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早設立的地級市:設立比省會還早,如今成國家區域中心城市

2020-12-16 阿哲帶你去旅行

說到在各省建立比較早的城市,很多人可能會先從省會想起,安徽省有一些特別的事情, 這裡建立最早的地級市現在比省會建立的時間早兩年,這個城市其實不一般, 這裡蘊藏的魅力不小,所以很多遊客來了這裡, 這裡叫蚌埠。

縱觀歷史,這個地級市成立於1947年,安徽省內很多城市成立於49年,因此自然成為省內最早成立的城市, 燦爛的文化和美麗的景色在這裡融合,自然也給這裡增添了不少魅力, 非常有趣的是,這裡的地理位置也有不同的含義, 這個城市正好位於南北分界線,所以這裡也結合了南北方不同的文化,是旅行的好地方。

但是,這裡是三線城市所以不要輕視這裡的實力, 因為這裡其實有非常多的讚揚稱號, 例如,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名字,也常被稱為皖北中心,這些頭銜都是肯定這個城市實力的, 據說將來這裡會建設機場,各種各樣的發展似乎預示著這裡的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 今後人們來這裡旅行也會更方便。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城市的名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珍珠, 其實這裡和珍珠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古代是大量生產珍珠的地方,曾經有珍珠城的稱號, 這個城市的風景也像珍珠一樣有魅力,很多風景不為人知,但非常有可能成為有名的觀光地。

比如位於市區的龍子湖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秀麗的風景賦予了非常獨特的魅力,很多遊客可能誤以為這裡是普通的公園,其實這裡不僅是不折不扣的4A旅遊勝地,三山一湖的美麗景色令人陶醉, 這裡有一座非常有意義的南北界碑, 對這裡感興趣踏入南北也是很特別的~

有好湖,就一定有好山, 張公山就是這樣的地方, 雖說是山,其實這裡整體上被改造成了公園, 也是這個城市規模最大的公園,山清水秀的風景令人賞心悅目, 除了美麗的自然風景外,充滿江南氣息的庭院也是特徵之一,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在這裡的樂園裡玩, 沒有風味, 但是,如果特意來旅行的話,還是不值得的。

