棋手,無不對他的精確的算度、大膽的想像、細膩的鑑別力和豐富的理論知識表示驚訝和敬佩。
1927年在紐約組織了一次高級比賽,競賽規程中規定這次比賽的第一名或僅次於卡帕布蘭卡的第二名有權向世界冠軍卡帕布蘭卡挑戰。卡帕布蘭卡在比賽中以其多方面的清新的風格勝了包括阿廖欣在內的所有6個對手。阿廖欣雖與世界冠軍在積分上有明顯差距,但還是以堅強的意志和嫻熟的技術超越了維特曼、馬歇爾、尼姆佐維奇和斯皮爾曼而名列第二。卡帕布蘭卡的這一輝煌勝利使他自己和所有的權威都認為,在未來的對抗賽中,阿廖欣也絕對贏不了他。
從1927年9月16日到11月29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了兩位天才棋手爭奪世界冠軍的大賽。對抗賽以賽前作精心準備的阿廖欣的勝利而告終,阿廖欣勝6局、負3局}和棋共有25局之多。這樣,這位法國籍的俄羅斯棋手成了第四位西洋棋世界冠軍。前世界冠軍拉斯克對這次對抗賽的評價是,「阿廖欣的勝利是一位不屈不撓的戰士對一位聰明人的勝利,沒有任何模糊不清之處。」匈牙利棋傑列基生動地寫道:「在阿廖欣取勝的對局中,在當代技術的冰層覆蓋下,對新方法的熱烈追求明亮地閃著火光。」
在奪取世界冠軍之後,阿廖欣仍一如既往,以自我批評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棋藝創作。作為一個西洋棋藝術家,他從不怕「嚼人嚼過的饃」。他自己說:「我不是在下棋,而是在戰鬥。所以我樂意把戰略和戰術、幻想和科學、進攻和防守緊密地結合起來。」同時他還是一位卓越的理論家,對現代開局作出很有價的貢獻。在很多開局裡,都有他獨創的進攻和防禦方案。
經過一個時期的休息和寫作之後,從1929年到1934年,阿廖欣以勝利者的姿態參加了所有的重大比賽。其中,在1929年和1934年,兩次在世界冠軍賽中戰勝鮑戈留波夫,戰績都是勝11、負5、和9。
1935年阿廖欣以一分之差失冕於尤偉,從而失去世界冠軍稱號。但他臥薪嘗膽,刻苦圖強,終於在1937年底回敬賽中重新奪回桂冠,戰績是勝11、負6、和13。此後,他一直戴著西洋棋的王冠並保持到逝世為止。
阿廖欣在自己生命的晚期貧病交加,生活在被佔領土的屈辱和飢餓的歲月,嚴重地損害了他的健康。1946年3月25日在裡斯本附近的一個叫艾斯託裡阿爾的小鎮子上,阿廖欣在擺好棋子的棋盤旁悄然去世了。
後來,阿廖欣的骨灰被運到法國並埋在巴黎公墓。在他逝世10周年之際,在他的墓上豎起了紀念碑,大理石板上銘刻著:「亞歷山大·阿廖欣——俄羅斯和法國的西洋棋天才。」出席紀念碑揭幕式的有國際棋聯的領導人、蘇聯駐法國大使、蘇聯棋手代表團、阿廖欣的兒子、友人和崇拜者,以及法蘭西的棋界人士。
阿廖欣,是一位由勤奮造成的天才。他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不屈不撓的求勝意志以及他對棋藝事業的科學態度,是每一個棋手學習的榜樣。他的罕見的戰術組合才華結合了對局面弈法的精闢見解,使之獨步棋壇20年。他是唯一將世界冠軍稱號保持到逝世的棋手,他一生共參加了87次循環賽,獲得62個冠軍,還參加過5次世界冠軍對抗賽,勝了其中的4次。首創力爭主動著法,技術全面而富於獨創性。弈棋出奇制勝,妙著連珠。他的對局和著作給國際棋界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1992年10月31日,莫斯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高規格的比賽,參賽的二百名高手中,包括好幾個曾獲得過世界冠軍稱號的人。這一天是阿廖欣100周年的誕辰,這個比賽的名稱是「阿廖欣誕辰100周年紀念賽」。
轉自中國西洋棋協會
喜歡或陪娃學習西洋棋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西洋棋業餘愛好者,可以及時收到我發布一些西洋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