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1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我是科學家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深刻改變了公眾的日常生活方式。疫情的應對和防控,不僅要依靠科技的創新發展、醫學專業人士的付出和智慧,也和公眾的科學素養息息相關。
愛國主義情懷如何促進公眾科學素質在抗疫中發揮作用?科學家如何更好地傳播健康知識? 媒體使用如何影響人們的防疫行為……今年的「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將齊聚「公眾科學素質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專題論壇,深入探討公眾科學素質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的動態關係,為提升廣大公眾科學素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專題論壇將於12月6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果殼將在網易等平臺同步直播。
論壇主題:公眾科學素質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
會議時間:2020年12月6日9:00 – 12:30
會議地點:北交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聯合國廳
地 址:北京市海澱區上園村3號
主持人
黃戈駿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
點評嘉賓
布魯斯•萊文斯坦
康奈爾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黃彪文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嘉賓介紹
同為主持人
賈鶴鵬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
演講主題:為科學的尊嚴而傳播—探討中國科學家在新冠危機中的傳播意願
陳靜茜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演講主題:HPV新聞圖片的互動關係分析與女大學生認知
陳凱萍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生命科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公眾對社交隔離的感知如何在疫情發展關鍵時期演變——以美國威斯康星州為例
程曦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
演講主題:中國新冠肺炎研究趨勢變化探析
楚亞傑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講師
演講主題:探討科學素養、新冠錯誤信息採納與健康防疫行為
羅茜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
演講主題:我為國家戴口罩—愛國主義如何預測中國公眾的新冠防範行為
呂航
美國密西根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在美華人使用中美媒體尋找新冠疫情信息的動機和後果
王國燕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
演講主題:疫情爆發期政府衛生措施對公眾行為的影響研究
周碩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
演講主題:健康素養、防衛措施與經濟困境:少數族裔在新冠疫情下的挑戰
觀看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直播:
原標題:《2020公眾科學素質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專題論壇正式啟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