作為安徽省非常重視的四個旅遊城市之一,這裡開發了越來越多的風景,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再次來這裡旅行時會有更多的選擇, 現在在這裡旅行最深的感覺是這個城市的公園很多,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特殊」的城市,身為省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卻還是地級市
    其實很多人也發現如今中國有很多省份的經濟發展還是非常穩定的,尤其是一個省份的省會城市,可以說是最好的一座城市了,然而就在最近一段時間人們也發現在我國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城市,雖然是一個省會城市,而且還是國家的中心城市,但是如今卻只是一座地級市,這是河南省的省會鄭州,我想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
  • 廣東省地級市全國最多,廣東省為什麼要劃分21個地級市?
    廣州市:廣州市自古以來,不但是廣東地域的政治中心,在多個歷史時期還是整個嶺南地區的政治中心。直至現代廣州也依然還是廣東的政治中心,因為廣州實在是廣東省會城市的不二之選。2.區域均衡因素:因為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需要,而新成立的地級市:18.新設立地級汕尾市:在原屬汕頭市的海陸豐(海豐縣、陸豐縣)的基礎上,設立新的地級汕尾市。
  • 四川設立「最晚」的四個地級市,均由地區改設而來,其一曾為省會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內陸,是我國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經濟大省、省會成都市,四川歷史悠久,古代被稱為巴蜀,自古以來被稱為天府之國,自古以來就是經濟、文化繁榮之地,目前四川省共有18個地級市和3個自治州,這18個地級市中設立最晚的是雅安、巴中、眉山、濟陽市。
  • 江西設立很早的一個地級市,如今發展有些滯後,但人文景點山水風光...
    江西設立很早的一個地級市,如今經濟發展滯後,但人文景點山水風光絕佳。其實這個城市就是江西萍鄉市,萍鄉市早在19就設立了地級市,是江西第三個設立的地級市,當年萍鄉市也是風光一時,因為這裡有南方比較少見的煤礦,曾被稱為「贛西明珠。」但近些年經濟發展卻有些滯後,2019年GDP僅排在江西省倒數第二,主要也是因為產業轉型升級。
  • 中國「最厲害的」地級市,GDP逼近2萬億,遠超省會城市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省會城市作為一個省份中的標杆,不論是政治文化還是經濟發展,甚至交通建設都是全省的重點發展對象,所以省會城市的發展優勢是其餘城市想像不了的,憑藉得天獨厚的條件處處都在為該省份爭光,就連GDP 都會比其餘城市多出幾倍,多數省會城市如此。
  • 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拉開大幕:5個城市擴容,3地撤縣設市
    而所謂「撤縣設市」則是指將縣變為縣級市,旨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利於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從本次擴容的城市來看,四川成都和吉林長春均為省會城市,蕪湖市在安徽省內GDP排名第二,煙臺市GDP則在山東省內排名第三。
  • 安徽一座低調的城市,實力次於省會合肥,還是成龍的故鄉
    說起華東,很多人會想到江浙,或者福建,感嘆他們強大的經濟實力,但實際上,除了上述省份之外,東部地區還有一個省份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甚至有趕超江浙的趨勢,那就是安徽,安徽一座低調的城市,實力次於省會合肥,還是成龍的故鄉。
  • 國內「最牛」地級市,GDP將破2萬億,甚至還超越省會城市
    現在我們國家可以看到很多城市,到處都有自己吸引人的地方,其中最核心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省會,結果,聚集了很多資源,GDP的發展也不太好, 但是在這麼多城市中,依然有一些地方特色鮮明,可以說是突出的。 就像今天說的,這個城市屬於地級市,但GDP突破了2萬億美元,超過了省會城市,到底哪個城市這麼厲害呢?
  • 安徽合肥一個縣級市,以湖命名,旅遊資源豐富
    「中國五大淡水湖」,包括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以及巢湖等,其中巢湖位於安徽省,是安徽最大的淡水湖,而在巢湖附近,就有一個以湖命名的縣級市——巢湖市。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巢湖大部分都處在巢湖市境內,巢湖市區坐落在巢湖的最東側岸邊,巢湖市隸屬安徽省合肥市,是合肥市唯一的縣級市,過去的巢湖市還是地級市,管轄範圍包括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以及市轄區居巢區。
  • 廣州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攝   探索設立市內免稅店、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節慶期間超200場促銷活動……9月22日,記者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暨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91場)上了解到,廣州已於近日正式向商務部申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並將以此為契機採取十項具體行動。
  • 中國「最委屈」的三個城市,為省會默默付出,自己的發展卻不重視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 ,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中心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歷史,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
  • 近年來,我國設立或撤銷了哪些縣級市,為何各地熱衷於撤縣設市?
    一直以來,「撤縣設市」是網絡上以及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永遠關注的話題,並且一些稍具實力的縣級主官也把在自己任期內實現「撤縣設市」作為追求的目標。撤縣設市之後,不僅僅是行政區域名字由「縣」向「市」的轉變,更有區域經濟發展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城市型經濟社會的轉變,成為「市」之後實現從農業農村為主向工商業或者是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發展。
  • 全國多地政務中心遷移 引城市空間結構「裂變」
    朱威張志/攝政務中心遷移幾成常態行政政務中心是體現城市政治功能的重要區域。一個城市的行政政務中心往往就是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一般而言,城市建設發展基本上以行政政務中心為圓心,呈圈狀向外延伸發展。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部分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的行政政務中心開始出現遷移。
  • 下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哪裡?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因此,這樣的城市,綜合實力必然不俗,不是普通的地級市就能夠入選的,目前全國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當中,四個是直轄市,五個是省會城市,它們都是全國綜合實力前二十強的城市。
  • 中西部大省扶植副中心,到底難在哪裡?
    文章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這一新提法意味著中西部省份持續多年的強省會策略,是告一段落,還是會邁向新的階段?中西部省會如果培育區域副中心城市?難點又在哪裡?「強省會」策略近年來,武漢、長沙、鄭州、西安等中西部強省會脫穎而出。然而,有關強省會的爭論卻一直在持續。
  • 上海或增一「新街道」,就在嘉定區境內,有望「設立街道」
    所以,我們通常可以看到某某地方要和別的什麼地方合併,成立一個更高等級的行政區劃,這種合併並不只是單純的說說而已,城市會以新的管轄區域為中心提供更高一個層級的公共服務,比如說火車站、高鐵、市立醫院等等。而這些行政區劃等級的改變也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是鄉和鎮的區別,鄉裡的醫療設施再好也不過是衛生所,只有鎮一級才可以設立公立醫院,包括公安機關、教育機構以及火車站。我們國家發展速度突破常識的城市也不多,僅有的那麼幾個基本上都是在各種政策下大開綠燈的城市,其中最發達最有影響力的城市就是上海了。
  • 四川18個地級市名字由來,以及各自城市定位
    1950年,在南充縣城及近郊設置縣級南充市,市、縣並治,屬南充專區。 1993年,南充地區和縣級南充市、南充縣撤銷,設立地級南充市。 城市性質:成渝經濟區及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嘉陵江畔生態、人文並蓄的山水城市,區域產業聚集、科教文衛、商貿物流和金融中心,交通信息樞紐。
  • 歷史正在拋棄強省會?近期密集信號表明,多地不再一市獨大
    不久前,《求是》雜誌刊發高層重磅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裡頭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對此,一些中西部省份迅速做出回應。本月初,湖北省委提出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吹響了加速打造GDP5000-10000億規模的副中心城市的號角。這幾年內陸能縮小與沿海的差距,普遍認為是得益於強省會路線。如今多個省份蠢蠢欲動,拿出更多的精力來培育多中心,會產生什麼樣的全局性連鎖反應?很明顯,情況正在起變化。
  • 高層再次強調中心城市和區域關係,行政主導「強省會」熱或降溫
    通過行政區劃調整來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的勢頭,可能將被遏制。最近高層領導多次講話,預示著「一城獨大」、搞外延擴張極化省會的做法並不符合當前城市化戰略方向。1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中國唯一最強地級市,GDP總量居然高達上億,超越大多省會城市!
    在中國很多城市裡,我們都應該知道,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一個故事,近幾年來,中國蘇州、旅遊業發展的也是頂梁柱,與國外相比也不錯,蘇州是歷史文化城市,蘇州的歷史超過了2500年,這裡留下的古老遺蹟有很多,非常壯觀,因此,這也是深受人們好感的一個原因。